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万雄师过大江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杨东雄 本章:六、百万雄师过大江

    渡江之前,敌人号称“固若金汤”的江阴要塞就是我军重点攻击的目标,当时曾估计在这里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但没有想到这个堪称长江天险的阵地却不攻而克,国民党守军唐氏兄弟的起义,对解放军顺利过江起到了很大作用。

    当然这是值得用浓笔重墨大写一番的,但后来人们在评价这阶段历史时争议颇多,意见很难统一,有一种说法叫投诚,不承认是起义,另一种说法却称,如果当初没有江阴要塞起义,解放军第10兵团就无法渡过长江。

    叶飞将军曾在回忆文章中这样说:

    评价历史,应该实事求是,江阴要塞起义是历史事实,不能否认。但也不能说,没有江阴要塞起义,我军就不能从江阴渡过长江……江阴要塞起义,使我军能顺利渡江,迅速登陆,并夺取了江阴要塞,打开了国民党长江下游防线的重大缺口。

    不管人们怎么评说这段历史,还是让我们回到1949年4月的江阴要塞,去回顾一下当时的真实情景吧!

    这里是长江下游江面最窄的地方,仅有1500米宽,有江防门户之称。从历史上看,宋朝军队南下后,在这里安营扎寨,派重兵把守;明代时这里又是围剿倭寇的主要战场,抗战时日本军队也不惜一切代价,攻占了此地。

    解放大军南下后,蒋介石理所当然会派重兵把守这里,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国民党军队对这里的防御也花了很大力气,主要兵力配置为:

    1.火炮阵地:有炮兵总队、游击炮兵团,共有各种火炮一百多门,由唐秉琳负责指挥。

    2.步兵防御阵地:一个守备总队,由工兵、通信、雷达、测绘等合成部队组成,大约有一千多人,总指挥是吴广文。

    3.要塞总指挥所,有几个直属分队,司令为戴戎光。

    可以看出这里的防守是很严密的,工事坚固,地形险要,易守难攻。第10兵团司令员叶飞将军后来在回忆录中说当时他们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渡江,原因是如果选在东面,江面太宽,部队不易于拂晓前登陆建立滩头阵地,如果选西边,距南京太近。从地理位置来说,最理想的是江阴。一旦我军掌握了这个要塞,对我军的整个作战都有积极作用。

    叶飞将军只是从战术上讲了理由,还有一个原因他没有说清楚,那就是当时这个阵地国民党军队的主要实权已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了。

    除戴戎光外,总台长唐秉琳、炮团团长王德容、守备总队长吴广文全是共产党员。

    其实我党对江阴要塞的策反工作从1947年春天就开始了。

    那时华中工委派苏北唐坚华带着全家以逃亡地主的身份来到了江阴县从事地下工作。唐坚华是江阴要塞总台长唐秉琳和工兵营长唐秉煜的侄子,到那去显然好站住脚根,外加这唐家五兄弟也有几个在解放区工作。唐秉温就是我党早期派到国民党内的地下党员,只是后来失去了联系。

    自从唐坚华来到这里后,党组织很快恢复起来,而且还发展了十多名党员,吴广文就是这个时候发展的,他的入党当然与唐秉琳两兄弟有关,因为他与他们是姨表兄关系。

    渡江之前,叶飞就派了几名干部通过共产党地下关系,秘密来到要塞,分别以各种身份到这里负责起义准备工作。

    叶飞交代说:“你们去了告诉要塞党支部任务不变,不打枪,不打炮,迎接我军登陆,准备起义。”

    派去的人很快就与唐秉琳等人接上了头。

    4月20日深夜,当叶飞的部队从正面渡江时,唐秉琳没有打一炮。

    这时江阴沿岸的国民党21军145师在八圩港桥头堡与解放军火力遭遇损失惨重,该师师长用报话机向总台指挥唐秉琳请求火力支援:

    “唐总,现在共军已在江北向我阵地开炮了,请你们开炮支援我们啊!”

    唐秉琳说:“现在情况不明,向哪里打目标不准,不能盲目开炮。”

    “炮兵有支援我们的义务,岂能不动?”

    “不是我不动,而是夜间射击不准啊!”

    “那也得打!”

    “你们掌握了共军渡江的什么情况?”

    “还是不很清楚。”

    “情况不明,我怎么打炮?”

    “情况不明也要打几下,应帮我们助助威呀!”

    “好,我们支援,目标由你们提供。”

    唐秉琳根本没有参照他们提供的数值,而是故意让各炮减少400公尺,向前方连继发射了二十多发,这些炮弹恰好落在了该师指挥所阵地上。

    这时师长又用报话机对唐秉琳破口大骂:

    “混蛋!你们不要再打了,全打在我们阵地上了呀!这是怎么搞的?”

