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恶战普渡河——红二方面军长征中的关键战役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卜松林李向平 本章:第十二章 恶战普渡河——红二方面军长征中的关键战役

    六甲阻击战

    1936年4月9日拂晓,正在行进中的红二军团第六师师长郭鹏、政委廖汉生接到了指挥部首长的一道命令:师领导快到前方指挥部去领受任务,部队原地停留待命。一阵嘹亮的军号过后,急行军一个通宵的全师同志疲惫地就地休息,有的人一倒下就睡着了。

    当郭师长、廖政委和参谋长常德善来到军团指挥部时,军团参谋长李达正等在那里。“你们来的正好,任务十分紧急。”接着,对全军的形势作了详细的分析,并部署了作战任务。

    自从红二、六两军团主力1935年11月19日从湖南桑植县刘家坪、瑞塔铺地区出发开始长征以来,始终处在湘、黔、滇、川及国民党中央军数股敌人的围追堵截之中。

    11月20日至21日,红六军团突破澄水、沉江封锁线,歼灭和击溃敌军一部,控制了湘中广大地区,并开始了长征。

    1936年元旦前后,红二、六军团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法,连续9天向东南急进,深入湘南,然后急转向西疾进,进入黔东地区,甩掉围追之敌,歼敌数千,取得长征初期的胜利。

    1936年1月20日,红二、六军团由黔东石阡地区西进,在龙溪突破郭思演纵队的封锁线,尔后挥师南下,连克瓮安、平越(今福泉),在马场坪击破万耀煌师的截击,随即挥师西向,威逼贵阳。然后虚晃一枪,进入黔西北地区,假渡乌江,真渡鸭池河,先后攻占黔西、毕节、大定县城,创建新苏区。部队得以暂获休整。

    1936年2月上旬,红二、六军团集中3师兵力于三重堰、打鼓新场寻机歼敌未果,后西转安顺,再转赫章,并于2月27日兵分两路,前出野马川,西进乌蒙山区,利用这里的有利地形民情,进行了1个月的乌蒙山区回旋战。

    红军犹若游龙,在乌蒙山腹地转战千里,沉重地打击了敌人,保存了自己。

    1936年3月2日,红二、六军团三进奎香坝血战虎头山,然后,进入南北盘江之间的兴仁地区,并利用这里的有利条件,开辟新区,休整部队。红军威镇滇东。得章坝一战,红军重创万耀煌的十三师,打得万耀煌本人化装成士兵模样,仓皇逃命。

    1936年3月30日,根据红军总司令部的指示,红二、六军团决定撤出盘江地区,西渡普渡河,从龙街北渡金沙江,到川康地区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这是红二、六军团长征途中一次最大的战略行动。在此之前,红二、六军团转战湘、黔、滇3省,总的看,还是在南方活动,而北渡金沙江,则是要前出到康藏高原,北上抗日。对于此次行动,无论是红二军团军团长贺龙,政治委员任弼时,副政治委员关向应,参谋长李达,政治部主任甘泗淇,还是红六军团军团长萧克,政治委员王震,以及陈伯钩等人,都感到关系重大。

    要北渡金沙江必须西渡普渡河,而要西渡普渡河,必须将滇敌孙渡纵队的前卫龚顺壁旅4个团的追击阻拦住,阻击的地点,就选在了六甲地区,阻击的部队,选中了能攻善守、充当前卫的红六师。贺龙军团长的指示是:“六师要狠狠地敲,不敲则已,要敲就狠敲。只有把滇军打疼了,才能使他们不敢狂追,为西过普渡河、北渡金沙江赢得充裕的时间,并且粉碎诸路敌军将红二、六军团围歼在普渡河以东,功山以南地区的计划。六师的担子不轻啊!”险恶的局势和艰难的使命是不言自明的。

    在一个小高地上,红六师团以上干部召开了紧急会议。郭鹏对大家传达了上级指示后说:“两个军团的战略行动能否成功,都取决于我们阻击战能否把敌人打痛。现在我们地处可朗地区,到六甲还要回走50里,为了抢时间,只能后队改为前队,跑步前进,早一分钟赶到,就会先机制敌。”廖汉生政委说:“部队一夜急行,已经十分疲劳,又没吃饭又要走回头路,要在行进间搞好思想动员,组织保证。最好让部队走快一点儿,抢占六甲有利地形,打埋伏;如果一旦与敌人遭遇,那就要不惜牺牲,争取把敌人的前卫部队消灭掉。”最后,又具体安排了战斗任务。

    当红六师指战员大汗淋漓地赶到六甲地区,方才感到上级首长将阻击阵地选在六甲真是太英明了。六甲扼西来大道的要冲,居高临下,由此向东,一路下坡,敌军西进,需要仰攻。六甲道路之左,乃陡峭石山,怪石嶙峋,嵯峨如削,极宜红军防守阻击。右侧乃一带丘陵,地势比较开阔,灌木丛生,红军可以预设阵地,但要防止敌军侧后迂回。……郭师长和廖政委率领部队刚到山脚,敌军先头部队也赶来了,双方走了个面对面。

