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欧阳海——钢铁血肉 勇救群众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张明林 本章:74、欧阳海——钢铁血肉 勇救群众

    即使有一天,这个世界上没有了我,我也仍然衷心的相信,共产主义的理想必然胜利,一定会有更多更多觉醒了的人是为它战斗。

    欧阳海(1940-1963),男,汉族,湖南省桂阳县人,中共党员。1959年入伍,生前系中国人民解放军68302部队7连班长。

    1963年冬,在一次野营训练途中,他为了保护500多名旅客的生命安全,壮烈牺牲。1964年,他被广州军区授予“爱民模范”荣誉称号,并追记一等功。同年,国防部命名欧阳海生前所在班为“欧阳海班”。朱德、董必武等老一辈革命家题词号召全国军民学习欧阳海舍己救人的共产主义风格。

    一、参军报国

    欧阳海出生在湖南省桂阳县莲塘区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从小就饱受了水深火热的痛苦生活。欧阳海7岁时就拿着打狗棍子带着弟弟挨门乞讨。8岁的欧阳海便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1949年,共产党解放了欧阳海的家乡。9岁的欧阳海第一次得到了人间的温暖。他热爱共产党,热爱解放军,他做梦都想成为一名手握钢枪的战士,为人民站岗放哨,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

    1958年冬天,欧阳海到了应征入伍的年龄。他跑了几个地方去报名,可是都扑了空。第二天新兵在沙溪集合时,没报上名的欧阳海缠住兵役局的干部苦苦要求。领队的同志被他的热情感动,额外地批准他入伍。

    欧阳海入伍才3个月就加入共青团,并以出色的劳动第一次立下三等功。欧阳海入伍一年后,就被提升为班长。为了搞好全班工作,他处处带头,拼命工作。五次射击,四次优秀;体育科目,上级要求单双杠完成3个练习,他提前完成7个;学战术,他白天摸爬滚打,夜晚钻研教材,熟悉条令。班长的模范行动鼓舞了全班的同志,仅仅几个月的时间,他领导的四班就成为全师的战术标兵班。欧阳海第二次立下三等功。

    二、凌云壮志

    1960年5月,欧阳海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深感到自己挑的担子更重了。他认为,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每时每刻都应拼命工作,勇挑重担。

    部队参加修建铁路时,欧阳海正患着严重腹泻病。领导上决定让他在营房休息。他恳切地要求:“连长,我是党员,全连都去支援社会主义建设,我怎么能因为一点小病待在家里。”连长关云贵架不住他再三恳求,终于批准他来到工地。铁路工程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加速工程进程,领导上决定各排成立突击组,开展红旗竞赛。动员大会上,欧阳海一把将红旗夺在手中:“谁也别想把这杆红旗夺走!”他带领全组挑土,每人都是双担,来回都是小跑。你追我赶,第一天评比,别的组每人平均140担,欧阳海的红旗组每人平均200担,大大地超过了规定指标。接连一个半月,红旗一直持在欧阳海手中。

    修铁路的任务提前完成了,欧阳海第三次立下了三等功。

    三、南岭青松

    1963年11月,连队准备出发野营。动员会上,欧阳海对大家表示决心说:“野营是对我们每个战士的考验。我和七班保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18日清晨,欧阳海随着炮兵连:进入了峡谷。突然,不远处,两山缝隙里,冲出一列火车。霎时,山谷轰鸣,大地颤动,雨雾疾飞,飞沙刺脸。列车驶近了,炮兵连一匹胆小性躁的黑色马,骤然受惊,背负高大的钢铁炮架,疯狂地蹿上铁道,横在路心,竖耳瞠目,瑟瑟打抖,死活不动。

    奔驰而来的列车距离驮着炮架的战马只有40米,眼看就要闯下大祸!欧阳海以异乎寻常的敏捷毫不犹豫地冲上铁轨。使尽全力把吓呆了的牲口猛地往轨道外面推了出去。欧阳海身受重伤俯卧在轨道外侧沙石上。副班长曾阶锋和战士李甫生急忙把班长抱在怀中。火车冲滑了300米后停了下来,司机张世海和王治卫马上向英雄倒下的地方奔来。他俩拉住曾阶锋的手激动地说:“快救救这个伟大的战士,是他救了几百名旅客的生命啊!”欧阳海舍身救火车的英雄事迹像疾风一样飞快地传遍了衡山县城。在衡山医院,欧阳海静静地躺着,他是那样安详,好像没有一丝痛苦,突然,他睁开晶亮的眼睛,向人们张望了一下。想不到,这竟是英雄的最后一瞥。

    战友们忍泪含悲,在烈士坟前,栽下松苗。这些蕴藏着强大生命力的种子,现在已长成一片红松林,像英雄生前一样,骄傲的挺立着……


如果您喜欢,请把《感动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后模范人物》,方便以后阅读感动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后模范人物74、欧阳海——钢铁血肉 勇救群众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感动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后模范人物74、欧阳海——钢铁血肉 勇救群众并对感动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后模范人物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