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够时间好好来爱你"
时,周景宴突然加入和声,两人的声音在隔音材料中层层叠叠,像极了敦煌壁画中飞天的衣袂。
三个月后,敦煌莫高窟第
220
窟。刘兰芳握着修复笔,正在填补凤鸟翅膀的裂痕。周景宴站在身后,掌心的青铜哨轻轻抵住她的后腰。远处,游客中心正在播放他们捐赠的
"晨曦"
粉钻纪录片,画外音说:"有些珍宝,只有在流动中才能永恒。"
当最后一笔朱砂落下,凤鸟的眼睛突然闪过金光。刘兰芳转头看向周景宴,他无名指上的银戒与壁画上的金箔交相辉映。窗外,驼铃声由远及近,与远处的驼铃声交织成新的旋律。
第92章
谢厅南
京市人民大学的银杏大道被秋雨洗得发亮。刘兰芳踩着满地碎金般的落叶走向艺术学院,驼色风衣下摆扫过青铜雕塑基座。她左手无名指上的银戒在阴沉的天色中泛着冷光,右手提着的檀木琴盒里,静静躺着母亲留下的竹哨。
"刘老师!"
身后传来清朗的呼唤。谢厅南抱着一摞古籍小跑而来,藏青色立领衬衫被雨水打湿,露出锁骨处的青色胎记。他是戏曲学院新来的昆曲讲师,也是刘兰芳在敦煌研究院时的旧识。
"谢老师这是要去给新生上课?"
刘兰芳接过他怀里的《缀白裘》,指尖触到泛黄的书页上斑驳的墨迹。三年前在莫高窟,他总在修复壁画间隙哼唱《游园惊梦》,戏腔惊起千年浮尘。
"正要去讲《牡丹亭》的时空叙事。"
谢厅南掏出帕子擦拭眼镜,镜片后的眼睛亮晶晶的,"听说您今天给研究生讲《千里江山图》的色彩密码?"
两人并肩穿过艺术长廊时,刘兰芳的手机突然震动。周景宴的短信跳出来:"收购案已完成,等你回来庆祝。"
她望着窗外的雨幕,想起三个月前敦煌分别时,他无名指上的银戒在阳光下折射出的光斑。
"刘老师?"
谢厅南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阶梯教室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学生们的窃窃私语。她深吸口气,推开教室门的瞬间,檀木琴盒的搭扣突然崩开,母亲的竹哨滚落在地。
"这是......"
谢厅南弯腰捡起竹哨,指尖拂过哨口的缺口,"敦煌莫高窟第
220
窟的凤鸟纹?"
刘兰芳点头,看着他将竹哨轻轻放回琴盒,突然想起三年前慈善拍卖会上,他竞拍
"晨曦"
粉钻时的模样。
课堂上,刘兰芳将《千里江山图》的数字扫描件投射在银幕上。当讲到
"青绿山水的时空压缩技法"
时,谢厅南突然推门而入,手里捧着个雕花漆盒。
"抱歉打扰,"
他朝学生们颔首,"听说刘老师在讲时空艺术,这是我带来的《牡丹亭》明代抄本。"
他翻开泛黄的书页,"杜丽娘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的唱段,其实运用了与青绿山水相同的并置手法。"
刘兰芳望着他袖口露出的青色胎记,突然想起母亲临终前的呓语:"兰兰,要记得......"
她的指尖划过讲台上的
iPad,调出敦煌壁画的修复过程视频。当镜头扫过第
220
窟的凤鸟时,谢厅南手中的抄本突然无风自动。
午休时,两人在教工食堂相对而坐。谢厅南的筷子在糖醋排骨上悬停:"听说您要筹建
敦煌艺术修复实验室
?"
他的镜片蒙上雾气,"需要昆曲戏服的修复技术吗?我们戏院里有件明代的百蝶穿花纹裙......"
刘兰芳的手机又震动起来。这次是周景宴的视频通话请求。她犹豫片刻,按下接听键。画面里,他正在南非的钻石矿场,身后是巨大的选矿设备。"刚拿到新矿脉的开采权,"
他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等你回来,我们可以用最新的激光技术......"