    “是这样吗?我说过不能开炮,你不干,指示目标又不准确,造成伤亡你有责任,应由你们负责。”

    此事传到总司令戴戎光那里,他电话询问唐秉琳:“怎么回事?他们告状了。”

    唐秉琳灵机一动,解释说:“他们自己把目标指示错了,落了几发炮弹,却骂我们,这仗还怎么打,我们究竟听谁的?”

    “炮弹散布是常有的事,他们步兵不懂,你不能再打了,得听我的指挥。”

    “有你做主就行了。”

    戴戎光这时只不过是光杆司令而已,要塞部队已被共产党掌握了,他仍蒙在鼓里,对唐秉琳等人仍很相信。

    此人黄埔军校炮兵科出身,打仗没有什么能耐,可是却很有发财之道。自从他当上这个要塞司令后,便利用职权四处搜刮民财,成了这里少有的暴发户。据说他主要靠以下手段发财:

    一是要黄田港口设置检查站,利用长江南北货物交流,强行征收发财;二是将江阴沿岸的芦苇全部归自己所有;三是开办各种矿山;四是把江边数百亩良田归自己所有;五是利用职权与投机商勾搭,在江阴开办沙厂分红;六是利用政府拨来的军费在上海做投机生意;七是吃士兵空额。

    当时共产党和地下人员之所以能在他眼皮底下站稳脚跟,是利用他这种好财的特性,唐秉琳等人对他表面是极力拥护,想尽一切办法满足他的私欲。结果他对军事基本不过问,而是交给了他的手下几个人,这些人全是共产党员。

    解放军打过来了,戴戎光仍在家里怀抱情人睡大觉。

    当唐秉温来到他的家里时,他还在与那个年轻情人做爱,此时解放军已有四五个团过江了。

    第二天清晨,他又一次被21军145师的电话铃吵醒,披着风衣到要塞总指挥所时,又发现在蒙蒙江面到处都是解放军渡江的船只,他被这种阵势吓坏了。

    放下望远镜,对参谋人员说:“他奶奶的,唐秉琳到哪里去了?共军已过江了,他为何还不开炮?”

    参谋回答说:“总司令,你不是说过没有你的命令不能开炮吗?”

    “现在是时候了啊!”

    “现在能见度不行,还是等天亮一点再打吧。”

    “不行,你快去传命,让唐秉琳向江面开炮吧!”

    报话机里传来了唐秉琳的声音,他说第二炮台立即开炮。

    几十发炮弹打过去了,火光映红了半边天,江面波浪滚滚,水柱冲天,可是却听不到爆炸声。原来唐秉琳事先已派人对发射的炮弹做了手脚,根本没有装引信,所以不会爆炸。

    这时戴戎光似乎有所察觉,他跺脚大骂:“真全是混蛋!怎么还没有装引信哩?打的是什么炮,让唐秉琳出来与我通话。”

    这时的唐秉琳已不再与他通话,而是将要塞炮台炮口全对准第21军阵地,开始打炮。

    解放军的先头部队已到了炮台底下。

    一个炮长跑来向唐秉琳说:“总台长,共军已攻到我们脚下了,让兄弟们拿枪与他们拼?”

    “混蛋!拼什么,去送死呀?”

    他派出的人已与解放军联络上了。天已大亮,唐秉琳与解放军代表商量了一会儿,说:“是时候了,我们现在可以起义了。”

    解放军代表李干说:“我们已将戴戎光的指挥所包围了,还是你派人劝说他投降吧。”

    “可是,还是让吴铭现场代表共产党与戴戎光谈,这里由我负责。”

    吴铭和李干等人都是在渡江之前叶飞派来的人。他们在唐秉琳等几个共产党员的陪同下走进了戴戎光的指挥所。

    所有枪口全对准了坐在那里发呆的戴戎光。他说:“怎么回事?你们想干什么?”

    唐秉琳一手持枪对着他,一手指着站在他身旁的吴铭,说:“对不起,戴司令,他是共产党派来劝你投降的人。”

    戴感到有点莫明其妙,双腿直打哆嗦。吴铭说:“现在江阴要塞的所有国民党部队已宣布起义了,你如不投降我们就不客气了。”

    “这是怎么回事?我从来没有与贵军作过战,对你们向来是友好的啊!”

