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章 盛莲花香,乞巧遇知心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粉红小白菜 本章:第 66 章 盛莲花香,乞巧遇知心

    也不知是不是之前崔家妾室中毒的乌龙影响,虽然是要赵玲珑献菜,却不准她亲自操刀。

    只将她需要的东西提前备好,又有经验老道的内厨房听命令行事。

    这样也省事。

    乞巧节

    这日,天还尚未大亮,赵玲珑便换上得体的衣裳,然后乘着宫中迎接的轿撵入宫。

    早有内侍在宫门前等着,见她来了,笑眯眯地打千,“大家心慈,得闻崔二娘子尚有身孕,特意吩咐备了小轿送您到御膳堂。”

    赵玲珑感激一笑,意欲下跪叩谢恩典。

    内侍急忙拦住,“可使不得,您身子金贵,便不用在意这些虚礼。”

    又看向一旁的崔昫,恭敬道:“崔二郎君也稍安,宫中一切妥当,节度使大人都打点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如此便再不好说什么。

    赵玲珑同丈夫温柔一笑,安抚几句,这才带着三个侍女入宫。

    眼看她进了小轿,渐渐看不见了,崔昫挪动身形,却不离开,问宫门前的牙将,“里边都安生嘛?”

    牙将拱手:“回二爷话,宫里一切妥当,采买器皿、人手路径都不会出半点差错。”

    崔昫‘嗯’一下,转身进了临近的一家茶堂,寻了二楼一间临窗便能看清宫门的雅间,坐下等人。

    不知丈夫未听自己嘱咐,还在门口痴等的赵玲珑一路心安,轿子稳当,中途她还眯眼盹了一小觉。

    再出来时,回首正看天际有暖黄跃出。

    是个好日子呀。

    她正正神色,跟着内侍迈入门槛,到了兴庆宫的御膳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此处长且居深,甫一进去,扑面而来一阵暖湿白雾。

    这时候,正是圣人下朝,用早膳的时候。

    自然有内厨忙里忙外,内侍同厨官打过招呼,而后被引到深处一处稍安静的地方。

    内厨们都知道今日来献菜的乃是蜀中民间赵家菜的开创人,见是一大肚妇人,均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忙乎着手头的事情,还凑在一起低低嘀咕。

    赵玲珑浑不在意,友善地同那些人笑笑,而后被介绍着同今日帮厨的几个问候。

    一番厮见后,内侍意欲离开,只是临走前谄媚地笑了笑,“您是勺头,寻常人问起,是犯忌,但是今次是给圣上做菜,少不得引荐”

    言下之意,想叫她把今日献的菜式透露一二。

    只怕不是引荐菜式,是给自己争露脸的机会呢。她心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赵玲珑和善地点头,悄声说:“奴家都懂。今日夜宴,有三道菜极为亮眼,一是献于圣上的一道‘盛莲’,另一道是献于后宫娘娘的‘天香牡丹’,另一则是为今日佳节所做的一道‘七夕海棠嶂’。”

    哟,听着名字都不俗呢。

    内侍跟在宫中,耳濡目染不少诗词,自然听出这几样不是什么家常样式。

    闲时,他跟在御前,也曾看过赵家那一本活色生香的菜页册子。

    这几道菜式,一听便知道不在其中。

    是花了心思的。

    肯花心思就好,如此一看,就能知道崔家对圣上的忠心可真。

    内侍带着深意同她一笑,转身离去。

    她同几位厨子问过,确定正是自己要求的几人,顿时放下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内厨房汇聚天下英才,想要出人头地的机会不多,借着这次献菜,这几位也是想着争露脸。

    听罢赵玲珑的一番话,几人陷入沉思,又凑在一起商量着接下来厨具小工的挑选。

    前期一些东西已经备好,赵玲珑定好三道主菜的人选。

    其中一道乃是隐庐菜式中最经典的酱猪肘子。这是分给大臣们的硬菜,只需要从旁指点,不犯大的失误就好。

    需要她主要关注的还是献于圣上和后宫的两道菜。

    民间菜要吃味,吃价钱,可能还有一个吃地方。

    在宫里,献菜献地是模样,是惊艳,是意头。

    这一道‘盛莲’原型基底乃是一颗大白菜。

    白菜要热水煮熟放在冰碗水中保持鲜度,如此便从下晌开始准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她吩咐内厨取了一只完整的带皮猪肘,一只老母鸡,一只老母鸭,去头,掏干净内脏,细长刀子切除白皮脂肪,而后对半切开。

