云栖双叶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yu鱼仔 本章:云栖双叶

    七月的暴雨来得毫无预兆。

    鹿簌月站在书法教室的屋檐下,看着雨帘在青石板上溅起无数细小的水花。

    那把银杏油纸伞被她紧紧攥在手里,伞柄上沈停云刻的字迹已经被摩挲得发亮。

    "在想什么?"沈停云的声音混着雨声传来。

    他今天穿了件月白色的亚麻衬衫,袖口沾着几滴墨痕,左手腕上的红绳随着撑伞的动作轻轻晃动。

    雨珠顺着伞骨滑落,在他们周围形成一道透明的水幕。

    "在想"鹿簌月仰头看他被雨汽晕染的侧脸,"你父亲说的双叶交叠到底该怎么刻。

    "沈停云的耳尖瞬间染上绯色。

    他低头调整伞的角度,这个动作让他们靠得更近,近到她能闻到他衣领上淡淡的沉香味。

    "要先雕出叶脉的纹路,"他的声音比平时低了几分,"再让两片叶子的边缘"他的话戛然而止。

    张明远突然出现在走廊尽头,手里拿着一卷装裱好的书法作品。

    看见他们,他的眼神暗了暗,故意从两人中间挤过去,溅起的水花打湿了沈停云的裤脚。

    "抱歉。

    "他毫无诚意地说,目光落在鹿簌月手中的油纸伞上,"社团财产要登记。

    "沈停云不动声色地向前半步,挡在鹿簌月前面:"私人用品。

    ""是吗?"张明远冷笑,"那上面刻的停云处,簌簌声算什么?情书?"雨声忽然大了。

    鹿簌月感觉沈停云的手指在伞柄上收紧,骨节泛白。

    就在气氛剑拔弩张时,黎栖梧的声音从教学楼方向传来:“簌月!语文老师找你!"办公室的窗台上摆着一盆文竹,细碎的影子投在鹿簌月的辩稿上。

    陈老师推了推眼镜,将一份报名表推到她面前:"全国中学生文学创作大赛,你和沈停云组队参加。

    "鹿簌月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表格边缘:"他同意了吗?""他说要问你。

    "陈老师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你们那篇《秋信》的初稿我看过了,评委会喜欢这种古典与现代结合的风格。

    "窗外的雨停了。

    阳光穿透云层,在办公桌上投下一道金色的光带。

    鹿簌月看见自己的倒影映在光可鉴人的桌面上,嘴角不知何时已经扬起。

    "对了。

    "陈老师突然叫住正要离开的她,"沈停云的父亲来电话,问你要不要去他们家过周末。

    说是"她翻找着便签,"要教你篆刻?"鹿簌月的耳根烧了起来。

    她想起那枚未完成的"云栖簌月"印,想起沈父说"等你们考上大学"时含笑的眉眼,还有"他父亲怎么会有我的电话?"陈老师笑了:"他说是儿子手机没电了。

    "顿了顿,又补充道,"还说你送的那罐明前龙井,喝起来像杭州的味道。

    "沈家的老宅在雨后的阳光下散发着木质结构的清香。

    鹿簌月站在雕花大门前,突然不敢按门铃。

    她今天特意穿了件浅青色的连衣裙,发间别着小小的银杏发卡——和沈停云素描本里三年前那个写生少女几乎一模一样。

    门突然从里面打开。

    沈停云站在玄关处,白衬衫的袖子挽到手肘,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

    他的目光在她发间的银杏上停留了几秒,喉结不明显地滚动了一下:"进来吧。

    "书房里,沈父正在案前篆刻一方新印。

    看见鹿簌月,他放下刻刀,从多宝阁取下一个靛蓝色的锦盒:"来得正好。

    "盒中是一套精致的刻刀,刀柄上缠着红绳,和沈家父子腕上的一模一样。

    "停云说你喜欢篆刻。

    "沈父将刻刀推到她面前,"试试?"沈停云不知何时站到了她身后,右手虚虚地环着她的肩膀,指向案上一方未完成的鸡血石:"从这里下刀。

    "他的呼吸拂过她的耳际,带着淡淡的龙井茶香。

    鹿簌月的手有些抖,,发现"青青子衿"旁边贴着一张便签:"辩论赛那天,你说我的名字出自这首诗——其实不是。

    "便签下面还压着一张泛黄的照片。

    照片上的少年沈停云约莫十二三岁,站在一棵巨大的银杏树下,手里捧着一方印章。

    照片背面写着:"甲午年,刻停云印于老宅。

    "鹿簌月突然明白了什么。

    她匆忙翻到《陶渊明集》的《停云》诗,果然在页边找到一行新添的小字:"我本名沈昀,十四岁改停云。

    因见伊画西湖烟雨,题霭霭停云四字,遂以此为名。

    "她的指尖微微发抖。

    三年前在灵隐寺,她确实在写生本的角落题了"霭霭停云,时雨濛濛"——那是她随手抄的陶渊明诗句,却成了另一个少年改名的缘由。

    "找到了?"沈停云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

    他今天穿了件浅灰色的亚麻衬衫,领口微微敞开,露出锁骨上那个小小的"月"字纹身。

    阳光穿过书架,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你"鹿簌月的声音哽住了,"为什么从来没告诉我?"沈停云在她对面坐下,手指轻轻抚过那张老照片:"怕你觉得"他顿了顿,"太刻意。

