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时传祥——平凡一生 伟大贡献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张明林 本章:51、时传祥——平凡一生 伟大贡献

    工作无贵贱,行业无尊卑;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

    时传祥(1915-1975),男,汉族,山东省齐河县人,中共党员。1929年参加工作,生前系北京市崇文区清洁队(现北京市崇文环卫三队)工人。

    时传祥是崇文区环卫战线的一名普通掏粪工人。他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崇高精神,在平凡的环卫岗位上无私奉献一生,为首都的环卫事业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1929年,年仅14岁的时传祥逃荒到北京当了一名掏粪工。解放初期,由于工作努力,在工友中享有很高的威信,他被推选为前门区粪业工会委员兼工会小组长,他经常带领大家开展忆苦思甜教育,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党恩。1958年,崇文区清洁队改用汽车运粪,他与工友们一起钻研,进行技术革新,增加了掏粪量。他不仅立志自己一生投身环卫事业,而且非常关心环卫事业的后继与发展。从1962年开始,他承担起对分配来的初、高中毕业生的传、帮、带任务,帮助青年人树立“工作无贵贱、行业无尊卑”、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时传祥以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他向人们生动诠释了劳动的光荣和生命的价值,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典范。他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59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一、旧社会的时传祥

    出生在山东省齐河县赵官镇大胡庄的时传祥,幼年时地主逼死了他的父亲,寡母领着6个孩子实在无法生活,使他不得不在15岁时就出外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受生活所迫时传祥当了掏粪工,从此在粪霸手下干了20年。这20多年,辱骂和殴打差不多天天都有,可是工钱却很少给够过,受尽了欺凌。在旧社会的“下九流”里,掏粪工是生活在最底层的。时传祥没有一天不盼望着能跳出这污黑的粪坑。

    解放后,新中国给了他做人的尊严,工人阶级当家做主使他扬眉吐气,他对党充满感激。他用一颗朴实的心记住了一个通俗的道理:掏粪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部分。他把掏粪当成十分光荣的劳动,以身作则,以苦为乐,不分分内分外,任劳任怨,满腔热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工作无贵贱,行业无尊卑;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净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阳光照耀着掏粪工人的生活,也照亮了时传祥的心。1952年,他加入了北京市崇文区清洁队。他决心用自己的双手,为首都的干净美丽作出贡献。

    此时,北京市人民政府为了体现对清洁工人劳动的尊重,不仅规定他们的工资高于别的行业,而且想办法减轻掏粪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运输工具。新中国给了他做人的尊严,时传祥感到了尊重与平等,对党充满感激。他竭尽全力带领环卫工人为市民服务,提出“工作无贵贱,行业无尊卑;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口号。在那些年里,他几乎放弃了节假日休息,有时间就到处走走看看,问问闻闻。哪里该掏粪,不用人来找,他总是主动去。不管坑外多烂,不管坑底多深,他都想方设法掏干扫净。

    他合理计算工时,挖掘潜力,把过去7个人一班的大班,改为5个人一班的小班,带领全班由过去每人每班背50桶增加到80桶,他自己则每班背90桶,最多每班掏粪背粪达5吨,管区内居民享受到了清洁优美的环境,而他背粪的右肩却被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他以主人翁的姿态,以“搞好环境卫生,美化人民首都”为己任,肩背粪桶,走家串户,利用公休日为居民、机关和学校义务清理粪便,整修厕所。

    1955年,时传祥被评为清洁工人先进生产者,1956年当选为崇文区人民代表,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当选为北京市政协委员。1959年被选为全国劳动模范。1959年,时传祥作为全国先进生产者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群英会”,10月26日,国家主席刘少奇在人民大会堂湖南厅握着他的手,说道:“你掏大粪是人民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时传祥也表示:“我要永远听党的话,当一辈子掏粪工。”从此,时传祥成为载誉全国的著名劳动模范。


如果您喜欢,请把《感动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后模范人物》,方便以后阅读感动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后模范人物51、时传祥——平凡一生 伟大贡献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感动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后模范人物51、时传祥——平凡一生 伟大贡献并对感动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后模范人物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