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保险业这块蛋糕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张廷职 本章:做大保险业这块蛋糕

    刘永好早就看到了中国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

    2002年5月26日,刘永好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金融创新与西部投资论坛”的大会上的发言中,表达了自己对中国保险市场的迫切关注。刘永好说:“中国的保险市场是一个富有的金矿。加入tO后,外资保险公司都愿进入中国,就是因为这块市场潜力大。过去,我国的保险业是国有保险公司垄断。现在,由民间资本为主体发起组建的民生人寿保险公司经批准成立,这将带来民营资本进入保险业的新气象。”

    中国民生人寿保险公司,作为中国第一家以民营资本为投资主体的保险公司,从成立开始,就注定其命运必然面临一波三折。

    1.民营保险一波三折

    民营企业既然可以筹建民营银行,为什么不能筹建民营保险公司?基于这样的想法,早在1995年,在民生银行筹建的同时,包括新希望等民营企业,就多次向全国工商联提出筹建民营保险公司的提议。但民生保险的组建,并不像民生银行的组建那样显得顺风顺水,它从筹建的一开始,就遇到了不少的磨难。

    对于民生保险的创建,社会上人们的普遍反映是,如果民生保险能与外资保险合资,那么,对从业人员还有吸引力,如果单凭民营企业若干“首富”的号召力,恐怕应者寥寥。

    民生保险从1995年提议筹建,直到2002年才算真正组建起来,整整酝酿了7年时间。这其中经历了许多的周折。

    总体上来说,我国的保险业和银行业一样都属于金融行业,都是国有垄断行业,因为这样,保险业就成为了中外投资家拭目以待的大蛋糕。按照我国以往的有些观点,外国的月亮总是要圆些,人们相信外资银行,欢迎外资参股,但如果是民营企业涉足金融业,其信誉度往往会被打折扣。

    早在2001年,在民生保险的成立之初,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严克强曾表示,民生保险公司对外营业大体分两步走:第一步,先成立民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再与若干个外国寿险公司进行谈判,这些外国寿险公司应该是已经获批在国内从事寿险业务,在与外国寿险公司合资之前,民生保险暂不经营寿险业务;第二步,民生保险与国外寿险公司共同组建一个合资寿险公司。

    在筹建民生保险时,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严克强曾宣布,参与发起设立民生保险的企业,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企业在上一年度赢利;二是企业要以自有资金入股(不得用贷款);三是企业的负债率不应超过70%,而且入股资金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50%;四是每个企业所持的股份一般不超过总股份的10%。实际上符合前三个条件的民营企业,在中国抓一把,当时就有20多家企业表示要入股。而第四条实际上对发起股东进行限制,避免出现单一大股东控制公司的现象。当时筹备组定的股本金额为10亿元,也就是说单一股东的出资不能够超过1亿元。

    但后来募资的情况并不如意,在规定的时期内,只有4家企业能够按时出资。于是筹备组放宽了对持股比例的限制。这样,浙江万向集团和中国泛海集团追加投资,分别投资1.2亿元,占总股本12%,但实际上至今募集到的总股本只有8亿多元,因此浙江万向和中国泛海集团的持股比例就上升到了15%左右。如果不出意外,成为民生保险并列第一大股东。

    万向集团和泛海集团,其创办人鲁冠球和卢志强都入选了福布斯杂志评出的中国内地富豪排行榜。鲁冠球排在第7位,卢志强排在第36位。而且这两个人都十分钟情于投资金融业。泛海集团旗下的中国泛海控股有限公司持有民生银行7.51%的股份,是其第二大股东;浙江万向集团的海外子公司近期参股美国霍顿保险集团公司,并共同出资美国芝加哥成立霍顿保险经纪公司。

    被美国的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内地富豪榜第一位的刘永好兄弟,却没有成为出资最多的大股东。刘永好非常清楚,即便当上第一大股东,在民生保险公司股权设计极为分散的情况下,也不能绝对控制公司,如果能通过最少的代价,相对控制公司,这才是股权投资的精髓。虽然刘永好兄弟各自的出资落后于鲁冠球和卢志强,但他们的出资却通过精确的出资计算,并且一直在巧妙地控制着局势。

