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上出现的假手串竟然能牵扯上景同光的案子,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在此时有了交集,让线索全断的江南一案好似有了新的方向。
常超好半天以后终于反应过来,问道:莫非……景大人当时也调查了此事但属下当时没听说过鸿胪寺也有参与调查案件啊
只是鸿胪寺不查而已。赵洵说。
郭越略一思考,便知晓话中含义,听闻林老做事细致入微,凡事必定亲力亲为。景大人大概是得林老真传,眼里容不得半分差错。当年珠宝案虽然顺利结案,明面上也未曾怪罪过鸿胪寺,但显然意见,在外族登记这个环节肯定是出了什么差错。所以,当时的情况是……鸿胪寺没有接到配合调查的命令,景大人却着手查了。
赵洵应了一声,走到窗边,我与景兄曾在一间学堂念书,他为人认真,若是得知疏漏之处,绝不会置之不理。
常超总结道:莫非景大人就是在调查中被人陷害但此事发生在京城,为何最后却是在江南事发
郭越摇了摇头,这也并非难事,你忘了在江南时,那些行刺的外族人吗
外族人……确实!常超一个头两个大,看来这些事和外族脱不了关系!不过这异族商人多年前就找不到踪迹,眼下还是没线索可查……
赵洵看他道:那手串呢
叫人带回衙门了。常超说罢,也意识到还有一个线索差点被自己忽视,大人想从手串入手调查
赵洵点了点头,疯病不是偶然,手串肯定有蹊跷之处。玉石之类,皆有产地,也许从本源入手能有所收获。
常超明白过来,一刻也不耽误,属下这就去将手串取来。
嗯。赵洵点了点头,以防万一,仍需谨慎。
属下明白。
常超转身离去。他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直走出了大理寺,才想起来姜慈她们在街上的事忘记向赵洵禀报了。
常超脚步一顿,心中又牵挂着那手串,生怕去迟一步,叫衙门里的人像当年一样顺手就给毁了,于是不容他犹豫,只好将其他事情暂时滞后,赶忙向衙门去了。
那边郭越看着常超离开的背影,问赵洵道:大人准备如何鉴定这手串
赵洵道:人选倒是有一位,只是我眼下不好出面,恐怕还要劳烦郭大人走一趟。
郭越立刻道:大人请讲,下官自然为大人排忧解难。
赵洵便对郭越说了一个人名,他眼下应该在禁军当值,你可有办法联络
这便是考验人脉的时候,郭大人自然是有底气的,他拍了拍胸脯,道:大人放心,下官定然将此事办妥。
好。赵洵点了点头,方才议事时一直忍着,如今事情谈完,便咳了好几声。
郭越刚迈出去的步子又收了回来,大人您这伤有好转吗回来之后去看大夫了没有
静养便可。赵洵道。
郭越又看了看他,道:好吧,大人可要保重。
嗯。
众人领了任务,各自去办。常超那边的手串没费什么功夫,当日便拿到了;但郭大人那边相对而言就复杂些,他花了一番时间才和禁军中的人脉搭上线,又要找一个对方当值的日子,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人带出来。
这一等就是好几天,期间常超怕又有什么变故,悄悄回衙门守着那两个牵连此案的人;而赵洵则决定趁此时间完成他对太后的承诺,找了个天气尚可的日子,去了安亲王府一趟。
赵洵一切从简,只身前往。到府前通报时,门外小厮都愣住了,还以为是谁这么大胆子敢假扮赵小侯爷,正要大骂,定睛一看,却当真是赵洵无疑,吓得半句话也说不出,连忙跑进府中。
王、王爷……
安亲王这会儿正在院中喝茶,见小厮跑来,斥责道:慌什么,这样没规矩!
小厮也顾不上别的,上气不接下气地指着门口道:赵、赵……赵小侯爷在门外求见!
