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坐针毡:楼宇电视遭遇资金危机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刘世英 本章:如坐针毡:楼宇电视遭遇资金危机

    同样的道理,楼宇电视要发展,如果单凭江南春自己资金的“一己之力”,分众的前途只会黯然多于光明,坎坷多于平坦。早在大学时代就已经明白并善于整合各种可利用资源的江南春,后来也确实悟出了这个道理,可明白并不代表就能掌握足够多的资本,来应对竞争对手聚众传媒和东方明珠的咄咄逼人,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

    其次,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达到一定程度后,他的边际财富转换率必然会下降。要创造更多的财富,突破个人能力的天花板,就必须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形成一个团队,才能做更多的事情。当然,要把很多人聚合起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股东或合伙人,这就必须靠资本。

    每天都在烧钱的日子让江南春像热锅上的蚂蚁,如坐针毡。

    江南春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资金压力。那段日子,他每天晚上躺在床上都会汗流不止。他说:“经常在半夜醒来,不能再入睡。我想再烧三五个月就烧到我的底线了。当我感觉再有三五个月时间就会面临一无所有,十几年的所有努力都付之一炬,恐惧感还是非常强烈的。”

    可是,江南春却有着自己独到的思想逻辑。“我从前做生意的习惯,一个是从来不借钱给别人,另外一个是从来不向别人借钱,至于融资,内心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是烧了半年钱,还是没有起色,我就知道我先前对这个项目的估计过于简单了,从资金到各项资源,存在很多困难,所以要想做起来,融资是当时我能决定的最好的选择,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对于从“烧自己的钱”到“烧别人的钱”,江南春向《人力资本》杂志坦承自己的心路转变历程。

    盈利需要一个临界点,但这个临界点到底是需要突破多少座写字楼,江南春的心里也没有数。要知道,当江南春下定决心将工作重心和梦想从永怡传播的广告代理过渡到楼宇电视时,他成立运行的全部身家只有区区不到2000万元。这虽然也不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对于前期就需要投入3000万元的项目来说,不能说是杯水车薪,也还远远不够。而且当时的这个项目还没有上市,所以不能通过股市融取资金。

    每一个新市场,都要支付金额不菲的场地费、设备费、人员费用等诸多费用。因此,对于江南春来说,资金链的突然断裂似乎是意料之外的灾难,但这种困局又是一切都在情理之中。江南春的目标在资金链上遇到较大压力,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无独有偶,就是这样的资本观,正在被商人们争相地利用着。2005年,tCL常务副总裁袁信成评论资本在商业市场上的举足轻重时打了一个这样的比喻:“广州人的汤煲得好,味浓而纯,秘诀在水和调料。汤要用水来煲,但汤不是水。数据也不是信息,需要提炼。资金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资金则是万万不能的。”

    摊子铺得越大,企业推行计划的成本就越是上涨。经济学家相信,规模经济也存在着一个临界点,当超出这个临界点时,可能就变得规模“不经济了”。

    在一段时间内炒得沸沸扬扬的《蒙牛内幕》中,该书作者将蒙牛集团“处世”哲学归纳为三点:“大胜靠德,大智靠学和大牌靠创。”这“三靠经”不但点到为止,凸显蒙牛文化的精髓,且又让人回味无穷。但只靠“德”、“学”、“创”来决定企业成败又未免太过理想。所有的文化积淀也好,创新求变也罢,如果仅仅只是一种哲学价值观点的坚持,恐怕蒙牛也不会取得现在的丰功伟绩。那个靠着一点点投机便能一夜暴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资本时代已经来临,资金不是企业生死起伏的唯一因素,但绝对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无独有偶,中国也有句古谚,“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讲的便是超常规发展,如果墨守成规就很难快速达到目的。要马肥人富,就得靠外草和外财。在符合社会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前提下,“人无外财不富”则是经验之谈,因为它揭示了投资理财的重要性。仅靠日复一日的埋头苦干,很难使财富快速积累,财务自由的梦想则会永远遥不可及。

    开垦处女地,市场与资本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一个都不能少。唯有做到控制市场、占有资本的两全,分众才能集聚底气,高枕无忧地“享受”蒸蒸日上的未来。

    其实,原本按照江南春的事先预想,先投入一部分资金购买液晶显示屏并安装50栋楼宇,然后再用广告客户的钱用于进一步的投资,他满以为这样很快就能把钱赚回来。但是他的如意算盘却落空了。江南春说:“最后客户给钱的时候还是犹豫了,他会说等等,看别人先尝试一下。我预测的销售订货单上有1000万,但实际上到最后可能只有150万。”

    “激情燃烧的岁月”

    摊子要么继续铺大要么等死。危机,有危才有机。面对资本的不足,江南春将何去何从?路又在何方?