    “你的情况我们了解,为了你的安全,我们要将你带到一个地方去。”

    “那好吧,我投降。”

    他交出了手枪后被吴铭带走了。

    这时江阴要塞7000多人全部起义了。

    这些起义的官兵又开始追赶国民党21军残部,所有大炮全掉转方向,成了解放军的力量。

    解放军已全面渡江了,国民党第二舰队面对如此强大的阵势不敢抵抗,在大兵压境,江阴失守的情况下,这个舰队在少将司令林遵率领下,也宣布起义。

    这时江阴沿岸已全是解放军的天下了。

    汤恩伯与白崇禧的联系已被解放军切断了。4月22日下午,他只好下令让所有江防部队向上海和杭州方向撤退。

    南京成了解放军进攻的主要目标,李宗仁匆忙坐飞机逃跑了。

    南京作为国民党政府首都,已有14年的历史了。早在1948年,蒋介石就开始制定了城防作战计划。当时的布防情况大致分两道防线,一是将重兵置于南京外围即浦口、浦镇、江浦这个三角地带,配有28军一个军的兵力把守。这时的防御工事当然是很坚固的,多次修筑,明碉暗堡纵横交错,火力配置很强。二是在南京城里设置重点防区,并派有重兵把守。

    这个城市的防御体系与太原、兰州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攻打任务是由第8兵团执行的。该兵团司令员陈士榘给部队下达任务时明确指示:

    “我军夺取南京应分两步走。第一步由吴化文第35军,何基沣第34军首先攻破‘三浦’,钳制敌人,保证大部队过江;第二步是当我主力过江成功后,34军仍在仪征一带佯攻,其余部队重点攻打‘三浦’,继而攻占南京。”

    这个作战计划是成功的。

    不到一天功夫,各部队就完成了预攻打的目标。23日晚他们就攻进南京城,打开了总统府的红色大门。

    这又是一个令人欢欣鼓舞的喜讯。

    4月24日上午,毛泽东从军委作战室出来,回到双清别墅时,李银桥笑着将一张《人民日报》交给他说:

    “主席,我军已占领南京了!”

    毛泽东接过报纸,坐在院子的那把木椅上,点燃多半截纸烟,十分认真地看了起来。

    南京政府垮台了,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候。

    这时摄影师悄悄走过来,咔嚓一下,按下快门,留下这个珍贵的镜头。

    毛泽东笑着对李银桥说:“解放南京了,不要我一个人高兴,大家都高兴嘛,来,照相也要一起照。”

    说毕,他又与几名工作人员合了影。当天晚上,毛泽东难以入眠,在香山双清别墅挥笔写下了辉煌的诗篇《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我军已取得了渡江战役的伟大胜利。在整个渡江过程中先后共歼国民党守兵十多万人马,但我军却损失极少,完全出乎毛泽东预料。

    党中央立即向总委发电,祝贺胜利,在电文中说:

    “我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两大野战军执行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奋勇前进,横渡长江,敌军望风披靡,南京迅获解放,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从此宣告灭亡,江南千百万人民迅即重见天日,全国欢腾,环球鼓舞。”

    4月27日,总前委机关已从合肥顺利迁至南京。接着成立了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刘伯承任主任,宋任穷任副主任。

    其他几个总委都来了,刘伯承还正在赶路。他坐着渡轮来到南京城外时,高兴地说:“国民党政府终于被我们打垮了啊!”

    刘伯承入城没有向其他人事先通知,司机将他拉到大街上,望着人群不知向哪里开,他问:“这么大一个南京城,车子应该往哪里开呢?”

    坐在他身后的刘伯承扶了一下眼镜,笑着说:“你这个小鬼,到了家门口,反而找不着家门了!”

    车子还在大街上漫无目的地开着,刘伯承又笑着说:“直开‘总统府’,到了那里就好办了,他们都在等我们哩。”

    高大的总统府红门被打开了,刘伯承进来后,就遇上陈毅,两人握手言欢。陈老总笑着说:“想不到你这个南京市长是坐着汽车上任呀……”

    刘伯承说:“乱走一气才找到这里来。”

    “对不起,对不起呀!”

    新任南京市长刘伯承在二野军人大会上发表讲话时说:“现在国民党的代总统李宗仁已跑了,蒋介石也不见了。国民党22年的反动统治终于被我们共产党推翻了,中国人民渴望已久的日子到来了!这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的,‘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要把革命进行到底,要下功夫,花气力,建设人民的新南京。”

    南京的接管、建设工作开始了。战争并没有结束,我人民解放军又在毛泽东所提倡的“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精神鼓舞下,向长江沿岸的其他城市开进,枪炮声在南中国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仍在回响……


如果您喜欢,请把《聚焦1949》,方便以后阅读聚焦1949六、百万雄师过大江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聚焦1949六、百万雄师过大江并对聚焦1949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