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是智慧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张京民李政邵世宏 本章:比的是智慧

    与左伟一样,余建平检查的一家企业的老板也莫名其妙地跑了。那家企业老板如何跑的,这里按下不表,我们只说说那天余建平们智慧的一面。

    早在北京时,筹备小组就拟订了各种检查方案,包括从企业入手的检查方案。根据过去对潮汕检查的经验,这些方案经过一次次修正,已经十分完善。这套方案包括对企业检查的全过程。实际上,“飓风行动”那一天只用上这个方案的一个环节。向各地税务机关协查等,是“飓风行动”以后的事了。

    “飓风行动”前,作为税务检查组组长,韩秋在大会上向大家介绍了这次检查中的难点——对半真半假企业的甄别。所谓半真半假企业,就是有企业实体,也有经营行为,但涉及偷骗税或虚开行为。韩秋说:“虚假企业辨别起来比较容易,因为这类企业大多连工厂的空壳都没有,或者是挂牌企业。对真企业的确认,也不是‘飓风行动’的工作重点。”

    韩秋接着说:“对半真半假企业的检查,第一,看规模。如果一个企业只有几十台缝纫机,而产值是几千万元,那么,这家企业保准有问题。第二,看细节。一些企业是临时找来的设备,应付检查组,但只要仔细看,还是能够发现问题的。比如,以前我来潮汕检查,就发现有的企业放了一大排缝纫机,工人也在桌子上趴着,但却不干活。我们过去一问,说没活儿干。我仔细一看,发现了破绽,怎么回事?缝纫机都是刚刚收购来摆样子的,机器下面的插销板都找不到,有的被卸了马达。再一看,有的企业的电表一个月才走几百个字儿,只够点灯泡用的,而产值却是上千万。这样的企业,也是有问题的。第三,看账证。看账册凭证比较难。因为这些供货企业的增值税发票大多是真的,要判定这些企业是否接受虚开发票,一时很难断定。一般来说,问题企业的账册都是重新处理的,要通过之后的各地税务机关的协查,以及到银行查看资金往来等手段,方能断定这家企业是否存在涉税犯罪。但是,在现场也不是没有一点办法。有的违法企业记账有漏洞,有的银行对账单、汇票印制得很粗糙,一看就是私印的,不像伪造的增值税发票,做得几可乱真。更有甚者,我过去检查时,还发现过有企业伪造银行对账单的情况。什么叫银行对账单呢?就是企业在银行的资金往来的记录。如果我们这次检查中发现企业伪造对账单,就可以断定其为问题企业……”韩秋补充说,“半真半假企业,有一些既没有虚开,也没有骗税,而是非法获取进项发票,虚增进项,加大抵扣,属于偷税。对这类偷税企业,因涉及环节多,链条长,落实证据则要在大规模检查行动之后了,9月4日的任务是获取涉案线索。”

    余建平就是检查组里的众多高手之一。

    “飓风行动”那天,余建平查的是潮阳。他说,他们去查的企业,多数都有问题,因为他们做了准备,如果按常规手法查,就有可能使违法企业漏网。他说,“飓风行动”那天,从表面上看,体现的是一种气势,我们像潮水一样涌去,实际上更是智慧的较量,是谋略的竞赛。两市的违法企业在工作组下去前,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给企业进行“辅导”的,都是经验丰富的税务人员和老会计。可是,我们这些人又是道高一丈。你想,我们这些人都是全国抽调的,哪一个不是业务尖子。我们这些人对付企业,应该说是绰绰有余的。

    得益于经验和水平,余建平负责的6家企业全部查出了问题。

    余建平从检查企业进货发票和银行付款这两方面查找企业的问题。“飓风行动”这天,他带着检查小组检查潮阳市的一家企业。这家企业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和规模。他和另一个检查人员及公安人员来到这家企业。余建平发现,老板看见他们后,说话时目光总是躲躲闪闪的。余建平觉得,这家企业八成有问题。

    余建平他们检查了一会儿进项发票和销项发票的存根,都没发现什么问题,因为经过商贸环节“洗票”,到生产环节基本都是真票了。

    余建平又叫财会人员拿出一些其他资料。实际上,他要的是银行付款凭证,但没有直说,而是说把所有凭证都拿出来。

    余建平把注意力放在银行付款单据上。他发现这家企业有许多银行付款单据,有的是空白的,也有许多是填写好的,还盖着银行的章。余建平拿起几张填好的付款单看了一会儿,心中有底了。

    余建平来到老板跟前,语气平静地说:“老板,你会写字吗?”

    老板愣了一下,不明就里地说:“写字嘛,当然会写啦。”

    余建平笑着说:“那你给我写几个字吧。”

    “怎么,考我啊?”

    “也不是,你随便给我们写几个字吧。”

    老板不知检查人员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皱着眉头问:“写什么字呀?”

    余建平欲擒故纵,拿起笔来给他:“你随便写吧,想写什么写什么,比如,你叫什么名字,你家的地址,你的身份证号码什么的……”

    老板觉得碰上了怪事,这位中央来的人一不翻我的账本,二不查我的发票,却让我写起字来。于是,他就龙飞凤舞地写出了自己的名字和住址以及身份证号码。

    余建平端详了一下老板的字,心里已经基本有数了,说:“你的阿拉伯数字写得挺规矩的……嗯,会写大写吗?”

    “会写,会写。”

    余建平随便报了个数:“你就给我写×万×仟×佰×拾元整。”

    老板吃力地写了起来,余建平收了那张纸条,就像设密码似的,又让他重新写了一遍。

    余建平拿着老板写的两行大写的数字,又拿出两张银行付款单,递到同组的小张面前,说:“请你看一下,这两样东西的笔迹是不是一样的?”

    小张看了银行付款单上的数,又看了看老板写的数字,说:“肯定是一个人写的,你看那个勾,都是向上挑的。”

    “这说明他并没有实际货物购进。”余建平进一步解释说,“这付款单据,或者说付款凭证,都是银行给他的,以便证明你在这家银行打款了。可是,这银行单据上的数字却是他自己填写的。这可能吗?打个比方说,你到邮局订阅报刊杂志,钱交完后,邮局要给你一个邮局填写的收款凭证。这个凭证能让你自己填写吗?如今,这位老板的银行付款凭证都是自己写的,这说明付款是假的,他并没有实际货物购进。这也说明,这家企业肯定有问题……”

    这家企业犯罪的伎俩,就这样被检查人员的火眼金睛识破了。


如果您喜欢,请把《国家使命·共和国第一税案调查》,方便以后阅读国家使命·共和国第一税案调查比的是智慧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国家使命·共和国第一税案调查比的是智慧并对国家使命·共和国第一税案调查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