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了一段思索的路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叶永烈 本章:走过了一段思索的路

    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华国锋成为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继续着毛泽东晚年“左”的路线,强调一切“照过去方针办”,居然提出要“保护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居然认为“四人帮”不是极左派而是极右派,居然坚持要继续“批邓”……

    华国锋终于明确提出“两个凡是”,作为他的核心“理论”: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胡乔木毕竟多年在毛泽东身边工作,毛泽东晚年的“左”的思想也曾给了胡乔木以深刻的影响。胡乔木在粉碎“四人帮”之后,也走过了一段思索的路。他最初对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也曾赞同。

    在1978年,为了从理论上否定“两个凡是”,在邓小平、胡耀邦的支持下,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

    在“真理标准大讨论”之初,未曾听见胡乔木的声音。胡乔木正处于思索之中。

    1978年5月10日,中共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发表了经胡耀邦审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5月11日《光明日报》以“本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发表,同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全文转载,新华社全文转发。一场声势浩大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论战,在中国展开。

    胡乔木终于说话了。不过,胡乔木最初的态度,表明这位理论家的思想有点跟不上趟。

    当时担任中共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的副主任、分管《理论动态》的负责人孟凡,后来这样谈及“真理标准大讨论”时的胡乔木:

    吴江同志在他所着《十年的路》一书中说:在真理标准一文发表不久,他参加了社会科学院召开的一次会议,社会科学院院长胡乔木同志在那次会议讲话中指责说:“如认为中央领导在真理标准问题上有分歧,那就是分裂党中央。”吴江还说:“记得当时邓力群同志也在场,听后他也对我说:这话有些过头了。”据我所知,这是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我也听参加会议的同志证实,乔木确实这样讲过。

    乔木同志为什么会这样提出问题呢?后来我看到社科院印发的正式文件,才知道乔木同志在1980年6月28日中国共产党社会科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对此作了“自我批评”。

    他说:“我想应该对我们自己工作里面的缺点进行自我批评。……有一次我说了几句话,影响非常坏。就是在全国社会科学规划会议上。这件事情一直到现在,大家都还记得,我也一直没有忘记,我想我应该在这里说一下,把这件事情做一个了结。当时,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讨论,我说,政治局常委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分歧,说有分歧,就是造谣,就是分裂党。我这话是非常错误的,错误很明显。当时怎么会说这样的话?是怎么回事?当时政治局常委确实讨论过这个问题,大家都表示同意,是有这回事,这件事当然是一种表面现象。可是为什么我要说出那样一些话呢?当时想利用这样一个事实来反对有一些人当时不许进行这个讨论,说这个问题中央没有表态,意见不一致,不应该讨论。这种情况,我当时指的就是中央宣传部和上海市委宣传部,他们就是采取这样一个态度。我所说他们是造谣,是分裂党,我的心目中是指的这样一些人,可是这个话我不可说清楚,本来我就不应该这样说,因为事实不能用这样一种简单的方法来描写。因此,有这样一种推理,不但不能够帮助讨论,反而会造成一种思想上的混乱。很多同志对我说这样的话,表示非常不满,很惊讶,为什么说出这样的话来?!确实说话经常会不周到的,那么这次,这也是不应该说的。”

    不少同志对乔木这个“自我批评”很不满意,说他没有把他对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真实思想讲清楚,认为他这些话是名为维护党的团结,实是维护当时坚持“两个凡是”方针的中央领导立场的表露。

    但是,随着对于“四人帮”批判的深入,对于“左”的批判的深入,胡乔木对一系列理论问题进行反思。他坚决加入了批判“两个凡是”的行列。

    胡乔木有着多年研究马列主义的阅历,有着较高的理论水平。这“中共中央一支笔”的加入,使批判“两个凡是”多了一员猛将。

    郑惠谈到胡乔木在“真理标准大讨论”中态度的转变过程:

    在1978年5月份,大家都在议论《光明日报》上那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时,乔木在社科院的大会上讲:有人说中央对这个问题有分歧,这是造谣!造谣!他说得很严重,还扣了很大的帽子。事实上,中央内部明明是有分歧的,很多人都知道,这已不是什么秘密了。他这么一说,搞得大家很不理解。干嘛要这么说呢?还这么凶,很多人都不以为然。中央党校有个同志叫沈宝祥,写了一本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的书。材料很丰富,书中讲到,胡乔木有一天到胡耀邦家里去,对胡耀邦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不要再搞下去了,否则会造成党的分裂。事情说得这么严重,给胡耀邦压力很大,不得不考虑下一步怎么办。那时,管思想宣传工作的汪东兴等人都反对,批评得很重,邓小平也还没有表态。过了不久,小平同志表态了,支持讨论。这时胡耀邦胆子也壮了。这件事情到底有没有?还有待核实。但从逻辑上推是可能的。因为乔木在社科院的讲话态度就是不想把这个讨论搞下去。

    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乔木开始表现态度不明朗。很快,邓小平表了态,支持讨论,反对“两个凡是”,乔木态度也变了。据当时《解放军报》总编华楠说,小平明确表态是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是乔木起草的。这时,他跟着小平转了。

    1978年9月13日,胡乔木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预备会议的讲话中指出:

    “像真理要受到实践的检验,马克思主义要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这样的问题,完全不是什么新的发明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理、根本常识。可是居然成为问题,在一些地方甚至成为不能讨论的问题。这说明‘四人帮’的流毒还是多么严重地存在着。马克思主义者,包括社会科学工作者,就要同这种流毒作斗争,批评这种流毒,肃清这种流毒。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政治任务,因为如不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党不但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就不能前进一步。这就是这个讨论的意义。如果这个问题的讨论有什么背景的话,这就是它的政治背景。”

    他说:“《光明日报》那篇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听说本是外省的一位教师写的,内容是宣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个基本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且是毛主席特别着重宣传和反复宣传的基本原理,竟然会成为问题,这个事实本身,就说明进行这场讨论是多么及时,多么中肯,多么必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都成为问题,难道还不要大声疾呼吗?!如果对这样的问题还不大声疾呼,而是袖手旁观,保持沉默,明哲保身,那确实就像毛主席说的,这些同志自称学的马克思主义跑到哪里去了呢?这样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对于党和人民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是一个共产党员不宣传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员不宣传马克思主义,何必做共产党员!因此,《光明日报》发表这篇文章,《人民日报》转载了,这是完全正确的。”

    胡乔木的这些讲话,表明他完全转到了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论点,而且言语尖锐,跟他在“真理标准”讨论初期的言论全然不同。

    1978年10月,胡乔木还在国务院务虚会上,作了《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长篇发言。

    <hr />

    注释:


如果您喜欢,请把《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方便以后阅读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走过了一段思索的路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走过了一段思索的路并对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