"我在上课。"
刘兰芳打断他,挂断视频的瞬间,瞥见谢厅南眼底闪过的黯然。窗外的银杏叶突然簌簌飘落,像极了三年前母亲葬礼上撒下的纸钱。
下午的舞蹈课上,刘兰芳换上练功服,镜中的身影与十六岁那年在少年宫的自己重叠。谢厅南作为特邀讲师,正在示范《牡丹亭》的水袖功。当他的指尖划过她的手腕时,她突然想起周景宴在
KTV
包厢里的失控。
"要像柳枝拂水,"
谢厅南的声音在镜前响起,"柔中带韧。"
他的手掌覆在她手背上,带着檀香的温度。刘兰芳望着镜中交叠的身影,突然开口:"你相信前世今生吗?"
谢厅南愣住,袖口的胎记在荧光灯下泛着青灰。"我相信,"
他轻声说,"就像这水袖,抖出去的每一道弧线,都是五百年前的某个人跳过的。"
下课铃响起时,刘兰芳的手机第三次震动。这次是条彩信:周景宴站在矿洞前,手中捧着颗未经切割的粉钻,身后的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她突然想起母亲常说的话:"兰兰,别让任何人成为你的矿场。"
暮色四合时,谢厅南送她到地铁站。站台的玻璃映出两人的倒影,刘兰芳的驼色风衣与谢厅南的藏青衬衫,像极了《千里江山图》中的青绿色块。
"明天有《牡丹亭》的彩排,"
谢厅南掏出戏票,"有段新编排的
游园
,用了敦煌壁画的飞天元素......"
刘兰芳接过戏票,指尖触到他掌纹的温度。远处传来地铁进站的轰鸣,她突然说:"我母亲忌日那天,总在病房里吹竹哨。"
谢厅南的瞳孔微微收缩,"我父亲说是康复训练,可我知道,那是她在悼念插队时的恋人。"
地铁门缓缓打开,谢厅南的声音被人群淹没:"有时候,活着的人比逝者更需要救赎。"
刘兰芳望着他被人流裹挟的背影,突然意识到,这个带着青色胎记的男人,或许就是她生命中未完成的
"惊梦"。
深夜,刘兰芳在画室批改学生作业。iPad
上的《千里江山图》局部在月光下泛着幽蓝,她的指尖突然停在蔡京的题跋处:"政和三年闰四月八日......"
闰四月八日,正是母亲的忌日。
手机突然亮起,谢厅南发来段视频。画面里,他正在修复明代戏服,手中的丝线与敦煌壁画的修复工具惊人相似。"知道为什么戏曲修复要保留虫蛀痕迹吗?"
他的声音带着笑意,"因为那是时间的签名。"
刘兰芳望着窗外的月亮,突然起身打开檀木琴盒。母亲的竹哨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她轻轻吹响,尖锐的哨声刺破寂静。与此同时,远在南非的周景宴突然按住胸口,无名指上的银戒突然迸发出夺目的光芒
.......................
椿萱并茂》
第一章
魂归
谢厅南的指尖在《鲁班经》的朱砂批注上颤抖,窗外的暴雨正冲刷着林秀兰的墓碑。三年前山洪卷走采药的婆婆时,他正在省城工地上扛水泥。如今包工头卷款跑路,他揣着最后八百块钱,在城隍庙的供桌上摆开招魂阵。
青铜香炉里的茉莉花茶突然沸腾,古籍自动翻到
"续命篇"。谢厅南咬破指尖画符时,听见身后传来拐杖点地的声响。
"你个败家玩意儿!"
林秀兰的拐杖重重敲在青砖上,蓝布衫下摆还沾着新鲜的艾草汁。阴差说她阳寿未尽,被土地公暂留人间。谢厅南扑过去时,却穿过了婆婆的身体
——
她只是一缕执念凝成的虚像。
第二章
续命
"要让我老婆子真正回来,除非用《鲁班经》里的
换命术
。"
林秀兰的虚影飘在八仙桌上,"但这伤天害理的法子,会折你十年阳寿。"
谢厅南连夜翻出祖传的鲁班尺,在老宅天井布下北斗七星阵。当他割破手腕在阵眼写下生辰八字时,忽然听见婆婆的声音从地下传来:"后院老槐树下埋着你爹的军功章,别让雷劈着了。"
惊雷炸响的瞬间,林秀兰的实体凭空出现,却也在同时,谢厅南的头发开始成片变白。
第三章
新生
重生后的林秀兰总在午夜惊醒,看着镜中不再苍老的面容发呆。谢厅南在工地找了份看大门的差事,白天补觉时总把手机放在枕边,怕婆婆万一消失。
"别老盯着我。"
林秀兰把刚出锅的糖油粑粑塞进他嘴里,"你看东头李婆婆,儿子给买了智能手机,天天教她拍短视频。"
谢厅南发现婆婆总在收集邻居家的旧物:断腿的太师椅、缺角的搪瓷缸、掉漆的梳妆匣。直到某个雨夜,他看见婆婆对着满屋子旧物施法,那些破损的物件竟在月光下恢复如初。
第四章
真相
"你以为我真的死而复生?"
