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嫦娥苏轼 本章:第25章

    第55章

    谁令相思寄杜蘅(四)

    李十一给阿音下了一记猛药,阿音醒来时才发现着了她的道。然而她不得不承认,兜兜转转李十一仍是最了解她的一个,若不是她将她吓得落荒而逃,阿音恐怕还要许多年才能说出这一句话。

    她枕在阿罗手臂上,说:“我不想喜欢李十一了。”

    自小到大,她同李十一吵架的过程中,李十一通常不说话,任她歇斯底里地发泄,她疼也不哄,哭也冷眼瞧着,待她骂痛快了,再以退为进地激一两句。

    许多时候,阿音自个儿就会觉得没意思,哭哭啼啼的同怨妇似的,丢脸丢到姥姥家了。

    而后她便会哼哼唧唧地给自己找台阶,李十一便抿着嘴唇笑,领她去街口吃一碗胖肚薄皮的大馄饨。

    她从未将对李十一的感情宣之于口过,因此这么些年,她才头一回用“没意思”这三个字,来形容喜欢李十一这件事。

    她猛然发觉,从前心里揣着她时,总归是不够疼,温水煮青蛙似的,一不留神煮秃噜皮了,她还未觉得有什么难捱,可李十一给了她一记响亮的耳光,将她的皮扒了骨头抽了,同她说,你瞧瞧你成了什么样子。

    喜欢得很不漂亮的样子。

    阿罗抬手,将她揽回怀里,摸了摸她的头发,道:“那便不喜欢了。”

    阿罗难得的温存,阿音也懒得推拒,伸出指头挠着她散落在胸前的发梢,眨两下眼自言自语:“那我喜欢个谁呢?”

    心里头藏着一个人太久了,久到若不装着什么东西,便不大能适应。

    “我怎么样?”阿罗柔声提议,言语仍旧很客气。

    阿音一顿,咬着嘴唇笑了,在她怀里蹭了蹭,软得同猫儿似的,话语却回绝得毫无余地:“不成。”

    阿罗也不恼,只轻声问她:“怎么?”

    阿音抬眼,越过她带着桃香的两腮,望着她垂眼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的模样,看了好一会,问她:“你一直便是这个相貌,年龄,身段?”

    阿罗点头:“是。”

    阿音道:“这便是了,你总是个年轻姑娘,我却要生老病死,如今是姊妹,再过几年便是姑侄,再几十年,我掉光了牙脸皱巴巴,咱们便成了祖孙了,还怎样拉手说情话,眼里出西施?”

    阿罗张了张嘴,要说话,阿音又伸出一个指头,偏脸问她:“待我死了,入泰山府做小鬼,你却是阎罗大人,是也不是?”

    “是。”

    阿音一拍手:“得,又成君臣上下禁断情了。”

    伶牙俐齿,同傅无音似的,分明眼睛肿得似个桃儿,眯着绷着也要装腔作势地斜眼瞧人。阿罗鼻息一动,搂着她温温笑起来。

    阿音偏脸看她,她同阿罗的交道实在不多,以至于她未好生端详过她的笑容,她不大明白,为什么从那鬼魅之地里生出的笑容,能这样干净柔情,软糯得似葡萄上的白霜。

    她自顾自默了一会子,同阿罗说:“咱们走罢。”

    “去哪里?”阿罗问。

    “闯江湖。”离李十一远远儿的。

    阿音见阿罗沉默,便劝她:“你身子骨弱,必定未好生闯荡过江湖,我南来北往的,能替你张罗好些地道的吃食。而我……一时半刻也离不了你,我作你的书童,你的丫鬟,你的扫洒婆子,任怎么差遣都成,你似带着五钱一样,带着我,好不好?”

    她极少这样低声下气,令阿罗觉得自己似一根强韧的稻草。

    她不置可否,自床上起来坐到妆台前,也不动作,只穿过镜子望着阿音。阿音上前去,问她:“做什么?”

    阿罗移了移脸,吩咐她:“梳头。”

