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秋庄稼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寒川子 本章:第六章 秋庄稼

    风扬病了。

    风扬慢腾腾地回到大队部,一屁股坐下,痴痴地看着窗外的竹子,状如傻呆。

    吃过早饭,志慧到大队部上班,风扬就好似没看见一般。志慧与他说话,他也不应。起初志慧以为他在想事情,没有在意,到小晌午时,见他依旧是这个姿势,叫他依旧不应,这才着慌,回家叫来民善。

    民善与志慧合力将风扬架回家里,放在床上。瘿脖子一见,反身回到里间,在亡夫灵牌前扑通跪下,口中呢呢喃喃,不知唠叨些啥。陈姐儿怔怔地站在床前,竟如痴呆。民善看出这一家没有可商量的人,眼珠儿一转,叫志慧去请天旗。

    天旗把会儿脉,眉头挽成疙瘩。

    “万支书他……咋哩?”志慧急问。

    天旗没睬他,眉头越拧越紧。

    志慧又要再问,见民善瞪眼过来,赶忙憋住。天旗吸口气,伸手翻开风扬眼皮,审一会儿,再次搭脉。

    有顷,天旗放开脉,走到正间。

    民善急跟出来,压低声音:“天旗叔……”

    天旗摇头:“支书这病怪,不好治。”

    瘿脖子从里屋走出,扑通跪下,哭道:“天旗呀,我知道他这病大,你……你说啥也得救他,老嫂子求你了!”

    天旗死力将她扯起来:“老嫂子,快起来。支书这病能治,得吃药。药我有,不过,得请药引子!”

    “啥引子,我去请!”志慧自告奋勇。

    “烟爷烟杆里的烟屎!”天旗白他一眼。

    老烟薰长烟杆里的烟屎专治死症病,村里除去天旗,谁也讨不来。志慧脖子一缩,咂咂舌头,退到一边。

    见陈姐儿也走出来,天旗吩咐:“陈姐儿,你去食堂,熬点姜汤,先让支书喝下!”

    陈姐儿点点头,出门去了。

    “老嫂子,我求药引子去了!”天旗向瘿脖子打声招呼,也走了。

    瘿脖子没睬民善父子,径直走进西间,坐在风扬床上,目光哀怨地望着儿子。民善使个眼色,嘴一努,招呼志慧走出院子。

    “爹,风扬叔这病……”志慧心里一直窝着疙瘩。

    民善白他一眼,又走几步,顿住步子,小声说道:“早上那阵子,老子咳嗽一声,亏你小子还算机灵,要是跟他走进去,这阵儿就得跟他一样!”

    志慧打了个冷战:“究……究底是咋……咋哩?”

    “咋哩?”民善指着远处几棵大杨树,“那树谁敢放?风扬瞎整,惹恼树精了。当场没要他的命,树精已经开恩了!”

    “这……”志慧惊道,“支书有救没?”

    “这要看烟爷的药引子能不能镇住了!你小子,以后当心点!”民善数落他几句,拉他走了。

    志慧扫一眼远处的大杨树,再次打个冷战。

    天旗讨来药引子,包好几剂草药交给瘿脖子。瘿脖子熬好,看着风扬喝下。风扬一睡七天,没出角门一步。不究谁来看他,一概不见。

    与此同时,各种流言在村里传开。大杨树流血、显灵、风扬中邪、老烟薰给药引子救风扬一命等故事串成一线,迅速成为整个谷地的谈资。大杨树血溅风扬的场面是众人,包括得旺、老黑等外村人,亲眼所见,风扬生病又是实证,向来不信邪的白云天纳闷了。

    这日迎黑,视察完土炉群后,白云天和韦光正辞别易六成,直奔四棵杨村,在几棵大杨树下细审许久,又凑近万家杨查验斧痕,见里面果有血迹,且这血迹不像是做过手脚的。白云天挨个察看另外三棵杨树,又拿小刀挑选几块树皮,剥透,亦不见一丝儿做手脚的痕迹。一切迹象表明,万家杨是真的流血了。

    二人蹲在井边,相对沉思起来。许久,白云天起身,再次仰望几个巨大、浓密的树冠,轻叹一声,对韦光正道:“走吧,这儿没啥看头!”

    二人到代销点买上两包黑糖,走向风扬的院落。风扬正坐在床上,头上包条白毛巾。见是两位领导,风扬欲下床,白云天赶前一步,一把按住,就势坐在床沿,掏出纸卷烟。韦光正站在床头,两眼望着风扬,眼角眯眯笑,声音极是轻柔:“风扬同志,打眼看上去,你的气色蛮不错嘛!”

    “我……”风扬嗫嚅,“白书记,韦书记,我……我……十天期限过了,可……四千斤炭……”

    “风扬同志,”白云天拿出火柴,点上烟,深吸一口,“听说你病了,我跟韦书记特意来,是看望你的,不是讨炭的!见你气色不错,我俩也放心了!”

    “可……可那炭……”风扬的心依旧不定。

    “实在弄不到,就算了!”白云天又抽了一口,“再说,韦书记得到消息,说是运煤车队回来了,过几日就到。有煤烧,要炭啥用?”

    “真的!”风扬又惊又喜,眼中出泪,“这……太好了!简直是太好了!”急从床头摸过烟袋,匆匆揉上一锅,拿过白云天的烟头,接上火,接连吧嗒几口,吁出一口长气,伸长脖子冲外面大叫,“妈,去一趟食堂,告诉磙子,让他拾掇几个好菜,再到代销点拿几瓶烧酒,送到大队部,就说我跟领导喝几盅!”

    “让磙子叫上志慧!”韦光正笑了笑,补充一句。

    瘿脖子应一声,走出院子。

    晚宴上,因有雪梅在场,白云天甚是畅快,一个人喝去一瓶多,脸上的大疤涨得发紫,两只眼珠子转也不转,只盯在雪梅身上。雪梅却视作不见,既不劝他喝,也不阻他喝,只是闷声坐在那儿,一口接一口地吃菜,脸上无一丝儿表情。

    几瓶酒快完时,万磙子走进院子,说是四处寻了,不见志慧。风扬喝多了,破口骂道:“这小子,野哪儿去了?寻他爹去!”

    “寻过了!”磙子说道,“民善说,迎黑时还看到过他,这阵儿没影了!”

    风扬转头望向韦光正,抱歉地说:“韦书记,你寻他可有事儿?要是不急,赶明儿我跟他说!”

    “没啥大事儿,”韦光正看一眼白云天,呵呵笑道,“社里忙不过来,白书记相中志慧,有意调他帮阵儿忙,本想先问问他,看他愿去不,这阵儿寻不见,只好跟你打商量了!”

    “这……”风扬一怔,转望白云天。

    “这啥哩?”白云天呵呵笑道,“别是舍不得吧?”

    “咋可能哩?”风扬赶忙赔笑。

    “是哩!”雪梅瞥他一眼,鼻孔哼出一声,带笑不笑道,“领导放心,我们万支书没啥舍不得的!莫说是孙志慧,即使领导剜他心上肉,万支书也舍得!”

    万风扬面色紫涨,憋住气一声不吭,只将头勾下,恨不得钻进八仙桌下。韦光正瞧出端倪,端起一盅酒推到雪梅跟前:“雪梅同志,来,喝一盅!”

    雪梅端起来,仰脖子一饮而尽。

    “好酒量!”韦光正倒满两盅,在白云天、雪梅跟前各推一盅,“雪梅同志,来,再陪白书记喝一盅!”

    雪梅拿过酒壶,又倒两盅,一并推给韦光正和风扬,呵呵一笑:“中!不过,我要不陪都不陪,要陪就陪你们仨!”说着,她端起酒盅,一饮而尽。

    白云天、万风扬二人满脸尴尬,只好端起酒盅,与韦光正一道,仰脖饮下。

    就在万磙子满村子寻人时,志慧正蹲在村西的一道干沟里,对面坐着清萍。沟沿上是二队的苞谷地,苞谷秆儿密密麻麻,腰里无不别着大穗子,灌饱浆了。

    虽已入秋,天气并不冷。苍茫的月光下,清萍只穿一件花格子棉衫,圆鼓鼓的两只小奶尖子直顶一层薄布,身上散出少女的体香,两只大眼眨也不眨地射在志慧身上。志慧的心怦怦跳着,勾着头,咬着牙,不敢看她。

    两人面对面,一个蹲,一个坐,谁也不说话,对耗着。

    “姑奶,”志慧憋不住了,依旧勾着头,“你让我来这里,说是有话要说,咋不说哩?”

    “这阵儿没了!”清萍应道。

    志慧起身:“要是没话,我得赶回去,方才好像听到有人喊我!”

    “不中!”清萍断然说道。

    志慧心里扑通一声,只好再次蹲下,嗫嚅道:“姑……姑奶……”

    “不准喊我姑奶,喊我清萍!”

    “清……清萍!”

    “嗯,说吧!”

    “你……你想干啥?”

    “不干啥!”清萍的声音缓缓的,“只是想看看你,这还没看够哩!”她提高语气,几乎是在下命令,“别蹲着,屁股挨住地,就跟我一样!”

    志慧脸上一热,沉下屁股,坐在地上。

    “坐到我这边!”清萍又下命令,“太远了,我咋看得清哩?”

    志慧迟疑一下,身子没动。清萍候有一会儿,嫣然一笑,自己挪过屁股,移到志慧身边,紧挨他坐下。

    月亮钻入云层,天色暗下去。

    “摸摸我的手!”清萍伸出手去,搭在志慧的右腿上。志慧的右腿抖一下,正要移开,清萍牢牢按住:“别动!你忘了,小时候在苞谷地里,你……你还压过我哩!”

    听她说出这话,志慧的心再次狂跳,脸上羞得通红,恨不得将头埋进两腿之间。清萍看着他的憨样,咯咯笑起来:“志慧,前阵子你领人收木头时,凶巴巴的一身是胆,这阵儿咋全没了?”

    “姑……姑奶……”

    “叫我啥?”

    “清……清萍……”

    “嗯!”清萍一把捉过他的手,声音温柔下来,“志慧,你不抬头,叫我咋看你哩?”

