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上海成为孤岛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杨东雄 本章:一、大上海成为孤岛

    南京解放的喜讯传到中央军委,毛泽东和朱德、周恩来等人十分高兴,坐在一起研究今后的作战方针。

    朱德拿着电报,笑着说:“没有想到渡江作战这么顺利,我军已将红旗插到南京总统府的大楼上了。看样子下一步就得解放上海了。”

    周恩来点头说:“是的,上海是我们中国革命的摇篮,又是我党的诞生地,应该早日回到人民怀抱才是。”

    朱德说:“上海的问题也复杂,是蒋家王朝的根据地,也是美帝国主义立足的场所。”

    毛泽东将烟放下,讲:“上海是个大城市,战火一起会造成许多损失,大家看有没有别的办法解决?”

    周恩来说:“和谈的希望很小啊,蒋介石不会答应。”

    朱德说:“总前委来电,请示攻打上海的时间。”

    毛泽东又将烟拿起来说:“我们想拿下上海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强攻就打成烂摊子了,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现在解决上海,主要不是军事问题,而是政治上、经济上的,甚至国际上的问题,何时发起攻击,需要慎重考虑,要把准备工作做好才行。”

    周恩来接着说:“上海目前已成为孤岛了,可以先占领杭州再说。”

    毛泽东说:“先占领上海外围是对的。我认为要解决上海问题需考虑三点:其一是攻打它会不会引起美帝国主义介入,实行直接武装干涉。这个危险是存在的。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据点。蒋介石又出台了,他会把赌注下在那里,联合美国人。其二是我们解放上海,必须完整保存这个城市,不致使上海受到破坏。我们占上海,不仅要军事进城,而且也要政治进城。其三是我们必须有接管好这个南方大城市的准备,不能让人家说我们只会打仗。”

    朱德说:“主席考虑得很周全,我们可以采取围而不打的方针,利用这个时间培训一批接管城市的干部。”

    周恩来说:“干部问题很重要,上海如攻下,我建议交陈毅管理。”

    毛泽东笑着说:“就是他,别人都不合适嘛。”

    朱德又问:“主席,总前委还要求回电呢。”

    “就发,我们商议一下吧。”

    经过反复研究之后,意见统一了。最后中央军委向总前委发了复电,其内容为:

    总前委、华东局并粟裕、张震:

    (一)总前委30日7时电悉。

    (二)谭震林、王建安、姬鹏飞已迫近杭州,不知来得及停止否?杭州城内除周率少数人为后卫尚未退走外,军队、警察及省政府均已向宁波撤退,城内治安由临时组织的民警维持。在此种情形下,谭王姬似可以不即去占领杭州,暂时由原来已经成立的治安委员会(以救济委员会名义出现)、地方绅士吕公望等维持,以待我方干部之到达。是否可以如此,请粟张决定。

    (三)上海在5月10日以前确定不要去占,以便有十天时间作准备工作。在5月10日以后,则应作两方面的计划:

    (甲)即去占领上海。这是假定汤恩伯在十天内由海上退走,上海成了无政府状态,迫使你们不得不去占领。你们的准备主要地应放在这点上,否则你们将陷入被动。过去你们在三个月准备渡江期间,没有抽出一个月时间令军队学习政策和接管城市事项,没有作很快占领诸城的精神准备和组织准备,吃了亏。现在只好在十天内补足此种缺点。

    (乙)拖长时间至半个月或二十天或一个月再去占领。只要汤恩伯不走,就应如此。占领浏河的时间亦可推迟。我们前已电告你们,何时占领上海,要等候我们的命令,此点请粟张注意。

    为什么当时中央军委要求粟裕、张震先不打上海呢?