    只各自留了一片鸭胸肉和鸡胸肉。

    蜀中黄木镇上的上等猪腿腊肉已经用冷水浸泡了半个时辰,她吩咐小工洗去腊肉表面的盐渍和油分。

    灶上大火,锅中冷水投入猪肘、老母鸭、老母鸡,加切段大葱。生姜,焯血水。

    温水冲洗后,重新起锅,另外加上干贝若干、山菇几朵,这一次转文火小炖,一边熬煮,一边不停地打捞汤水表面的油脂和浮沫。

    小工蹲在灶边,适时添减柴火,听上首传来一阵吩咐。

    “高汤水须得要两个时辰,添加的水都按照食材比例用的,这火候劳你把好,千万别出错。”

    小工忙不迭点头。

    另一侧,准备‘天香牡丹’的大师傅已经将一只整鸡、三根新鲜的大棒骨,用生姜同样过了血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内厨都是有厨艺在身,一听便知道这又是在制作高汤,不由发问:“请教娘子,这两道菜都是选用高汤,缘何还要起两个锅灶。”

    赵玲珑并不是吝啬家学之人,听他问起,将两种高汤后续辅以哪种原材料做比较,一一解释。

    同行中人,交浅言深,几个经验老道的内厨师听她说起食材选料到下锅成品,细节讲究,其中传达出的食家言论更叫人耳目一新。

    其中一个听她说到‘天地灵气,蕴以万物生长,常言长生,贵在专养’时候,忍不住开口道:“听闻赵掌柜在九峰灵山有一神仙居,所食用尽是上庭仙物所化,引了一众道家子修行,不知其间所用,是否便是这专养之物?”

    赵玲珑内心狂汗,九峰山的东西都是些清雅菜品,怎就成了仙家的了?

    传言害人不浅呀。

    她纠正道:“我所言意在食材养生,以天地灵长万物作为搭配,冬补温气,夏补燥干。至于九峰山,都是民间百姓三人成虎罢了,不可尽信。”

    聊得兴起,一转眼便是日中,已经有高汤渐成。

    赵玲珑看厨间无什么大的差错,吩咐小工和内厨先去歇息片刻,她自己也打着哈欠,寻到侧间的榻上打盹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再醒来,太阳偏斜,外间有种种脚步声不停。

    她净过头面,懒懒地伸下腰,“什么时辰了?”

    杏仁道:“刚到未时。”

    大殿席宴要到酉时正才开宴,这会儿去不紧不慢,正合适。

    再回到厨间,就见前面的人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剁菜声响不停,大厨嫌弃小工手笨等声音层出不穷。

    倒衬托着他们这个角落有种怪异的安静。

    赵玲珑围观内宫厨的做饭场景,观其和自家隐庐客人最多时候的忙碌景象也差不了多少,便收回视线。

    小工因为分到这边暗自开心,不仅主厨温声细语,侍女给零碎银子,连活计都轻爽不少。

    看她轻轻尝了一口高汤,顿时紧张,:“赵掌柜,这汤水一分火候都不差,是您要的味道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赵玲珑点点头,两锅高汤,正是鲜香最上劲的时候。

    她指着左边‘莲菜’高汤,道:“这个汤捞出肉块,汤水要用细密筛布将肉渣过滤,而后冷却到触之温热的状态,然后唤我。”

    又指着右边的高汤锅,另一侧的高汤,“这一锅不可放凉,要很快将肉渣过滤,然后置于炭火正旺的小炉上,一直保持咕咚咕咚的状态。”