    志慧无奈地抬起头。清萍盯住他细看一会儿,甜甜地笑了。她悄悄沉下头去,将一张俏脸轻轻贴在他的大腿上。在一阵猛烈的颤动之后,志慧不动了。志慧的呼吸加粗了。志慧的右手不由自主地搭在清萍圆润的肩膀上。

    月亮钻入更厚的云块,天色更暗了。

    日头正南时,四队的开饭钟响了。黄老五家的大院子里挤满了人,男人排作一队,女人排作一队,娃子排作一队,各人手里拿着碗筷,嘻嘻哈哈地笑闹着,蠕动着。按照通知,食堂依旧敞开供应,稀饭、馍不限量,谁想吃谁拿,只有炒菜数量有限,由掌勺人老五控制。

    老五的面前摆着两个大盆子,一个是炒豆角,另一个是炒茄子。虽然没肉了,但油水没少。老五呵呵笑着,无论谁的碗伸过来,他的勺子都会从盆里舀出半勺菜,动作麻利地倒进碗里,青壮男女一大碗,老人孩子一小碗,不偏不倚,准确得就像称过一样。待三个队散尽时,两个盆里均只剩下盆底,有十来碗,是特意留给晚归人的。

    在老五打菜时,青龙走进堂间,目光锐利地打量粮囤子。大吃大喝近两月,从各家各户收上来的陈麦、新麦,外加队里交公粮后的剩余,共计五大一小六个囤子,这阵儿仅余三个,且其中一个已经瘪下去二尺多。靠墙角是个小囤,约两千斤,是他特意留下的麦种,动不得。照这样吃下去,余下这点麦子顶多能撑两个月。看来,他得马上召开队委会,不能再这样吃下去。要过年,要过节,还要过荒春,不节俭不中。好在秋收在即,只要全体队委同意改吃粗粮,日子还能过得美滋滋的。

    青龙打定主意,关上房门,套上锁,走到院里。

    菜分完了。院里院外,男女老少或站或蹲或坐,无不吃得津津有味,四处响起咬嚼声和哧溜哧溜的喝汤声。

    青龙没走几步,脚底下一软,一个趔趄。青龙稳住身子,低头一看,是大半个白馍。青龙火了,弯腰拾起白馍,眼珠子四下乱抡,落在近旁的三个半大孩子身上。一个是老鸭子的儿子小鸭子,一个是傻祥,一个是长桂的儿子山娃。

    “谁扔的?”青龙黑着脸,晃晃手里的白馍。

    小鸭子和山娃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说话,只有傻祥顾自闷头吃饭。

    “问你们话哩,谁扔的?”青龙提高声音。院里的人都听到了,目光齐射过来。

    “我扔的!”小鸭子忖知赖不过去,咬一口手中的白馍,歪头应道。

    “日过你奶哩,这馍好端端的,为啥扔掉?”青龙骂起来。

    “拿时没看清楚,半边让水泡过了,不好吃!”小鸭子脸上一红。

    青龙打眼一看,果然有半边软一些,显然是在出锅时,被笼边流下的蒸馏水浸过了。青龙吹去灰,咬一口,嚼几下,咽下去,又骂起来:“咋个软了?难道能比你在家吃的泡馍软?你这是死作孽!”

    小鸭子当众受辱,脸色紫涨,豁出去了,气呼呼地站起来,梗起脖子回骂:“叫个!我扔了,你想咋哩?”

    “扔你妈那个毛!”青龙挽起袖子,冲上去就要揍他。家兴疾步赶上,将他死死拖住。

    “你放手,看老子揍扁他!”青龙一边挣脱,一边大骂。

    “你揍谁!”小鸭子也挽起袖子,扎好架势。小鸭子十五岁了,个头差不多跟傻祥一样高,只是块头小些,身子骨儿单薄。

    正在院外吃饭的老鸭子听到声音,急赶过来,见是宝贝儿子在跟青龙顶嘴,几步冲到小鸭子跟前,照脸就是一巴掌,破口骂道:“日过你妈哩,敢跟队长动粗!”

    小鸭子捂住脸,蹲在地上呜呜大哭起来。

    老鸭子听得伤心,指着他骂道:“哭你妈那个毛!有理说呀!”

    小鸭子忽地站起来,擦把眼泪,指着满地的碎馍块,哑起嗓子:“爹,你看看,地上扔得到处是馍,连狗都不吃,李青龙没长眼咋哩?我就扔一块,还是水泡过的,他偏就看见了,指鼻子骂我。这不是摆明欺负人吗?”

    老鸭子打眼一看,院里果然扔下一地碎馍块,有的焦着边,有的焦着底,有的是被人揭下的馍皮,还有的好端端的什么也不是,仅是吃不下去就被随手扔掉了。果有几条狗遛来钻去,这儿闻闻,那儿嗅嗅,没一个肯动嘴的。

    老鸭子脸上挂不住,由不得落泪,照小鸭子又是一巴掌,哑起嗓子吼道:“你还敢犟嘴!还敢跟人家比!咱是谁?咱是投奔来的,是外人,是小老婆养的,你鳖娃子没长心,咋能跟人家比?”

    经小鸭子刚才那一说,青龙也觉自己过分,又听老鸭子刺出几句,牙根儿恨得痒痒的,连跺几下脚,扯嗓子吼道:“四队的,大人娃子,都他妈的过来!”

    其实,不用他吼,大人娃子早围拢了,都在瞧热闹哩。李青龙暴起的眼珠子四下又是一抡,指着一地碎馍块骂道:“俗话说,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这些东西是哪些王八羔子扔的?都给我捡起来,吞下去!日你们祖奶奶哩,糟蹋粮食也不是这个糟蹋法!”

    众人面面相觑,却没一人动手。场面正自尴尬,进才走过来,弯下腰,一个接一个地捡。捡够一大把,进才缓缓走到墙边,寻到墙窟窿,塞进去,一块接一块,塞完了,扭头又捡。众人一见,也都跟着捡起来,学进才的样子塞进墙窟窿里。

    清萍听说志慧要被调到社里,一下子傻了。

    志慧却是惊喜交加,一则自己前途光明,二则正好躲开清萍。他不是不喜欢清萍,而是觉得清萍就像红辣椒,看着美,吃着受不了。他知道,他与清萍之间注定没有好结局的。抛开辈分不说,老有林他是惹不起的。此事若是让老家伙知道,还不把他捏死?再说,同村人搞恋爱,在四棵杨还没发生过。若是听凭她继续闹下去,事情搞大,他在村里就会身败名裂,自毁前程。前些时,他之所以躲她,原因也在这里。不想清萍是个痴心眼儿,像胶水一样粘在他身上。他正思量没个解脱,社里竟要调他。志慧喜出望外,当下收拾行李,打算后晌上路。

    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除去一捆铺盖卷儿,志慧的所有家当,就是他在镇上读书时的课本及近年来收集的各种报刊。志慧正在大队部闷头收拾,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不及他作出反应,清萍已如疾风般旋进小院,倚在门框上,一边喘气,一边直勾勾地望着他。

    “清……清萍!”志慧吃一惊,嗫嚅道。

    “孙志慧,听说你要到公社里当大干部哩!”清萍匀过气,劈头就是一句。

    “哪来的事?”志慧辩解,“白书记临时借调我帮点忙,过几天就回来了!”

    “你骗谁!”清萍把音量调高,“你当我是崔家二祥,一哄就上当呀!告诉你,我连鼻子眼儿也不信!”

    “嘘!”志慧吓得面如土色,压低声音,“我的姑奶奶,小声点儿,要是让人听见,我就完了!”

    “没偷没抢,你完个啥哩?”清萍不依不饶。

    “快进来说!”志慧恳求,“院里人多,你站在门口,不好看!”

    清萍走进屋门,放低声音,语气软和下来:“孙志慧,不究咋说,你不能把我忘记!夜黑儿的事,我记着哩!你捏住我的手,弄得我心里一直痒,后来……后来你又是这又是那,我全依你了。今儿你拍拍屁股走人,敢不回来,看我到公社寻你去!”

    “姑奶,看你说些啥呀!”志慧羞得满脸通红,后悔昨晚没能把持住。也幸好他的胆子不大,没再继续。不然的话,娄子可就捅大了。

    “还在叫我姑奶?”清萍再次虎起脸,“孙志慧,我告诉你,你亲也亲过了,摸也摸过了,打夜黑儿起,我就是你的人,这辈子谁也不嫁,只候着你!”

    志慧打了个寒噤,生怕她再说出什么,赶忙赔笑,接上话头:“你看我是那种人不?我能不知道你的心?其实,你不知道我在心眼里有多喜欢你!”

    “喜欢顶屁用,我要你娶我!”

    “娶……娶……”志慧心里一颤,“你我年纪都还小哩,这……这事儿早八百年哩!”

    “早归早,你得应下。要不然,我心里不踏实!”

    “中,我应下!”

    “咋个应法?”

    “娶……娶你就是!”

    “不中!”清萍小嘴一撇,“这话勉强,我要你说利索点儿!”

    “哎哟,我的姑奶奶呀,咋恁难缠哩!”志慧皱起眉头,苦笑一声,“中中中,我娶你了!”

    “起个咒!”

    “骗你是孙子!”

    “不中!”清萍小嘴又是一撇,“你原本姓孙,按辈分就该叫我姑奶,就该是我孙子。咒个毒的!”

    “要是……要是我不娶你,就让我……我……”志慧挠挠头皮,“我得好好想想,想个毒的,对,就让我出门遭雷轰,不得好死!”

    “我信你!”清萍盯住他狠看几眼,“啥时候走?”

    “许是明儿吧!听说是白书记接我!”志慧怕她再缠下去,眼睛眨巴几下,打个谎儿。

    “那……”清萍想了想,“真要这样,我就不送了!不过,一得空,你就得回来看我,甭让我总是巴望!”

    “中中中!”志慧忙不迭地答应,同时下出逐客令,“要是没别的事,我得马上出去一趟,跟万支书约好了的!”

    这日后晌,老有林收工早了些,瞧瞧天色,离晚饭还有大半个时辰,闲着也是烦闷,正自没个消遣,远远望见旺田、旺地在大杨树下玩耍,遂走过去。

    天气有些闷。两个孩子一见他来,边喊爷爷,边飞迎上来。老有林呵呵一乐,一手抱起一个:“走,跟爷爷玩去!”

    两个孩子却不让他抱,从他怀里出溜下来,一人拉上他的一只手。老有林扯着两个孙子,晃晃悠悠地走出村子,朝东边的河坡地走去。

    又是一个大丰收。望着一地黄澄澄的秋庄稼,老有林乐不合口。

    走过洼地时,看到青龙先前在土墙内挖出的长形水池,两个孩子直奔过去。旺田噌噌几下脱光衣服,扑通一声跳下去。不满三岁的旺地怕水,站在岸边看。老有林在池边蹲下,掏出烟袋,笑眯眯地瞅着旺地:“你小子,下去呀,里面有小鱼,有小虾,还有大蛤蟆,有你逮的!跟你哥比赛,看谁逮得多!”

    旺地瞪大眼睛盯着水面,依旧迟疑。水不深,没及旺田的胸脯。旺田在水里扑腾一会儿,扎猛子朝下摸。

    老有林抽几口烟,见旺田露出头,盯他看一小会儿,笑道:“田儿,常言说,浑水摸鱼。想逮鱼,就得把水搅浑!”

    旺田搅起水来。旺地看得兴起,又有爷爷鼓励,由不得也脱光衣服,试探着出溜下坑沿,不一会儿,胆子大起来,与旺田嘻嘻哈哈,玩起水来。

    不过一袋烟工夫,池水就被搅浑了,真有小鱼浮出水面,露出一个个小头,但在两兄弟伸手抓时,小头立即沉下。兄弟二人又搅一时,小鱼终于迷瞪起来,无论怎么抓,也不沉水了。

    二人抓有半个时辰,在岸上扔下一小堆。老有林教他们剥光草茎,从小鱼的腮里穿入,口中穿出,穿成两个小串。两个孩子穿好衣服,一人提一串,跟在爷爷身后,继续朝河坡上走。

    走没多久,爷孙三人来到高产田前。老有林站在田头,两只老眼眨也不眨地盯在田里的大苞谷穗上。

    “爷,看啥哩?”旺田问道。

    “你们看,”老有林回过神来,指着苞谷地,“这是高产田。今年麦收,这亩地打出两石麦哩!”

