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批评邓拓是“死人办报”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叶永烈 本章:毛泽东批评邓拓是“死人办报”

    毛泽东接连在第十一次最高国务扩大会议上、在中共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作长篇讲话,他的本意是要在中国点起“鸣放”之火,让广大民主人士、知识分子“大鸣大放”……

    他是个书报不离手的人。然而,当他每天打开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他大失所望:在他看来,《人民日报》应当为他在最高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发社论,向全国人民迅速传达他的“新思维”,可是《人民日报》只登了很简单的新闻而已;至于中共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人民日报》连消息也没有发!

    毛泽东恼怒了!

    毛泽东是个非常重视报纸的人。他在一九三六年跟斯诺谈话时,便曾说及:

    “我在长沙师范学校的几年,总共只用了一百六十块钱——里面包括我许多次的报名费!在这笔钱里,必有三分之一花在报纸上,因为订阅费是每月一元。我常常在报摊买书,买杂志。我父亲责骂我浪费。他说这是把钱挥霍在废纸上。可是我养成了读报的习惯,从一九一一年到一九二七年我上井冈山为止,我从来没有中断过阅读北京、上海和湖南的日报……”①

    自从成为中共领袖,毛泽东更是每日广阅各报,内中尤其是《人民日报》——《人民日报》这名字就是他在一九四六年四月亲自起的,而且一连写五式横书《人民日报》报头供报社选用。自从一九四九年八月,《人民日报》由中共华北局机关报升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之后,毛泽东更是注意这份作为中共中央喉舌的中国第一大报。

    毛泽东挑选了一位消瘦的福建“秀才”,担任《人民日报》社长兼总编辑。此人名唤邓拓,可以说是最佳人选:邓拓不仅手中有一支铁笔,而且早在一九三零年便加入中共。他是《人民日报》的前身——《晋察冀日报》社社长,写过数百篇社论。邓拓早在一九四四年,便在晋察冀边区编印了中国第一部《毛泽东选集》。他对毛泽东的尊重、对毛泽东思想的推崇,使毛泽东放心地把《人民日报》社长兼总编辑这一要职交给他。

    渐渐地,毛泽东对邓拓办《人民日报》不满意了,一九五六年批评他是“书生办报”太温了,太呆板了。

    一九五七年一月二十七日,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讲话时,曾批评了《人民日报》:

    “对于一些有害言论,要及时给予有力的反驳。比如《人民日报》登载的《说‘难免’》那篇文章,说我们工作中的错误并不是难免的,我们是用‘难免’这句话来宽恕我们工作中的错误,这就是一种有害的言论。这篇文章,似乎可以不登。既然要登,就应当准备及时反驳,唱一个对台戏。我们搞革命和建设,总难免要犯一些错误,这是历史经验证明了的,《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那篇文章,就是大难免论。我们的同志谁愿意犯错误?错误都是后头才认识到的,开头都自以为是百分之百的马克思主义……”①

    毛泽东的这段话表明,他看《人民日报》,看得相当仔细。当然,他只是对《人民日报》登载的一篇文章有意见,问题还不十分严重。

    到了一九五七年三月中下旬,《人民日报》对毛泽东的两次重要讲话毫无反响,毛泽东怒形于色了。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怎可对领袖的重大“新思维”如此冷漠?那时的邓拓,虽然不是中共中央委员(在中共“八大”上,有许多人提名邓拓为中共中央委员,邓拓说“我的资历浅,同一些有贡献的老同志相比应该选他们”,逊谢了),但他作为《人民日报》第一把手,毛泽东作报告时他在场。他亲耳听了毛泽东的报告,却“按兵不动”,虽说他在报社内部曾传达了毛泽东的报告。

    一九五七年四月一日,几辆轿车鱼贯而入《人民日报》社。从车里出来的是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王稼祥、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胡乔木,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不言而喻,有要事向《人民日报》社传达。

    邓拓急召《人民日报》部分编委出席会议。会议由胡乔木主持。胡乔木逐字达句传达了毛泽东对《人民日报》的尖锐批评,使会议的气氛顿时变得异常紧张。

    毛泽东的批评,在十一年之后——九六八年九月一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这“两报一刊”的社论《将新闻战线的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批判中国赫鲁晓夫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新闻路线》一文中,头一回用黑体字排印,公之于众:

    “党的报纸对党的政策要及时宣传。宣传工作会议未登消息,是个错误。这次会议是党内外人士合开的,为什么不登消息?最高国务会议为什么不发社论?为什么把党的政策秘密起来?里面有鬼,鬼在什么地方?过去说是书生办报,现在应当说是死人办报。你们多半是对中央的方针唱反调,是抵触的,反对中央的方针的,不赞成中央的方针的。”

    这段批评够重的!从“书生办报”升级到“死人办报”,还算承受得了——“死人”,无非是指失去了感觉,毫无反响。最厉害的一句是“你们多半是对中央的方针唱反调”,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跟党中央唱反调,这还了得!

    毛泽东还质问:“《人民日报》到底是谁家的报纸?是《人民日报》还是《国民日报》?”

    邓拓和《人民日报》的编委们,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胡乔木接着宣布,中共中央决定成立报社委员会,由政治局委员负责领导,以加强《人民日报》的工作。

    接着,陆定一、王稼祥、邓小平先后讲了话。他们的讲话,据邓拓手稿所记,倒还说了一些好话,不像毛泽东那样尖锐:“报社的同志做了很多、很辛苦、很好的工作,书记处以前关心得不够,大家应多关心,提醒。近两年主席常常提到《人民日报》工作改进不大。以后工作方法要改,不要埋在纸堆里,经常到外边跑跑,听听意见,争取大的进步。”他们叮嘱邓拓“接受教训,努力工作,要改革报纸,改革了就好了”。

    邓拓如同被击一猛掌。虽然他意识到毛泽东的尖锐批评会使他调离《人民日报》(后来果真如此),但当时只宣布加强领导,并未撤他的职。他理所当然地服从中央的决定,在《人民日报》上认认真真地宣传毛泽东的“新思维”…


如果您喜欢,请把《反右派始末》,方便以后阅读反右派始末毛泽东批评邓拓是“死人办报”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反右派始末毛泽东批评邓拓是“死人办报”并对反右派始末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