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任领导集体的胜出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文辉抗叶健君 本章:第六任领导集体的胜出

    6月19日,中共七届一中全会召开,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领导班子,推举:

    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康生、高岗、彭真、董必武、林伯渠、张闻天、彭德怀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书记处主席。

    从此,以毛泽东为首,朱、刘、周、任参加的中央领导核心正式形成。在党的历史上,他们是第六任领袖集体,后人称之为第一代领导集体。

    这源于邓小平1989年5月的一次谈话。他指出:“从毛刘周朱开始,中国共产党才真正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成熟的领导集体。以前的领导都是很不稳定,也很不成熟的。”

    那些很不稳定、也很不成熟的领导包括:

    第一任是“造反秀才”出身,被誉为“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中国的列宁”的陈独秀;

    第二任是受命于危难的革命知识分子瞿秋白;

    第三任是在共产国际“干部工人化”倾向下,选择了带有江湖习气、识字不多、缺乏政治常识的工人向忠发;

    第四任是由共产国际育苗培植的王明、博古;

    第五任是带有强烈过渡性质的“明君”张闻天。

    这些领袖无疑都曾为中国革命作出过贡献,但由于他们自身这样那样的缺点,最终都未能担负起中国革命的重任,使党的事业遭受挫折,屡起屡仆。

    第六任领袖集体大多是从山沟里冒出来,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孕育和锤炼出来的新一代领袖人物,是在党走向成熟的历史时期形成的。他们是共产党内最优秀、最有才华的人物,并且各有特点:

    毛泽东善于掌握大局,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掌握什么原则,并善于集中大家的意见;刘少奇尖锐鲜明,对新问题感觉灵敏,看问题常常一针见血,能独立打开工作局面;周恩来机敏灵活,善于团结大多数,由于早期在黄埔军校工作的经历,在国民党和民主人士中有广泛联系,组织能力强,对于中共打开外交局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朱德在军事领袖中的威望和在军事方面的才干也是领导集体中不可缺少的资源;任弼时与共产国际有良好的关系,而且他性格沉稳,工作细致,中共中央办公厅的许多工作都是由他来处理的。

    这五个人以各自的优势,互相配合,成为党的历史上成熟稳定的领导集体。他们脱颖而出后,导演了一出出中国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辉煌剧目。


如果您喜欢,请把《红色大本营·延安》,方便以后阅读红色大本营·延安第六任领导集体的胜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红色大本营·延安第六任领导集体的胜出并对红色大本营·延安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