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十五种语言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陈大咖 本章:甜蜜的十五种语言

    甜蜜是一种感觉,但归根到底,它终究是一种味道,由舌尖的味蕾带来,最终沉入心底。甜蜜的味道,最自然的获取途径来自各式各样的糖,砂糖冰糖黄糖红糖黑糖,都是甜蜜,程度却大有不同。小时候会偷偷掀开家里的红糖罐子,把里面大大小小的红糖丁挑出来当零食吃——虽然都是从蔗汁里析出的,但冰糖吃起来终归是傻甜,而红糖里百折千回的果香、温存、浓郁、滋润的风味,犹如翻砂西瓜瓢般的诱人口感,无疑比冰糖更适合做零食。

    关于糖的表达方式,在毛里求斯得到了启发。

    初到毛里求斯,就被无所不在、一望无际的甘蔗田震撼了。车子一出首府路易港便在大片甘蔗的夹道下飞驰前行,转个弯,依旧还是碧绿的蔗海,和远处湛蓝的天边连了起来,配色清新得随手一拍都像是电脑桌面。

    毛里求斯并不大,走高速公路行驶完海岛对角线只需一小时。这里九成的国土都用以种植甘蔗,甘蔗是宝,制糖做酒,残渣还能用以发电,撑起了岛国经济的半边天。我立马好奇,这里的甘蔗是否像非洲其他水果一样,吸收了充沛的阳光雨露,甜度超常,咔嚓一咬便满口甜水。在糖业博物馆,我终于见到了当地所有甘蔗的标本,仔细端详不像我们在路边买来即食的紫皮甘蔗那么粗壮,大部分看起来卖相并不乖巧,但这里的甘蔗含糖量很高,是榨糖的最好选择,其中一种红皮甘蔗尤佳,是英国皇室御用糖包所选用的品种。

    在糖业博物馆看到,甘蔗榨汁过滤后要经过一个长长的流水线,各种齿轮机器运转,看得人晕头转向,一点儿浪漫的手工的情愫都没有,制糖业早就彻底机械化、流水化、标准化了。实际上,制糖业繁荣的标准并不在于产量大小,而是出产的糖的种类多寡。在这里,甘蔗最终被做成了十五种不同状态的糖,从最细的糖粉到大块的结晶,还有金黄的糖浆,琳琅满目。单是介于红糖和黑糖之间的黄糖就有好几种,直接用在咖啡里的是一种,厨房烘焙所用是另一种,直接冲水喝、可清热下火的又和前两者不同。

    博物馆的最后,一面大墙上用各国文字写着对“糖”的不同表达,虽然不尽相同,但那些字眼看起来都像是在微笑。糖是嗜好品,生理意义上的葡萄糖,淀粉经过唾液中的酶转换即可获得,所以人对糖的摄取渴求并不如对盐那样带有不可替代的苦情。糖是来自南方、带着阳光的好消息,嗜甜是富足、享受和闲适,因此一切和“糖”有关的字眼都有着愉悦和幸福。

    最后是一个道听途说的花絮,毛里求斯这个甜岛上有两成居民罹患糖尿病。不少国际机构都表示,糖尿病与吃糖无关。我只能语重心长地说,吃东西和谈恋爱一样,甜蜜过头了都要闹崩。


如果您喜欢,请把《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方便以后阅读不过一碗人间烟火甜蜜的十五种语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不过一碗人间烟火甜蜜的十五种语言并对不过一碗人间烟火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