    当筹备组要求单一股东出资不能够超过1亿元时,刘永好兄弟的出资加起来为1.1亿元,超过了最大的出资者;当筹备组允许追加投资时,刘永行追加了2500万元,加上刘永好的6000万元,为1.35亿元,仍然超过了鲁冠球和卢志强的1.2亿元。

    由于民生保险公司漫长的艰难历程和股东变动的迷局,不仅让国内民营企业及其他企业产生了怀疑和失望情绪,而且对国外觊觎中国保险市场、欲求合资的保险公司来说,也对民生保险产生了一定悲观的情绪。

    英国邦合保险咨询公司一位一直从事保险制度研究的职员,对民生保险与外资的合作这样评价说:“只要中国政策允许独资,外国保险公司一般不会考虑合资的问题,只要把本国的一套复制过来再进行相应的本土化,利润肯定不错,但寿险经营目前存在制度约束,所以选择合资方是很有学问的,外方的要求是尽快落地,负面影响小,依照这个原则,民生虽然有很好的竞争力,但这种优势被效率抵消了,所以形成了目前的尴尬。”

    但不管怎么说,民生保险在中国总算是已经迈出了第一步,随之而来究竟应该怎样运作呢?刘永好认为,民生银行最紧迫的任务就是了解国际规则。保险业的营运只有尽早与国际规则接轨,才能变挑战为机遇,实现多方共赢。

    2002年4月18日,随着民生保险创立大会在首都北京的召开,标志着民营企业作为中国经济领域最活跃的一个份子开始渗透并进入到金融领域。全国工商联主席经叔平作为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策划”人,以及民间资本诸多“首创”的尝试者,受到了股东们的热烈欢迎。21家股东中,民营企业所占的比例在90%以上,公司8.3亿元注册资本中,民营资本的比例超过80%。民生人寿保险公司由全国工商联牵头,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中国泛海控股有限公司、江西汇仁集团、山西海鑫钢铁有限公司、东方希望集团有限公司和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有经济实力的著名民营企业作为发起人而设立。

    2002年“两会”期间,在全国工商联的小组讨论会上,全国工商联几位副主席和部分工商联企业代表就此发表了一些意见。他们认为,尽管国家政策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越来越开放,但社会上对民营企业的歧视还普遍存在,民营企业涉足金融领域在政策层面还有相当多的严格限制,这是导致民营保险公司迟迟得不到国家批准的一个大的背景。而国家批准成立的民生银行,尽管7年来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不少和国有银行类似的“国企病”,比如呆坏账增多、监管不力、腐败出现等等,尤其是在支持民营企业方面不够有力,受到了一些学者和企业的公开批评甚至指责,使一些民营企业对民生保险公司的前景产生了怀疑。

    在全国工商联方面,作为组织民营企业参与金融投资的惟一强势机关,也在考虑如何把这些问题在新组建的保险公司中消除掉,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允许引进国外资金,与有实力的国外保险公司合资,从而改变资本结构,既壮大了资金实力,又能够促进机制改善,以应对未来世界范围内的竞争。

    除了外部大环境的原因外,“其实难产的直接原因是股东和董事会成员屡屡生变”,全国工商联参与筹备民生保险公司有关事务的一位负责人这样说。

    2.诚信经营:民营企业也要分一杯羹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教授郝演苏说过:“诚信是保险四大原则的第一条。保险业为什么需要最大的诚信呢?花钱买了保险的消费者,即使缴了300万元,也看不到一件具体的商品。他得到的,只是一个预期服务,一个承诺。保险业的诚信问题,因此比其他行业更重要,要求更高。”

