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参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胡萝卜s 本章:第127章 参观

    下午,林建设带圆圆参观了自己的养殖场和药厂,希望消除她对家中条件的疑虑,让她能安心与林彬彬相处。

    一天相处下来,林建设和于海娟觉得圆圆是个善解人意的孩子,言行温柔体贴。

    无论是加菜这样的小事,还是其他行为,都能看出她对长辈的关心。

    于海娟尤其喜欢这样的性格,便带着圆圆去菜市场,学做她喜欢的菜肴。

    林建设买了些牛圆圆喜欢的菜回家做饭,他们开始准备晚餐时,牛圆圆主动提出帮忙。

    于海娟炒了几道菜后,剩下两道由牛圆圆负责完成。

    她将这两道菜端上桌后,林建设、于海娟以及小林都对她的手艺赞叹不已,连一向挑剔的林彬彬也感到惊讶。

    林建设一家人都品尝了牛圆圆做的菜肴,一致认为她的厨艺非常出色。

    林建设心中感慨,如今既高学历又有好工作的女孩很少,还能下厨的更是难得。

    他严肃地对儿子说:“小林,像牛圆圆这样的姑娘要好好珍惜,如果你没把她娶回来,我不会饶你。”

    于海娟也鼓励小林要努力,并告诉牛圆圆如果遇到委屈可以找她解决。

    因医院紧急来电,牛圆圆需要赶回去做手术,小林和她简单吃完饭后便前往医院。

    临走前,于海娟和林建设站在门口目送他们离开。

    (aibe)

    当小猫关门之际,有人敲响了林建设家的门。

    开门后,林建设发现是一位面容憔悴、衣衫凌乱的人,由于头发纠结成团,难以分辨性别。

    林建设打开门时,也被眼前的景象惊了一下。

    他看着倒在地上的女子,心生怜悯,便问:“你是不是饿了?我去给你拿些吃的。”

    然而,还没等女子回应,她便昏倒在了门口。

    于海娟听到动静赶来,也被这一幕吓到了。

    于海娟疑惑地问:“这是谁呀?怎么会倒在我们家门口?”

    林建设见状,觉得女子非常可怜,提议让她暂住一晚。

    于海娟仔细观察,发现这是一位看起来很年轻的女孩,身形和面容都很单薄。

    于是,于海娟拿来热毛巾帮她擦拭脸和手。

    不久,女孩苏醒过来,而此时于海娟已为她准备了一碗小米粥。

    她将粥端到女孩面前,轻声问道:“你从哪里来?家在哪里?”

    女孩声音虚弱地回答:“我是四川人,刚到京都半个多月。

    因学历不高,一直没能找到工作。”

    于海娟耐心地用勺子喂她喝粥。

    女孩接着解释,因两天没进食,身体虚弱才晕倒。

    喝完粥后,于海娟建议她当晚就留宿于此。

    女孩感觉头不那么晕了想离开,但被林建设和于海娟劝住。

    他们担心夜晚路况复杂,怕她再出意外。

    女孩感激两人并非坏人,答应暂住一夜。

    于海娟带她简单洗漱后,各自休息。

    次日清晨,杨杰先起了床,径直走向厨房做早餐。

    由于昨晚休息不好,于海娟今天起床比平时晚了些。

    当她醒来时,发现杨杰已经做好了早饭,正等着他们一起吃。

    于海娟心中感叹,这孩子不仅勤快,还很懂事。

    三人共进早餐后,于海娟注意到杨杰的衣服又旧又脏。

    林建设从衣柜中取出一套衣服递给杨杰,让他换上。

    经过一番梳洗和更衣,杨杰显得格外精神,只是说话仍带着些许四川口音。

    杨杰向林建设和于海娟道别准备离开时,林建设嘱咐于海娟给了他一百元,说是用来买饭吃。

    于海娟将钱递给杨杰,叮嘱她好好保管。

    杨杰离开后,林建设对身旁的于海娟说道:“我昨夜考虑过,打算让杨杰到药厂工作,可转念一想,对她并不太了解,而且她还来自那么建设的四川。”