    “两石是多少?”

    “一千斤!”

    “爷,你说得不对!”旺田纠正他,“他们说,这亩地打出了五千斤!”

    “他们是胡扯!”老有林沉下脸,“你们甭信!爷种一辈子庄稼,一亩地从未打满一石。这地能打两石,爷是头一遭种出来,梦里笑醒好几回呢!说打五千斤,就是十石,那是他们胡扯!”

    “爷,他们为啥胡扯?”

    “这……爷说不好,反正是胡扯,你俩不能信!”

    “嗯,”旺田点头,“我不信了。我只信爷说的!”

    “乖!”老有林拍拍他的头,笑了。

    “我也只信爷说的!”旺地嚷起来。

    “你也乖!”老有林抱起旺地,将他放在肩上,拉上旺田绕着高产田及附近一片庄稼地转了一大圈,指着这些地说,“你哥儿俩看清楚没?爷转这一大圈,是咱家的地,姓成,是老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传给你们的!”

    “爷,这是队里的地,不是咱家的!”旺田反驳,“他们告诉我,所有的地都是队里的!连咱们一家人也是队里的!”

    “谁告诉你的?”

    “明全、明星、民智、民勇……那些大的,都是这么说!”

    “田儿,”老有林眉头紧皱,郑重说道,“爷告诉你,这块地,这阵儿是队里的,没错!不过,它是爷交给队里的,队里只是帮咱种!你,还有旺地,你俩要记牢,这块地姓成,是咱成家的,永远都是咱成家的!这阵儿,爷只是暂时交给队里,让队里保管,记牢了吗?”

    “记牢了!”两个孩子郑重点头。

    就在过中秋节前一天晚上,一条特大喜讯传遍战红旗人民公社:省地质队两名队员在北山黑龙沟发现特大铁矿!

    时间就是一切,省政府、地委行署迅速行动起来。行署贾书记连夜赶到伏牛县部署工作,又与刘书记奔赴黑龙沟实地勘察,当场决定在北山设立炼钢厂,修建两个年产上万吨的大型钢炉,年前力保五千吨钢锭。计划层层上报,仅只一周,中央的批示就传达下来了。

    紧接着,临时筹建指挥部宣布成立。贾书记挂帅,刘书记出任副总指挥,白云天、韦光正出任突击队正副队长。

    作为省级建设项目,大批技术人员、设备、煤炭等急需调拨进山,原来通往县城的土路无法满足需要,修建新的盘山公路成为摆在突击队面前的当务之急。

    白云天、韦光正迅速行动,各个大队连夜召开动员大会,凡是能动的社员全部出动,层层分任务,定质量,写决心书,确保公路一个月内畅通。与此同时,采矿突击队宣告成立,擅长放炮的白云天亲任队长。

    白云天喜欢这样的场面:千军万马大干社会主义。一队队人流打着红旗,呼着口号,唱着歌曲,从四面八方集中到一起,在黑龙沟里,在谷地南面的矮山低岗里,开山劈石。当炸山的爆破声一阵接一阵地传来时,白云天似乎又回到了战争年代,热血沸腾,脸上的大疤闪闪放光,身上有着使不完的劲儿。

    眼见白书记挽着袖子,抡着大锤,亲自朝岩石里打钢钎,亲自点火放炮,啃干粮,喝凉水,晚上也不回去,跟他们一道睡在野地,战红旗的社员谁也没得话说,人人奋勇,队队争先,比指标,争任务,恨不能在一天之内把路修通,一夜之间将山挖平,炼成一个铁疙瘩。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从县城到黑龙沟就如一条长蛇阵,红旗漫卷,口号震天,人声鼎沸,而双龙河两岸的二百多个土炉却是眼睁睁地遭到遗弃,炉子间堆放着未烧的木炭和煤饼,甚至他们数月来辛辛苦苦炼出来并派人日夜守护的渣铁也成为弃儿,扔得七零八落,到处都是。

    是的,比起行将炼出的五千吨钢锭来,这些东西几乎不值一提。

    更不值一提的是谷地里和岗坡上一块接一块、一片连一片、一天比一天成熟的秋庄稼。

    东方红等几个大队的主要任务,是打通南面山丘通往县城的公路,分配给四队的是三公里。没有大工具,社员们全凭农具打山石,甚是吃力,每拓进一步都是不易。

    老有林、长桂、双牛三人分在运输组,每人驱赶一辆牛车,从早到晚运土石。工地上似有运不完的土石,几头牲口全累趴下了,三人舍不得打牛,由不得自己帮衬些力气。

    不知不觉中,天气转凉,田野一片金黄,西北风送来阵阵庄稼成熟后的清香。要在往年,这阵儿该是农忙。老有林用力嗅嗅鼻子,打了个惊愣,自语道:“天哪,该收秋了!”

    中午吃饭时,老有林寻到青龙,指着四棵杨方向:“青龙呀,收秋了,田里的庄稼你还要不要?”

    青龙蹲在地上,拧起眉头,一口接一口抽闷烟。

    “你小子,大爷问你话哩!”老有林急了。

    青龙抬头,苦笑一声:“大爷呀,你问这话,我都想几天了,夜黑儿一宿没睡,恨不得连夜飞回去!”

    “我知道你娃子想得实,”老有林吧嗒几下烟嘴儿,“你去问问万家那个小鳖子,是铁疙瘩要紧呢,还是粮食要紧?”

    青龙去寻风扬。

    风扬咬会儿牙,小声道:“收秋的事,上头不是不知道,可……都到这时候了,没人嘣个话尖,叫我咋整哩?”

    “我问你,修路为啥?”青龙冷不丁问道。

    风扬白他一眼:“你是没事找事,问些啥话?”

    “说呀,给个回话!”

    “炼钢呗!”

    “炼钢为啥?”

    “为国家呗!”

    “国家为啥?”

    “为咱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呗!”

    “这就是了!”青龙吐出一口烟,将烟灰磕在旁边一块石头上,“万支书,啥叫好日子?对咱庄稼人来说,有吃有喝就叫好日子。庄稼种一季了,又是上粪,又是深翻,又是剔苗,又是除草,社员们累死累活,为的就是这几天,咱咋能扔下不管哩?”

    风扬听他把话绕到这里,长叹一声,蹲下来,咬会儿牙根,起身道:“跟我走一趟,找白书记去,看他咋说!”

    “中!”

    风扬、青龙在腰里别上干粮,沿双龙河直奔黑龙沟。从南山到老北山黑龙沟,中间又隔毛三十里谷地,上下少说六十里,二人赶到时,天色已黑定了。

    黑龙沟里到处是简易帐篷。天色虽黑,仍然有人干活儿,山谷里灯火晃动,不时传来口号声和爆破声。风扬打听几次,终于寻到一个帆布帐篷,见里面亮着两盏马灯,甚是光亮,韦书记与几个人正在谈事儿,志慧拿着笔,守在一旁不停记录。风扬住步,退后几步。

    “白书记不在,韦书记正在忙,咋办哩?”青龙小声问道。

    “急个啥!”风扬在帐篷外面寻块石头坐下,掏出干粮啃了几口,“有水没?”

    青龙递上水壶。风扬喝几口,掏出烟袋正要朝锅里揉烟丝,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传来,白云天领五个人直奔过来。

    风扬起身迎上,白云天伸手握住他,哈哈笑道:“哦,是风扬呀,许久没见你,怪想哩!”放开手,又握住青龙,“青龙同志,听说你的棋下得不赖,得空了,我让你一匹马,试试你的功力!”

    青龙嘻嘻笑道:“别听他们瞎说!我这臭棋,只配在村里唬人,借个虎胆,也不敢跟白书记下!”

    “臭与不臭,下过才知道!”白云天呵呵笑道,转向风扬,“走走走,你俩来得正好。韦书记说,上头派来几个专家,说是北京大钢厂来的,叫我过来见个面。我就近召集了几个大队支书,让他们也来开开眼界。你距离远,原本没叫,这阵儿来了,刚好一道去,见识见识啥叫专家!”

    “这……真是赶巧了!”风扬连忙赔上笑,扯上青龙,随他们走进帐篷。

    帐篷很大,算是临时筹建指挥部。客套过后,大家各寻地方,或蹲或坐。韦光正将几个专家逐个介绍一番,转对一个中年人道:“骆主任,白书记和几个支书来了,想请您介绍一下全国的大好形势!”

    骆主任双手推辞。白云天呵呵笑道:“是啊是啊,我们这些井底之蛙,没见过多大的天,你是大地方来的,好歹说几句,为我们指点迷津,鼓足干劲!”

    众人皆笑起来,骆主任推不过,敛住笑,咳嗽一声,声音有些激动:“同志们,我啥也不想说,只讲一件事,毛主席他老人家亲自炼铁,是我们厂的书记亲眼看到的,炼铁炉子就修在中南海!”

    “中南海在哪儿?”白云天眯着眼问。

    “在北京,”骆主任目光里透出向往之情,缓缓应道,“就在天安门旁边,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住的地方。听我们书记说,毛主席叫警卫员在他住的院里修建了一个土炉子,亲自填煤、拉风箱哩!”

    场面死一样的静,谁也没出声。突然,志慧号啕大哭。青龙抬眼一看,所有人都在抹泪,由不得也伤感起来。

    有顷,白云天忽地站起,声音哽咽:“同志们,大家听到了吗?毛主席他老人家亲自炼铁哩,还把铁炉子修在自家院里!毛主席是谁?是咱穷人的大救星,是红太阳,也就是天上的老爷子!他老人家恁忙,还要抽空炼铁,咱……咱……你们说,咱该咋办?”

    “大炼钢铁!”众人几乎是异口同声,无不带着哭腔。

    “中!”白云天脸上飞扬的大疤映着灯光,重重地挥动拳头,“我白云天要的就是这股冲天干劲儿!同志们,我们炼钢是为国争光,为毛主席争光!谁要是做孬种,日他奶哩,看我不把他活活塞进日天炮的炮眼里!”

    大家齐笑起来。

    白云天坐下来,韦光正轻轻咳嗽一声,脸上堆起笑:“同志们,白书记算是说到咱的心坎上了。你们都在这儿,我顺便提说两个事儿,一个是县委刘书记打来电话,要我们加紧建设,争取二十日内修通公路,一个月内建成高炉,年底务必炼出五千吨钢锭,向党中央报喜!另一个是,秋收在即,许多同志关心田里的庄稼。同志们,庄稼是要收,可比起五千吨钢锭来,这点粮食算个什么呢?算个小芝麻粒儿!五千吨钢锭哩,是个大西瓜。同志们,大家闷头想一想,是咱自家的小芝麻粒儿重要呢,还是国家的大西瓜重要?”

