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决定下来后,都已经过去半天了,康熙让大家自行散开,让海棠也去打猎,他则带着太子登高远看,看看今年的八旗是比去年好了还是更拉胯了。
到了下午各处鸣金收兵。
海棠带着人回去,路上遇到了四五六三个哥哥。
三人的脸色都不太好。
海棠打马过去,在马上跟三个哥哥抱拳问好,问到:“你们怎么凑一起了?今儿收获多吗?”
五阿哥说:“不多,我打了几只兔子!”
海棠问:“几只啊?”
五阿哥看看四阿哥:“五只。”
才五只!
海棠劝自己,别生气别生气,五哥不善于打猎的。
她转头问四阿哥:“四哥,您呢?”
老四看看妹妹,再看看两个弟弟,实在是难为情,不过还是说了:“两只。”
两只!!
海棠想尖叫!
一天你就两只!
他的侍卫头子傅鼐立即说:“郡王,我们爷是四只。”
那些侍卫们赶紧把四只兔子提起来展示。
四阿哥羞的脸都红了,“放下放下,还嫌不够丢人吗?”
四只兔子,四哥怎么说两只?
海棠也没问,四哥是四只,五哥是五只,他看看六哥:“六哥不会是六只兔子吧?”
六阿哥向身后的侍卫们看了一眼,笑的呲着一口大白牙:“对,六只,不全是兔子,有一只羊呢。”
海棠叹口气,跟身后的侍卫说:“把我的跟哥哥们分一分。”
五阿哥立即驱马过去看:“都是什么?给哥哥看看,咦,大货!这个给我,这个哥哥也要了。”
六阿哥也骑马围过来,也跟着挑起来。四阿哥是不会为围着的,但是海棠的侍卫招呼傅鼐他们,四阿哥的侍卫们欢喜的跑过去领了一堆猎物,终于大家高高兴兴的跟着回去了。
大家每个人都满载而归,孩子们的东西放在康熙跟前,康熙领着太子一一检视。
最多的是七阿哥,其次是大阿哥,
盼归人
在回程的路上,康熙在那堪比小房子的马车里批奏折,听见外面五阿哥大呼小叫:“妹妹,妹妹,给你看个好玩的东西!”
坐了半天的康熙放下笔站起来到了马车的窗边,看到五阿哥手里举着两个瓜,这两个瓜上插着几根棍和三根狗尾巴草,两根狗尾巴草当耳朵,一根狗尾巴草当尾巴,其他的小棍子当四条腿和脖子。
看着十分童趣。
要是年纪最小的十四举着这玩意招摇,康熙不过是微微一笑,觉得小儿子甚是可爱。可是老五都十几岁了,还举着这玩意跟妹妹分享,康熙觉得要犯心梗。
他在车里拍了拍自己的心口,重重的叹口气。
太子在车里陪着他,看他这表现,跟着来到窗口,也发现了五阿哥闲着没事儿耍宝呢。就说:“您不是说让妹妹把青海的吏治民生跟您口述一番吗?要不叫妹妹过来?”
这会兄妹两已经把尾巴草和棍子扔了,正一人分一个瓜捧着吃呢。
康熙说:“让她吃完了再上来。”
说完回去坐着了。
太子站在车门口,跟外面说了几句,又回到了车里给康熙换了茶水才坐下。
没一会,马车震动了一下,原来是车没停,海棠从马上跳到车上。
“汗阿玛,儿臣觐见。”
康熙嗯了一声,海棠才钻进了马车里。
康熙看海棠进来,淡淡的说:“下次跳高点,落车上的时候再偏点,一定要撞着扶手栏杆,你的门牙最好给碰掉了才好。”
海棠立即笑的眉眼弯弯:“哎呀,记住了,下次不跳了,肯定踩着梯子上来。”说完对康熙和太子行礼。
康熙摆摆手让她坐下,就说:“你就不如你哥哥们稳当,你看他们爬高上低吗?前面是几匹马拉车,你万一惊着它们,朕和你二哥在车里没事儿,你是要摔着的。”
知道了知道了!
康熙就问:“青海的事儿你想好怎么说了吗?”
“想好了,儿臣现在就跟您汇报这个。”
海棠从两个方面和康熙汇报,第一是移风易俗,有些风俗真是根深蒂固的扎根在百姓的心里,而且没一点好处,比如说缠足。如果说土地兼并是人心贪婪,那么缠足就是绝对的审美畸形,本质上就是一种男性对女性的恃强凌弱。
第二就是提升青海本地的实力,使得男女都能上马都能耕种,努力提升彪悍之气,作为一道屏障抵御和硕特部和准噶尔部,同时也在关键的时刻能进攻这些对手。
光一个移风易俗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但是反过来又能说明青海此地如果移风易俗成功了,那么这里的汉人和南方的汉人有了很大的区别。
康熙倒是想看看海棠最后能折腾出什么。
因此对此并不阻拦。
青海的治理是已经开始了,康熙是只要一个说法就行,他要确定的是海棠脑子是清楚的,治理一地不是一拍脑门就能决定所有事情的,必须有完整的思路,有前瞻的设想,有推进的办法,也有补救的措施和随时调整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