    小丫头。

    行李不多,未至晌午便收拾完了,阿罗事先差五钱同十一十九同涂老幺打过招呼,待下楼时,便见李十一立在门边候着。

    涂老幺坐在门槛上,愁得很。

    他最怕分道扬镳,更不知怎的傻阎王就把精得跟猴儿似的阿音拐走了,他埋头琢磨,见阿音同阿罗走到李十一面前。

    阿音低着头,脖子仍旧立得很嚣张,眼神儿却不大敢张扬了,貌似冷漠地观察地上的尘土。

    倒是阿罗同李十一交待了几句,李十一双手插在裤兜里,精神不大好的模样。

    待同阿罗讲完话,她忽然离开门框,提步走到阿音跟前,将兜里的手拿出来,握着一个牛皮纸信封。

    她没有别的话,只将信递给阿音,好看的指头捏着底端,支出去的头部幅度极小地抖了抖,似在提醒人接过去。

    阿音盯着那信,不想拿。

    她忽然生出了倔强的委屈,还有一点子难以割舍的怅然,她透着克制的余光看李十一,眼下青青地肿着,说话时有难以忽略的鼻音。

    她听见李十一叹了口气。

    她抬眸望她一眼,将信接过来,攥在手里,拉过阿罗往外走。

    钉子似的鞋跟儿自院门口消失,涂老幺扶着发麻的腿站起来,问李十一:“就走啦?”

    “嗯。”

    涂老幺更愁了:“我方才琢磨了一件事儿。”

    “咱们这公馆,租了好些日子了,傻阎王一走,租金谁付?”

    李十一转头,沉默地望着他。

    黄包车叮铃铃地跑在干道上,翻起地上的梧桐叶子,阿音自上车后便一言不发,捉着李十一给的信放在膝盖上,小腿靠着硬邦邦的皮箱。

    “瞧一瞧。”阿罗搭着二郎腿,对她说。

    她不会什么拐弯抹角地劝慰,惯常只用三两个字,偏偏每回都能落到阿音心里。

    阿音一面拆一面道:“也是,瞧了便好扔了,省得让姑奶奶拿一路,手疼。”

    她面上抛着不屑一顾的表情,甚至妖妖娇娇地朝阿罗笑了笑,却在转回头展开信笺的一瞬怔住。

    阿罗听见一个极其克制的抽气声,而后“啪嗒”一响,眼泪珠子叛逃似的地自阿音眼眶里滚下来,雨打芭蕉晕在纸张上。

    阿音连眼泪也顾不上擦,只咒骂了一句:“她大爷……”

    那上头有小姑娘狗爬似的字迹,写得又大又嚣张——我阿音欠李十一壹仟叁佰柒拾陆桶水。

    温热的泪花里有个扎头绳的姑娘趴在床上写字,同立在一旁的人商量:“昨儿的两桶,加上了,是不是?”

    “是。”纤长的李十一靠在床边,无意识地摩挲手上的茧子。

    阿音签下字,笑得颠倒黑白:“你可是有大福气了。”

    她懒怠得很,有成千上万个借口诓李十一替她打水砍柴,她那时信口胡诌,说一桶水换一个愿望,往后等她发达了,请李十一来讨,什么花雕酒荷叶鸡,想吃多少吃多少。

    几年零零散散积攒下来,竟这样多,她怕自己家当全给输掉,还偷工减料地省了五六百桶。

    阿音回过神来,见歪歪扭扭的字迹下面,有娟秀的两个字,墨迹有些年头了,不是最近添上去的。

    是李十一的笔迹。

    她在底下书了两个小字:安好。

    她以一千三百七十六个愿望,换阿音安好。

    如今她要走,也没什么别的话赠她,也只这两个字罢了。

    阿音想伸手将信揉了,五指张开愣是舍不得合拢,于是捧着信纸哭得一塌糊涂。

    阿罗唬了一跳,忙问她怎么了。

    阿音哭丧着脸,咬紧牙根,仿佛咬的是李十一的肉:“杀千刀的,姑奶奶我……走不成了。”

    阿罗静静望着她,未几将嘴角一提,想要令车夫转头。

    阿音拽住她的袖子,抹一把脸,抽抽搭搭说:“别。”

    “玩几日再回去。”她哽咽道。

    一游玩便是小半个月,阿音领着阿罗在周遭玩了个遍,乌篷船摇的江南水乡,千山坠落的湖心岛屿,捏腔转调的苏州评弹,同秦淮绝艳的琵琶小调。阿音再迈入院门时胖了一小圈儿,莲藕似的胳膊被金线勾的袖口箍着,倒更显出旖旎的风韵。

    阿罗的脸仿佛被晒得适应了些,不似从前那样苍白,隐隐约约有了些粉色。

    二人进院子时涂老幺刚买了一只老母鸡,正挣脱了绳索在院子里乱窜,见着来人,他停下捉鸡的动作,甚是诧异地惊呼一声,笑得见牙不见眼:“嘿,回来啦!”