    无钱可烧,对江南春意味着10年的努力就白费了,当时才30岁的江南春也做了最坏的打算,心生放弃之意。江南春给自己留出了养老的钱,并再一次做出这样的决定:“一旦失败,注定心灰意冷的我要下定决心退出广告领域。”

    对于江南春来说,做楼宇电视的投入是巨大的。一台液晶显示器当时是8800元,而第一批液晶显示屏的平均价格是8000元,抛开和物业合同有关的费用不谈,300台液晶的价格就在240万。更重要的是,区区50个写字楼的覆盖率不足以吸引更大的客户进行长期的广告投入,江南春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扩大写字楼的覆盖面积,那么产品成本和人工成本就会骤升。

    我们知道,江南春可能并不是楼宇广告创意的第一人,但别人没有他那么幸运,大投资强力支撑了新媒体事业的快速推进。因为跑马圈地原本就是一个充满变数的企业营销手段。一方面,参与圈地的这些企业存在很高的风险,因为其需要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十分惊人和巨大。另一方面,采用圈地扩展地盘的企业在圈地中也并不是没有增强企业实力的机会。从市场的走势来看,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借助于不停的跑马圈地,企业能逐步实现发展瓶颈的突破,甚至可以期望以一种行业领导者的姿态领跑在信息商业时代。但无论怎样,跑马圈地最需要的不是决策,而是资金。

    2003年上半年的5月份之前,江南春先后投资了近2000万元安装液晶显示屏,但是广告主并没有忙着掏腰包,他们还在犹豫中观望。投了这么多的钱却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这让江南春感到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与失落。

    “到了2003年5月份的时候,我们控制的中高档写字楼已经扩大到100多栋,但还是在烧钱。当时我就觉得自己蛮尴尬。毕竟烧的是自己的钱,当时感觉心里很痛、昼夜不眠。后来烧得麻木了,感觉烧的不是钱,而是10年当中的青春岁月。10年当中付出了这么多努力,短短几个月就哗哗地给花掉了,这个时候的压力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早已经走出困境的江南春还是笑得有些苦涩和无奈,并补充道,“我觉得每天都要烧钱,觉得自己十几年的青春岁月一起被烧掉了,有一种失败的恐惧感。”

    “竞争就像一场运作战,输赢取决于对未来市场的把握和对资本需求的迅速反应。”这是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一句耳熟能详的经典口头禅。

    “现在,应该说楼宇电视广告行业处于一个跑马圈地的市场状态,就看谁跑得快,能够抓住有需求的用户。”这是Array Networks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浩在2004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句话。不能不承认的是,跑马圈地,充足资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资本的分配和追加其实遵循的正是经济规律。

    如果江南春不是遇上软银中国的余蔚,分众传媒恐怕就不会有今天的辉煌。

    尽最大可能抢占国内楼宇电视广告的市场,在江南春看来是避免几年前他的永怡“超级垄断遭遇现实瓶颈”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因此,在他的眼中跑马圈地“是幸福的开端而不是痛苦的开端”,因为这是为了开拓更广阔的业务发展空间,并明确了未来的方向。

    的确,作为一个主要为广告主提供媒介平台的公司,分众播放广告的受众群体是否足够广阔,对分众向广告客户的要价能力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分众开始跑马圈地、以近似疯狂的速度在不断地扩展并占领着竞争者无数的广告市场。然而就在市场有了且逐渐做大的时候,分众又遇上了另一个难题:资本。就是江南春也毫不讳言地承认:“资本的力量对新媒体的进入是很重要的,作用是很大的。”

    跑马圈地背后的资金规则


如果您喜欢,请把《分众的蓝海·创意江南春》,方便以后阅读分众的蓝海·创意江南春如坐针毡:楼宇电视遭遇资金危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分众的蓝海·创意江南春如坐针毡:楼宇电视遭遇资金危机并对分众的蓝海·创意江南春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