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少年哲学向导 本章:导言

    远眺巍巍群山、浩浩江海、漫漫沙漠、莽莽森林,无不使人感到大自然的宏伟壮观!

    静听微风悠悠、绿叶沙沙、泉水淙淙、乌啼婉婉,更使人感到大自然美妙无比!

    大自然是凝固的旋律,又是流动的画卷。这神来之韵和这神来之笔怎不令艺术家浮想联翩,又怎不使科学家觅经折幽呢!

    其实,在浩瀚的思想海洋中,艺术形象和科学形象是息息相通的。当悦耳音乐从音乐家的指缝中流出,当妙笔丹青在画家的笔尖生成,科学家也在大自然这个硕大无朋的乐器上,用数字的音符、图表的节奏、方程的匀称和曲线的旋律谱写出了一篇篇优美的乐章。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就曾用自己的心智“倾听”过天体运动时所发出的美妙和声,发现了宇宙的和谐。歌德在《浮士德》的“天上序曲”中对此进行了特写:

    太阳按着古老的调门,跟群星兄弟竞相歌唱,完成她的既定的旅程,她的步声像雷鸣一样。

    开普勒甚至还用优美的旋律为天体约法三章。科学家和哲学家所着意探求的是大自然内在的和谐之美,因此他们更能发现自然美的底蕴,他们的杰作也显得格外清新、优雅、严谨、完美和庄严。

    从大自然的音符到门捷列夫纸牌中的旋律,从哥白尼的月光曲到宇宙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从伽利略的铁球落地声到爱因斯坦的世界交响曲,从细胞的和谐统一到达尔文的生命进行曲,无一不显示出了大自然的精妙绝伦、科学理论的巧夺天工和科学家的壮丽人生。

    自古以来,哲学就与大自然、科学和科学家结下了不解之缘。大自然赋予哲学生命的绿色,科学赋予哲学旺盛的源泉,而科学家则赋予哲学活跃的生命。

    美国当代哲学家马修斯在《哲学与幼童》一书中认为,绝大多数人在孩提时代就已经在运用哲学了。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在大自然的熏陶下所萌发的种种困惑、怀疑、发问、遐想都包含着深奥的哲理。但是,若想使“孩子哲学”长成参天大树,却还需要科学泉水的浇灌。

    亲爱的少年朋友们,您想谱写出哲理精深的乐章吗?那就先按响大自然的琴键吧!

    -----------------------


如果您喜欢,请把《自然观纵横谈》,方便以后阅读自然观纵横谈导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自然观纵横谈导言并对自然观纵横谈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