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景隆这孩子,今后成就必然非凡!这是咱说的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作者:翻个小白眼 本章:第52章 景隆这孩子,今后成就必然非凡!这是咱说的

    李文忠这一次挂帅出征,排面很大。

    朱元璋这个皇帝外加舅父,亲自带着太子朱标,来到江东门码头这里进行相送。

    可谓是牌面十足。

    站在这里目送李文忠带人,乘船顺江东去。

    朱元璋心里面充满了诸多的期待。

    这一次,大外甥可一定要把倭国那里,给好好的整上一番!

    怎么狠怎么来!

    报仇雪恨!

    如果能向后世传递消息的话,等到保儿成功后,自己就把这事儿告诉光幕背后的前程似锦。

    从其口吻当中,能听出对于倭国他分外恼恨。

    自己这里在几百年前,对倭国那边来上这么一手。

    前程似锦若是得到了这个消息,想来也会很开心。

    也算是多少报答了一些他给的大恩情。

    就是,朱元璋有些不知道,该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才能够把他们这边的一些消息给传递过去……

    同时,对于倭国那边的大量金银,朱元璋也无比渴望。

    如今宝钞弊端已经出现。

    迫切的需要大量的金银,来进行缓和这一矛盾,解决这一问题。

    让大明这里把宝钞这个带着剧毒的美酒,彻底变成琼浆玉液,没有任何危害的那种。

    大明太需要钱了。

    做诸多的事都要钱。

    而且朱元璋也已经决定,又在大明进一步的发扬医学,促进医学的发展。

    要攻克诸多的疑难杂症。

    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钱财来进行兜底。

    以大明正常的收入,想要完成这些很困难。

    他就指望着从倭国那边,弄来大量的金银来做这件事了。

    他已决定,等到太医院这边,弄出来稳定的天花疫苗后。

    也如同后世那般,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给所有的人都接种上天花疫苗。

    新生的婴儿,也接种上天花疫苗。

    让天花在大明这里绝迹!

    再不害一个人!

    而这些,除了医术这些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大量的钱财进行支撑。

    大明实在是太大了,人也太多。

    哪怕只是接种一种疫苗,这件事难度都特别的大,花费也特别的多。

    如今,天花疫苗已经有了眉目。

    第一批接种疫苗的五个死囚,有一人不幸身亡。

    另外四人,接种牛痘后反应不大。

    痊愈之后,就让他们和天花病人待在一起。

    如今已经半个月了。

    太医院那里传来的结果,是那些人丝毫得天花的症状都没有。

    这让朱元璋分外开怀。

    看来,光幕所言全部都是为真。

    自己大明距离彻底消灭天花,也迈出了极其坚实的一步。

    “走吧,景隆,咱们回去。”

    朱元璋目送李文忠乘坐的战船走远,收回思绪,望着站在后面不远处的李景隆出声招呼。

    李景隆点头应是,很是乖巧。

    看着这个玉树临风,举止得体,干什么都能插上一手,却都能干得不错的外甥孙子,朱元璋很是欣慰。

    将门虎子说的就是李景隆。

    有李景隆这个外甥孙子在,今后保儿这一脉,肯定不会太差。

    景隆这个外甥孙子,一看就不是个一般人。

    今后肯定能干出非凡的事情来,让人大吃一惊的那种。

    朱元璋对于李景隆的未来,很是看好。

    ……

    “上位,这……这个时候对于倭国那边大规模动兵,是不是有些欠妥当?”

    武英殿内,丞相胡惟庸望着朱元璋出声说道,神色诚恳。

    皇帝这次对倭国用兵很是突然。

    在此之前,没有什么太多的风声传出来。

    突然之间就让曹国公李文忠,为帅,统领来到崇明那边的巢湖水师,对倭国进行征伐。

    这个决定,皇帝做的很突然。

    在胡惟庸的眼里,只准备了不足三四日。

    而皇帝在做这些决定时,根本就没有和他这个丞相进行商议。

    他这个丞相,可以说基本不怎么知情。

    这让胡惟庸心里面格外的恼火。

    只觉得皇帝太过分了,根本没有把他这个中书省的丞相,给放在眼里。

    这样大的大事,竟然不和他这个丞相商议。

    就直接做了出来。

    这让他的脸往哪里搁?

