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张秉贵——心有热火 温暖顾客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张明林 本章:49、张秉贵——心有热火 温暖顾客

    顾客与售货员之间应该像亲人那样互相关心,像同志那样互相尊重,像战友那样互相支持。

    张秉贵(1918-1987),男,汉族,北京市人,中共党员。1955年参加工作,生前系北京市百货大楼售货员。

    张秉贵11岁到纺织厂当了童工,17岁到北京德昌厚食品杂货店当学徒。1955年,新建的北京百货大楼开张并招聘25岁以下营业员,36岁的张秉贵因有多年的经商经验被破格录取。

    北京百货大楼当时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客流量大,加之物资相对匮乏,顾客通常要排长队。张秉贵便下决心苦练售货技术和心算法,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所谓“一抓准”,就是指张秉贵一把就能抓准分量,顾客要半斤,他一手便能抓出5两;“一口清”则是非常神奇的算账速度。遇到顾客分斤分两买几种甚至一二十种糖果,他也能一边称糖一边用心算计算,经常是顾客要买多少的话音刚落,他就同时报出了应付的钱数。

    后来他又发明了“接一问二联系三”的工作方法,即在接待一个顾客时,便问第二个顾客买什么,同时和第三个顾客打好招呼,做好准备。

    张秉贵还注意研究顾客的不同爱好和购买动机,揣摩他们的心理,为了精通商品知识,每逢公休日别人都在家休息的时候,张秉贵却蹬起自行车,来到工厂、医院和研究单位,仔细了解糖果知识。由于熟悉顾客和商品的特点,张秉贵甚至可以针对一些特殊的顾客推荐商品:对于消化不良的顾客,他介绍柠檬糖或咖啡糖;对于肝病患者则介绍水果糖;对于嗓子不好的顾客,他便建议买薄荷糖……&lt;kbd&gt;htt<a href="p://w" target="_blank">p://w</a>ww?99lib?net&lt;/kbd&gt;

    张秉贵通过眼神、语言、动作、表情、步伐、姿态等调动各个器官的功能,有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经常来欣赏他售货。一位音乐家看他售货后说:“你的动作优美,富有节奏感,如果配上音乐,是非常动人的旋律。”北京有燕京八景,张秉贵售货被称为燕京第几景。

    30多年,张秉贵接待顾客近400万人,没有红过一次脸,没抬过一次杠,没顶过一次嘴。他说:“顾客与售货员之间应该像亲人那样互相关心,像同志那样互相尊重,像战友那样互相支持。”张秉贵用自己心中的“一团火”,温暖着每一个顾客的心,成为新中国商业战线的一面旗帜。

    1987年9月18日,张秉贵因患癌症去世,终年69岁。生前,他将自己的柜台服务经验,编写成《张秉贵柜台服务艺术》,并到各单位表演、讲课,听众达十多万人次。他是中共十一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79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如果您喜欢,请把《感动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后模范人物》,方便以后阅读感动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后模范人物49、张秉贵——心有热火 温暖顾客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感动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后模范人物49、张秉贵——心有热火 温暖顾客并对感动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后模范人物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