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家丁聪和李滨声的惨遇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叶永烈 本章:漫画家丁聪和李滨声的惨遇

    美术界在揭出了“江丰反党集团”、“庞薰琹右派集团”之际,又“挖”出了一个“小集团”,名曰“丁聪小集团”。

    丁聪,当时任《人民画报》副总编辑。虽说已步入不惑之年,人们仍习惯地喊他“小丁”。

    丁聪出自画家之家。他的父亲丁悚,是上海老画家,擅长画政治性漫画。丁聪自幼在父亲身边学画。他只在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过半年素描而已,从未进任何学校。

    对于这位“小丁”来说,一九五七年是难忘的。因为他在一九五六年的除夕新婚,正沉浸在幸福之中。可是,一九五七年的寒风,撕碎了他的温梦。

    一九五七年九月十九日,《人民日报》发表报导:

    《丁聪妄想挂帅独霸画报人民画报揭露这个当副总编的野心家》

    报导说:

    《人民画报》副总编辑丁聪(民盟盟员)与另一副总编辑胡考,编辑沈百昌、周绍昌等勾结,企图篡夺人民画报,独霸我国画报界的阴谋活动,已在《人民画报》编辑部最近连续举行的批判会上被揭发并受到批判。据揭发,他们的步骤是,首先篡夺《人民画报》,然后独霸我国画报界。如果此计不成,他们就打算出版两种《人民画报》,制造分裂,将现在《人民画报》所有的党员赶出去,另出画报,由丁聪和他的小集团来把持现有的《人民画报》,将它变质,专向资本主义国家销售。再不行就专门去搞“同人刊物”,和共产党领导的画报唱对台戏。丁聪参予准备搞的“同人刊物”打算专辟一栏,登载其他画报和杂志的退稿,并把编辑部的退稿信件一起发表出来。还计划向国外发行……

    从此,丁聪陷入了灾难之中。丁聪被划人“右”列。

    一九五八年,丁聪将为人父,可是却被“动员”前往北大荒!

    所幸,丁聪是个幽默乐观的人。虽说年岁从“不惑”到“知天命”,从“耳顺”到“古稀”,他一直是“小丁”。

    从一九七九年以后,丁聪那不用署名便知是他画的漫画,又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在漫画家之中,除了丁聪以外,李滨声也被划为“右派”。

    漫画和寓言差不多,在一九五七年都是“危险”的作品。寓言中的老虎、太阳、乌云之类,可以随意加以政治含义,打成“毒草”。流沙河的《草木篇》,其实也可以说是寓言诗。他和艾青的寓言诗一样,都是被随意加以引伸,打成“毒草”。寓言作家金江,也是这样被打成“右派”的。漫画的“随意性”也很大,很容易被引伸为毒草。

    一九五七年五月十八日《人民日报》曾发表报导:

    《报刊不重视清规戒律多漫画家下笔难》

    这篇报导说,北京的漫画家们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举行的座谈会上“大鸣大放”。发言的有漫画家米谷、沈同衡、李滨声、丁午、陈永镇、缪印堂、钟灵。

    李滨声如此说:

    “有些部门和有些人轻视漫画,轻视作者,已经‘粗暴到野蛮的程度’。北京出版社去年曾出版了他的漫画选集。这本画集不仅印得错误很多,而且不许在封面上印‘李滨声’的名字。据说印上作者的名字就会培养个人英雄主义。”

    李滨声所发表的漫画《没嘴的人》,画了一个穿干部服的人,五官独缺嘴巴,作者的原意是讽刺那些对上级不提意见的干部。这被说成讽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没有民主,干部不能说话,于是打成“毒草”……

    李滨声被打成“右派”之后,跟作家从维熙一起下乡,接受“改造”。从维熙曾记述了李滨声的遭遇:

    那是一个令人悲恸而难忘的“阶级斗争新动向”批斗会,起因有二:一,李滨声去赵家台为老乡画街头画时,据说把大跃进年代必然是肥肥壮壮的牛画瘦了;二,是李滨声为“一担石沟”落成的第一座宫殿(起名礼堂)画宫灯时,宫灯上的水仙花叶用了墨黑色。李滨声当时正逢办理母亲的丧事,从京城返回山区奉命立刻提笔作画,“头人”说那墨黑线条是在祭悼他的亡母,而非吉庆之意。由此,推断出李滨声与党与人民两条心,非打垮他的疯狂气焰不可。

    李滨声刚刚奔丧归来,面庞清癯瘦削。他连连解释。什么“赵家台的牛本来就瘦”啦,“水仙花的叶子宜于用褐墨色表现啦”,但他这样虔诚执愚的说明,在暴风雨般的声讨中弱若游丝,不但起不到解释作用,反而使会场加了温度:

    “你放屁,——。”

    “公社的牛膘肥肉胖,你画瘦了是心怀鬼胎!”

    “这是立场问题,只说明你反动之极!”①


如果您喜欢,请把《反右派始末》,方便以后阅读反右派始末漫画家丁聪和李滨声的惨遇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反右派始末漫画家丁聪和李滨声的惨遇并对反右派始末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