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徒们陆续进了斋堂,货主笑着说对他们说:“原来你们用的是这种便宜的香。
你们既然诚信拜神,怎么能用廉价的货来糊弄神呢,惹恼了神可是要降下罪过的,用我的香来供奉神灵正合适,你们信不过我,难道还信不过国相寺吗?”信徒们七嘴八舌的说:“你要是便宜点我们都买。
”货主想了想说:“好吧,我也是家的儿子?”货主停下脚步,看了伙计一眼,伙计有些焦虑,接着问:“这蓟州有几个姓万的知县?该不会就是他家吧?”货主长叹了一口气,迈开步子接着走,伙计依然是一脸焦虑,忙跟了上去。
货主对着车夫说:“知县衙门在哪条街上?”车夫指着前面说:“就在前面这条街上,前面是衙门,后面就是知县老爷家。
”“那你现在把我们送回去吧。
”坐上雇来的马车,一路上货主面色严肃,似乎在盘算什么,而伙计则低着头失神。
回去后跟其他两名伙计碰了面,四人找了个没人的地方聚在一起把今天遇到的事梳理了一下,确定今天遇见的人遇见的事是一条藤上的瓜,要动起手来方便多了。
货主跟一名伙计说:“你现在赶紧骑上马进城,明天上午午时之前尽快把人带来。
”伙计点头:“是。
”和苏氏的子女以及长媳。
李长隽上前问道“你们几个是什么人?”苏氏忙说:“这是我的大儿子和儿媳”李长隽问他们:“你们叫什么名字一个说:“我叫万丰德”另一个说:“我叫万丰仁”李长隽冲着一个矮个子的年轻男子问道:“你是万章的小儿子?”“是。
”那个矮个子相貌不佳的男子胆怯回应。
李长隽打量了一番:那男子脸皮粗糙坑洼像橘皮,眼小唇厚,五官多少有些潦草,不如他哥。
他就是高灵均的未婚夫万丰仁,跟李长隽一比,一个虎背蜂腰细长腿,脸面白净像个读书人;一个长相略丑,个儿不高,身材敦实,不能文也不能武,庸才一个。
李长隽走到覃温川跟前悄声说道:“指挥佥事,万家会不会连累到高家?”覃温川背着手低着头,想了一会儿,叹了口气说道:“看来还得我出手啊。
”覃温川转身问缇骑问道:“这屋里可有笔墨?”一名缇骑说:“有的。
”这名缇骑带路,将覃温川和李长隽带到一间屋子,那是万知县家的书房。
覃温川拿起笔沾了沾墨,想了想,就用颜体楷书在纸上写下了退婚书:昔日蓟州知县万章之次子万丰仁与吾家长女定有婚约,今惊闻万家、苏家与“妖党”勾结,甚至私藏“妖书”,触怒国法,身为朝廷命官绝不能姑息此事,固必须退婚,自此恩断义绝。
立书人(空白)覃温川问:“有印泥没有?”李长隽和缇骑把桌子上的东西翻了翻,最终在一个匣屉中找到了一方印泥。
覃温川把写好的东西递给李长隽,李长隽一看,是“退婚书”,吃惊地看了覃温川一眼,覃温川说:“带上印泥,让他按手印。
”李长隽此时终于反应过来,忙领命去了。
李长隽对着他说:“你过来。
”家人惊恐地看着他,他紧张的向前走了两步。
“往前走。
”一名缇骑呵斥一声。
万丰仁又向前走了几步然后站着不动,他实在迈不开打哆嗦的腿。
李长隽对着缇骑说:“把他按倒。
”缇骑上来揪着万丰仁的衣服前一把就把按地上,李长隽走过来蹲在地上,把退婚书拿出来,一手抓起万丰仁的拇指按了按印泥,然后在退婚书上按下去。
李长隽站了起来,缇骑松手骂了一句:“滚。
”万丰仁爬起来就往苏氏那里跑去。
李长隽把退婚书交给覃温川,覃温川折叠好揣起来,然后说:“现在带着人去衙门把那个知县万章抓起来。
留下几名缇骑在此看守。
”覃温川、李长隽带着一队缇骑进了衙门,万章慌忙出来迎接,覃温川拿出驾帖一亮:“锦衣卫办案。
”一挥手,万章当场就被缇骑按住。
“我到底犯了什么罪?”“蓟州知县万章之妻与岳母一家信奉‘左道妖术’,知县万章知而不报,包庇纵容。
皇上有旨,涉案官员及其家属一律抓捕归案。
”万章此时垂头丧气、满脸大汗,悔恨不止。
蓟州知县万章最终被革职,全家流放。
回京城后已是夜晚,覃温川赶紧派人将高偃请了过去。
高偃进门就笑着说:“好些天没见到你了。
”覃温川说:“我最近有公务缠身,今日叫你来有事。
”说着拿出“退婚书”递给了高偃,高偃一脸震惊,问道:“这是何意啊?”“蓟州知县万章一家信了‘左道妖术’,被我们给抓了,为了不连累你们家,我就擅自做主,让灵均跟万章的儿子退了婚。
”覃温川笑着说:“你不会怪我吧。
”高偃激动的当场行礼说:“我得好好谢你啊。
”覃温川说:“你回去在‘立书人’这里写上你的名字就行了。
我现在有公务要去处理,就不能留你了。