    若说没心没肺的好友,通常是令人烦恼的,可也有他独特的功用,好比涂老幺这一声“回来了”,不见外得好似阿音仅仅是出门遛了一个弯儿。

    阿音瞥他一眼,动动脖子算打过招呼,再抬头时李十一拿着拧好的麻绳出来,另一手湿哒哒的,刚刚洗过,滴着晶莹的水珠子。

    她望着阿音,抿唇淡淡一笑,也是说:“回来了。”

    所有阿音预想过的尴尬和嫌隙在这三个字里烟消云散,李十一头一回给她搬了台阶,配上手上的水珠子和麻绳,将话熨得更加日常,一家人似的。

    阿罗偏头,令五钱将李十一手上的麻绳接过来,代替涂老幺捉鸡,自个儿则走到墙根处不近不远地望着,时不时指导一两声。

    阿音将不大牢靠的脚后跟顶了顶,蓄了些力似的,慢悠悠地走到李十一跟前:“不回来,谁帮你收尸?”

    “老,弱,病,残?”她瞪着靠过来的涂老幺,这回四个字全是他。

    “嘿。”涂老幺将关心的话咽回去,白她一眼坐到一旁的凳子上。

    阿音右手拿着李十一给的信,在左手手心里拍三两下,气焰嚣张:“怎么,讨债?”

    李十一抬抬眉毛,不点头也不摇头。

    阿音冷哼一声,将信纸塞她手里,道:“几桶水便想清算了?姑奶奶同你说,一万个不能够。”

    “任如何算,也是你欠我的多。”她倒竖着柳叶眉,“我想明白了,我总是要你欠着我,这辈子欠,下辈子还欠,你儿子姑娘孙子孙女往下数一百八十代,世世代代都得欠着我。”

    她妖妖娇娇地努了努嘴:“这我才舒坦。”

    李十一眼里隐隐挂着笑,说:“是。”

    阿音望着她的笑容,忽然生出了一种奇妙的错觉,好似见着了从前那个对她百依百顺的李十一。她爱了一整个青春年少的姑娘,以残忍而温和的方式同她说,只能够将姊妹的位置留给她,但是,永永远远地留给她。

    她低头摸了摸心里的小阿音,对她说,咱们就此别过了,山高水长,后会无期。

    乍然陷入无话可说的沉默,最终还是阿音记起了紧要的,同李十一说:“那腾蛇,你是不必再找了,我有方子。”

    李十一蹙眉:“什么方子?”

    阿音朝不远处的阿罗偷看一眼,小声道:“她,是个爷们儿。”

    她不晓得如何解释,也有些开不了口,只用惯常神神叨叨的胡话,来遮掩些尴尬。

    李十一讶异地抻了抻眉头,却三两下明白了阿音的意思,想了想,只问她:“管用么?”

    阿音有些别扭,将眼神移开:“凑合。”

    李十一唇边的笑十分清淡,一晃眼便不见了,蹙着眉头仿佛是真心实意的关怀:“够用么?”

    阿音“嘶”一声,这话颇为耳熟,自李十一口里说出来,却又是另一番风味。

    她不大好回答,却听涂老幺自身后幽幽发话:“若我没想错,你同那傻阎王睡了。”

    阿音回头,猛不丁吓一跳,涂老幺的脸色黑得同锅底似的,瞧着她的眼神很复杂。

    见阿音默认,涂老幺叫起来:“你可真是活腻歪了,你他妈!睡阎王!”

    他颠三倒四,过了电似的难以置信,绕着阿音又问:“你还活着吗?”

    “你多半已经死了。”

    “还会摸骨不会?摸摸你自个儿罢。”

    阿音撩个白眼,不想搭理他,要越过李十一往里头走,才刚提步,却听李十一沉吟道:“螣蛇……却是不能不找了。”

    她转头,若有所思地望着二楼的房间,里头是许久未现身的宋十九。

    李十一耷拉着眼皮子,眸色冷得不同寻常:“这梁子,结大发了。”

    第56章

    谁令相思寄杜蘅(五)

    见到宋十九时,阿音同阿罗才明白了李十一的意思。

    她将自己关在房间里,阿音颇有耐心地敲了好久才开门,眼前的模样令人心惊。她仿佛又成熟了些,尾部上勾的杏眼,根根分明的睫毛,悬胆似的鼻子,同一张不上不下的嘴唇。

    令人心惊的却不是她风华大盛的相貌,而是她瘦弱同苍白的肢体,突出的颧骨消退了原本的软糯,锁骨中央狠狠掖进去,一双把着门的手细细长长,手腕同拇指连接的地方瘦出了明显的窝。

