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李彦魏芸 本章:第769章

    “辽国缺粮食,想要在高丽买粮食,没必要专门派使者过来,臣猜测辽国这一次派使者到江宁,是共商攻魏之策。”

    李彦道:“回王元,准许辽国在高丽买粮食。”

    “是。”

    “辽使过来之后,先好吃好喝招待,报纸头条刊登几天。”

    “陛下的意思是,给魏国细作看吗?”

    “朕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日,辽国使者在江宁城内的渡口登岸,据说是礼部侍郎亲自去迎接,而且当天报纸就刊登了辽国浓厚的友谊故事。

    甚至还配了一幅图,上面一个夏人,一个辽人,相互作揖,面带微笑,彼此礼尚往来。

    文章大概又阐述了从辽国卖过来的皮革和貂绒在江宁城是有多么受欢迎。

    这也的确引起了江宁城魏国细作们的警惕,当天魏国在江宁的整个情报网都活跃起来。

    甚至开始加班加点。

    他们想用最快的速度拿到辽国出使江宁的真正目的,将情报送回梁京。

    所以,这个时候,这些细作们的专业精神就发挥出来了。

    例如他们会故意在一些茶楼里炒作话题,将话题往辽国使者身上引。

    江宁城的论政之风是非常开放的,不仅仅街头小老百姓可以论政,大学的学生也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政见。

    甚至可以因为政见不同,相约去酒楼,引来众人旁观,当众旁征博引。

    据说这种方式是,是当今皇帝陛下非常鼓励的一种方式。

    就说《契约法》推行的时候,就有人在栖云阁讨论过关于工厂休假的必要性。

    一派认为休假会影响到生产,所以认为不需要休假,只需要控制每天的工时就可以。

    另一派则认为,休假可以让工人腾出时间来消费。

    人不能只生产而不消费,尤其是在江宁城这种大城市,各地的商品运输过来,商品数量繁多。

    据说这场辩论,从契约法还延伸到了居养院制度。

    为此,江宁的各个学派就居养院制度开启了长达半年之久的争论。

    魏人的细作,显然是想利用大夏学术风气的开放来引导一些事情出来。

    果然,很快江宁城各大酒楼,关于辽使来江宁一事,就开始争论起来。

    一种声音是辽使这一次来,是为了扩大两国海上贸易。

    尤其是《江宁晚报》有一篇文章是这样写的:夏辽之间的友谊在贸易里,贸易催生繁荣,大夏茶叶、丝绸,辽国皮革、貂绒,你来我往。

    这种声音显现出了夏辽之间温情脉脉的一面,用繁荣来阐述了两国关系背后的核心目的。

    另一种声音就显得冰冷了许多,辽使这一次来,就是为了联合大夏攻魏!

    这一种声音在江宁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并且快速传播起来。

    尤其是以强硬著称的《江宁日报》直接发表了一篇文章:对于背信弃义之人,应该时刻提防,并且随时做好战争的准备。

    并且多次强调了皇帝陛下的执政理念:富国富民。

    捍卫富国富民的理念,是每一个夏人都该做的事情。


如果您喜欢,请把《朕有强国系统,舔狗谁爱当谁当》,方便以后阅读朕有强国系统,舔狗谁爱当谁当第769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朕有强国系统,舔狗谁爱当谁当第769章并对朕有强国系统,舔狗谁爱当谁当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