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鸭寸骨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巴陵 本章:风味鸭寸骨

    熟悉长沙的人,都知道长沙人的生活喜欢讲点情调。不管是家庭生活还是室外活动,都要来点夜的情趣,如吃吃宵夜,把酒作乐,以度光阴。

    在长沙人的夜宵里,一样东西是不能少的——那就是长沙特有的风味鸭寸骨。鸭寸骨本来是长沙的一种小吃,用于下酒的口味菜。因为长沙人的热爱,鸭寸骨在每一个夜宵店、摊都有,也是饮食男女的保留菜单。

    鸭寸骨是水鸭的胸部骨架,本来没有什么好吃的。而长沙人把它做成卤菜,有那么一点卤味,吃起来就不同了。先把鸭架子骨用盐水腌好,再煮熟,吃的时候加热,放上辣椒等配料,再端上餐桌,就是另外一翻风味了,所以又有人把鸭寸骨叫成风味鸭寸骨。湖南人喜欢吃辣椒,喝酒也少不了带辣味的下酒菜。咸咸的鸭寸骨,正好下酒。长沙人就更爱此口味,对骨头也兴趣不浅,有名的有糖醋排骨、清煮童子骨、鸭寸骨、鸭脖子等。

    俗话说:吃下去是块骨头,吐掉是块肉。鸭寸骨大概就是这个情况。我懂长沙人的心里,他们吃鸭寸骨并不是完全为了吃肉,还是要体味啃骨头的那种味道。在长沙这种好吃的风土人情下,再去啃鸭寸骨,那将是更有一番风味。鸭寸骨也就自然成了长沙夜宵上的一道风景。

    如果说现在是一个小资时代的话,那么长沙人是最小资的。无论男女老少,对吃都情有独钟,随便哪个人都能品味美食。虽然有些家庭不是个性很张扬,也喜欢在家里整个夜宵,跟自己的爱人写点情调。夜宵里就少不了一道鸭寸骨,啃鸭寸骨就成了加深夫妻的感情调味剂,也给家庭恩爱增添了许多浪漫。长沙孩子,从小就在有情趣的家庭中熏陶长大,小小年纪就染上了小资情调。说老实话:长沙可以评得上一个小资之城、一个小资之都。

    鸭寸骨其实是一种很诱人的美食。当热气腾腾的鸭寸骨端上餐桌,首先飘来的是一股鸭肉香,带点儿焦味(没有水煮的骚味),又有一点点腻、一点点甜,伴着脆香的辣味。闻到这种香味就会激起食欲。如果从夜宵摊走过,就有点情不自禁的坐下来吃的想法。

    鸭寸骨是一具整胸骨架,像个“U”字。这样对于一个初吃者来说是绝对不理想的,就像俗话说的不知从什么地方下口。如果吃得多了,就自然知道套路,在点菜的时候会特别嘱咐老板加以说明:鸭寸骨要先热一下,要剁烂。夜宵里有几种剁法:一是把鸭寸骨剁成寸长的骨头,这是对“鸭寸骨”的误解,误以为鸭寸骨就是把鸭架子骨剁成一寸长以后的骨头。虽然吃起来方便,却把啃骨头的风味给全部抹掉了。一是把鸭寸骨剁成两段,每一段有一个关节。虽然吃起来很有啃骨头的感觉,却要两只手抓着才能啃关节的肉,这样对于新手和女人来说就有伤大雅了。主要是新手吃起来不得法,女人认为吃法不斯文。一是先剁成两段,再把关节处切开,这样可以一只手拿着吃,关节处的肉也能够吃干净,又有啃骨头的感觉和南方人的斯文。所以,通常的吃法是第三种。

    到外面吃鸭寸骨,要找一个宽敞的地方,边吃边歇气,来杯扎啤,权且把它当作吃鸭寸骨时的茶水。找几个三十岁左右的去吃,也许会更有情调。


如果您喜欢,请把《食全酒美》,方便以后阅读食全酒美风味鸭寸骨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食全酒美风味鸭寸骨并对食全酒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