    原因有三:一是怕过早惊动汤恩伯,把他从上海吓跑,沿海路可去福建、台湾,打起来就麻烦;二是我们的军队现在还只会打城市,不会治理、管理城市。许多战士从山沟里出来的,没见过大世面,在上海这样的现代化都市,闹不好会出问题。在渡江以后就出现过这样的笑话,甚至引出了国际性的麻烦,因此,毛泽东要三野用十天时间学习政策和接管城市事项。三是还有一个秘密原因。就是共产党一直在做汤恩伯的策反工作,鼓动其起义。

    在当时那种特殊环境下,争取这个老牌军人也只能走地下路线。共产党一直希望用和平方式解决上海问题。如果把汤恩伯争取过来,对蒋介石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

    关于做争取工作的事还得从汤恩伯的老师陈仪说起。

    陈仪字公侠,浙江绍兴人。早年留学日本,先后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后历任国民政府军政部常务次长、政务长兼兵工署长等职。1948年6月,出任浙江省政府主席。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以后,在我党地下工作者和国民党爱国人士的鼓动下,陈仪决心仿效傅作义将军,作傅作义第二。

    可是,陈仪和傅作义将军不同,他手中既无可调之兵,又无可遣之将。于是,他想到了汤恩伯。

    许多年前,汤恩伯在家吃了官司,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陈仪却收留他当了一名排长。

    然后又送他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深造,回国后再度推荐他在军队中做官。后来默默无闻的汤恩伯能够在军队中平步青云,也多依赖于他这位恩师的帮助。

    1947年5月,汤恩伯在山东与解放军作战,他的王牌整编第74师全军覆没于孟良崮,汤被撤职,被蒋介石冷在一边。又是陈仪等从中周旋,使汤恩伯能东山再起,最后升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执掌江浙两省统兵大权。

    汤恩伯对于陈仪,亦“感恩不尽”,一口一个老师,恩师。

    在别人的眼里,陈仪与汤恩伯的私人情谊,真是“亲如父子”。

    当解放军渡江之后,陈仪就决定劝汤恩伯悬崖勒马,高举义旗。

    当时,陈仪派出自己的外甥去上海与汤恩伯联系,建议汤释放政治犯,停止修筑工事,保护上海一切公物不遭破坏。

    汤是个老谋深算的家伙,口头表示愿意接受这些条件,说,至于起义时机,因蒋介石的耳目甚多,恐尚未成熟,须宽限几日,并答应日内亲赴杭州面商。

    在暗地里,汤恩伯却出卖了自己的老师,向在溪口的蒋介石告了密。

    2月26日,行政院在广州举行第44次会议,根据蒋介石从溪口发出的密电,免去陈仪的省政府主席的职务。

    三天后,陈仪移交了省政府工作,回到上海自己的家里,即遭国民党军统局头目毛森率领的特务逮捕。

    杭州解放前夕,国民党又把陈仪押赴台湾看管。1950年6月,被台湾国民党当局杀害。

    共产党一直没有停止对汤恩伯做争取的工作。如果上海也能像北平那样和平解放,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中央对于杭州是否立即攻克,也在犹豫之中。后来,粟裕、张震决定,先攻打杭州。

    中路大军第七兵团,在谭震林、王建安、姬鹏飞的指挥下,取道泾县、宁国,直下杭州,兵临城下,国民党军队已闻风丧胆。

    不到半天功夫,汤恩伯集团的七个军被包围,他们立马乱了阵脚。他们在分围合击中被分割得七零八落,建制混乱,指挥失灵,完全丧失了战斗力。不少军官在农村抢了老百姓的衣服,化装成农民、商人,其妻子或小老婆,化装成农村妇女,提着竹篮,扮成难民,准备逃跑。

    只有部分的敌人企图突围,龟缩进杭州城内。

    这时,钱塘江大桥已被解放军先头部队占领,制止了敌人试图破坏这座当时中国最长的现代化大桥的企图。

    4月29日下午,打扫战场的解放军在泗安镇北山的一座名字叫迎风寺的寺庙里,发现了一个形迹可疑的拜佛者。

    此人身穿农民的破衣烂衫,但是身上却是细皮白肉。头发凌乱,却可以看出原先分头的模样。他跪在大殿的蒲团上,喃喃地祈祷着什么。身边站着焚香的和尚,用一种异样的眼神看着他。