    好险!如果敌军控制了制高点,以4个团打红军3个团,后果不堪设想。

    好在红军早有准备,红十八团一个冲锋,一排手榴弹,抢占了山头,把敌军先头部队压了下去。

    敌军未曾料到红军杀了个“回马枪”,一时缩了回去,很长时间不见动静。每个人都知道,这是凶猛冲击的前奏曲,敌军是在集结部队,调集火器。

    利用这段短暂时间,红军战士抓紧构筑阵地,挖掘掩体,准备弹药,调整部署。红十八团团长成本新亲率二营三营抢占右翼丘陵地带,一营收拢兵力控制道路正面,十六团登上左侧山峦,控制全部制高点,十七团在后面构置第二道防线。

    果然,半小时后,一阵猛烈炮火倾泻而下,敌军发动了集团冲锋。敌军邀功心切,孤军前突,因为他们的上司“小诸葛”孙渡得到了蒋介石的嘉奖提升,他们也颇有效法孙渡的架式,因而攻击特别猛。

    就这样,红军反复冲杀,击溃了敌军10数次冲锋。

    红十八团阵地始终是争夺的焦点。由于红军伤亡越来越大,弹药越来越少,火力越来越弱,而敌军后援部队源源赶来,以强大兵力展开了大迂回动作,红军防线部分被突破。为了防止敌军的分割包围,红军被迫撤到第二线阵地对敌阻击。红十七团1个营弥补了十八团阵地的空隙。

    部队经过一夜急行军,又奋战了大半天,极端疲劳,又饥又渴。红十八团政委杨秀山自告奋勇,到当地老乡中弄点吃的。由于红军曾经过六甲地区,在当地留下良好影响。当地群众听说红军饿着肚子打仗,十分热情地做好了热饭热茶送上阵地。恰巧敌军调整部署,没有打枪打炮,战士们吃了一顿安逸饭。

    很快弹药又成了问题。手榴弹越来越少,火力也越来越弱了<u>http://www?99lib?net</u>,形势十分危急。

    正在这时,军团首长贺龙的手令传来了:“派五师前来增援,归六师指挥!”真是及时雨啊!红五师从敌军左侧一个迂回,配合六师从正面一个反冲击,两面夹击,这回敌人算是彻底垮下去了。

    六甲阻击战,重创滇军1个旅,坚守1天1夜,圆满完成战斗任务,从此,滇军再不敢穷追红军了,为红军西渡普渡河、北过金沙江赢得了时间。

    夺占白马山和老于山

    在红六师、五师六甲阻击的同时,红四师来到了普渡河东岸地区。此时,龙云秉承蒋介石旨意,把他的近卫团、警卫营和工兵大队及张冲的第九旅派来防守普渡河铁索桥。由于红四师行动神速,凌晨发起攻击,将东岸敌军打得逃到了西岸,肃清了东岸之敌,控制了河东岸接近桥头的一片地区。

    4月8日,前进到小桥园地区的红六军团前卫十七师与滇军第九旅遭遇。

    红军迅速抢占普渡河支流旁边的制高点老于山,痛击敌军,掩护另一部红军向普渡河东岸玉膀山前进。此时,敌孙渡纵队第一、三旅以及滇军五、九旅企图在玉膀山地区合击红军。敌中央军也从寻甸、功山以北侧击而来。红军从小松园地区西渡普渡河已经不可能了。

    红军当机立断,另谋出路,放弃从龙街老渡口北渡金沙江的策略,绕道普渡河上游过河,再从金沙江上游石鼓一带过江。为此,急电已过普渡河的红四师重返河东,红十七师也撤出战斗,速返鸡街。全军利用六甲阻击的有利形势,从柯渡、可朗地区折转南下,急逼昆明,造成进攻昆明之势。

    西涉普渡,北渡金沙

    红军南逼昆明,横扫滇西,龙云惊恐万状,紧急调动重兵回防昆明。为了进一步调动敌人,消除红军西征北上路线上的敌重兵集团,红六师于4月11日攻克昆明西北40里的富民城,全歼守敌1000余人。正当龙云全面撤除普渡河河防回守昆明之机,红军乘机从普渡河上游富民、赤旧一带徒涉普渡河,向滇西急进。因为沿途仅有民团防守,红军如入无人之境,一路占牟定、取姚安、克盐丰、下楚雄、又进占了镇南、祥云、宾川、鹤庆。

    4月24日,进占丽江,胜利到达金沙江边的石鼓镇。红军得到了较好的休息和补充,准备抢渡金沙江。至此,红二方面军普渡河战役告一段落。

    石鼓镇和巨甸镇,是金沙江上游的两个重要渡口,位处玉龙雪山和横断山脉之间,形势十分险峻。红六师组成了3个突击队,不顾高山雪水之寒和急流险滩,泅水过江,抢占对岸渡口,击溃守敌,夺得船只。经过2天2夜,从容渡江,远走高飞。3天之后,追兵才到。

    红二、六军团过江之后,在红四方面军的接应下,经中甸、德荣、白玉、定乡、稻城、理化、瞻化等地,于7月2日在甘孜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如果您喜欢,请把《历史的惊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实》,方便以后阅读历史的惊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实第十二章 恶战普渡河——红二方面军长征中的关键战役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历史的惊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实第十二章 恶战普渡河——红二方面军长征中的关键战役并对历史的惊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实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