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盐工到京,仪门前跪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作者:狗大狗大 本章:第84章 盐工到京,仪门前跪

    “嘿,听说了吗?那宛平疯知县,最近可是搞了一出大事。”

    “可是粪便生火?真不知道是哪个狗日的乱传谣言,害得我白白烧了两斤柴火”

    “哈?你可是拿火去点粪便了?”

    “嗨,我也是财迷心窍,想着省点花销,这才做那蠢事。”

    “哈哈哈,到也谈不上蠢事。我听我邻居说过,这粪便生火,并不是直接拿火点粪,那样根本烧不起来。甚至靠得离粪便近些,也烧不起来。”

    京师,西城,大市街上。

    路边的汤饼摊上,两人正一边吃着汤饼,一边大谈特谈“粪屎之说”。

    如此倒人胃口的行为,若是放在往日,这两人多少得被人骂两句“粗俗之极”。可在今天,二人的话非但没引来周围食客的不满,反而有人主动凑了上去,探听起个中细节。

    而处在人群关注中心的男人,倍感有面之下,更是谈兴倍增,大肆宣扬自己从身为宛平民壮的邻居那,听来的实验画面。

    什么“初生烈火,其色青幽”、什么“近则青白,更近则灭”、什么“眼不见物,其火自生”

    一通描述下来,干货一点没有。

    怎么利用粪便生火,不知道;怎么点燃,不知道;有什么需要注意的细节,更不知道

    没能听到各自想要的消息,加之那沼气燃火时,极其反认知的燃烧表现,顿时让围观食客嘘而散之。

    只留那人,口呼“我说的都是真的,你们要信我啊”之类,令人嗤之以鼻的话语。

    这已经是李斌,不知道第多少次成为京师百姓的谈资了

    莫说李斌早已习以为常,就连那正戳在汤饼摊旁,借着巡街便利,吃着早餐的宛平捕快,都懒得去过问这些百姓“妄议正堂”的罪责了。

    问不过来,根本问不过来!

    家家户户都有夜香,人人都要拉屎。

    现在忽然有传言:原本除了施肥外,屁用没有的屎尿,居然还能当柴烧?!

    那可是柴啊!

    “柴米油盐酱醋茶”里,排行首位的柴!

    若是传言为真,这将直接利好所有人的消息,能不引爆京师吗?

    哪怕这传言中的主角,乃京师有名的疯癫知县李斌,也架不住人们“试试又吃不了大亏”的念头

    当然,在人们尝试失败后,李斌自然也少不了被人们骂上两句:rn,退钱!退老子柴火钱

    咳咳开个玩笑。

    直接骂李斌的百姓并不多,毕竟人们都知道他“癫”。真正让百姓们怨念深重的,还是那“假传”消息之人。而作为传言中,最容易传出消息的角色:宛平民壮们,近段时间的日子可不好过。

    所谓六月飘雪,无外如是。

    作为亲眼见证过粪便生火的人,却被街坊邻居,乃至家人质疑,甚至骂他们假传消息,胡口乱咧

    深感冤枉的民壮们,有不少人都犯了倔。

    你们不是不信粪便能生火吗?

    那老子就非要证明给你们看看

    诸如此类的画面,在京师中上演着。

    在木柴商人们的狂喜中、在宛平衙役的漠视中、在锦衣卫暗桩已经麻掉的心累中,四川盐工历经跋涉,终于抵达了京城。

    作为盐工队伍的头,井盐大匠白修永,才进朝阳门,便听到街边百姓在聊着初听之下颇感滑稽的“粪便生火”。

    可听着听着,白修永品出了一点味道

    “眼不见物,其火自生”?

    这说法怎么那么像咱四川的火井发火呢?

    莫非这京师之中,也有火井?

    “庄子,你听这京师人说的东西,像不像咱那边的火井?”

    白修永偏过头,问起自己身边,年资仅次于自己的另一名师傅。

    “有点像,但我想不明白,这和人畜粪便有什么关系。而且,这京师城内,也不像有火井的样子。”

    “说的也是,走吧,我等先去宛平工房报道。若那书办好说话,我再问问他吧。”

    盐工、大匠,多少也算明代的工科狗了

    而理工狗的一大特点,便是好奇心旺盛。

    在好奇心的催动下,一行盐工顾不得休息,一路打听,找到宛平县衙。

    以轮班匠身份,被四川布政司派来京师的盐工们,在宛平县衙得到了他们这辈子都没经历过的重视与热情。

    原本趾高气扬,恨不得用鼻孔瞧着来往百姓的县衙门子,一听几人是四川前来轮班的工匠。那脸色瞬间就是一变,一人留下招呼这些人寒暄,另一人则急速奔向县衙之内。

    从陪着盐工们的门子口里,盐工们知道,这宛平的知县一直在等他们。

    这让他们在深感忐忑的同时,纷纷猜测“这定是京师宛平发现了火井”

    就,怎么说呢?

    京师有火井,就意味着他们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虽然不至于以此摆脱贱籍,但在轮班时,吃得好些,更受人尊重些,固然令人心喜。可不知怎么地,白修永几人内心难免有点失落。

    然而,不等他们继续感伤。

    宛平县衙的仪门忽然开启

    常年不开的仪门打开时,“嘎吱嘎吱”的动静,令这群盐工下意识地闪到一旁。

    哪怕他们并不知道,官府的仪门通常只在接圣旨,以及迎接新官到任时才会开启;却也知道,仪门若开,就意味着该府将要迎接对他们而言,最尊贵的来客。

    而这尊客,怎么想也不会是他们这些宛如尘埃般的盐工。

    于是乎,站在仪门后的李斌,尴尬了

    看着仪门外,空空如也的画面,李斌环视四周一圈,纳闷道:“那四川来的盐工呢?可是尔等让他们先去孙书办那了?”

    最后那句话,李斌是冲着仪门外的三班班房处问的。

    盐工身边的门子,惊讶过后,立马出班:“回知县大老爷,那些盐工就在小人身边呢!”

    一边说着,他一边机灵地暗暗踢了白修永的膝盖窝一脚。

    与这些初来乍到的盐工不同,早已习惯李斌这位知县老爷不按套路出牌的衙役们反应很快。然而,就是这反应太快,导致他们的脑子一时转不过来

    下意识地就按民见官的习惯,去踢了人盐工的膝盖窝。

    这不踢还好,这一踢,习惯了见衣跪人的盐工们,瞥见李斌那熟悉的青绿官袍,感受到熟悉的膝盖窝发软。

    “噗通”一声,盐工们跪了

    跪在宛平县衙那大开的仪门之前


如果您喜欢,请把《以贪治明》,方便以后阅读以贪治明第84章 盐工到京,仪门前跪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以贪治明第84章 盐工到京,仪门前跪并对以贪治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