    众人面面相觑。青龙急了,刚要张口,风扬扯他一下,将他的话活活堵死在嗓子眼里。

    白云天接着说道:“嗯,韦书记方才说的,叫舍车保帅!我们舍去的是小家,顾的是大家,是国家!同志们,五千吨钢锭啊!若是造成枪炮,造成子弹,不知能消灭多少小鬼子,打死多少美国佬,夺回多少粮草弹药啊!”

    “那……公粮咋办?”不知是谁憋不住,嘟哝一句。

    “同志们,”韦光正扫众人一眼,郑重承诺,“刘书记早就想到了。经县委研究决定,为了钢厂的顺利投产,为了完成五千吨钢锭,所有参战大队免交秋粮!同志们,你们都是党员,只管放心大干,有党和国家在背后撑着,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什么话也不必说了。从大帐篷里出来,风扬、青龙互望一眼,连声叹气也没有,顺来路默默往回赶。与来时不同的是,返回的路特别漫长。二人照着星光,勾着头,一直走到东方发白,四条腿如同绑上铅块,每迈一步都似千斤重。

    回到工地时,天已大亮,社员们都已起床,纷纷在做上工前的准备。青龙顾不上休息,直接寻到老有林,将他拉到一边,一脸沉重地望着他。

    老有林心里一沉:“咋哩?连庄稼也不让收?”

    青龙长叹一声:“唉,大爷,甭提了。我忖摸了一路,现在只有一个法儿,放你回去,就说你的老毛病犯了。地里的庄稼,就交给你了。家里的老老小小,也任由你吆喝,能收多少算多少,甭累着,尽个心就中!”

    老有林脸色变了,缓缓蹲下来,掏出烟袋,却没装烟丝,只在手里掂来掂去,两道老眉毛拧起来,目光死死地盯在一块石头上。

    “大爷,中不?”

    老有林长吸一口气,缓缓叹出:“唉,青龙呀,这世道,大爷看不懂哩。前些时,大爷以为是万家那个人前疯在瞎捣腾,这阵儿糊涂了。你咋说都中,大爷听你的!”

    “你得先装病。中午开饭时,我开个队委会,准你回去养病!”

    “青龙呀,”有林又叹一声,咳嗽几下,喷出一口浓痰,“不瞒你说,大爷这病不用装,这些日来一直是在强撑着。你要是不信,去问问长桂和双牛,他俩知底!”

    青龙心里一揪:“大爷,你……要紧不?”

    “要紧不要紧,大爷顾不上了!”老有林语气沉重,“青龙呀,这阵儿,啥也没有庄稼要紧!好好的收成烂在田里,天不容啊!”

    “大爷——”青龙哽咽了。

    老有林回家的理由是养病,牛和车照理说只能留在工地。家兴与一帮年轻人被白云天抽到北山采石,没人护送。工地活儿重,人们吃得多,老五隔三差五就得回去。青龙叫老五回去拉粮,顺便护送有林回去。老有林坐在自己的牛车上,两手捂着胸口,夸张地呻吟着。老五驱着牛,刚走几步,青龙追在后面,当着社员们的面大声叫道:“老五,这次回去,你干脆多待几天,把面磨细点儿。上次的苞谷糁儿粗,直卡嗓子眼儿!”

    众人皆笑起来。青龙的言外之意再清楚不过的,老五听得明白,高唱一声:“好咧!”扬鞭去了。

    一季庄稼,最忙活的只在两个时段,一是播种,二是收获。播种虽忙,却是技术活儿,是细活儿,犁、耙、施肥、播种,躁不得,急不得,只能慢慢磨。收获却不一样,既是抢时间的急活儿,更是体力活儿。要是动作慢,碰巧遇上连阴雨,庄稼就算白种了。

    然而,青龙竟将如此巨大的任务放给一把年纪、大病缠身的老有林和身材瘦弱的老五,二人心里顿觉沉甸甸的,走一路,商量一路,硬是没个好法子。想想也是,二百多亩地,照往年,半月前就该收割了,这阵儿没动一镰不说,莫说是壮劳力,连个年轻女人也没个借用。

    老有林陡然想到学生娃子,心里一亮,刚到村头,不及回家,拔腿就朝白龙庙里跑。

    庙里冷清清的,不见一人。老有林正自惊异,宗先夫人听到脚步,走出房门。

    “人哩?”老有林急问。

    “进北山去了!”宗先夫人指着北山,“几天前,公社教办下发通知,要全体师生停课,支援北山建设。大前天,先生领人走了,留下我看门!”

    老有林怔在那里,脸色变了。

    “他大伯,有啥事儿?”宗先夫人问。

    “没……没啥!”老有林恍过神,如醉酒一般,跌跌撞撞回到家里。家里没有一人,老有林下意识地走进灶火,望见灶台上黑糊糊的两个大洞,这才意识到锅早没了,成刘氏在大食堂里。

    老有林长叹一声,赶到老五家,见老五也从牛屋里回来。偌大一个院子冷冷清清,只有成刘氏几个干不动重活儿的老太太在为留守的学龄前娃子准备午饭。听到人声,成刘氏裹着围裙,挪着小脚跑出来,见是老头子和老五,眼眶湿了,拿围裙擦拭。

    老有林蹲下来,抽会儿烟,抬头问道:“娃子们呢?”

    成刘氏也缓过来,指着外头:“麦场里玩去了。”

    “叫他们回来!”

    成刘氏踮着小脚出去喊人,老五凑上来,小声问道:“叫……叫……叫娃……娃子们干……干……干啥?”

    老有林看他一眼,吧嗒几下烟嘴儿:“你说,还能干啥?”

    吃过午饭,老有林、老五领着旺田、旺地、明山、明河、婉蓉、傻祥等没上学的十多个大小娃子,赶着牛车,匆匆忙忙地赶到河坡地。不一会儿,成刘氏及几个老太太也都拎着箩筐,扭着腰走到河头上。

    老有林抢先收的是苞谷。比起谷子、高粱、黄豆、芝麻来,苞谷最好收,只要掰下来,装到车上拉回去,就算收了。苞谷产量高,青龙种得也多,加起来差不多七八十亩,这阵儿叶子全黄了,腰里无不别着熟透的大穗子,个个就如棒槌似的。

    老有林、老五、成刘氏几人拼了命,大小娃子也被他们吆喝得挥汗如雨。旺地几个小家伙掰不动,有林安排他们搬运。到黄昏时,地上已经积下几个大堆,老五开始装车,赶牲口朝村子里拉。

    偌大的河坡地里,苞谷地一片接一片,大棒槌一根接一根,秋风劲吹,枯叶沙沙响。相对于这场数十年不遇的丰收秋景,这十几个前后忙活的老老小小,此刻显得势单力薄,哪里是个对手?

    娃子们干活儿,刚开始有股新鲜劲儿,势头一过,全都趴下了。第二天,刚刚干到晌午,除去婉蓉和傻祥,其余的全在地上躺着。成刘氏赶回去做午饭,娃子们无不嚷着回去。成刘氏叹口气,带上他们走了。及至后晌,只有婉蓉和傻祥坐着老五的空车来到地里。

    “咦,娃子们哩?”老有林急问。

    “一放下碗,全没影了!”成刘氏应道。

    老有林火了,大声骂起来。成刘氏白他一眼,啐道:“老头子,你叫唤个啥?收庄稼是大人的活儿,娃子们才多大?大的五六岁,小的二三岁,身子骨就跟嫩豆芽一样,连苞谷穗都拿不动,你咋忍心让他们没日没夜地干活儿?”

    “唉!”老有林长叹一声,望向婉蓉,“妞呀,累不?”

    “不累,爷爷!”婉蓉甜甜一笑,用力掰着苞谷棒子,扭头见傻祥仍旧站在一边呵呵笑,叫道,“哥,快掰!”

    傻祥不动。婉蓉急了,扔下手中棒子,跑过去,摇他:“哥——哥——”

    傻祥抱起她,依旧呵呵笑。婉蓉拿小手捶他,指着苞谷哭起来。傻祥见她哭了,止住笑,放下婉蓉,如同发了性的熊瞎子一样,吭哧吭哧掰起棒子来。婉蓉破涕为笑,抹抹泪,跟在后头拾。

    望着这对兄妹,老有林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

    刚收两天,老鸭子从工地上回来,要老五快去,说是公社派人检查,见少了辆车子,盘问起来,青龙支应不过去,派他回来催促。

    老五装上十来袋粮食,去叫老鸭子,老鸭子谎称闪坏腰了,躺在床上乱哼哼,死不起来。老五看出破绽,寻思有他在家,多少是个帮手,因而没有说破,只对老有林嘀咕几句,赶车走了。

    老鸭子在床上一躺两天,美美睡下几个踏实觉,第三天,起床走到院里,刚刚伸完懒腰,看到老有林呆着脸站在门口。

    “是大叔呀!”老鸭子呵呵笑着,走过来。

    “睡美没?”老有林问道。

    “嗨,这几天腰岔气了,一动就疼,这不,疼得我……哎哟……”老鸭子皱眉弄鼻,“哎哟”起来。

    “甭装了!”老有林冷冷说道,“要是岔气,你能伸动懒腰?”

    “是着哩!”老鸭子见他瞧破了,呵呵一笑,“岔这几天气,这阵儿想是缓过劲了。大叔,恁早寻我,有啥事儿?”

    “收庄稼去!”老有林抬头看看天,“天阴了,老天爷要是落雨,粮食就糟蹋了!”

    “这……这这这……”老鸭子连连皱眉。

    “这啥哩?”

    “这……”比起修路来,老鸭子更怕收庄稼,赶忙寻词儿,“是这样,大叔你看,前天回来,青龙要我催老五,谁想岔气了,没走成,工地上的人都在盯着我哩,今儿务必得去!”

    “老鸭子!”老有林火从心起,虎起脸,指着他骂道,“你……你还是人不?好端端的庄稼没人收,眼看就要烂在地里,这阵儿正缺人手,你……你却偷奸耍滑!”

    “大叔既然把话说到这儿,”老鸭子脸上挂不住了,也提高声音,“鸭子我也撕破脸了。庄稼没人收,怪谁?怪我鸭子?眼下咱过的是共产主义,不记工分,粮食全是国家的。国家没说让收,大叔你急个啥?”换过脸,嘻嘻一笑,“我知道了,这叫皇帝不急太监急!”

    老有林气得全身打哆嗦,冲上去就要揍他,吓得老鸭子退后几步,脸色变了:“大……大……大叔——”

    “滚——”老有林止住步,指着院门,大骂道:“滚滚滚,滚回你的工地去!”

    老鸭子打个惊愣,一溜烟儿跑出去,老远仍能听到老有林的喘气声和咳嗽声。

    除老有林、成刘氏、傻祥和婉蓉之外,远处苞谷地里还晃着另外一个身影。老有林看到,对婉蓉道:“妞儿,你腿快,我见那面有人,看看是谁!”

    婉蓉撒腿跑去,不一会儿就拐回来说:“爷爷,是乔哥他爹!”