”高偃看了看“退婚书”,立刻明白覃温川的好意了。
高偃赶紧作揖说:“有时间我请你好好喝一杯,告辞了。
”高偃把“退婚书”给家人看了看,薛夫人说:“有时间你得好好请人家喝一杯。
”祖母说:“我这块儿心病啊终于好了。
”祖父说:“指挥佥事可是办了一件大好事啊,咱们家幸亏没被牵连进去。
”薛夫人说:“谁知道他家竟然能信那些东西,正经事儿不干就去跟这些人来往,不要命了,咱家这次真是老天保佑。
”高灵均在一旁长长出了一口气。
此时覃温川带着锦衣卫们又去了其他地区,这次不用乔装打扮,直接穿官服行动,因为有官员直接成为“妖党”分子。
皇帝下旨,剿灭“妖党”,凡涉案的官员一律送入诏狱。
此次抓捕过程相当激烈,“妖党”头目手下也颇有几个会耍兵器的,号称六大“金刚”,四大“力士”,虽说用的不是什么名门正派的本事,但也确实有把子力气。
不过既然是皇帝下令,此次行动也成了李长隽等人大展身手的时刻。
这六大“金刚”,四大“力士”手里拿着各式兵器,什么钢鞭、牛尾刀、朴刀等等,在锦衣卫和官兵们面前负隅顽抗。
李长隽等人穿着布面甲手持雁翎刀,对着一群手拿各类兵器的“妖党”小喽啰左劈右砍,眼看着倒下的同伙越来越多,一个手持钢鞭的“金刚”满脸怒气的朝着李长隽脑门就砸过来,李长隽持刀相迎,钢鞭与刀之间“锵锵铿铿”对打一阵,那个“金刚”瞅准时机一鞭打过来,李长隽双手握刀,“迎风斩浪”砍在钢鞭上,那钢鞭被砍出一道斜痕,而李长隽也被对方用钢鞭甩出的力度击退两步,李长隽咬牙看着对方,“金刚”接着又挥臂狠砸一鞭,李长隽犹如灵猴般侧身一闪,钢鞭砸了个空,接着李长隽飞起一脚踢到对方腹部,幸而那“金刚”壮的像头牛没有当场摔倒,不过他也被踢的后退好几步,还没等他站稳脚跟,此时恰好另一名锦衣卫在砍了一名小喽啰后瞧“金刚”被李长隽踢了一脚,于是朝那“金刚”的背后砍了一刀,“金刚”冷不防被人从后背袭击,一个趔趄,接着李长隽一刀砍在他的脖颈上。
其他几个锦衣卫此时也解决了几个“金刚”和“力士”。
剩下那群人见势不好想要跑,在官兵的射杀下无一生还。
参与“妖党”的官员被捕后如实交代了一切,锦衣卫在其家中砸破墙壁取出了“妖书”以及大量银票。
锦衣卫按旨意将该官员押入京城投入诏狱,而当地的“妖党”头目想跑没跑掉,和手下全被官府处决。
五月,关帝庙会。
高灵均陪着祖母、薛夫人还有两个弟弟坐上马车又出来逛庙会了。
上个月因为太后突然驾到,一家人也没好好热闹就白白地站了半天,今天一定好好尽兴。
关帝庙前香火鼎盛,人头攒动,高家人进了庙内,烧香磕头、祈福求安。
此时庙内未婚的求姻缘,已婚的求子嗣,读书的求功名,经商的求财运。
庙外,乐鼓喧天,商贩云集。
有戏曲、有杂耍、有磨刀的,还有售卖一尊尊关帝像的。
大街上,男的多买茶酒、女的多买胭脂水粉、老的喜欢听戏,小的戴面具、摇拨浪鼓。
天上飞着风筝、地上抽着陀螺那边听着猫狗叫声,这边听着莺啼鹂鸣。
城外人来这里采买,城里人来这里凑热闹。
熙熙攘攘,热热闹闹。
祖母、薛夫人带着高灵均从关帝庙出来,看到庙口一个商贩,卖的净是些姻缘符、红线、泥塑的小人儿、鸳鸯梳。
都是求姻缘的,祖母和薛夫人看的不亦乐乎,挑来挑去不知选哪个好。
薛夫人问:“灵均你看看你想要什么?”高灵均对此并不感兴趣,她更感兴趣的是舞刀弄剑。
薛夫人在一旁不停的催她:“你喜欢哪一个?”高灵均看了这个再看那个,看了母亲挑的,再看祖母选的,一时也不知先哪个。
弟弟高易说:“哎呀,都买了得了。
”祖母责怪说:“你懂什么,这管姻缘的东西不能随意买。
”高灵均说:“这些东西买回家干什么呀?”祖母说:“这孩子,这都是求姻缘的,我跟你娘今天来还不是为了你的婚事。
要是只带你两个弟弟来呀,我们也就不管这些了。
高灵均最后选了一把鸳鸯梳、一个香囊,薛夫人又拿了一对象征生儿育女的泥塑小人。
两个弟弟对这些东西自然不敢兴趣,他们早就钻进人群里找热闹了。
再往前走,有不少商贩售卖自家东西,酥糕、绿豆馅点心、豆沙馅蒸饼等等,一家人看的都饿了,祖母笑嘻嘻的让丫头拿钱买。
快到晌午了,两个弟弟也回来了,手里买了不少东西,一家人今天玩得尽兴,回家的路上也有说有笑,倒是两个弟弟买的东西让薛夫人责备了一番。
六月中旬,几次在外地执行公务的锦衣卫们也陆续回了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