    战士们走进去看到此人神色异常,就把他从蒲团上拎起来,押回部队。

    经俘虏指认,原来是敌66军军长罗贤达。

    5月2日,敌人正规部队已纷纷撤出杭州,浙江省府迁往宁波。因此,杭州事实上已是一座空城。

    在这种情况下,粟裕、张震果断指挥第7兵团占领了杭州。

    此时,前线又传来消息:国民党110师在师长廖运升的率领下,于5月4日,在浙江义乌成功地举行了武装起义。

    廖运升是安徽凤台县廖家湾人。大哥廖运泽、弟弟廖运周都是国民党的将军。

    当时都说廖家的风水好,因为廖家湾出了三个将军,是不算小的大官儿。

    廖运泽是黄埔一期学生,他的堂弟廖运升是黄埔四期,堂弟廖运周是黄埔五期。在抗日战争时期,率兵浴血奋战,三人中有两人官至师长,廖运周是黄维兵团第110师师长,是共产党的秘密党员。1948年11月27日,廖运周在淮海战场上率部起义。

    廖氏三兄弟虽然都是黄埔生,但却不是蒋介石的嫡系,不为蒋所重视。廖运周起义后,本来就疑心很重的蒋介石,对廖家的另两个兄弟更是放心不下。国防部保密局派出特务组长刘惠生随军行动,负责监察廖氏二兄弟的行踪。

    蒋介石没想到,刘惠生与廖氏兄弟原有私交,情谊很深,为了公私两全,他将密电交廖运泽看了。

    廖运泽看过后,感到很寒心,加速了他们俩弃暗投明的决心。

    1949年3月,蒋又恢复了110师的番号,并且把这个番号送给了廖运升的师。

    1949年3月下旬,二野四兵团司令员陈赓见到廖运泽,嘱其给廖运升写信并派人去做工作。

    陈赓与廖运泽是黄埔一期的同学,在较长时间仍保持较密切联系,他深知廖的为人。

    就这样,几经周折,廖氏兄弟终于与共产党取得了联系。他们决心已定,接下来是选择时机的问题。

    1949年4月23日晨,110师奉命由浙江临安经杭州、肖山向义乌进发。此时,南京部队已经溃败,汤恩伯要抽兵保杭州、上海。

    5月2日凌晨,廖运升率领司令部及直属队乘火车最后到达义乌。司令部驻地设在义乌图书馆。

    刚安排妥当,廖运升的顶头上司、85军军长吴求剑,派出两名高参、一个连的工兵,押着火车来到义乌站。

    他们来是为了把110师的全部家属接上火车,运往福建,企图以全师随军家属作人质。廖运升心里明白上司的用心,就以无钱、无粮、无法安置,需作准备等种种理由为借口,坚持不让家属上车。

    军长吴求剑多次来电话催廖,廖运升始终不松口。

    双方一直僵持到当日中午,接家属的火车撤走。

    但是下午,第6兵团司令官李延年从金华发来电报,命令110师迅速开往金华,归他直接指挥。

    廖运升感到事态严重,他认为若去金华,必入陷阱。不去吗,那对抗就明显化了,必须马上起义。

    经与陈赓派去的敌工科长杨振海同志研究,认为时机已到,决定立即行动。

    5月2日晚上,廖运升在义乌图书馆后院的一个僻静处,召开各团团长及高参等6人参加的秘密会议。

    廖运升说:“陈赓司令员派人民解放军42师敌工科长杨振海同志,携带廖运周给廖运泽和我的密函来我师,动员我们起义,以策应大军南下。只有起义,弟兄们才有生路。”

    然后他宣布:“5月4日是历史上弃旧近新的日子,我们起义了!”