    于海娟回应道:“是啊,我也曾想过提议这件事,但看你没说什么,也就没提。”

    林建设思索着:做生意还是得多加小心,毕竟对杨杰这个人还不熟悉。

    杨杰来到京都已有半月,这么年轻却仍未找到工作,这让林建设感到疑惑,因为京都的就业机会并不少。

    原来,杨杰是从四川的一个偏建设山村逃婚而来。

    四川自古以来重男轻女,人们结婚年龄普遍较早,十七八岁的女子便常为

    。

    杨杰家

    有六人,她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上有两位已出嫁的姐姐,下有一个尚未成年的弟弟。

    由于杨杰读过书,比两个姐姐更多一些,她不愿像她们那样早早结婚生子。

    按照当地传统,出嫁时女方需收取男方的彩礼。

    杨杰的两个姐姐出嫁时都收过彩礼,她的母亲希望她也能尽快结婚,以筹集弟弟成婚时所需的费用。

    村里有人为杨杰介绍了一位年长十八岁的单身汉,此人腿脚不便,家境贫寒。

    杨杰不愿接受这样的命运,决心逃离家乡。

    彩礼过后的第二天,杨杰便悄悄离开了家。

    身上没带多少钱,她只能搭陌生人的顺风车,一路颠簸才抵达京都。

    听说京都找工作容易,她一心想到这里闯荡,即使找不到顺风车,也会徒步走高速路。

    途中历经艰辛,终于来到京都。

    因为走得急,她连身份证都没拿就到了京都。

    杨杰去餐馆或面试工作时,都因缺少身份证而被拒。

    没有收入来源,她在街头风餐露宿,勉强维持生活。

    一天清晨,林建设如往常般前往养殖场。

    临近五月节,猪肉和鸡肉需求量增加,他的养殖场格外忙碌。

    于海娟有时也会过来帮忙。

    附近酒店常来这里挑选活猪、活鸡运回屠宰。

    养殖厂生意兴隆,还有人购买活鹅,工人也会帮忙宰杀后再出售。

    场内四个工人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

    有位饭店老板订购了四头猪,林建设便找了一辆车随同车主将猪送到指定地点。

    返回途中,林建设发现路边田地里躺着个人影,便让司机停车查看。

    还没靠近,他就觉得这人有些眼熟。

    走近后,认出是两天前借宿的女孩杨杰,身旁还有一个空药瓶。

    林建设意识到她可能服毒轻生,立刻喊来司机一起把她抬上车,并将药瓶装进口袋。

    随后,他们迅速将杨杰送往最近的诊所。

    杨洁被送至诊所后,医生立即对她进行了洗胃处理。

    医生告知林建设,杨洁并无大碍,很快就能恢复意识。

    听到这个消息,林建设紧绷的情绪终于放松下来。

    他暗自庆幸,幸好及时发现杨洁的情况,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不久,杨洁苏醒过来,瞥见身旁的林建设,立刻情绪崩溃开始哭泣。

    林建设轻声安抚她:“别担心,没什么大问题。

    生命最宝贵,有什么事情值得你这样做?”

    杨洁抽泣着解释,近半月来她一直勉强度日,生活艰难。

    她还责怪林建设不该救她,认为住院浪费了钱。

    听完医生的建议,林建设决定带杨洁回四合院休养。

    刚进门,于海娟便注意到他们,林建设简单讲述了事情经过及杨洁目前的状态。

    得知杨洁因无身份证难以找到工作的困境,于海娟决定让她暂住家中,身体康复后再考虑其他事宜。

    杨洁深受感动,眼含泪水承诺未来定会报答他们的恩情。

    林建设和于海娟则表示无需挂怀,帮助她是应该的。

    一周后,杨洁的身体逐渐好转,也开始主动分担家务。

    于海娟发现杨洁不仅勤快还能干,内心更加喜爱这个女孩。

    这些日子以来,杨杰总是主动承担家务,从买菜、做饭到整理家务,全由她一人完成。

    于海娟见杨杰身体已基本恢复,便打算和林建设商量,让杨杰到药厂工作。

    一天下班后,于海娟将林建设拉到一旁,小声说道:“杨杰恢复得差不多了,总不能让她一直留在家里帮忙做家务,你看能不能先安排她在你的药厂工作?”

