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古利听到秦书淮大军来袭的消息后,也是脸色一变。
多铎直接问道,“杨古利额驸,你觉得石门寨能守多久?”
石门寨除去朵颜部的那五千骑兵后,现在只剩下八千精兵、三千厮卒了。
杨古利不假思索地道,“未必能守一。”
“这秦书淮,当真如此强悍么?”多铎叹了口气,“当初咱们以为明国境内魔教起兵、流寇肆虐,正好趁火打劫。却不想这秦书淮这么快就平了魔教、灭了流寇,如今之境地,真是让人尴尬。”
杨古利道,“秦书淮的大军来自武林,这是旷古未有之事。以我看,这些武林人士只会越打越强。只要他们熟悉了战阵,底下怕是没有一支军队能与他们匹敌的。”
多铎摆了摆手,年轻的脸庞上显出无比的刚毅神情,道,“罢了,咱们不这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了。眼下他大军来袭,额驸认为怎么办?如果守不住,本贝勒以为不如撤退。”
杨古利道,“撤退是不行的。大汗就在遵化,咱们要给大汗赢得时间,让他从容布置。”
多铎苦笑了下,因为杨古利的没错。他要是这么弃城逃跑,那么政治生涯很可能就这么结束了。多铎今年才16岁,这次正是他第一次正式掌兵,如果第一次掌兵就弃城逃跑,以后恐怕再难取信于大汗了。
“派人去通知大汗了么?”杨古利问道。
“去了。”
杨古利沉吟了下,又道,“大汗接到通报后,八成是会让咱们撤的。但是在大汗的命令到来之前,咱们却撤不得。因而,我们需要想个办法拖时间。”
多铎想了想,道,“缓兵之计?只是那秦书淮来势汹汹,只怕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有所阻滞的。”
杨古利道,“如果不行,那我们就只能出城去伏击了。出城七八里处有处两边是山的狭窄通道,宽约三四丈。命士兵携带物障,可强行堵塞之。我军再居高临下击之,当可拖延一下时间。”
多铎沉思了下,道,“额驸言之有理。如此不但可拖延秦书淮大军,而且我军总归是到城外了,万一不敌还可以撤。若是在城内死守,若是城破则插翅难飞。”
“正是此意。”杨古利道。
事不宜迟,多铎正要下令,却只听外头亲卫来报!
“报!大汗信使到!”
多铎一愣,自己刚刚才派出马哨不久,大汗怎么这么快就回信了?
这不可能,大汗现在应该还不知道秦书淮来石门寨的事情,让信使来肯定是另有其事。
没想到信使进来后,第一句话就是:“多铎贝勒,大汗命你速速撤往遵化!”
多铎和杨古利都又惊又喜,同时也满腹疑问。
大汗难道未卜先知,算到秦书淮来石门寨了?
忙问信使怎么回事,信使这才简明扼要地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们。
原来,多尔衮在探得迁安已是空城之后,就立即派快马将此事汇报给了皇太极。而皇太极在接到情报后,大惊之余立即招来范文程等人商议对策。范文程再次彰显了他的谋略,建言皇太极:为以防万一,应将石门寨之朵颜部骑兵及八千精锐撤回来,只留一部分马哨打探情况便可。原因是若秦书淮真的绕道,那么石门寨注定守不住,只会徒送兵力。而如果秦书淮没有绕道,那么大金军再夺回石门寨也易如反掌。
皇太极深以为然,所以立即派人来通知多铎了。
多尔衮是在秦书淮抵达蓟州后发现迁安城已空的,从三屯营到遵化只有40里路,快马半个时辰左右就到了。而从遵化到石门寨,也大概只有40里路,同样半个时辰就到了。
而秦书淮大军行军慢,所以皇太极的命令,就赶在他之前抵达石门寨了。
多铎和杨古利都松了一口气,既然是大汗下的令,他们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放弃石门寨了。否则,让他们以万把人去埋伏秦书淮的数万大军,心里也是发毛的。
于是,城内的精兵和厮卒,都把能带的粮草带上,又烧掉了用不上的辎重,然后飞速出城,跑向了遵化。
于是,兴冲冲的秦书淮紧赶慢赶,还是慢了一步!
当他到达石门寨之后,看到的是一座空城。
本来还以为是多铎搞空城计,仔细一看,特么门口连个洒水扫地的都没有,城头也没见谁在装逼抚琴,前军进去后连个鞑子鬼影都没看到,看来对方确实逃跑无疑了。
城里没有鞑子,不过有投降鞑子的明军,他们都剃了头留了鼠辫,所以被称为“二鞑子”。
起明军“二鞑子”,也是够倒霉的。他们之中有不少在去年就被鞑子俘虏过,也剃了头留了“鼠尾巴”,这会儿头发好不容易才长出来点,又被剃了。
不过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当初石门寨落陷时,总共投降了三千五百多明军,其中三千人被鞑子活埋了,剩下的这五百多明军降兵,是用来做苦力的。要不是秦书淮来势汹汹让多铎拔腿就跑,肯定会把他们也杀了。
鞑子这次为啥要降兵?因为己巳之变中鞑子明白了,明军的降兵,就算剃了发,只要他们的王师来了,也迟早会反水。与其这样,倒不如杀了干脆。而且,他们现在的粮食这么紧张,又怎么会去养这些降兵?
降兵们一个个面黄肌瘦,看到王师到了,纷纷出来跪在路边。
他们的辫子,在风中不断地颤动。
秦书淮瞧不上这些降兵,不过总不能杀他们吧?毕竟也算是大明的兵。
于是下令,先杀降兵之中把总及以上的头目,然后让降兵都剃光头,再从江河帮中派出一些人去统领他们。
组成了一个“光头军”。
进驻石门寨后,下一步行动就需谨慎了。
因为毫无疑问,秦书淮知道皇太极肯定已经得知了自己的行动,所谓的“奇袭”战术已经行不通了。
他现在也不知道皇太极那究竟有多少人,因为三屯营的多尔衮、豪格等有没有回援遵化,他并不知道。
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如果大军继续推进,那么将在遵化与鞑子爆发一场决定今后辽东格局的大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