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总理点名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张京民李政邵世宏 本章:被总理点名

    对铜盂镇的检查,使刘兴大吃一惊。原来,增值税发票还可以扎堆儿开!

    铜盂镇位于潮阳市中部,与“飓风行动”潮阳指挥中心的峡山镇紧临。刘兴在铜盂找一家涉嫌虚开的出口供货企业。专管员郭石秋带着刘兴转来转去,就是找不到这家企业。刘兴心里急得冒火,心想,我一天要检查六七家企业,你带我瞎转悠,我到时完不成任务,找谁算账呢?于是,刘兴板起脸来对郭石秋说:“你这是糊弄娃子呢?如果再不带我去,可别敬酒不吃吃罚酒。”说完,刘兴瞟了一眼跟在后面的便衣。郭石秋心里清楚,如果再拖的话,弄不好自己就会被带走。犹豫了一阵后,他还是把刘兴等人带了去。

    不一会儿,郭石秋把刘兴带到一家当街的宾馆前。这时,所长卢黄毛也来到了这里。刘兴一看,是一座四层小楼,招牌上写着“美丽华宾馆”几个字。他不相信这里会有企业,火就上来了。擒贼擒王,刘兴就对旁边的卢黄毛说:“你是所长,你实事求是地给我们讲,这个企业有没有?有,咱们就进去;没有,就说没有,咱就不进去了。反正,我们是对事不对人。”

    “有……一定有……”

    这样,大家就跟着进去了。

    这时,卢黄毛又有些后悔,因为天机一旦泄露,他知道自己罪过就大了,还不如不进去。

    他转过身来看了看刘兴,有回头走的意思。

    这时,刘兴却没有出去的意思,他已经径直往里走了。因为,他感到这家宾馆很有意思,或者说很特别,宾馆里空空荡荡,空无一人。生意这么萧条,这家宾馆不是赔了吗?一层这样,二层这样,三层、四层也这样,楼道里没人。但奇怪的是,每个房间的门前都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公司。刘兴明白了,这家宾馆都出租给了公司。但是,这些公司怎么不做生意呢?是不是都是违法企业,工作组一来,不敢做生意了呢?

    刘兴首先要求打开他们要找的这家公司的门。打开房门,刘兴发现屋里有床和柜子,墙上挂着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有桌子、椅子。目标暴露在桌子上放着的税控机上,机打发票还在上面。刘兴明白了,原来这家供货企业数千万元的货,就是用这台税控机开出来的!

    想到旁边的每一个房间可能与这个房间相同,刘兴要求对所有房间进行检查。结果令刘兴惊呆了:所有房间都是相同的摆设,都有一台税控机,有不少发票还在上面。这样的公司共有37家!刘兴立即问跟在后面的卢黄毛:“这是怎么回事?”

    卢黄毛支支吾吾地说:“这是集中办公……”

    刘兴再一看,卢黄毛拿烟的手正在颤抖。他断定这是执法部门庇护下的集中虚开。这可是一个触目惊心的大案,目前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税控机看管起来,以保留证据。于是,刘兴就立即打电话向指挥部请示。

    韩秋在电话里问清原因后,同意刘兴的主张,先扣押这些税控机。

    那天正是一个非常闷热的日子,往楼下扛机器的人都大汗淋漓,一边搬一边擦额头上的汗。卢黄毛也自觉地加入了搬运的行列。卢黄毛已经50多岁了,刘兴见他又流汗又喘气的,就对他说:“你不用搬了,叫所里的年轻人来搬就行了。”

    卢黄毛说:“我哪能不搬呢,我的工作有差错,心里过意不去,我一定要搬……”

    于是,卢黄毛打电话叫来所里的人跑前跑后地搬着,把37台税控机和一些打印机都装走了,装了满满一汽车。

    因为这些机器一时不好运,经过请示,韩秋同意先将这些税控机封存在铜盂税务所。

    这些税控机被运到税务所后,刘兴对卢黄毛说:“卢黄毛,咱们都是干税务的,内行人说内行话,这税控机对检查意味着什么,你清楚,我也清楚。现在东西放在你这里,你说一句话,能不能保证安全?”

    卢黄毛擦了一下从额头上淌下来的汗,很认真地说:“我有错,但我以党纪来保证,税控机绝对不会出一点差错!”

    第二天一大早,马森给刘兴去电话,说要看看这37家公司,看看这个美丽华宾馆。不一会儿,马森果然带了一些人来到铜孟镇,来到美丽华宾馆,来到税务所。所长卢黄毛严肃而恭敬地向马森行了个军礼,说:“我错了……”

    这些税控机立即被拉回到迎宾花园。工作组请来广东计算机方面的专家,把其中的数据打印出来。打印出来的数据大得惊人。证据表明,这37家公司全是虚开发票的骗税公司。

    后来,朱镕基总理点了这个集中开票事件,点了“美丽华”的名字,这个铜孟镇上的“美丽华”宾馆,被记录在“807”的厚厚的档案当中。

    对刘兴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收获;对工作组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收获。


如果您喜欢,请把《国家使命·共和国第一税案调查》,方便以后阅读国家使命·共和国第一税案调查被总理点名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国家使命·共和国第一税案调查被总理点名并对国家使命·共和国第一税案调查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