    她将自己清减的身体搁在宽大的睡袍里,一头齐腰的长发披散下来,形同鬼魅一样站在逆光的阴影里。

    更陌生的是她的神情,浑浑噩噩的眼珠子,毫无光彩地在几人面上一撩,在李十一处顿了顿,又极快地低下去,手推了一把门,转头往床上走。

    她没有同诸人打招呼的心思,甚至连对李十一也失了兴致,安静地背对着卧到床上,手放在腮边。

    阿音看一眼李十一,见她将嘴抿起来,下巴往前一动,又收回去。

    她在难过。

    阿音提步走进去,屋子里是久未通风的阴干味,她略微抵了抵鼻头,三两步上前将窗帘拉开,又紧着开了窗,“唰”一声阳光倾泻而入,贪婪又霸道地驱赶阴暗,屋内的人不适应地扇了扇睫毛,唯独李十一立在正中,视线从未自宋十九身上离开过。

    阿音快步至床边,手搭在宋十九陷下去的腰窝上,摸一把全是骨头,心疼得不大敢再用力,只抬头问旁人:“究竟怎的一回事?”

    既阿音知晓了缘由,李十一也不瞒她:“我同她去佘山找白矖神像,她不当心动了螣蛇的供桌,被蛇尾鞭中眉心。”

    经历如此相似,令阿音恍若隔世地怔了怔,压着宋十九的手略略蜷缩,成了拳头硌在上面,静默一会子才道:“那……”

    余下的话她有些说不出口。

    李十一摇头:“她的症状不同。”

    涂老幺接口:“不爱言语了,也竟不睡觉,夜里在楼里晃荡,同鬼似的。”

    “最奇的是,饭菜也不大吃了,吃两口呕三口,吐得搜肠刮肚的。”他用了个成语,老人家似的叹着气,“瞅瞅瘦成这模样,脸都尖得同锥子似的,我一早起来买了鸡,同十一商量炖个汤补补,正巧你们进了门儿。”

    “十九。”阿音俯下身去,摸着她的脊背轻轻喊她。

    宋十九耳廓一动,缓慢地转头望着她,眼里仍旧没有光,看了一会子,才出声:“阿音。”

    她的嗓子似初生的幼羊,弱弱的,颤巍巍的,仿佛若未及时纳入耳朵里,便要追着风去了。

    李十一望着她,下颌骨稍是一突。

    阿音紧蹙着眉头,将手覆在她脸上,上下摩挲两把,正要劝慰她,肩上却搭了一只轻柔的手,她回头,听阿罗轻声道:“出去罢。”

    门又掩上,几人次第下楼,阿罗走在李十一身边,低低道:“不是螣蛇。”

    李十一侧脸,听她又道:“螣蛇性子乖张,从未听说过会引人如此沉郁。”

    “那是咋了?”最前头的涂老幺转脸问。

    阿罗也不明白,忖了忖,意味深长地望着李十一:“会不会……是遇了负心人。”

    “伤情了。”

    “负心人”三个字扎耳得很,刺得诸人的脚步停了下来,涂老幺大气儿不敢出地看李十一,阿音绢子捂着嘴低嗽一声。

    李十一斜眼望着阿罗,同她对视。

    阿罗先撤了兵,嘴角柔弱地抿着笑,素手扶住栏杆,步履纤纤下了楼。

    “对号入座”这四个字,总带着些不打自招的心虚,时常令人心情大好。

    至晌午,炖好的鸡汤以最浓郁的香气包裹了整个餐厅,油沫子厚厚地浮在上头,将高汤的鲜美守护得十分好。涂老幺捧着碗筷上去招呼宋十九,几人围着桌子候了一会,才见她脚步虚浮地下了楼,换了一身月白的旗袍。

    她的长发以一根木簪挽了,分明不施粉黛,却有了“淡极始知花更艳”的观感,衬得她的眉目明艳动人,不可方物。

    李十一偏头瞧她一眼,仍旧固执地觉得螣蛇发生了些许作用。

    那作用细微而聪慧,只是将她封存已久的女人味蒸出来,与原先的稚嫩打着架,隐隐要占据上风。

    又或者,将她催熟的并不是螣蛇,而是她眉间若有似无的愁绪,和举手投足间不再毫无保留的回避感。

    譬如说,她垂着眼睫毛,一眼都未看李十一。

    李十一将碗搁到她面前,她匆匆扫一眼。李十一将筷子递给她,刻意捏着了中间的部分,她却顿了顿捉住远远的底端,将竹筷抽了过去。

    “多谢。”她声如蚊蝇地说。

    不解和疏远交替,令李十一五味杂陈,胸腔涩涩地动了动。

    涂老幺扒着饭,眼睛不甘心地支棱着,恨不得生在她二人身上。


如果您喜欢,请把《问棺GL》,方便以后阅读问棺GL第25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问棺GL第25章并对问棺GL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