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巴黎市场吃点有的没的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陈大咖 本章:来巴黎市场吃点有的没的

    在巴黎逛露天的菜市场是一种享受,干干净净的地面,摆放有序的蔬果瓜菜,逛着就令热爱一切小事物的人心生雀跃。天气好的时候太阳虽大,有路边浓密的梧桐树荫遮蔽头顶更添情趣。

    在菜市场,最吸引我眼光的就是水果摊和乳酪店,皆因包装十分讨喜。水果摊琳琅满目,各种娇俏饱满的莓类和娇艳欲滴的葡萄济济一堂,纸皮盒子装着乖巧的红醋栗,身为水果爱好者的我都要尖叫起来了。覆盆子和红醋栗都长得很可爱,最后我买了草莓和蓝莓回住所马上洗来吃,莓类爱好者表示价格比国内大有优势。

    乳酪店的主色调是白色和浅黄色,乳酪有几十几百种,或香或臭,或软或硬,或白或黄,或贵或便宜,或新鲜或发霉。法国人形容脚臭是说“脚闻起来像乳酪”,但是这脚臭一样的乳酪却被切成漂亮的小块装进雅致的木盒子。

    在南法一带,橄榄是非常重要的农作物。腌渍和新鲜橄榄,包括橄榄油,被广泛运用在法式料理中。橄榄油口味比其他国家多得多,还有黑松露等有趣的口味。铁皮罐子装着的橄榄油,带着色彩缤纷的标签,口味繁多,黑色代表黑松露、橘黄色代表橙子、绿色代表罗勒叶……食物的包装本身除了功能性,更添加一份化装舞会的效果,令过客觉得内容物值得被期待而停下脚步慢慢端详。

    我还路遇了著名的法式甜点马卡龙,在面包店的橱窗里像个漂亮矜持的少女。马卡龙是路易十四最爱的糕点,起源于意大利并在法国发扬光大,是法式甜点中的代表作,天生带着贵族的风范。它是以全蛋白制作的饼干,因不加面粉,所以口感外脆里软,被誉为是“少女的酥胸”。马卡龙是现在国内最流行的甜点之一,五星级酒店的下午茶不出现几个圆滚滚的马卡龙似乎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了。但离开巴黎之后,我吃过的马卡龙似乎都很干,再也找不到最初铭记的惊艳感觉。

    随处可见法包,这是法国人最亲密的朋友,相当于南方人的米饭、北方人的面,是餐桌上最不可或缺的主食。正宗的法包是外脆内软,刚吃到嘴里有一点儿干,但是越嚼越湿润,而且散发出特有的咸香。法包所含热量很少(换句话说就是没什么油气),和一心想要保持身材的法国人最合衬。拿着一个牛皮纸袋,里面露出半截法棍,再飘洒出数片青菜叶子,就是街头最寻常也是最美的一景。

    蔬菜摊上,看到洋蓟出类拔萃地躺在木板上,有人叫它“法国百合”,长得像放大很多的芦笋头。食用时必须一瓣一瓣地剥下来吃,方能尝到如同雪山甘泉般甘甜可口的口感,至于烹饪方式,无论是烤、油炸、水煮,乃至搭配制成沙拉,都甚为甘美。苦苣略带苦味,通常会跟其他菜一起做成沙拉。巴黎人的沙拉里面并不会放各种香甜黏稠的沙拉酱,就加点白醋拌一拌,同样是一种低油少盐有利于修身健体的健康食物。

    我只是走进了最普通的菜市场,却收获了不少对细小事物的坚持和尊重。大概本地人会觉得这都大惊小怪,但是在我看来,各种小细节正应了一个说法:巴黎人做一件事情之前不会想它实不实用,而是想它好不好看。即使是最终要吃进肚子里的东西,他们也要用彻头彻尾的美感去令到整件事情看起来体面而优雅。


如果您喜欢,请把《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方便以后阅读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来巴黎市场吃点有的没的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来巴黎市场吃点有的没的并对不过一碗人间烟火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