    "窗外,七月的蝉鸣突然变得震耳欲聋。

    鹿簌月看着阳光在他睫毛上跳跃,忽然想起辩论赛那天,他手腕上露出的那句"愿为西南风"——原来都是早有预谋的告白。

    文学社的会议室里,张明远把参赛表格拍在桌上:"团队作品必须两人共同完成。

    "鹿簌月低头填写表格,沈停云站在她身后,手指无意间擦过她的发梢。

    自从上周在沈家老宅刻完那方"云栖簌月"印,他们之间的气氛变得微妙而克制。

    "主题?"张明远冷着脸问。

    "《秋信》。

    "沈停云说。

    "体裁?""书信体诗集。

    "鹿簌月接话,"古典与现代结合。

    "张明远的目光在他们之间来回扫视,最后定格在鹿簌月发间的银杏发卡上:"截止日期是八月三十日。

    "他故意加重语气,"希望你们能按时完成。

    ”会议结束后,走廊上的阳光正好。

    沈停云突然拉住鹿簌月的手腕:"带你去个地方。

    "他们穿过校园后的梧桐小道,来到一栋老旧的教职工宿舍楼。

    顶层的阁楼被改造成简易工作室,推开门,满室阳光倾泻而下——

    墙上贴满了素描和速写,全是鹿簌月。

    图书馆看书的,走廊里发呆的,甚至还有她三年前在灵隐寺写生的侧影。

    最显眼的位置挂着一幅未完成的工笔画,画中的她站在银杏树下,手里捧着一封信,画角题着"云栖簌月"四字。

    "这是""我的秘密基地。

    "沈停云的耳尖泛红,"从转学。

    "石桌上摆着一方白玉印章,印纽雕成双鹤交颈的形状。

    鹿簌月接过刻刀,在沈停云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刻下第一刀——

    "力道要匀。

    "沈停云站在她身后,右手覆在她的手上,"这样"他的呼吸拂过她的耳际,带着淡淡的松墨香。

    鹿簌月的手微微发抖,刻刀在玉石上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

    "没关系。

    "沈父笑着递来一块新石料,"篆刻如相思,急不得。

    "沈停云突然红了耳根。

    他松开鹿簌月的手,从口袋里取出一个靛蓝色锦盒:"生日礼物。

    "盒中是一对青瓷耳坠,雨过天青色,形如两片交叠的银杏。

    鹿簌月戴上时,瓷坠在阳光下近乎透明,能看见内壁刻着的极小字迹——左耳"云栖",右耳"簌月"。

    "我母亲留下的。

    "沈停云轻声解释,"她说要送给重要的人。

    "沈父不知何时已经离开,庭院里只剩下他们和那棵三百年的银杏树。

    蝉鸣忽远忽近,像是时光的絮语。

    鹿簌月抬头,发现沈停云正凝视着她,目光温柔得让她心尖发颤。

    "三年前"她轻声问,"你找了我多久?"沈停云从钱包里取出一沓车票:杭州到南京,南京到苏州,苏州到无锡日期从三年前延续到去年,整整二十七张。

    "直到在新生名册上看到你的名字。

    "全国中学生文学创作大赛的决赛现场,鹿簌月和沈停云站在聚光灯下。

    "请阐述《秋信》的创作理念。

    "评委说。

    沈停云向前一步:"这是一封迟到了三年的信。

    "大屏幕上显示出作品的扉页——两片银杏叶交叠的图案,下方题着《诗经》里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鹿簌月接过话筒:"我们用古诗做骨,书信为肉。

    "她的声音在会场里清晰回荡,"每一首诗,都是一封未曾寄出的信。

    "最后一页投影在屏幕上,是沈停云写于三年前的那封:"若他日重逢,必以此为信。

    "而在这行字下面,是鹿簌月新添的回复:"今已重逢,信不负约。

    "掌声如雷。

    沈停云在万众瞩目下,轻轻握住了鹿簌月的手。

    他锁骨上的"月"字纹身在闪光灯下若隐若现,而她耳垂上的青瓷坠子,正映着"云栖"二字的光芒。


如果您喜欢,请把《秋信》,方便以后阅读秋信云栖双叶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秋信云栖双叶并对秋信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