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乡盐城加入中国共产党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叶永烈 本章:在故乡盐城加入中国共产党

    胡乔木刚刚成为专职的共青团干部,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炮轰渖阳北大营的声音,震撼了中国大地。他在中共北平市委领导下,组织青年学生上街游行,高呼“抗日救国”的口号。

    不过,那时在中共党内,王明路线占上风。方铭记得,那时提出了“武装保卫苏联”之类极左口号。中国人民正在遭受日本侵略,怎么可以号召中国人民武装起来去“保卫苏联”呢?此外,还有“工人阶级无祖国”、“第三国际以苏联为中心”等口号。这些口号,难使群众接受,反而使中共脱离了群众。胡乔木等在宣传工作中,不大愿意提这类极左口号。

    为此,共青团北平市委遭到了中共河北省委的批评。

    过了些日子,又出现新的风波:有人向中共河北省委告发,说是共青团北平市委某人跟托派有联系。于是,中共河北省委陈远道(“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之一)下令解散共青团北平市委,只留下那位告发者。

    胡乔木再不是专职的共青团北平市委宣传部长了,辗转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大学。

    胡乔木已经好久没有给家中写信了。担心父亲挂牵,写了一信,信中说,回信寄“北京大学×××代转”。

    父亲胡启东见信,觉得奇怪:儿子明明在清华大学上学,信件怎么由“北京大学×××代转”呢?这意味着儿子不在清华大学。

    胡启东不放心。他要女婿张肃堂(胡乔木的姐夫,中学语文教师)作陪,一起从盐城来北平,见一见儿子。

    他们来到清华大学,找到了乔冠华。

    乔冠华,后来在1974年至1976年担任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此时是清华大学哲学系学生。他比胡乔木小一岁,盐城同乡——1913年2月出生于盐城庆丰乡东乔庄。他在盐城第二高等小学毕业。他很想出国留学,到盐城的教会学校准美中学上学。后来在南京钟南中学读完高中,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这样,胡乔木和乔冠华有着同乡、同学之谊。

    乔冠华帮助胡启东找到了胡乔木。那时,胡乔木既没有在大学学习,又没有正式的工作,何况生了病。他就向组织请了假,随父亲暂且回老家盐城。

    就这样,胡乔木在1932年春回到家乡。

    姐夫张肃堂在盐城宋村中学教语文。胡乔木来到那,帮助姐夫教课,改作文,度过了一个学期。

    胡乔木的三姨父,在盐城县城当贫儿院院长。秋天,胡乔木到三姨父那,帮助他办贫儿院。那有一位教师叫刘必余,很注意胡乔木。他从胡乔木的言谈及所看的书籍判断,胡乔木是个左翼人物——胡乔木从北平回到故乡,失去了共青团的组织关。

    刘必余是中共地下党员。他向中共盐城县委书记嵇荫根(又名蔡道生)作了汇报。嵇荫根决定找胡乔木谈话。谈了几次,胡乔木明白嵇荫根的身份,喜出望外:因为他自从失去了共青团的组织关系后,曾给北平中国大学一位姓陈的同学去信,那位同学是共青团员,胡乔木希望恢复组织关系。无奈,去函如石沉大海,没有回音,估计那个同学已离开中国大学。他想不到,中共盐城县委会主动找他,于是他详细陈述了自己担任共青团北平市委宣传部长的经过……

    不言而喻,胡乔木是很合适的发展对象。这样,由嵇荫根作介绍人,胡乔木于1932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胡乔木在镰刀铁锤大旗之下,奋搏了一生。

    胡乔木加入中共之后,依然做他擅长的工作——宣传。他在盐城创办了《海霞》半月刊,三十二开,宣传反帝反封建。他是实际上的主编,只是他不便出面,请乔冠华的长兄乔冠军担任主编。那时,乔冠军是当地小学教员。

    胡乔木从俄国着名作家契诃夫着作的英译本转译了小说《凡卡》,发表在《海霞》上。

    《海霞》出了三期,便陷入经济困顿的窘境。盐城毕竟是小地方,《海霞》成本高,售价也高,销路不好。

    看来,办杂志不行,那就改办报纸性刊物——《文艺青年》。每期八开四版一大张,价格比《海霞》低得多,销路也就好一些。《文艺青年》是周刊。为了使刊物有上乘之作,胡乔木特请正在清华大学上学的乔冠华,翻译了日本左翼作家小林多喜二的短篇小说。还翻译、发表了爱因斯坦、柯勒惠支夫人等反对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宣言。在胡乔木的苦心经营下,《文艺青年》出了五期。

    胡乔木还发展了邱剑鸣(胡扬)入党,发展妹妹胡文新(方铭)入团。他起草了《告盐城人民书》,油印成传单,和邱剑鸣以及妹妹胡文新等在深夜塞进家家户户的门缝里。

    盐城的国民党政府注意起中共的地下活动。胡乔木的入党介绍人、中共盐阜县委书记(那时中共盐城及阜宁县委已合并)嵇荫根被捕,很快就叛变。嵇荫根供出了两名中共党员之后,便带人直扑贫儿院,去抓胡乔木。

    贫儿院的门房不错,一看势头不对,赶紧去告诉胡乔木。知道情况不妙,胡乔木急忙躲到贫儿院隔壁邻居家的床底下。贫儿院的院长、胡乔木的三姨父出面,跟嵇荫根周旋。三姨父声称胡乔木绝对不会是共产党,况且眼下又外出了。嵇荫根虽明知胡乔木是中共党员,无奈搜遍贫儿院找不到胡乔木的身影,只得勒令胡乔木的三姨父写下“保证书”。

    这么一来,胡乔木难以在盐城立足,悄然南下,避往上海……


如果您喜欢,请把《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方便以后阅读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在故乡盐城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在故乡盐城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对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