    小工应喏,开始忙活。

    两人臂长的食案,一左一右分立内厨,听她吩咐。

    做莲菜的,取一颗完整的大白菜,一切两半,带底的那一半置于热水中上下滚熟透,而后浸入冰水中。

    等凉的时候,又将碎冰分别与早先留下的、已经剁碎的鸡胸肉、鸭胸肉,还有刚宰杀的猪里脊肉,分别打成肉糜。

    做牡丹菜的,已经将浸泡了一个时辰的燕菜捞出,正在挤干水分,端上食案的东西,再不敢叫小工代手,

    他将蒸得金黄的鸡蛋糕、洗去盐分的暗红色腊肉、白嫩水菇、提前卤的适宜的牛肉、晶莹白玉般的四方米皮,切成丝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这是考验刀工的时候。

    下刀不能停,中间断一下,这气就不连着了。

    不一会儿,内厨的额间便有汗珠子沁出。

    赵玲珑示意侍女帮其拭去汗珠,看他完工,伸手将另一侧的雪里红递给他,“掌公辛苦,这一花心萝卜和白萝卜桩子能不能拼成牡丹,就看您手艺了。”

    内厨谦虚,一言不发地接过,也不寻高脚牙凳坐,半弓着腰忙活开了。

    这时候,另一内厨按捺不住,看他们忙得火热,凑上来要活,“赵掌柜,咱们那道‘七夕海棠嶂’还什么都没忙活呢。”

    赵玲珑一拍额头,低呼:“哎哟,我给忘了!”

    四周众人齐齐狂汗:天家宴席,这也能忘?!

    幸亏提醒地早,叫来两个小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一个做油酥,另一个做红豆蜜沙馅儿。

    内厨则要用红菜头水加各类面粉做成粉色水油皮。

    许是自己说忘了,叫内厨有点紧张时间,显出几分手忙脚乱来。

    赵玲珑安抚几句,见他还要给面团加水,急忙阻拦,“此地水汽甚多,醒发还要两刻钟,若是再加水,最后猪油与面粉的比例便失了准,一入油锅,准得炸花。到时候就不是海棠嶂,而是丑海棠了。”

    内厨连忙收手,为她观察细微的周到而心生敬佩。

    再转眼,莲菜内厨已经开始扫汤了。

    所谓扫汤便是将之前晾好高汤,重新上小炉,中火炭,而后将打好的三类肉糜分三次入汤。

    这其中最缺的是耐心——一汤沸前,加入肉糜,而后不停搅拌,沸腾后,过滤去肉渣,再放温。再沸,再过滤。

    最后得到是一铜炉清澈如水的‘开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白菜已经放凉,内厨将其捞出,根据纹理一叶叶将其摘至食案,而后修剪成可包拢汇合的莲花花苞。

    这一步就只能赵玲珑来了。

    不过内厨不甘心,早就暗暗吩咐小工煮了两颗白菜。

    二人前后相差不过几息,动刀修剪,最后赵玲珑先落成,小心托起,而后将其放置在冰水中保鲜。

    回首一看,顿时哭笑不得。

    内厨之前不曾干过这种雕功,一颗莲菜,剪地跟被什么小兽的牙啃过一般,参差不齐。

    就连旁观的小工都忍不住捂嘴偷笑了。

    正这时有内侍拉长调子喊百官拜天,众人一静,心知:距离开宴只剩半个时辰了。

    赵玲珑收回心思,一边吩咐内厨将莲花放置在扫过的清汤中烫取汤中精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另一边盯着牡丹菜的内厨加快修饰牡丹的进度,见他已经在将金黄的蛋丝和橙皮丝点缀成牡丹花蕊。

    海棠花酥已经整合,包成五角星状。

    剪刀锋利,将边缘修剪整齐,已经被教授的小工正亦步亦趋,一眼不落地跟着修剪。

    每边上下三刀,第三刀削去一小角,细头筷子在最中间戳一个小洞,刷上蛋清液,每一层每一边都向上弯折,压实到最中间。

    初时还小心,慢慢熟悉,落成的成品便更快了。

    按照宴上名册,一共需要做得十八份,分别送到宗室贵女的食案上。

    按照内厨的惯例,需要十八个,只要做足一倍。

    有内侍匆匆进来,传言马上开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众人心中已经有了预计,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收尾工作。

    终于,一声拉地细长尖锐的声音高呼‘开宴,传菜’后,赵玲珑,将两道亮山门的菜盖上金黄盖子,送出御膳堂。

    内侍知道轻重,一路上小心翼翼,很快送到圣上与后妃的食案。

    早前接人的内侍笑着上前,“圣上、贵妃娘娘,这两道菜乃是民间献菜。早前听闻此人厨艺了得,在渝州曾和昔年千秋宫的杨大家比赛。今次所献,不若您给评个高低。”

    昔年千秋宫的杨大家?