    有林心里一动,拉婉蓉急跑过去,果见三疯子如傻祥一样,将苞谷棒子掰一只,丢一只,扔得满地皆是。见他二人走过来,三疯子边跳舞,边说疯话。老有林知道三疯子有时候不疯,原想拉他帮个忙,见到这阵势,泄气了,长叹一声,摇摇头,缓缓走回来。

    没有车拉,掰下的苞谷穗儿像小山一样堆在地头。老有林一刻不停地掰,掰呀,掰呀,从前晌掰到后晌,再从后晌掰到迎黑,然后哄着傻祥,一箩筐接一箩筐地朝老五家的大院子里扛。

    又干了三天,在第四天的正晌午,老有林终于撑不下去了,在一阵惊天动地的咳嗽声中,朝天喷出一口鲜血,两眼一黑,一头栽倒在苞谷堆边。

    成刘氏为娃子们做了饭,婉蓉回去拿午饭,在地里陪老有林干活的只有傻祥。见成有林像一座大山似的轰然倒下,傻祥乐了,走过来望着他,呵呵笑一阵儿,学老有林的样子,也像大山一样轰然倒下,呼呼大睡起来。

    只知下死劲干活儿的傻祥真也太累了。

    过有半个时辰,婉蓉提着饭篮走到地里,见二人尽皆倒在地上,一个趴着,一个躺着。婉蓉起初以为他们累了,不忍心喊,正打算干活儿去,猛然瞥到苞谷堆上老有林喷出的鲜血,吓傻了,待反应过来,上前拉他:“爷爷,爷爷——”

    老有林没有反应。婉蓉跑到傻祥跟前,死命拖他,拍他,打他,傻祥却像死猪一样,凭她如何折腾,依旧呼呼大睡。

    婉蓉蹲在地上哭起来。哭了一会儿,婉蓉猛地站起,撒腿就朝村里跑。一刻钟过后,成刘氏呼天抢地赶到田里,一把抱住老有林的头,又是哭,又是摇,老有林只是不动。成刘氏急了,跪在地上默默祈祷一阵,叫婉蓉拿凉水来。婉蓉提来水壶,成刘氏接过,喝一大口,喷在老有林脸上。

    这一招果真管用,不一会儿,老有林悠悠醒来。

    “白龙爷呀,你总算显灵了!”成刘氏又惊又喜,跪在地上,双手合十,带着哭腔再次祷告起来。

    “咋……咋哩?”老有林不知发生什么,颤声问道。

    “咋哩?”成刘氏揉着眼泪,唠叨起来,“你个死老头子,狠心撇下我,死住劲朝阎王爷的门缝里钻,要不是我求白龙爷拖住你的腿,这阵儿只怕已在阎王殿里受审哩。你个死老头子,差一点点儿,就见不上你了!”

    老有林渐也明白过来,强力挣扎几下,欲站起,全身竟无一丝儿力气。老有林睁开两只浑浊的老眼,看看蹲在身边的一老一小,又看看躺在地上呼呼大睡的傻祥,泪水夺眶而出,抬起一只能动的手指着苍天,颤声喊道:“老天爷呀,你……你……你这是在行……行罚啊!”

    在最最关键时刻,老有林这座山,轰然倒塌了。成刘氏又是忙老的,又是忙小的,奔前走后,顾不上下田收获。只有婉蓉驱赶傻祥,像蚂蚁搬家一样,一点儿一点儿朝村里拖。傻祥的两只肩膀磨肿了,肉磨烂了,依旧干活儿,依旧呵呵笑,从来不知喊疼。婉蓉看在眼里,心疼得直抹泪珠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秋风越刮越冷,芝麻、黄豆、绿豆、高粱,所有秋粮在秋风的猛烈摇动下,一个跟一个裂开仓门,脱落到地上。

    中间,四棵杨也不时有人回来,或拉粮食,或拿衣物,或做别的事,来来去去的人就从这些或霉烂或出芽的庄稼地边走过。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脚步匆匆,没有人驻足,甚至没有人扫它们一眼。

    是的,这些全是公家的东西,是与他们无关的。这阵儿,他们的眼里只有高炉,心里只有钢锭。他们几乎忘记庄稼是什么了,甚至奇怪它们全都干枯了,为何仍像竖枪一般扎在田里!

    秋雨来了,一场接一场,田野里冒出一地嫩苗。苞谷棒子遭雨水淋湿,开始发胀,爆出一层嫩芽。

    寒露到了。

    寒露过了。

    生产队里的青壮劳力没有回来。

    “寒露至霜降,种麦莫慌张!”半身偏瘫的老有林躺在床上,两眼望着床头桌上的老皇历,心伤碎了。

    终于,老五、长桂赶着车,领着几人匆匆回来。他们回来,却不是种麦的,而是挨家挨户收集过冬的衣物和棉被,将两辆车子堆得满满的。临走时,老五来到成家,看望老有林。

    “老五呀!”老有林抬起那只能动的手,抖着说,“去,叫青龙回来,秋庄稼没了,冬麦再不种上,天不容啊!”

    老五摇了摇头。

    “咋……咋哩?”老有林的脸色变了。

    “路……路……路好了,连……连夜北……北……北山去……去了!”老五指着北山,结巴着说。

    老有林抖着手,摸索烟袋。老五瞧见,帮他揉一锅,点上火。老有林吧嗒几口,眉头拧成两个疙瘩。

    “修……修……修高……高炉,炸……炸石……石头,五……五千吨钢……钢锭,都……都……干……干疯了,回……回不来!”老五结巴着补充。

    突然,有林扔下烟袋,猛地一挣,噌一声出溜下床,刚刚迈出一步,咚一声跌倒在地。这一跤摔得结实,老有林情不自禁地哼哼起来。院中的成刘氏听得清楚,大呼小叫着跑进来,与老五一道将他搬到床上,唠叨个没完:“你个老头子,阎王爷不寻你,你还找上门哩!有政府,有支书,有队长,种麦不种麦,关你啥事。人都成这样了,还不安心躺着,日里夜里惦……”

    不待她说完,老有林指着门帘,破口骂道:“嘟嘟嘟,嘟你妈个老毛!你知道个啥?庄稼不收,地不种,你吃个鸟……”

    老有林还要骂下去,老五截住话头,结巴道:“大……大叔,我……我这……这就去……去对青……青龙说,让……让他回……回来种……种麦!”

    老五走了。

    霜降过了,青龙依旧没回来。

    十月过去了。十一月过去了。是个暖冬,老天爷很温柔,先是几场小雨,然后是两场小雪。直到腊八节这天,一场尺厚的大雪从天而降,天寒地冻,这才将四棵杨所有青壮男女赶出北山,一个一个如雪人般晃回村子。

    整个村子沸腾起来了。几个月来战天斗地,男女分居,子散妻离,这阵儿团圆了,家家户户又笑又叫,欢聚一堂,热闹得就跟过年似的。

    青龙顶着寒风第一个进村。与众不同的是,他没回家去看老婆娃子,而是箭一般直射老五家里,踹开堂门,两道目光如剑般刺向几个大粮囤。

    囤子没了,只有几个没撤去的囤子座儿。青龙围着几个囤子座儿转呀,转呀,眉头拧得像是两只弓着身子的大蜈蚣。

    老五也走进来,垂着脑袋候在一边,像是犯下大错的孩子,因为所有粮食都是由他一车一车运走的。

    “一点儿也没了?”青龙的背脊一阵发凉。

    “有……有哩!”老五扯上青龙的胳膊,领他走进里间,指着一个小囤子,“这……这有两……两……”

    青龙知是两千斤麦种,摆手止住老五。

    “秋哩?”

    老五将他引进东厢房,指指一大堆由老有林、婉蓉、傻祥收回来的苞谷穗儿,个个大如棒槌。青龙估下堆儿,收有十来亩。

    “就这些?”青龙不相信地问。

    “就……就……就收……收这……这些!老……老有林……瘫……瘫了!”

    “天哪!”青龙在这堆苞谷棒子前蹲下,两手抱头,孩子似的呜呜哭起来。

    “青……青龙……”老五急了,上前拉他。

    “我……我……我有罪啊……”青龙歇斯底里地叫道。

    “青……青……青……”老五越急越说不出来,正自没个奈何,青龙忽地站起,咬牙道:“日他奶奶,谁说共产主义好?就这点儿粮食,一百多号人,荒春上喝西北风啊!”

    老五听出是反动话,情急之下,疾步上前,两手死死捂住他的嘴:“青……青……青……”

    青龙一把推开他,朝地上狠狠一跺脚,拔腿冲向门外。

    青龙如旋风般卷进大队部,刚刚闪进院门,就听到万磙子扯着老叫驴嗓子在数落风扬:“……万风扬,今儿你不给个明白理儿,看老子不把你的房子点着!”

    青龙放慢脚步,缓缓拐进小院。万磙子扎着架子站在院中,手指哆嗦着指向风扬的鼻子:“瞧你鳖子今年干些啥?收秋那阵儿,老子回来收庄稼,你死活拦着不让回,还要扣我大帽子,差点儿开我批斗会!好端端的庄稼这阵儿全都烂在地里,你心里美了?这都过年哩,一个麦粒也没种!你去看看粮囤子,瞧这光景,只怕连年也过不去,荒春上你让咱万家二百张嘴喝东风呀!”

    “万磙子,你……你你你……”风扬站在办公室门口,张着大嘴,却说不出话。此时,凭他有一百张口,也解说不清了。

    不一会儿,外面再次传来脚步声。青龙扭头一看,是明岑和天成,不用说,也是为粮食来的。

    万磙子见来人了,越发撒野,完全不顾及万家人的面子:“麦收时你哄老子日天哩,多收的那点儿全交公粮了。要不是大食堂从各家各户收些余粮,这几个月吃个鸟!你鳖子去看看,几个大粮囤儿,连毛也没一根!万风扬,你给老子听着,马上要过年哩,要是不给老子整出粮食来,看我拿杀猪刀宰了你,让大伙儿吃肉包子!”

    当着下属的面挨自家人的骂,万风扬脸色紫涨,更兼理亏,真正是无地自容,两手抱头蹲在门槛上。跟青龙一样,明岑和天成也是怀气而来,见他们万家人先吵起来,倒也不好再说什么,各寻地方蹲下,跟风扬一样抱头吁叹。

    “万风扬……”万磙子原本是个人来疯,此时又占上风,更是得理不饶人,张口又要开骂,青龙起身喝住:“磙子娃,吵个!支书都不吭了,还不憋住!”

    万磙子扭过头,连珠炮转朝他发:“李青龙,我知道你个龟孙有粮吃!你个黑心狼,一肚子坏水儿。老子收你一亩地,你却仗着领导的势,硬是逼我出两千斤麦,你……”

    青龙火了,跨前一步:“日天炮是老子的,你硬占去!高产田也是老子的,你也占去!你仗个啥?不就仗着你万家势大?”

