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巴金寿辰发出“迟到”的贺电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叶永烈 本章:向巴金寿辰发出“迟到”的贺电

    八十大寿后的一个月,病情急剧加重了。

    那是6月30日晚,胡乔木觉得右腿特别疼,不知什么原因。

    翌日下午,三0一医院的骨科大夫上门,原本是为了向胡乔木家属讲授如何护理、防止骨折的一些主要事项,因为他们知道胡乔木的骨质已很疏。听说腿疼,经大夫一检查,断定是骨折——这是癌症病理性骨折,虽说他?没有摔交或受撞。随即入院拍X光片,证实大夫的判断完全正确。

    从这一天起,胡乔木躺上了病床,再也没有下过病床。他一步步接近人生的终点——从拄拐杖、坐轮椅到卧床。

    由于骨折,加剧了癌扩散。

    8月2日,他在病床上,给母校扬州中学亲笔写信:

    你们写信给吕骥同志,请他为校歌作曲,吕骥同志因忙于他事,要我转请当代着名作曲家傅庚辰同志作曲。傅建议我将原题词稍加扩充,我已和他合作了一首,前已送上,后觉此歌仍不适于作校歌,故又补写了一段作为第一段,仍请傅庚辰同志作曲,傅又另作了一曲,?唱给我听了,我觉得此曲旋律优美,感情洋溢,表示满意。现将新的校歌词曲再寄上,请查收。收到后,望简覆表示收到。傅现任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来信望对他致谢。

    这里提及的校歌,原是为了庆祝扬州中学九十周年校庆,胡乔木为母校题词,题词以诗行形式写的,结果被扬州中学用作校歌歌词。

    8月14日,胡乔木转往三0五医院治疗。中共上海市委秘书长王力平派人看望他,他想亲笔覆信,勉强执笔,因笔迹太乱,只得作罢,托来人带口信去上海。

    9月初,癌扩散至肝、肺,胡乔木的呼吸变得困难了,讲话也很吃力。

    他已无法坐起来写字。9月9日,他躺在病榻上,把信纸夹在一块玻璃上,吃力地亲笔给扬州中学写信——这是他这枝“笔杆”平生的最后绝笔。

    信的全文如下:

    8月28日来信并给傅庚辰同志信,9月5日收到。我在病床上得悉你们全校师生一起投入学习新校歌的热潮,自然也加倍感到兴奋。你们对新校歌的评价虽然过高,但是全校师生如此热情却使我这个在校六年(1924-27江苏八中,1927-1930江苏扬中)的老校友与扬州中学结下了新缘分。我说在病床上写信和写作歌词,这是实情,但我决不希望有任何人以任何名义来此慰问之类,对此我决不接见。此事务请坚决彻底做到。

    待傅庚辰同志来信收到后一并发出

    此信由于“待傅庚辰同志来信收到后一并发出”,扬州中学收到时已是10月4日,胡乔木已不在人世。

    由于呼吸日渐困难,护士给胡乔木戴上氧气面罩。

    9月12日,三0五医院发出了胡乔木病危通知。他却?未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已危在旦夕,既未写遗嘱,也没有作临终嘱咐之类。他念念不忘的是改定他的诗集。

    胡乔木喜欢写诗,既写新诗,也写旧体诗。198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诗集《人比月光更美丽》。病中,他想修订再版此书,增加了一首诗,增加了附录,又口授后记,让秘书记录、整理。

    9月21日,胡乔木嘱,把诗集增订稿送钱锺书审定——他和钱锺书有着深谊,诗集初版时便请钱锺书题写书名。

    才一两天,钱锺书就看完增订稿,退回胡乔木。9月24日,女儿木英把改定的后记、附录念给胡乔木听。胡乔木细细听罢,这才说:“就这样吧!”说罢,如同了结一桩心事。

    病中,他每日早上听新闻广播,听家人?报纸。每日必读报,是他几十年养成的习惯。

    这时的他,运用氧气面罩都感到气闷,改用呼吸机帮助呼吸。

    9月27日,他从新华社上海电讯中得知,25日是文坛耋宿巴金八十八岁生日,文艺界纷纷向巴老致贺。他也要向巴金致贺,虽说这已是“迟到”的贺电。他要新笔写贺词,无奈手已颤抖,无法握管。于是,他只能轻声口授电文:

    “连日卧病,不克到沪,亲临致贺。写给巴金文学大盓八十八岁寿辰。胡乔木。”他的生命列车,已经悄然驶入终点站。当天深夜十二时,血压剧降,接近零。

    亲人们急急赶到医院,他已不省人事。大夫们尽力抢救,进行人工呼吸。翌日晨七时十六分,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他曾写过《秋叶》,而他正是在叶落知秋的时节离开这个世界:

    在他去世后不久,新华社于10月3日发出四千字电讯《胡乔木同志生平》。由于不再举行追悼会,这电讯实际上相当于悼词。电讯末段,对胡乔木的一生进行了评价:

    胡乔木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光辉的一生。他一贯努力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他博学深思,勤奋笔耕,经过长时期的刻苦磨练,终于成为才学超?的在党内外享有盛名的学者和辞章家。对于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他积极倡导,身体力行。他具有高度的党性,坚持原则,顾全大局,一切服从党的安排。他几十年如一日,把毕生的精力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党的思想宣传事业,奉献给了党的重要文献的起草和编纂工作。他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他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竭尽全力完成党所交给的每一项任务。他始终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廉洁奉公,生活俭朴,组织纪律性强,鄙视以权谋私的不正之风。1983年8月16日他倡议身后将遗体交给医学界利用,以后又提出在他去世以后把角膜捐献出来。他的革命精神和优良品德是全党学习的榜样。


如果您喜欢,请把《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方便以后阅读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向巴金寿辰发出“迟到”的贺电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向巴金寿辰发出“迟到”的贺电并对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