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瓿豆角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巴陵 本章:长沙瓿豆角

    长沙的夏天,在火城里的日子酷热无比。夏季是万物生长最迅速的时候,也是地里蔬菜大收获的季节,餐桌上常见的辣椒、豆角、茄子、丝瓜、南瓜、冬瓜、黄瓜等蔬菜,已经是吃不完、摘不尽,农家必须变着方法把新鲜蔬菜储存起来,储备到其他没蔬菜的季节去吃。

    长沙人做美食有自己的天赋,在研制美食的时候,也不放过天气和阳光的恩赐,利用夏日酷热的太阳资源,开发他们特色的酸辣食物,这就是闻名的瓿豆角、瓿辣椒。长沙人把新鲜蔬菜从地里采摘回来,用开水炙烫、阳光暴晒、陶坛储存等方式,制作出长沙特有的瓿菜类美食,满足自己好吃的食欲和刁蛮的口味。

    长沙夏天极其酷热,影响人们的正常食欲和奢望,饮食状况大不如冬春两季。长沙人为了吃好夏天的饭菜,研制适合夏天的美食,把菜园里吃不完的新鲜豆角、辣椒摘下来,用传统的暴晒方式做成酸辣可口的瓿豆角、瓿辣椒、茄子皮、南瓜干等菜式,还做成名扬海外的外婆菜,成为夏日的下饭菜和开胃菜,给夏天带来了美味和食欲。

    做瓿豆角、瓿辣椒,首选刚采摘下来的新鲜长豆角,挑个大、肉厚、籽小的长豆角品种,摘去筋蒂,用清水洗干净,泡一段时间,泡出豆角里的虫子。经开水烫过之后,在夏日的太阳底下曝晒,晒到半干,就准备收藏,切成小段,保存在陶瓷坛子里,等到带点酸味,就取出来炒肉泥吃,酸辣可口,回味无穷,非常爽口,既开胃又下饭,是大人和孩子的共同美食。瓿读古音pū,音接近扑,也曾经有人把它写成扑或覆,覆又代表豆角和辣椒在暴晒之后,要装进覆水坛子里腌一段时间,才回味变酸、生味。

    长沙人管长豆角叫豆壳,新鲜的豇豆清洗干净后,在开水里汆一下,豆角表面变色就行,不要烫熟、烫焉,否则只能做干豆角。然后放在太阳底下曝晒一天或者半天,豆角变成白色即可停晒,在暴晒的过程中,一面晒得变成白色之后,就要翻过来晒另外一面,饱满的豆角晒得软塌塌,颜色嫩白。把暴晒后的豆角切成两厘米左右的小段,洒上食盐,搅拌均匀,在大盆子里使劲揉搓,让食盐浸进豆角里。把加盐的豆角放进泡菜坛子或者密封容器,盛好盖严,过三四天,豆角开始变味,成甜酸味,清脆有嚼头,取出后爆炒,加肉泥、腊肉等即可成菜。炒菜时,先爆香肉沫,加剁辣椒,放瓿豆角、蒜米,一起爆炒,香味飘逸,酸甜可口。腌制时候咸淡要适中,炒菜时可以不加盐。豆角晒得稍微干点,在炒菜的过程中要加少量清水,煮一会儿,沾点荤腥,豆角原有的香味更加浓烈,吃起来更有嚼劲,非常下饭。

    瓿豆角是道地道的长沙美食,每到夏天,家家户户都会去做。每当正午时分,走在街头小巷,街边的竹匾、竹盘里晒满了烫过的蔬菜,散发浓香的辣椒、豆角、茄子皮的味道,弥漫了整个热气腾腾的街巷,让人进入美食的天堂。当豆角、辣椒、茄子皮完全晒干,就成了长沙人秋冬两季蒸鱼蒸肉或炒腊鱼腊肉的干豆角、白辣椒。太阳晒焉的豆角、刀豆、黄瓜、萝卜、红薯坨、藕片、蕹菜梗子、马齿苋、辣椒、蒜头等菜蔬,都可以装进陶瓷坛子里,成为地道的瓿类菜。如果把豆角、刀豆、黄瓜、萝卜、辣椒拌在一起腌在坛子里,就成为有名的外婆菜,是下饭和吃窝窝头的理想食物。长沙人不闲置器皿,其他季节,也会在坛子里放几个藠头,把坛子养起来,吊酸味,成为来年晒瓿豆角、瓿辣椒的首选坛子。

    现在瓿豆角的需求人群越来越多,菜市场有专门做、门们卖瓿豆角、瓿辣椒的小贩,开始了商业化生产。

    记得我小时候,每当夏日,母亲有空就做瓿豆角、瓿辣椒、茄子皮等食物,刺激我们姊妹进食,那带点酸味的瓿豆角、瓿辣椒,把它们炒在一起,酸甜可口,很下饭,是我们每餐必备的菜蔬。

    我吃过的瓿豆角经典菜式,有道叫瓿豆角炒藕丁,脆爽可口,味道酸甜,非常有味。现在我还经常做这道菜,锅中的油烧至八成熟,倒入瓿豆角翻炒,然后加藕丁,翻炒片刻加辣椒,出锅前加盐、味精、酱油、大蒜叶。清爽可口,脆嫩无比,既有藕的清香爽口,又有瓿豆角的酸甜味,加上辣椒的辣味,真是菜间极品,吃着是种享受。


如果您喜欢,请把《食全酒美》,方便以后阅读食全酒美长沙瓿豆角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食全酒美长沙瓿豆角并对食全酒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