    眼看二人就要扭到一起,明岑、天成赶忙上前,一人死死拖住一个。陡然,万风扬哽咽起来。几人听得清楚,也都冷静下来。场面出奇的静,只有万磙子、李青龙喘粗气的呼呼声。

    青龙、天成掏出烟袋,蹲下来,慢慢揉烟,点火。

    二人的烟锅还没抽完,风扬已经止住哽咽,站起身,失神的眼珠子射出两道光柱,缓缓扫过众人。而后,他一句话没说,迈步走出院门,径朝公社方向狂奔而去。

    风扬一口气跑到公社大院,一个人也没有。风扬询问,得知白云天、韦光正仍在黑龙沟的高炉那儿。

    风扬撒丫子又朝黑龙沟奔。越往山里走,积雪越厚。且山里的雪,不到来春是不化的。风扬顾不上其他,走几步,啃一口从公社院里讨来的干粮。

    高炉到了,不久前千军万马战斗过的地方,如今冷冷清清,盖着一层厚厚的雪被。除去几个看门人,所有人都走了,省里的,行署的,县里的,社里的和队里的。

    白云天伫立在雪地里,凝视两个并排而立、一身素装的巨大熔炉,牙关紧咬。再远处是一连串的小雪堆,下面埋着成吨的矿石,是他领着采矿队一炮一炮崩出来,又一块一块抬到这里的。还有运进来的焦煤,有数百卡车,全都露天堆着,盖着厚厚的白雪。

    结束这一切的不是这场大雪,而是一纸命令。路修好了,炉立起来了,煤运进来了,火点起来了,却怎么也炼不出需要的钢锭。专家如走马灯般接二连三地赶来,关起门天天开会,又是化验又是论证,最后得出结论:黑龙沟的矿石属于褐铁矿,品位不足百分之十五,是超贫矿,且石质杂,熔点高,能源耗费大,不具备开发价值,此前省地质队所做的报告与实际不合。

    这份新的综合报告提交到国务院,一纸命令下来,黑龙沟废弃了。一层层领导制订的五千吨钢锭计划,顿时化为北风中的泡影。

    深受打击的莫过于白云天。望着,望着,白云天竟然像个大孩子似的,站在地上,呜呜哭起来。就在白云天哭鼻子时,风扬赶到了。见白书记伤心,风扬远远站在雪地里,不敢过来。韦光正瞥到,碰下白云天的胳膊:“白书记,风扬来了!”

    白云天抹去泪,缓缓迎过来,换过脸:“风扬同志,你刚到家里,屁股怕还没坐热哩,咋就又来了?”

    见这阵势,风扬原不想说,迟疑有顷,还是咬咬牙,嘟哝出来:“白书记、韦书记,食堂里没粮了!”

    “啥?”白云天两眼一瞪,“净胡说,我不信!”

    “是真的!”风扬的声音几乎听不见。

    白云天看一眼韦光正。

    “风扬同志,”韦光正呵呵笑道,“你刚到家,可能不了解情况。毛主席教导我们,不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事儿先搁下,我不批评你了。你到这里来,还有别的事吗?”

    “我……我……真的没粮了!”风扬脸色苍白,嗫嚅道。

    白云天正要发话,韦光正阴下脸,抢先说道:“知道了。风扬同志,你先回去,有没有粮,搞清楚再说。”顿一下,加重语气,“风扬同志,顺便说一句,你说没粮,这阵儿敢不敢让查?”

    “我……我……”

    “好了,好了,”韦光正换作笑,再次下发逐客令,“这事儿知道了。我俩心里正堵哩,你先回去再说!”

    风扬没讨到一粒粮食,回家闷睡了三天,肠子都悔空了。

    食堂里的粥变稀了,白馒头没了,大窝窝头变作小窝窝头。即使这样,青龙仍不放心,将老五打饭的职务免了,挽起袖子亲自掌勺,大人、娃子一人一小瓢稀汤,只给傻祥多加一个窝窝头。小鸭子和几个跟傻祥差不多大的看得眼热,喳喳直叫不公平。青龙脸一虎,指着锅里的稀粥道:“喳喳个啥?收庄稼时,你们在哪儿?没有傻祥,这阵儿你们都得喝西北风!”

    下雪不冷化雪冷。大雪之后,天气分外冷,房檐下的冰条子越积越大,根根倒挂,小的像锥子,大的就跟秋天庄稼地里的苞谷棒子一样。四棵杨人无不念及田里的庄稼,踏着积雪拥进田里。

    秋庄稼没了。黄豆、芝麻、绿豆、高粱、谷子等只剩下秸秆,籽儿全掉地里,变成芽子,让秋风、秋雨和霜冻折腾死了。苞谷穗依旧别在腰上,上面的嫩芽儿枯了,没发芽的霉了,没法吃。

    人们将希望寄托在地下的红薯上,拿老虎爪儿刨。红薯真大,一窝一窝仍旧窝在地下。挖出来一看,要么烂了,要么冻坏了,这阵儿成个冰疙瘩,拿到锅里煮,连汤也成苦的,谁也不敢喝。只有埋得深的红薯受冻轻些,勉强能吃。然而,大地不开冻,此时要想挖出它们,简直就跟在北山里采石头一般。

    大家所能做的是割红薯秧,扫收霜雪打落的红薯叶子。这些本来是牛吃的,此时沾上泥土和雨水,早霉变了。青龙让人全收回来,堆在老五的院子里。

    年关到了。大年初一在娃子们的叫饿声、青年人的叫骂声和老年人的叹息声中度过。二月一开冻,红薯地里人头攒动,所有劳力全被发动起来,掘挖深土里未被冻坏的红薯,尤其是岗坡上深翻过的地,顺筋挖下去,真有残存的。

    春天来了,青龙用土粪做出一块育苗池,选出部分依旧完好的红薯埋在池里,盖上秸秆。青龙知道,遇到荒年,真正救命的只有红薯。

    然而,自从腊月那场大雪过后,天上再无雨星儿飘下。幸亏田里有墒,青龙算是勉强将长出来的红薯苗栽上。红薯苗太少,只栽了十来亩。不过,青龙知道,有这十亩足够了。待秧子长起来,雨水足时,就可剪秧插栽红薯。只要能收下红薯,锅里就有煮的,灾荒就可避免。

    连续几个月没落雨了,田里出现裂缝,田野里一片凄凉,春天原本的绿油油景象似成昨夜幽梦。

    交四月了,若在往年,麦子早已灌好浆。这阵儿,田野里却不见一块麦田,春苞谷也不见了,只有青龙种下的一块红薯地,勉强撑出块绿色。几个月旱下来,这点绿色也早泛黄。叶子没精打采,根须死劲儿朝下扎。若在三伏天,只怕早枯了。

    看着地下的裂缝越来越宽,青龙的心里越来越毛。试着点下的苞谷种子大部分没出苗,勉强长出小芽的,又被旱死了。青龙不敢再点,那些种子可都是救命的粮呀!

    本能告诉他,灾年来了。

    夏粮没指望了,再有一个月不落雨,秋粮也没了。如果连这点儿红薯也长不成,他这一摊子就整个儿完了。食堂会断炊,一百多张口会连稀汤也没得喝的。若是四队人真的有谁被活活饿死,别的不说,作为队长,他的一世名誉到阴曹地府也洗不干净。

    四棵杨的男女老少以前所未有的忍耐挨过了阴历四月。这当儿,生存变成第一重要的事儿,凡是能往肚里塞的,不管三七二十一,人们都会塞下去。去年扔在地上又被众人塞在老五家墙缝里的零碎馍块,这阵儿成了香饽饽,早被娃子们抠出来吃了。烂在田里的红薯成为人们争相挖掘的宝贝,一旦挖出一只尚未烂掉或冒出嫩芽儿的,往往是抱起就啃,连土也顾不上擦。还有扫回来的红薯叶子和秧子,经过几个月的霉变,连牛吃都要喷鼻子,这会儿丢进大锅一煮,搅拌少许苞谷糁儿,竟然也能咽下。

    春天正是草长时。天刚放亮,成群结队的妇女和孩子就都提上竹篮子,漫山遍野搜寻野菜,凡能吃的嫩苗无一脱过这场劫难。由于干旱,野草也稀稀拉拉的没几棵,勉强长出的也是又瘦又矮,像干草茎儿似的,吃到嘴里就如吃进一团乱麻,嚼也嚼不烂,咽也咽不下。

    最难吃的是刺角芽,叶上长满小刺,味道又苦又涩,嫩芽尚可勉强下咽,稍老一些的,几乎要将嗓子眼扎破。村人起初并不知道刺角芽有毒,后来据说可将体内的红细胞杀死,吃多了就得浮肿病。果然,没多久,有人开始浮肿,走路一摇一晃的。

    大树全让砍着烧炭了,只有一些小树苗,尤其是榆树和槐树,这阵儿也遭了殃。先是榆树上的榆钱儿和槐树上的槐花,是最好吃的。再后来是树叶和树皮,所剩无几的小树从上到下被人们剥得光溜溜的,没过几个月,村里就只剩下少许苦得没法吃的楝树、枣树和四棵大杨树。

    这场大旱一点儿也没影响四棵大杨树的长势。无论是成家杨、万家杨、张家杨还是孙家杨,无不长得好好的,照旧是一交二月就满树飘絮,三月还未过完就郁郁葱葱,遮天蔽日。还有四棵大杨树中间的那口老水井,照旧是不分昼夜地向上冒泡泡,不管村里人如何汲取,水位一丁点儿也没降下。

    万风扬隔几天就会哭丧着脸到公社讨一次粮食。起初是韦书记躲他,到后来,连白书记也开始躲他。

    风扬真也豁出去了,蹲在院里一直候着。天色黑定,白云天和韦光正终于回来了。两人有说有笑地走进公社大院,样子很振奋,尤其是白云天,眉飞色舞,若不是天色太黑,风扬肯定能够看到他脸上的大疤在闪光。风扬蹲在黑影里,二人打他跟前过,谁也没有在意。风扬没有站起,也不敢站起。不知怎的,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乞丐,很卑贱,很猥琐。

    两位领导匆匆走进办公室,房门哐的一声关上,里面亮起了灯。风扬站起来,肚子里咕咕直叫。是的,饿一天了,加上昨儿和前儿也没吃下什么,肚子此时的抗议完全是正当的。

    风扬连叹几声,既不敢去领导的办公室,也不忍走开。正在院中徘徊,志慧打外面进来,看清是风扬,又惊又喜:“风扬叔——”

    “是你小子!”风扬苦笑一声,顿住步子。

    “咋不进屋哩?”志慧问道。

    风扬没说话,蹲下来,掏出烟袋。

    “咋哩?”志慧也蹲下来。

    “讨饭吃来了!”风扬吭出一句。

    “走!”志慧一把扯住他,领风扬走进他的小屋子,踅身返回后院食堂,不一会儿,端回一大盘子窝窝头,有十来个,“风扬叔,吃吧。我问过师傅,没菜了,你将就些!”