    对此,刘永好表示完全赞同。从辞职下海的第一天起,他的企业就是靠的诚信经营而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也许是由于耿直的性格所致,他不能容忍企业内出现诚信危机的问题。他认为,诚信,是一个企业的立足之本,尤其是社会上很多人对民营保险并不看好的情况下,更应该在民生保险内坚决杜欺瞒、诱骗消费者的现象。

    2002年4月8日《中国青年报》上刊登了化名为白小芳的寿险代理人的自白信:《欺瞒是我们追求业绩的手段——一位保险业务员自曝行业内幕》。文章中写道:“欺瞒是我们追求业绩的手段”。“我们的欺瞒手段是在入行前的岗前培训和每个星期的早会上被公司‘洗脑’洗出来的。公司要求业务员把欺瞒保户当成一种善意的职业。”

    这篇文章引起了刘永好的注意,他认为,这个“白小芳”并不了解保险公司的工作流程,竟然把做保险业务误认为是在骗人。但同时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保险公司对自己的员工缺乏必要的培训引导和管理,无法了解自己的员工到底是怎么想的,这不能不说是保险公司工作上的一大败笔。

    尽管根据《保险法》规定,由保险代理人的工作失误而导致的后果应由其所代理的保险公司承担。但这种散兵游勇似的保险营销,无形中是在增加保险公司的商业风险,尽管他们确实卖出了许多保单,但带给保险公司的是不断累计的赔付风险。如果连代表保险公司的营销人员都不明白保险产品的核心价值是什么,都以为保险公司是在“骗钱”,怎么能奢望普通消费者能够对保险产生好感?刘永好希望民营保险能以讲求诚信的企业形象树立在公众面前。

    对此,他认为,在国内保险业已经很快发展起来了,从1980年中国恢复保险业以来,每年平均有35%的增长率,大大超过国家GDP的增长速度。我国的保险市场已经成为外国资本竞相追逐的一块肥地。但我国的保险法规似乎无法跟上节奏,应尽快加以修改和完善。

    刘永好认为,我国保险法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经营范围要扩大。刘永好认为,应将意外伤害保险和疾病保险(常称第三领域)列入寿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均可经营的业务范围。财险公司可以兼营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业务的原因在于:从可能性看,二者业务性质相同,都属于短期业务,并且计算费率的依据均以损失概率为依据;从必要性看,便于投保人投保,也便于保险公司降低业务成本。这与保护被保险人利益的保险的监管目的是一致的。

    第二,保险条款和费率要市场化。原因是:一是为了保证市场公平。保险合同争议处理,通常要作有利于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解释,是基于保险人作为起草人的。因此,还保险人起草人地位,正是公平原则的需要;二是中国保险市场已经逐步发育,保险公司或行业协会已经基本具备制订保险条款和费率的能力;三是价格和产品策略通常为国际上绝大部分国家保险市场营销惯用的重要手段,实行条款和费率的市场化,将有利于促进市场化竞争;四是我国已经在广东进行车险费市场化试点,说明其修订的必要性所在。

    第三,完善保险投资监管。基于中国国情并借鉴外国经验,改进保险投资监管的基本思路应该是:适当放松投资方式,严格控制投资比例。应在目前保险投资的基础上,允许保险公司直接投资于股票、公司债券、不动产、抵押贷款,规定相应的投资比例,增强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第四,保险组织形式要多样化。我国目前保险法规定的保险组织形式为:国有独资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他组织形式。而在国外,相互保险公司和保险合作社是保险组织的重要形式。尤其是相互保险公司,在2000年全球500强中的49家保险公司中,占有17家,这是因为相互保险公司有投保人和保险人利益一致性的重要优势。因此,我国的保险组织形式应该有: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相互保险公司、保险合作社,以及其他保险组织。保险组织形式多样化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保险需求的多样性。同时,有利于构架我国垄断竞争型保险市场模式。一方面有大量的公司存在,有利于促进竞争;另一方面少数公司所占市场份额较高,有利于保证保险市场稳定,从而,使被保险人得到保险保障。为此,应当打造我国的“保险航空母舰”,通过国有独资公司股份制改革,股份公司的增资扩股,以及一定程度的购并来实现。