    杨妃在时,曾请他赐名的那个御厨?他记得得了赐名的那一道菜便是川菜,叫做沙翁醉月。

    玄皇眯着眼沉入回忆。

    过半晌,轻点头,示意内侍揭盖子吧。

    金黄盖子,一起,万众瞩目下,只见白瓷盘正中,一形似莲花花苞的淡黄菜芯,是,菜芯,没看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闹了这许久,就一颗菜芯。

    群臣还是后妃,就连圣人都不由失望几分。

    却见内侍向后让出一人,有御膳堂衣饰的人提着一黄铜细长口的炉子,而后一股清澈如水的水流注入菜芯头。

    尚未看清有什么奇景,附近几人就被扑鼻而来的浓香诱地泌出涎水。

    只有坐在食案前的皇帝最直观地看到那一朵莲花徐徐绽开的场景,一时新奇地屏住呼吸,只要整朵完全绽放。

    另一侧的贵妃食案前,内侍亦是揭开盖子。

    只见青玉富贵连理枝纹样的敞口瓮盘正中,是一朵娇艳欲滴,花中之王的牡丹。

    贵妃眼神一动,不知想到什么,最先打破沉静。

    “许久不曾看上新奇,今日圣上的‘盛莲’、本宫的‘花香’,正是合了乞巧节的寓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群臣跪倒,再呼佳节大喜。

    有内臣上前,回禀——将莲花花苞比作此时的大唐皇室,而那一壶香汤正是大唐四境军民之力。

    举国崇敬守护,必能庇佑大唐再回往日辉煌。

    吉祥话一大箩筐,玄宗终于呵然笑颜。

    如此这宴便是好宴,紧接着端上各宫妃、贵女食案的便是已经炸制成熟,刚出锅的‘七夕海棠嶂’。

    玄宗拈起一枚尝了尝,又放在眼下细看,“海棠内名唤相思,此一海棠嶂入口甜蜜,送予女眷,盼其寻得知心人,余生甜甜蜜蜜。”

    各府女眷起身谢恩。

    唯独玄皇将手中半枚海棠放在一侧,像是在留给什么人一般。

    献菜已经完毕,不曾听闻召唤,赵玲珑辞别并肩一日的内厨们,再次坐上小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还是早上的宫门,她才下轿,便见灯火阑珊处,崔昫含情看向自己。

    今日是乞巧佳节,大街小巷都是挂红灯笼,远处的街上人潮汹涌,有知情男女在这一日可相约上街,配面塑,秉烛游长街。

    她已经看到他手中的面塑,不由轻笑出声。

    宫门守卫以及还在客套的内侍仿似忽然消失,他和她眼中只剩彼此。

    她怀着他的孩子,一步步走近,恰闻身后有烟火炸开的砰然声,不需要回头,她已经在他眼中看到了那璀璨。

    也看到自己眉宇间的幸福。

    有人声欢笑惊呼,她凑在他耳边,扬声喊道——

    他没听清,好看的眉眼都是疑惑。

    赵玲珑心中柔情涌动,无声重复——吾夫俊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不远处内宫城有内侍狂奔而出,手中拂尘飞扬,口中呼声完全被天上烟火炸响掩盖——

    “圣上有旨,赵氏有女唤玲珑,今献菜有功,特赐民间封号‘大唐女膳祖’”

    -------------------------------------------全文完结---------------------------------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女膳祖(重生)》,方便以后阅读大唐女膳祖(重生)第 66 章 盛莲花香,乞巧遇知心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女膳祖(重生)第 66 章 盛莲花香,乞巧遇知心并对大唐女膳祖(重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