    林建设听后表示赞同,他早已计划好,待杨杰康复后就安排她到自己的厂里上班。

    杨杰得知此事,内心充满期待,她一直为没有合适的工作而苦恼,如今有机会进入药厂工作,决心好好表现,以此回报林建设和于海娟的恩情。

    林建设和于海娟商议后,林建设对杨杰说:“你的身体恢复得不错,暂时找不到其他工作,不如先到我的药厂试试?”

    杨杰感激地回应:“谢谢林建设叔叔和于海娟婶婶!我会尽全力工作,报答你们的恩情。”

    看到杨杰满足的笑容,于海娟也感到欣慰。

    因为第二天就要开始药厂的工作,杨杰决定今天将所有该做的家务做完。

    她趁天未黑、市场上仍有菜卖时,向于海娟借了些钱去采购食材,随后又将屋里屋外打扫干净,接着忙着准备晚饭。

    于海娟看着杨杰忙碌的身影,心中既感动又心疼,这样一个懂事又能干的女孩独自来到京都,确实让人怜惜,同时也看出杨杰对他们的深深依赖。

    杨杰虽然只来了十多天,但在她心中,已将林建设夫妇视为亲人。

    于海娟和林建设看着忙碌的杨杰,仿佛多了个贴心的女儿,心想若有这般女儿该多幸福。

    尽管杨杰与他们素不相识,但相处下来却像一家人般融洽。

    第二天清晨,杨杰便开始为全家人准备早餐。

    从小在家帮忙的习惯让她动作格外熟练,很快便摆好了四盘热腾腾的菜肴。

    吃过早饭,林建设带她去了药厂。

    王婷婷接待了他们,直接领杨杰参观了自己的车间。

    面对现代化的设备和宽敞的环境,杨杰感到既新奇又忐忑,担心自己能否适应这份工作。

    杨杰不愿辜负林建设和于海娟对她的期待。

    杨杰心想:即便我什么都不懂,但只要努力学习、认真研究,就一定能掌握这门工作。

    我相信自己!加油!

    杨杰默默为自己鼓劲。

    经过王婷婷经理逐一详尽地介绍工作流程后,杨杰丝毫不敢懈怠,将每一句话都牢记于心,生怕遗漏任何小细节。

    杨杰依照王婷婷经理讲解的工作步骤认真完成任务。

    一天下来,杨杰觉得这份工作还算顺手,便向王婷婷经理表示自己能胜任这份工作,请她放心。

    林建设听王婷婷经理称赞杨杰的工作态度后,也认为杨杰虽然年纪轻轻,却十分勤勉且能吃苦。

    药厂的工作本就不轻松,就连长期在此工作的员工都觉得不易。

    令人意外的是,杨杰仅用半个月就适应了药厂的工作节奏,且表现得游刃有余。

    由于她过于勤奋,一天的工作量几乎相当于一个人半的工作。

    这让部分药厂员工产生了不满,尤其是李妹和赵梅,她们最瞧不起杨杰这种能力出众的女孩。

    李妹和赵梅平日工作拖沓,只求完成基本任务即可,且从不提前准备。

    经理交代的任务常无法按时完成。

    因此,当杨杰这样的高效员工到来时,她们如同看到眼中钉一般。

    闲暇时,两人总爱议论杨杰的不是。

    她们甚至造谣说杨杰是从外地被老男人拐来的。

    还有人声称杨杰是从逃出的女人。

    药房里渐渐流传开这样一番话,工人们开始对杨杰敬而建设之,甚至有人担心杨杰身上有传染病会传染给他们。

    事情越闹越大,王婷婷经理也听到了风声。


如果您喜欢,请把《四合院:从被坑到镇压全场》,方便以后阅读四合院:从被坑到镇压全场第127章 参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四合院:从被坑到镇压全场第127章 参观并对四合院:从被坑到镇压全场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