    窝窝头是新蒸出来的,一股香气直沁肺腑。风扬也不搭话,拿起来就啃。志慧看他狼吞虎咽的样子,咂吧几下嘴,猛又想起什么,奔跑出去,不一会儿,打来半盆稀饭。风扬的嗓子眼正干,抱住盆子连灌几口,抹下嘴巴,这才将盆子放到灯下端详:“啥汤,怎么喝起来有股怪味儿!”

    “麻饼汤,师傅特别做的!”志慧解释道。

    “那……窝窝头哩?”

    “你没吃出来?”

    “吃得快了,没尝出味!”风扬尴尬地笑笑。

    “是红薯面加粉碎的花生壳!”

    麻饼是榨过油的芝麻饼,在往年是喂牲口或做肥料的。花生壳连牲口也不爱吃,只能用来烧火。这阵儿公社领导竟然拿来做窝窝头、煮汤,风扬心里一阵酸楚,强忍一会儿,小声问道:“领导也吃这个?”

    志慧点点头。

    “库里不是有粮食吗?”风扬皱下眉头。他知道库里有粮,这也是他三番五次跑来的动力所在。

    “没了!”志慧小声说道,“我说给你,千万别漏出去。韦书记交代过,此事保密,不可张扬!”

    “啥?”风扬瞪大眼珠子,“交来恁些公粮,哪去了?”

    “上级调走了!年前那么多车,进来运物资,出去运粮食,能拉的全拉走了。剩下的,那么多人吃,哪能留得下?”

    “提留呢?”风扬真正急了。

    按照规定,公粮是交给国家的,属国家所有,提留却是集体的,由集体支配。集体分三级,公社、大队和生产队,也就是说,所有提留应由这三家支配,国家不能调动。风扬来讨的,正是他的大队保存在国库里的提留。几年来,粮食丰收,提留只交未取,是笔不菲的数字,只要讨回来,村里的粮荒完全可以度过。

    “没了!”志慧又一次点头。

    风扬真正感到了恐惧,两眼痴傻地望着志慧,许久,两手捂脸,喃喃道:“天哪!”

    “风扬叔,”志慧压低声音,“告诉你个好消息!”

    风扬抬起头。

    “县里来电话,刘书记后天到咱公社视察,说是为粮食问题来的,还要召开万人大会,进行共产主义总动员呢!”

    “真的?”风扬喜从心生,“怪道白书记眉开眼笑,原是有这事!”

    “是的。大会定在东风大队,白书记、韦书记刚从易六成那儿回来,一直在商议这事儿。韦书记让我发通知,要求各大队紧急动员,打上红旗,后天上午九点前赶到现场。风扬叔,咱大队算是通知过了!”

    “好咧,”风扬站起身,“我这就回去!”

    “不见领导了?”

    “不见了。”

    第三天一大早,风扬打头,东方红大队尚有力气走路的数百男女,排成四路纵队跟在后面,赶到黑龙庙村南的一大块麦田开会。每个生产队排成一个方队,每个方队扛三面红旗,分别写着“人民公社万岁”、“总路线万岁”、“大跃进万岁”。

    当五六百人浩浩荡荡开进会场时,麦田里早已人声鼎沸,熙来攘往,乱纷纷一片。说是麦田,田里却是一棵麦苗也没有,只有光秃秃的一片空地,连草也没几根。这块地去年秋天种的是黄豆,春节过后,就被他们薅回去当柴烧了。

    就像去年大炼钢铁时开的动员大会一样,会场人山人海,万头攒动。到处是红旗,到处是方队,口号声、唱歌声此起彼伏。战红旗人民公社十几个生产大队的近万名男女,外加近千名中、小学师生,黑压压地站在这块几十亩大小的荒地上。

    地头搭着主席台,台前摆着四张八仙桌,三个在下面,一个架在上面,成鼎形。台周挂了许多条幅,写满各式各样的标语和口号。

    会议开始了。白云天手拿一只铁皮喇叭,噌一下跳到三张桌子上,再噌一下跳到上面的桌子上,居高临下,扫向场地上的群众。韦书记、志慧陪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和另外几个县干部,坐在主席台后另一张八仙桌旁,上面摆着几个茶碗和两个开水壶。

    “广大社员同志们,”白云天两眼放光,脸上的大疤色彩飞扬,对准铁喇叭扯嗓子喊道,“大家静一静,静一静,伏牛县战红旗人民公社共产主义动员大会,现在开始!”

    嘈杂声没有了,会场安静下来。

    “今天,”白云天声嘶力竭,“全体社员同志们,大家伙儿一齐来到东风大队,召开万人大会。这不是偶然的,是有原因的。为啥开这万人大会呢?这是因为,今天,咱们伏牛县的刘书记,特别派来县委宣传部的魏部长,还有县委、县政府其他领导同志,不辞劳苦,来咱战红旗人民公社,为咱老百姓宣传革命的大好形势,进行共产主义总动员。下面,我们有请伏牛县县委宣传部魏部长上台讲话,大家热烈欢迎!”

    白云天首先拍巴掌,台下群众也纷纷鼓掌,会场热闹起来。许多百姓没见过县里大官,纷纷挤上前来,一时间人头攒动。扛旗的不失时机地将红旗舞起来,数不尽的红旗在风里发出沙沙的声响,气氛热烈。

    魏部长大为振奋,扶正眼镜,跳上桌子。白云天将大喇叭递给他,助他跳上最上面的桌子,自己返身跳下,站在一旁。

    “广大社员同志们,”魏部长是天生的演说家,个头不大,声音却高昂,“县委刘书记原说今天亲自来的,不料接到地委临时通知,到地委开会。刘书记脱不开身,特别委派我来。我是代表刘书记来的,是向咱战红旗人民公社的贫下中农学习来的。我代表刘书记及县委、县政府的所有领导,向战红旗的广大贫下中农同志们致以崇高的、革命的问候。贫下中农同志们,你们辛苦了!”

    “哗……”一片掌声。

    魏部长咳嗽一声,正正眼镜,对准话筒继续喊话:“下面,我向大家讲一讲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希望大家认清形势,明白任务,让三面红旗飘得更高!目前,革命形势一派大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修正主义,还有国内外大大小小的反动分子,虽然亡我之心不死,但是,在强大的无产阶级专政面前,他们一丁点儿办法也没有,再不敢轻举妄动……”

    魏部长从国际形势一直讲到国内形势,又讲到风行全国各地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足足讲有两小时,全是大道理。老百姓本就没见过多大的天,一个挨一个傻愣愣地站着,大眼瞪小眼,没人听明白。在他们的眼里,这个戴近视镜的魏部长是大学问人,讲出的大道理,他们听不懂也是自然的。

    魏部长讲累了,在一阵更加热烈的鼓掌声和红旗卷动声中跳下桌子。接着上桌的是韦光正,他接过话筒,开门见山:“社员同志们,魏部长向我们宣讲了国际国内的大好形势,动员我们过共产主义生活。啥叫共产主义生活哩?共产主义是啥样儿呢?你们恐怕不知道,因为你们连想都不敢去想。我在这里暂且描绘一番,你们伸长耳朵,听好了!”

    韦光正对准话筒连咳几声,以唤起台下更多的注意,然后开始正文:“社员同志们,共产主义,通俗点儿说,就是大家都能吃大肉,喝米汤,住瓦房。到那个时候,大家天天有肉吃,谁吃腻了,不想吃还不中哩,因为大锅里到处漂的是白花花的大肥肉,你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还有大白馍,一天三顿都有吃的,早上弄碗热开水一泡,你一张嘴,还没反应过来,开水泡过的软馍就会哧溜一声滑进肚皮里。这且不说,你的碗边还会放一小盘榨菜和一只咸鸭蛋,你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因为它们是分配给你的,你总不能扔到地上吧。扔到地上,是浪费。同志们,浪费是犯罪,咱不能扔。要节约啊!还有,在村子里,在路边,到处是果树,苹果树、梨树、桃树、枣树、核桃树、柿子树,啥样的果树都有。果实那个多呀,你的眼珠子瞪得再圆,看得发直,即使看花眼也看不过来!走在路上,一不小心,挂在树上的红苹果没准儿就会结结实实地撞上你的头。苹果足有黑瓷碗大,你的额上没准儿会起一个青疙瘩。可你不会觉得疼,因为你的心里美呀!你也不想摘下吃,因为你早就吃腻味了,再吃的话,胃里就会泛酸。看看看,台下这阵儿有人流口水哩,有人咂吧嘴哩。你们不用咂吧,我说这些不是吹的,是现实,是人家已经干出来的。当然,不是在咱这处地方,是在七里营。人家那里美得很,毛主席去过,中央领导去过,魏部长也去过。昨儿晚上,魏部长讲起七里营的共产主义生活,听得我和白书记口水直流,真正是人间天堂啊!社员同志们,我相信,这样的好日子咱们战红旗人民公社也能过上,且不会太过久远,快则个把月,慢则一年两年……”

    韦光正讲得正起劲儿,人群一阵骚动,原来是一个旗手栽倒在地。众人顾不上听,忙乱着抢救。还没抢救过来,场地上接二连三又倒了几个。这阵儿已是大晌午,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的社员们,在这火辣辣的太阳底下连站数小时,实在撑不下去了。

    韦光正无法再讲,跳下桌子。

    “怎么回事儿?”魏部长皱下眉头,指着人群问。

    白云天脸上挂不住,大疤脸难看地扭曲着。志慧脑筋转得快,接过话头:“魏部长,社员同志们听到共产主义的前景如此美好,心情过于激动,高兴晕了,过会儿就会好的!”

    话音落处,志慧眼珠儿连转几下,几步跨过去,一把接过韦光正的喇叭,猴子一样跳上桌子,振臂高呼:“共产主义万岁!”

    没人响应。

    志慧急了,再次高呼:“毛主席万岁!”

    听到“毛主席万岁”,才有群众应和,跟着喊。孙志慧一声接一声喊,从共产党、毛主席、人民公社、总路线、大炼钢铁、大跃进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志慧把所能想到的伟大名词挨个喊一遍,后面无一例外地附加一个拖着长音的“万岁”。

    魏部长最先站起来,跟着志慧举手喊口号。白云天、韦光正及县里来的领导也都跟着站起来,举手喊口号。会场气氛热烈起来,人们似乎忘记了饥饿,也忘记了依旧晕倒在地的几个不争气的阶级兄弟,一遍接一遍地跟着志慧,振臂高呼“……万——岁——”

    口号声惊天动地,场地上红旗漫卷。

    万人大会在惊天动地的口号声中结束。直到白云天宣布散会,魏部长仍旧未提粮食的事。风扬正自焦急,听到志慧在喇叭里叫:“各大队支部书记请注意,各大队支部书记请注意,请留下继续开会,请留下继续开会!”

