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李登海——献身农业 勇夺高产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张明林 本章:57、李登海——献身农业 勇夺高产

    我的前半生为国家创造了1000亿公斤的效益,我的后半生争取再为国家创造1000亿公斤粮食。

    李登海,男,汉族,山东省莱州市人,中共党员。1949年出生,现任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

    在当今世界玉米栽培史上,有档案记载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美国先锋种子公司的创始人华莱氏,春玉米世界高产纪录的保持者;另一个就是中国的李登海,夏玉米世界高产纪录的创造者。30多年来,他培育出的100多个优良玉米杂交种累计为新中国增产粮食1000亿公斤,为实现我国由“粮食大国”向“粮食强国”跨越做出了卓越贡献。

    李登海从事农业科研工作以来,长期致力于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研究,连续30多个春节都在海南育种基地度过,以每年3至4代的速度进行科研育种,开创了我国紧凑型玉米育种先河。他研究的玉米品种7次刷新我国夏玉米高产纪录,被誉为“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2005年创亩产1402.86公斤的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并保持至今。先后培育出紧凑型玉米杂交品种有52个通过国家和有关省市审定,获得44项植物新品种权和10项专利。国家实施“九五”计划以来,他承担国家、省部级课题41项,其中“高产玉米掖单13号的选育和推广”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他在全国各玉米生产区设立了育种中心和试验站,建成国内最大的玉米育种科研平台。目前,他培育的玉米高产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10亿亩,实现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中共十四大、十七大代表,第八至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李登海作为农民发明家,被称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这顶桂冠最能准确彰显他的本色,使他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齐名,共享“南袁北李”的美誉。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他又育成“登海”系列玉米新品种,成为我国跨世纪的主推品种。登海9号玉米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多抗的突出特点,其产量比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掖单13号”还增产11.4%。经国家审定,适宜在东北、黄淮海、西北及南方玉米区种植。2000年3月至2007年底累计生产销售登海9号5624.08万公斤,累计推广面积1874.69万亩,累计增产粮食11.40亿公斤,累计新增社会效益11.4亿元,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登海9号具有较高的淀粉含量,也受到了乙醇汽油生产企业的青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也提供了有力的品种支撑。

    2005年创办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成功上市,其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在2004和2005年上半年均排在1370家上市公司前十位。

    作为第一完成人,他获得29项植物新品种权;2002年以来又获得6项国家发明专利;2005年以来又获得烟台市、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次;2008年分别获得农业部第二届中华英才奖和第十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1988年开始,向全国育种单位无偿发放自育紧凑型优良玉米自交系26个,推动了我国玉米育种事业的发展。1996年成立李登海青年科技基金,发放奖金10万元。2000年资助开展“登海杯”莱州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迄今已进行了8届。2007年捐赠莱州市慈善总会现金20万元用于社会公益事业。2008年为支持四川灾后重建,捐赠现金130万元和价值180万元的玉米良种。


如果您喜欢,请把《感动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后模范人物》,方便以后阅读感动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后模范人物57、李登海——献身农业 勇夺高产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感动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后模范人物57、李登海——献身农业 勇夺高产并对感动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后模范人物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