安亲王:谁
真是赵小侯爷今天什么风,将您吹来了
安亲王脚步匆匆地来到前厅时,赵洵刚坐下。侍从原本正在倒茶,冷不丁听到王爷一声喊,吓得她手一抖,好在赵洵立刻避开,否则这会儿衣服上肯定要叫茶水浇透了。
安亲王怒道:怎么这样笨手笨脚,琴心呢换她来。
赵洵原本只想稍坐片刻,本意是一刻也不想多等,便道:王爷不必麻烦,晚辈一会还有别的事……
安亲王道:你难道来我这一趟,一盏茶还是要喝的。琴心斟得一手好茶,王爷定要尝尝。
说话间,门口又来了一个侍女,大概就是安亲王口中所说的琴心了。
赵洵见此,只好道:那晚辈恭敬不如从命了。
想必王府众人平日里很喜欢听说书,说书里赵洵长了一副阎王面孔,相当吓人;这会儿进屋的侍女估计也是第一次见到赵洵本人,一边想着阎王该有多吓人,一边相当拘谨地从门口走了进来。尤其是当她在泡茶时,赵洵无意间看过去时,能察觉到她动作有些不自然地微顿。
那边安亲王却毫无察觉,又说了一些家常话,将赵洵的注意力拉了回来。
听说侯爷刚一回京就出去查案,公事繁忙,却怎么有空来这
赵洵不多寒暄,前些日子不得空闲,错过京中诸多安排,特来给王爷赔个不是。
安亲王一愣,意识到他口中的安排所谓何事,连忙道:小侯爷严重了。
赵洵本来说完这个事就准备离开,此时却见安亲王神色不太对,他想了想,好似顺口地问了一句,听太后说郡主抱恙,不知道这两日可有好转了
提及郡主,安亲王神色一顿,赵洵这次看得十分清楚了,便接着问:可要介绍大夫来
大夫不、不劳小侯爷费心了。
赵洵点了点头,又道:既然今天来了,不知方便探望……
安亲王却生怕赵洵把这话说完似的,连忙道:侯爷好意,我带小女心领了。只是这病症复杂,万一传给王爷就不好了。
赵洵了然,顺着话道:王爷想的周到。
安亲王笑笑,似乎不欲继续这个话题,转头看向旁边侍女,琴心,茶呢
来了。侍女低声应道,端着茶盏走了过来。
赵洵看了她一眼。
这侍女看上去十七八岁,生得乖巧,做事很伶俐。赵洵想到之前听过的关于王府的传闻,想来这个琴心应该也是从小被王府收养,帮着做事不少年了,一举一动才会如此娴熟。
即便她方才似乎很怕赵洵,不过这会儿奉茶时好像已经习惯了活阎王的存在,变得十分稳重了。
赵洵见她不紧不慢地将茶一一放在茶几上,再行礼退下,这才移开了视线。
安亲王道:小侯爷,请用茶吧。
赵洵点头,端起茶盏浅饮一口,片刻后道:时候不早了,晚辈也该告辞了。
安亲王似乎松了一口气,道:不留下用午膳吗
赵洵道,承蒙王爷相邀,不过我之后还要去大理寺,不便久留。
这……那好吧。
说罢,安亲王起身欲送赵洵出门,赵洵拦下他,十分有礼道:今日我不请自来已是叨扰,王爷若还要亲自相送,倒叫晚辈过意不去了。
安亲王摆了摆手,这何须在意。
赵洵抬手点了点旁边站着的琴心,这事就让下人代劳吧。
王爷一愣,只好点了点头,也好,那小侯爷路上小心。
赵洵难得笑了一下,多谢王爷。
王府比起赵洵那二进小院大了几圈,从前厅出来后,还要穿过一个花园,才能到门前。这会儿快到午膳时间,院子里没什么人了,琴心走在前面带路,赵洵跟在后面,周围安静得只听到两人一前一后的脚步声。
脚步匆匆,花园美景也无心观赏,快走出花园时,琴心的脚步稍快了一些,似乎想快点把身后这尊阎王送出府。
谁知有些人偏不如她所愿,只听脚步声忽然少了一个,琴心还没反应过来,就听到后面有人出声喊住了她。
琴心姑娘。
琴心转过身来,看了赵洵一眼,侯爷何事
赵洵还没说话,这时,不远处忽然传来说话声,琴心回头一看,还没看明白是谁来了,只感觉自己被人一拉,眼前景色顿时一变,再站稳时,二人已经在假山后了。
琴心瞪大眼睛,哆嗦着道:侯、侯爷这是……
赵洵手上松开了她,但那双灰眸却没移开半分,好像要把她这个人看穿一般。
姑娘走这么快,莫非是有什么急事吗
琴心摇了摇头。
赵洵笑笑,那是在躲什么人是我吗
琴心看着他,正欲开口,却被赵洵打断了。
你最好想清楚再说。安亲王乃皇亲国戚,擅闯王府即是重罪,冒充府中亲信更是罪加一等。赵洵道,姜慈,你是想把命也留在这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