    风扬意识到下面才是正题,心里一阵高兴,不无振奋地走到主席台边。魏部长吩咐将四张桌子重新摆过,整成方形,摆上一圈长板凳,招呼十几个大队支书及县、乡干部围桌坐下。

    “同志们,”许是日已过午,魏部长的肚子也饿了,不再陈述惯常的套话,直奔主题,“眼下,阶级斗争出现新动向,摆在我们面前的形势十分严峻。先说国际方面,美帝国主义封锁我们,蒋家王朝不甘心失败,时刻准备反攻大陆,金门岛上炮声隆隆,响半年了。更严重的是,苏联变修,修正主义思潮正在侵袭我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修正主义就如三座大山,合成一股劲儿,沉重地压在我们身上。帝国主义有枪有炮,修正主义有枪有炮,封建主义拿着软刀子,他们的枪口、刀口都在对准我们。同志们,我们人穷,志不能穷。毛主席号召我们,多生产粮食,多生产钢铁,为的就是搬倒这三座大山。可是……”他的目光剑一样扫过众人,“就在这节骨眼上,我们党内、我们军内、我们各级政府内,再次出现右倾主义,调调就和右派分子一个样!他们目光短浅,只看到自己碗中的稀粥,只看到自己手中的窝窝头,只看到自己盘中的炒土豆,看不到更远的地方。这是老鼠眼,看不过一寸。他们暗中隐藏粮食,瞒报产量,公开装穷叫苦,故意为社会主义抹黑,给共产主义丢脸。同志们,这是什么行为?这是反对党中央、毛主席的三面红旗,是为帝、修、反做马前走卒,动机是非常阴险的,性质是非常恶劣的!”他的目光再次扫过众人,在每人脸上皆有停留,声音放缓,语气更加严厉,“同志们,这样的人到处都有,中央有,省里有,县里有,咱们这个公社,也有!我是昨天下午到咱公社的,我是代表刘书记来的,因为咱公社有人反映粮食不够吃,刘书记不放心,让我前来查验。我粗略摸了个底,也跟白云天同志、韦光正同志详细交换过意见,得知个别大队干部三番五次到公社要粮,甚至蹲在公社院里不走,逼迫白云天同志和韦光正同志!具体是谁,我就不点名了。同志们,身为生产粮食的大队支书,竟然大老远地跑到公社院里找领导讨粮吃,想想看,真是丢人哪!公社领导是种粮食的吗?不是!莫要说是公社领导,即使县里刘书记、署里贾书记,再往上,即使党中央,也不能种出粮食来!能种出粮食的是谁呢?是咱社员自己。种粮食的向不种粮食的讨粮食吃,说轻点儿,是脑子有问题;说重点儿,是别有用心!我在这儿把话挑明,希望大家回去想想,抱头好好想想,大张旗鼓地开展一次思想改造运动,开展一次反瞒产运动,将反动分子藏在地下的粮食找出来!”重重咳嗽一声,“我再说一句,如果你们不找,县政府、公社政府就会派人去找。要挖地三尺,要把隐藏地下的粮食全挖出来!我告诉你们一个故事,白河县有户富农,不想吃大锅,不想过共产主义,一心只打自己的小算盘,将粮食私藏在地窖里。藏了多少呢?藏红薯八千斤,小麦五千斤,其他杂粮三千斤,足够全队社员吃上五个月!这还只是他一家藏的!其他人家,我就不说了,你们不是傻子,可以算算这个账!”猛然转向白云天,“白云天同志,我建议,你们公社应该马上成立反瞒产工作队,深入各个大队,尤其是公然叫嚣粮食短缺的大队,彻底查清粮食问题!”

    白云天微微勾头,大疤脸上沁出汗,看不出任何表情,整个人就如傻掉一般。韦光正一见,赶忙接话:“魏部长放心,我们马上成立反瞒产工作队,搜查粮食!”转对志慧,“志慧,记上,魏部长的要求,一个字儿也不能落下!”

    “散会吧!”魏部长摆摆手,扶正眼镜,见众人陆续离去,目光缓缓瞄在仍在写字的志慧身上,脸上堆起笑,“小伙子,今年多大了?”

    “十六!”志慧站起来,毕恭毕敬地回答。

    “好、好、好!”魏部长连连点头,“小伙子,想不想跟我去县城工作呀?”

    志慧的心咚咚直跳,目光缓缓移向韦光正和白云天,低头不说话。魏部长瞧得明白,将头转向韦光正,微微笑道:“光正同志,这个小伙子是人才,我想调他到县里工作,你可有意见?”

    韦光正迅速转向志慧:“魏部长相中你,还不赶快谢恩!”

    志慧跪下就要磕头,魏部长虎住脸:“孙志慧同志,我们都是革命同志,不兴这套,赶快起来!”

    志慧不管三七二十一,仍旧磕下三个响头。当天晚上,志慧如做梦一般坐在魏部长的小车里,赴县城上班去了。

    连风扬也没弄清楚自己是如何回到四棵杨的。一进大队部院子,他就关上办公室的门,伏在桌前,将脸结结实实地埋入臂弯里。他不清楚白书记、韦书记都向魏部长汇报了些什么,毫无疑问的是,魏部长的每一句话都是专门针对他的。

    是的,魏部长说的没错,种庄稼的是他,放日天炮的是他,厚脸皮到公社讨粮食吃的也是他!

    可他错了吗?他去讨的只是提留,是属于他这个大队的。换句话说,他只想讨回本该属于他们自己的粮食!

    风扬伏在桌上,伤心地哭了。

    魏部长走后,战红旗的反瞒产工作队并未成立。风扬提心吊胆地连候数日,甚至连挨批斗的思想准备也做好了,可没人下来,整件事儿不了了之。

    真正的大事出在村里。

    就在万人大会后的第七天,四棵杨村向南岗的坟地抬去了第一个死人,是三队五保老人麻子婶儿。

    麻子婶儿是万家诸户中辈分最高的,无儿无女,也没人知道她姓啥名谁,因她死去的老公是万家麻子,村里大人娃子都叫她麻子婶儿。

    听老烟薰说,麻子婶儿是北山人,四岁爹过世,八岁娘过世,家里再无亲人,同村一个好心老太太收养了她,在她十二岁时,嫁给四棵杨的万麻子。也是合该她命苦,万麻子性格暴戾,又是死心塌地的赌徒,逢赌必输,一输就对她拳打脚踢,过门不到两年,就把她折磨得不成人形。家里东西赌光了,万麻子就把她典给山大王。山大王嫌她没长相,玩弄了三天,又把她放回来,顺手将万麻子抓去抵债。这事儿倒也成全了麻子婶儿。万麻子走后再没回来,听说是先当土匪,后在火拼中被人打死了。

    万麻子死后,麻子婶儿也想过改嫁,可人们传说她命硬,没人敢娶。日子久了,麻子婶儿也就死去改嫁的心,一心守着万麻子留下的两间破房子,靠纺花织布度日。土改后,村上按人头分给她一亩五分地,她年岁大了,不会种,加上年轻时落下风湿病,天一阴,两条腿不听使唤,只好把地送给万磙子,由磙子供养。公社成立后,她被定为五保户,吃喝日用全由三队解决。按辈分讲,万麻子与万磙子的爷是堂兄弟,万磙子该叫她奶奶,风扬该叫她老奶。但他们从未这么叫过她,跟村里人一样,万家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叫她麻子婶儿。

    万磙子自幼没妈,是麻子婶儿将他带大的,因而对她甚是孝顺。自当队长后,万磙子更像亲儿子一样照料她。打饥荒开始,麻子婶儿偏又患上中风,跟老有林一样偏瘫在床。起初,万磙子每天都要送饭给她吃,后来粮荒越闹越大,万磙子像猎狗一样四处觅食,再也抽不出身,就吩咐万秃子代送。万秃子没磙子尽心不说,有时忘记送,有时甚至在没人处偷喝配发给她的那点可怜汤水儿,麻子婶儿的好日子就算到头了。

    万人大会后,万磙子完全忘了麻子婶儿,万秃子也没再送过一碗稀汤,麻子婶儿就这样被活活饿死在床上了。

    在麻子婶儿临死的这天夜里,万磙子躺在床上,死活睡不着,感觉心里有桩事儿,却又实在想不起是啥。交三更时,万磙子迷迷糊糊中看到眼前站立一人,仔细再看,是麻子婶儿。麻子婶儿的头发全白了,一脸皱纹,站在他跟前,嘴巴张着,眼珠子不转,像是有话要说。

    磙子看一眼,见麻子婶儿眼眶子深陷,瘦成一堆干柴,心里一阵发酸,小声问道:“麻婶儿,咋哩?”

    麻子婶儿仍不说话,只拿两只不动的眼珠子盯住他看。

    磙子急了,提高声音:“麻婶儿,你想要啥?”

    麻子婶儿深陷的眼眶里流下两行浊泪,缓缓朝他跪下,磕下头去。磙子急了,欲上前拉她,却无法动身,口中嚷道:“麻婶儿,快起来,是我给你磕头,你咋能给我磕哩?”

    麻子婶儿顾自磕下去,连磕三个响头。磕完,麻子婶儿的身影渐渐淡了,就像一阵烟雾在他面前消失。

    磙子一急,再次上前拉她,依旧动不开身,急得两只脚乱蹬,大叫:“麻婶儿——麻婶儿——”正自猛蹬,被他婆娘晃醒了。

    “做噩梦了?”婆娘问他。

    万磙子坐在床上发会儿呆,眨巴几下眼,猛地打个寒噤,胡乱披件衣服,撒腿就朝麻子婶儿的家里跑。

    已经晚了。麻子婶儿刚刚咽气,身子还是热的,口里嚼着一团黑糊糊的棉絮,卡在嗓子眼里没咽下去。看样子,是活活憋死了。

    万磙子哭了。万磙子掏出麻子婶儿嗓子眼里的烂棉絮,伏在她渐渐冷去的尸体上捶胸顿足,号啕大哭,声音就跟响雷似的。

    在这死一样的夜里,村里人全被他的惊天号哭声震醒。

    万风扬来了。老烟薰来了。青龙、天成、明岑、雪梅、家兴、双牛……四棵杨村该来的,全都来了。

    万磙子让婆娘为麻子婶儿洗净身子。没有棺木,磙子寻出一张苇席,将她卷了。第二天迎黑,与万秃子几个近门(邻居、亲族)一道,将她抬到南岗。

    村人凡是能动的,几乎都来送葬。没有哭泣,没有喧哗,没有吹唢呐,没有放鞭炮。送葬的人们排成一个长队,拖拖拉拉的有一里多,默默跟在抬苇席的万磙子四人后面,一步一步走向南岗,走到万家祖地,围在早已挖好的墓穴边,看着万磙子徐徐地将麻子婶儿放入土坑,再看着众人拿铁锹铲土,一锹接一锹地将她掩埋。

    几个老人用袖子抹泪。经验与直觉告诉他们,麻子婶儿的死是个象征。报应到了,天行罚了。大饥荒就在眼前,无常鬼就在身边。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跟她一样被人抬到这里,再被埋进阴冷的土坑里。

    <hr />

    注释:


如果您喜欢,请把《熬过·完整讲述共和国历史上最折腾的岁月》,方便以后阅读熬过·完整讲述共和国历史上最折腾的岁月第六章 秋庄稼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熬过·完整讲述共和国历史上最折腾的岁月第六章 秋庄稼并对熬过·完整讲述共和国历史上最折腾的岁月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