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湖之酒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巴陵 本章:衡阳湖之酒

    我每次到衡阳出差,都要以文弱之躯品味一番衡阳的湖之酒,体味酒水甜腻和粘稠的酒味,感受不胜酒力的醉意和朦胧的舒适。

    衡阳湖之酒又名醽醁酒,是衡阳地方传统古酒,自北魏以来就作为贡酒给皇族成员使用。因为衡阳盛产醽醁酒,被誉为醽醁之乡。清《一统志》载:酃湖在衡阳县东,水可酿酒,名醽醁酒。现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乡,受耒水环抱,辖区内的酃湖,湛然绿色,水质甜洌,用湖水酿酒,味极醇美,甜腻浸人。附近所产米酒,又称酃绿、酃醁。

    衡阳湖之酒有三千余年的历史,属中国独特的色酒——绿酒,在清末绝迹。现已经成为白色糨糊状,偶有酒糟悬浮其中。北宋郴州知军阮阅有首《郴江百咏》诗描绘湖之酒:“玉为曲蘖石为垆,万榼千壶汲未枯。山下家家有醇酒,酿时皆用此泉无。”《通典》载:“衡阳,汉酃县地。有酃水湖,酿酒醇美,所谓醽醁酒。晋武帝平吴,始荐醽酒于太庙,谓此。”古称酃酒,又名酃醁酒,280年,司马炎建立西晋,荐酃酒于太庙,被历代帝王作为祭祀祖先的最佳祭酒,成为中国古代十大贡酒之一,一直被酒仙惦记和商贾埋怨,成为衡阳港口的招牌和文人的美谈。

    湖之酒最初是酃湖附近的农民酿造的家作酒,后逐步进入市场,被酒客接受。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上海版《中国实业杂志》载:湖南酒以衡阳产者为最著,自来有酃湖名酒,古称酃醁酒,晋代用以祀太庙,清初作为贡品,名曰衡酒,其质洌,其味醇,为湖南省其他各县酒产所不及。清末民初,衡阳城内有酿酒作坊179家,每年产酒达32600担。衡阳城内酒店遍及大街小巷,最为集中的是青草桥附近,蒸水湘水在此汇合,青草桥横渡其上,与石鼓书院相对,渔舟如织,渔歌如潮,酒家店铺鳞次栉比,酒旗招展,猎惜飘舞,有“青草桥头酒百家”的诗句赞美。

    在衡阳湖之酒盛名之下,衡阳乡野纷纷仿效,利用各地好水酿造醇酒。衡阳县城西渡之酒即青出于蓝,其酒名在近代渐渐超过湖之酒。南岳寿山,溪壑纵横,名泉迭涌,即如云涧,酿酒商家巨多,最有名的是南岳酒。今天,在衡阳乡里,每家每户都会酿制湖之酒,作为家酒,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用湖之酒款待宾客,成为一种风俗。湖之酒用途很广,除饮用外,可作烹调作料,除腐去腥,添色添香。酒糟加淀粉冲蛋、甜酒糟煮汤圆都美味可口,成为春节、元宵的乡俗。

    衡阳湖之酒经过包装之后,远销日本、美国、南非、东南亚、中国台湾等地,名驰海外。湖之酒以芬香、味和、色醇闻名于世,受历代文人墨客咏颂,诗文多达三百余篇首。

    衡阳湖之酒属甜型黄酒、发酵酒,选料精细,工艺严谨,采用当地传统贡米、麻矮糯为原料,用金鸟井涌出的矿泉水淘洗,浸泡,蒸煮,冷却,糖化,陶瓷小缸多次发酵、过滤、密封等传统工艺精酿而成。

    湖之酒金黄透明,浓郁香甜,人称三香,即闻着清香,喝着甜香,斟后余香。湖之酒有米、水、曲三大要素,搭配恰当,酿造的酒非常醇美,含大量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二十六种氨基酸。湖之酒低度、营养、健康、时尚,纯酿造性、无勾兑,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老年人饮之则延年益寿,小孩饮之则健全发育。夏天可解热止渴,冬天可驱寒暖身,喝了令人心旷神怡、耳目一新。

    极品湖之酒,颜色呈奶黄色或琥珀色,有光泽感,无混浊或悬浮物,口感柔和、醇厚,回味鲜美清正,气味芬香馥郁,各种味道十分谐调。小含一口,移动舌面,慢慢品到味,酒汁缓缓流入喉咙,一股暖流从胃向全身蔓延,神经迅速振奋。


如果您喜欢,请把《食全酒美》,方便以后阅读食全酒美衡阳湖之酒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食全酒美衡阳湖之酒并对食全酒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