    廖运升讲完后,就得到了330团团长张普庆的响应,接着,其余的人也当场表示,愿与师长同生死、共患难,拥护起义。

    5月3日天明后,国民党飞机不断在义乌上空盘旋。

    当时的形势是复杂的:85军司令部及直属队在金华;该军35师在东阳,另一个师在诸暨;318师彭怀霖部正尾随110师之后。

    兵团司令官李延年虽已南窜,但他下属的96军却也在距义乌不远。

    为此,廖运升决定当天晚上,把部队拉进义乌西北的黄宅一带山区,将副师长刘希文和参谋长叫到他的办公室说:“对不起,事先没有告知你们,部队已决定起义了。”

    两个人没有明显的变化。

    夜幕降临,在游击队向导的带领下,部队向山区进发。

    廖运升义正辞严地宣布:“我们决定起义了,投向人民解放军,走向光明大道。”

    廖运升的话得到了广大官兵的支持。有人当场高呼:共产党万岁、人民解放军万岁等口号。

    毕竟兵多人杂。就在廖运升宣布起义时,在会场的一角,330团有个连长突然站起来,掏出手枪,要向廖射击。

    会后,廖运升向全国发了起义通电。

    起义誓师大会刚结束,土匪出身的副团长路家云,提着手枪,一路叫骂着,要找廖运升算账。见廖不在,便一把揪住赵继武的衣领大骂:“你敢把部队带走,我就枪毙你。”

    参谋长盛燮勤也乘机而起,掏出手枪,装上子弹,怒目而视。幸好在团长陆亚夫等几个军官的阻拦下,他们也同时掏出手枪,指着两个闹事者的脑袋,他们才都收起枪。

    5月11日,解放军师长李德生率三兵团第35师开进义乌城,这支起义师也重返义乌。几天后,110师的3个团8000余人,分别拨给12军的3个团,正式跨进了解放军的行列。

    在110师起义的同时,解放军各战场继续以破竹之势,杀向国民党军腹地。

    5月4日至7日,第二野战军占领了上饶、贵溪、横峰、金华、衢县等地,控制了江浙赣线,切断了汤恩伯集团和白崇禧集团之间的联系。

    在此期间,林彪的第四野战军一部和中原军区部队,先后占领了孝感、黄陂,逼进武汉地区,完成了牵制白崇禧集团的任务。

    渡江作战第二阶段胜利结束。

    5月6日,中央军委下达了《为即行部署占领吴淞、嘉兴以断沪敌逃路的命令》:

    粟裕、张震转谭震林、王建安、姬鹏飞并告陈毅、饶漱石、刘伯承、邓小平:

    (一)陈、饶5日电悉。

    (二)请粟裕、张震即行部署于5月10日以后、5月15日以前数日内先行占领吴淞、嘉兴两点,封锁吴淞江口及乍浦海口,断绝上海敌人逃路,使上海物资不致大批从海上逃走(据上海吴克文义次报告,汤恩伯正在运走物资),并迫使用和平方法解决上海问题成为可能,请粟裕、张震以具体部署电告。

    (三)为着占领吴淞,对于昆山、太仓、宝山三城,恐不能不去占领。但嘉定城及昆山城以东之陆家浜、安亭等处,如果可以不占,暂时不要去占。

    (四)在占领嘉兴以后,应继续占领嘉善、金山、平湖、乍浦、金山卫诸点,但青浦、松江、奉贤等地暂时不要去占。

    (五)此外,谭震林、王建安、姬鹏飞集团在杭州地区休息数日后,应派一个军至两个军迅速向东,占领杭州、宁波一线及该线以南之奉化、嵊县、新昌、诸暨、义乌等县,然后展开工作。在占领奉化时,要告诫部队,不要破坏蒋介石的住宅、祠堂及其他建筑物。在占领绍兴、宁波等处时,要注意保护宁波帮大中小资本家的房屋财产,以利我们拉住这些资本家在上海和我们合作,或者减少他们的捣乱行为。

    (六)占领吴淞、嘉兴并不放弃推迟占领上海的计划。何时占领上海,仍须依照我方准备工作完成的程度来作决定,最好再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充分完成准备工作,但是你们仍须准备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早日去占领上海。你们的准备工作愈快愈好。

    (七)请粟裕、张震预先告诫部队,在占领吴淞时极力注意避免和外国兵舰发生冲突。

    (八)……


如果您喜欢,请把《聚焦1949》,方便以后阅读聚焦1949一、大上海成为孤岛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聚焦1949一、大上海成为孤岛并对聚焦1949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