    事实上,从2001年起,为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经济环境,我国《保险法》已经着手修订工作。2002年10月,根据第9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0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决定》正式修正。

    随着经济环境的逐渐开放,民生保险作为中国第一家以民营资本为主组建的保险公司有了越来越广阔的活动空间,它在社会上的信任度也在逐渐增强。刘永好作为民生保险的发起人和投资人,对民生保险未来的经营也产生了更大的信心。

    3.广纳贤士,企业一定要做大

    民营企业要玩转“资本之手”并非易事,而刘永好对民营企业的“软肋”并不避言。

    在企业很小、开始创业的时候,家族的色彩是很浓的。没有太多的考虑,绑在一起,要涨一起涨,要沉一块沉。这时候,讲忠诚的话,更多的是对人的忠诚,家族企业就是对老板的忠诚。家族企业做大,要逐步摆脱家族的特色,这个时候要对事业忠诚。

    在私营企业,一般都是老板怎么说,下属怎么做。如果企业完全这么做,这个企业肯定长不大,因为老板的能力是有限的,他的知识、资讯和聪明才智是有限的,他不是最优秀的。

    所以,企业做到一定大,一定要克服家族制管理,要对企业忠诚,而不是对个人忠诚。比如,老板要做一件事情,有人对老板说:“我做过调查,你这样做不可以啊。”从眼前看,他可能对老板不够尊重,但是,从长远来看,老板最终会感谢他。

    经过希望多年的发展,跟刘永好一起创业的员工,对公司非常有感情,很忠诚,也非常勤奋,说到哪年哪月做过什么事情,他们有时候都会流出泪来。但仅有这些人是不够的,还需要引进、培养有现代意识的人,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有国外的工作经验的人才。

    新希望不断广纳贤士,招揽专业人才包括国内某家著名证券公司的副总裁、财务总监等多名专业人才。并积极引进国外投资者,并与日本、欧美的投行、金融集团进行了广泛接触,国外投资者以股东、战略合作伙伴等多种方式进入新希望参与的投资、信托公司。

    在一次人力资源座谈会上,刘永好谈到,国外的企业注重效率,讲规则、讲制度。中国的文化讲理解、沟通、协调、中庸,这是孔子的文化。

    这两者之间究竟哪个好?刘永好请了一位外资企业的财务总监到他们那边去,财务总监有长期在外企工作的经验,他的管理和思维模式比较规范。刘永好问他为什么还要离开外企到民营企业来。他这样回答我:“到外资企业做,固然比较规范,固然待遇不错,条件、工作环境很好,但是变化不大,三年之后,五年之后,我还是做这个。但是,在民营企业,个人会随着企业一起成长。”

    对于“空降兵”,有的企业坚决不要,有的企业大量引进,都有成功的范例。刘永好认为,杂交或者优势互补最好。他们自己培养的干部,优势是忠诚、不会犯大错误。但是,他们的视野、效率、对国际的管理规则的掌握要弱一些。

    “新希望”的“空降兵”,有相当的素质,对企业比较忠诚,没有跳过很多的槽,老板也很认同。所以,刘永好在引入“空降兵”的时候,要做各种调查,跟他的老板聊,跟他的下属聊,跟他相同级别的人谈,看他是不是有基本的“德”。没有德,能力再大也不要;有德,能力不大,犯的错误也不会大;最好是德比较好,能力比较强。另外,就是看适应性好不好。因为国外企业的模式,跟刘永好的管理不一样,需要磨合。在大型民营企业具有长期管理经验的人,刘永好非常看重。


如果您喜欢,请把《刘永好传·饲料大王的财富人生》,方便以后阅读刘永好传·饲料大王的财富人生做大保险业这块蛋糕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刘永好传·饲料大王的财富人生做大保险业这块蛋糕并对刘永好传·饲料大王的财富人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