    “哪里不妥?”

    朱元璋询问。

    “上位,这用兵是否有些仓促?”

    朱元璋摇了摇头:“一点都不仓促。

    咱其实已经暗中准备将近一个月了。

    咱这次御驾亲征,可不是单纯的御驾亲征。

    而曹国公准备的时间更长。

    是从好几年前,就一直卯足劲儿,想要打倭国。

    暗地里,收集了众多倭国的资料,做出了各种准备。

    胡惟庸为之一滞。

    又道:“上位,当年元朝忽必烈时,曾三次攻伐倭国,大张旗鼓。

    以元朝兵马之盛,且三次铩羽而归。

    陛下不可不防,大意不得。”

    朱元璋摇头:“这些曹国公早已经研究透彻了。

    主要是因为忽必烈接连三次,选择的都是海上最容易刮大风之时出的兵。

    遇上风暴再正常不过。

    三次铩羽而归,不是说倭国难打。

    而是海上行船危险。

    只要避开了风,区区倭国不值一提!”

    “上位,我大明如今财用不足。

    西南梁王未平,北面北元王庭未灭,东北那边的纳哈出,也同样还在。

    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

    倭国国小民穷,距离又远,根本不足成为我大明的威胁。

    哪怕有倭寇骚扰沿海,也不过是疥癣之疾。

    不用大动干戈。

    这等化外之地,打起来有风险。

    就算是能打下来,又得不到什么东西。

    得不偿失。

    不若先等上一等。

    等到把西南梁王,北元王庭这些都给解决后。

    有余力了再去攻打倭国。”

    胡惟庸是真的不赞同朱元璋去攻打倭国。

    除了他所说出来的这些理由,以及这一次朱元璋攻打倭国,没有给他商议,透露丝毫风声外。

    还有一个方面的原因。

    那就是他这边,曾暗自与倭国那里的怀良亲王,多少有些联系。

    “丞相你又说错了,倭国那边国虽小,民虽穷,但是却很富裕。

    那里,可是有着大量的金银。

    咱此番让曹国公前去攻打倭国,除了要报仇雪恨,一举解决沿海倭寇袭扰的问题之外。

    很大一部分的原因,也是为了开采金银。

    把倭国那边的金银,给弄到我大明来。

    这一次,不仅不会劳民伤财,反而还能够得到巨大的好处。

    我大明的钱财不足的问题,将会得到一个彻底的解决。

    听了朱元璋的话,胡惟庸多少有些呆愣。

    一时间都有些怀疑,皇帝是不是傻了。

    倭国那里,公认的贫瘠之地。

    那里富裕不富裕,是一个什么情况,有没有大量金银,自己这个和倭国那里有着不少了解和交情的人,岂能不知?

    ……

    半刻钟之后,胡惟庸从武英殿内走出。

    心中愤愤。

    他罢兵的提议,被朱元璋全部否决。

    这让他心里面更加的不爽快。

    返回到中书省,禁不住脸上露出冷笑来。

    皇帝异想天开,不顾自己劝阻,干出这种事情。

    竟然还妄想从倭国那里得到大量金银,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既然朱洪武这般不听劝,那就在接下来,看朱洪武是如何在这件事情上吃大亏,跌大跟头好了!

    等到了那时,朱元璋就会认识到,自己所言到底有多么的正确!

    他的行为有多愚蠢!


如果您喜欢,请把《剧透:从给朱元璋送避坑指南开始》,方便以后阅读剧透:从给朱元璋送避坑指南开始第52章 景隆这孩子,今后成就必然非凡!这是咱说的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剧透:从给朱元璋送避坑指南开始第52章 景隆这孩子,今后成就必然非凡!这是咱说的并对剧透:从给朱元璋送避坑指南开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