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斋席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巴陵 本章:南岳斋席

    南岳有七十二峰,四十四峰在南岳区,寺庙密布,道观密缀,僧侣闲游,香客往来。据统计,一九四九年,南岳有大小佛寺一百二十四座,道观二十四所。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繁荣,南岳的寺庙有增无减。近年来,寺庙发展迅速,声名远播。

    南岳衡山是我国著名的佛教道教胜地,寺庙甚多,各寺庙善于制作素食斋席,在香客中久负盛名。到南岳敬香还愿的游客众多,特别是华南地区以及港澳香客,他们千里迢迢来到衡山,旅途疲惫,急需饱餐一顿补充体力,等待第二天上山敬香览胜。为了满足食客的需要,南岳人和南岳寺庙的僧侣开始研究素食,制作素食及斋席。上衡山的所有香客、游客,为了敬香许愿必须斋戒三日,不能吃荤腥,只好以斋食充饥。南岳古镇的各大丛林、饭店、宾馆、客栈为了迎合食客的需求,都请擅制斋席的厨师,用茄类、豆类、面粉、百合、草莓、莲藕、萝卜、瓜菜等为原料,仿照鸡、鱼、肉、蛋的形状和味道,制做成各色菜肴,与荤食同名同形,味道不差,甚至做成酒席大宴宾客,斋席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南岳斋席,采用南岳本土素食极品食材,精工细作,味道清香鲜嫩,鲜味淳朴逗人,为荤菜所不及。

    南岳先人为了纪念唐代怀素大和尚,特做一道素菜七层楼来纪念他。随着时间的推移,素食在南岳不断发展、壮大,在食材和制作上不断挖掘,慢慢诞生了南岳特有的斋席。南来北往的僧侣和香客到衡山烧香、结缘、许愿、还愿,他们为了表示虔诚,实行严格的斋戒,只能吃素食斋,遵守戒条。遇到当地亲友大喜宴,香客也只能吃斋度日。主家表示对僧侣和香客的尊重,就让他们吃七层佛塔,这个风俗习惯逐渐在南岳形成,成为当地的宗教信仰。

    在南岳历史上,对素食和斋席有着重要贡献的要提到两位古人,一位是清末思想家王夫之,他在南岳湘西草堂隐居九年,吃尽了衡山的山珍美味,衡山产的观音笋、雁鹅菌等山珍异味,是他的家常菜和营养餐,他在采摘、品味都有所探索;一位是晚晴湘军领袖彭玉麟,受衡山佛理影响,喜爱素食,他发迹后待客的招牌菜是七层佛塔,他对七层佛塔进行改造,增加腰花、锅烧丸、黄雀肉、鱼丸、蛋卷等食材,形成彭版七层佛塔,后人称为玉麟香腰、宝塔香腰、管堆子香腰,形如宝塔,寓意步步登高。

    《南岳志》载:南岳素食有六百年历史,是南岳僧人接待香客和居士的佳肴美味,色鲜味美,又富有营养价值。他们用灰面、豆类、蔬菜为原料,做成各种美味,清淡爽口,色泽光亮,造型精美,工艺精细,色香味形俱全。还给素食菜肴取了一些意味深长的名字,令人无限遐思。我多次到衡山旅游理佛,无数次享受素餐斋席,让我回味无穷,印象深刻。

    南岳的斋席,分十种,有一品香、二度梅、三鲜汤、四季青、五灯会、六子连、七层楼、八大碗、九如意、十样景。一品香即单盘素菜;二度梅即霉豆、腐乳;三鲜汤即三样时令鲜菜作汤;四季青即四种青菜;五灯会即五种炖品;六子连即烧茄子、炒笋子、炖菌子、油辣子、豆干子、藕丸子;七层楼即假肉、丸子、馒头、子面筋、菜心、玉兰片、香菇层叠;八大碗即用八样素菜仿荤席办成酒席;九如意即便餐,按时令、客人多寡配菜,使客人吃得满意;十样景有两种:一种十景素烩,称小十样景,即由玉兰片、红萝卜、白萝卜、百合、白菜心、冬菇、荸荠、马铃薯、豆笋皮、子面盘筋等烩焖。玉兰片、红白萝卜、荸荠、马铃薯雕成各种花形;另一种是十样大菜办成的酒席,称十样景,有珍珠米、油捆鸡、油豆笋、冰糖湘莲、七层楼、八宝饭、烤菇汤与青菜,制作精细,酸甜软脆俱备,水陆素食皆有。

    南岳风景独秀,也蕴藏着无数山珍异味,是南岳斋席的最好食材。

    南岳观音笋是南岳独特的风味美食,制作讲究,煎、炒、腌、煮兼用。最具特色的南岳笋肴是油笋,采摘山间鲜嫩肥壮的小笋,去壳洗净稍煮,晒干置茶油中浸泡贮存,愈久愈香,呈条状似凤尾,菜形非常美观,色泽淡黄油亮,肉质细嫩,松脆爽口,富有奇香,食时略加盐椒,味美无比。盐水笋是另一种笋肴,剥好的小笋用盐水煮熟,几晒几蒸之后入坛贮存,吃时风味别致。最怪异的是缸笋,竹笋刚破土,就用缸罩住笋苗,压上石头,待它长满缸子,新叶伸出缸外,色白嫩甜,笋切片炒食,鲜脆无比,称满缸笋子。僧侣为了保存好美味的笋肴,将竹笋煮熟捣成笋泥,掺入配料制成笋饼、笋块,风味奇特,酸嫩无比。

    南岳雁鹅菌乃世间美食珍品。农历三八月,大雁来回飞越衡山,衡山男女老少背着竹篓在树丛里寻摘刚出土的美味——雁鹅菌。雁鹅菌浅棕色,形状如伞,小如铜钱,大若菜碗,质松肉肥,馨香甜美,鲜嫩可口。烫水后下面、调汤、炒肉,无一不宜,无不鲜美异常。把新鲜雁鹅菌在茶油中炸熟,连同茶油用坛子贮藏,称菌油。滴少许在其他菜肴上,芳香扑鼻,清凉生津,脾胃大开。

    南岳寿饼流传久远,舜帝南巡时,在衡山尝过一种美食叫豌菽饼,各部落首领为了表达他们的忠诚,给豌菽饼取名万寿饼。豌菽饼一直流传至今,成为南岳的一大特色美食。外地香客到南岳旅游,必然会吃豌菽饼。每逢香期或斋会,香客争相供奉豌菽饼,以还心愿。这种约定成俗的习惯,早已遐迩闻名,为香客所传递。寿饼甜而不腻,香而爽口,老少皆宜。

    南岳斋席,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也是南岳宗教饮食文化的精华,是衡山饮食数千年的结晶。近年来,随着港澳粤游客的增加,寺庙素席成风,店主和僧侣因人而异,制作各种新的素食,有辣有淡,有甜有咸。

    南岳斋席是中国屈指可数的正宗素餐,味正工精,赏心悦目,栩栩如生。素食图案古朴典雅,巧夺天工,为食客所喜爱。让专家和食客慕名而来,探讨研究,一品为快。


如果您喜欢,请把《食全酒美》,方便以后阅读食全酒美南岳斋席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食全酒美南岳斋席并对食全酒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