林秀兰用拐杖挑起谢厅南的白发,"我是借了阴司的还魂债,用修补世间破损的器物来抵债。"
谢厅南这才明白,那些被婆婆修好的旧物,其实都是主人丢弃的
"执念"。他跟着婆婆走街串巷,听着老人们讲述每件旧物背后的故事:掉漆的梳妆匣是母亲的陪嫁,缺角的搪瓷缸是知青岁月的见证。
"修补器物,其实是在修补人心。"
林秀兰把修好的军功章还给老战友,看着对方老泪纵横的脸,"等攒够十万功德,我就能真正留在阳间。"
第五章
归处
三年后,谢厅南的白发已变成银丝,林秀兰的掌心却布满老茧。他们在老城区开了家
"椿萱阁",专门修补各种老物件。
某个清晨,谢厅南发现婆婆的手能真正握住他的:"阴司说我功德圆满了。"
林秀兰从怀里掏出个木雕,正是二十年前被山洪冲走的谢父遗像。
"其实那天我是去给你爹扫墓。"
林秀兰摩挲着木雕上的弹孔,"我走的时候,他正在天上冲我笑呢。"
暮色中,谢厅南看见父母的虚影站在老槐树下。林秀兰把拐杖递给他:"该你当家里的顶梁柱了。"
转身时,蓝布衫下露出半截锁链
——
那是她为儿子续命的代价。
第一章
避世
谢厅南的手指在辞职信上留下褶皱,屏幕里闪烁着
"327
条未读消息"。他盯着窗外鳞次栉比的写字楼,突然想起三年前那个暴雨夜
——
婆婆林秀兰就是在那样的天气里,为救迷路的孩童被山洪卷走。
"小南,来帮我择菜。"
虚空中传来熟悉的呼唤,他猛地转头,却只看见电脑壁纸里的乡村雪景。三个月前的招魂仪式后,婆婆虽以地仙之体重返人间,却总在午夜时分消失不见。
"跟我回乡下。"
林秀兰的拐杖突然出现在办公桌上,黄花梨木杖头还沾着新鲜的山露。谢厅南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鬼使神差地抓起车钥匙。
第二章
山居
祖屋的青瓦在晨雾中泛着微光,林秀兰正用竹扫帚清扫庭院。谢厅南踩过潮湿的青石板,发现墙角的蛛网在婆婆经过时自动让开道路。
"把西屋的樟木箱打开。"
林秀兰递来一把铜钥匙,"你爷爷当年在林场当护林员,留下些老物件。"
箱子里整齐码放着泛黄的《齐民要术》、刻着星图的鲁班尺,还有个缠着红绳的青瓷药碾。
当晚谢厅南被异响惊醒,月光下婆婆正用那把药碾研磨朱砂,在地面绘制复杂的符咒。"子时三刻,山洪要来。"
她头也不抬地说,"去后山挖排水沟。"
第三章
秘境
连续三天的暴雨让山路塌方,谢厅南冒雨去镇上买发电机,却在溪边遇见个穿蓑衣的老人。"你家老婆子的阵法该换方位了。"
老人指了指山顶的云气,"白虎位缺角,容易招邪祟。"
谢厅南惊觉对方竟是县志里记载的
"山鬼",百年前曾与爷爷并肩护林。回到家时,林秀兰正用鲁班尺丈量宅院,地上散落着七七四十九片梧桐叶。
"当年你爷爷为救我,把魂魄封在鲁班尺里。"
林秀兰突然开口,"如今他要护这整座山,我们得帮他完成心愿。"
第四章
共生
谢厅南开始跟着婆婆学习辨识草药,发现那些古籍里的文字会随着晨露显形。某个月夜,他们在后山发现个被藤蔓覆盖的山洞,洞壁上刻满历代护林人的手印。
"每个手印都是一道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