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早餐店初具规模(2)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磨圆的小石子 本章:第10章 早餐店初具规模(2)

    清晨,下了点清雪,晓晓爸起来扫了院子和前街,晓晓妈着手准备早饭,炸个馒头片,熬个小米粥,放点红枣,再煮上咸鸭蛋和鸡蛋,简单的一餐就好了,一家人开开心心吃了早饭,晓晓妈想着利用上午时间列个菜单,看看早餐卖哪些吃食比较好。

    上午,安装玻璃的师傅过来送切割好的玻璃,柜子上一安上玻璃,立刻显得不一样了,晓晓看了之后都很惊叹老一辈人的手艺,猛一看还以为回到了21世纪在快餐店呢。师傅安玻璃的时侯,晓晓妈带着晓晓把广告帖纸粘贴在窗玻璃上,红色和绿色的帖纸特别醒目。一扇玻璃上贴着“你身边的家常早餐”和“美味营养早餐”,另外一扇玻璃上贴着“自助选择,会员优惠”。其实80年代的人是不明白什么叫让“自主”的,那个年代哪里允许你自由选择,所以晓晓打的就是出其不意。

    晓晓妈也问着晓晓:“自助是啥意思?”晓晓忙夸着妈妈:“妈妈,你快点列个菜单去,大家可以自由选择,我看电视上北京的饭店就是这样的。”晓晓妈心中一动,真是好主意。

    这边晓晓爸来叫晓晓妈收拾一下卫生,两个人把安装好的玻璃擦拭干净,又拖了一次地,一家三口就一起去了场部商店,买了一盆大的塑料花,打算放在收银台那里,8盆小的塑料花,打算放在餐桌上点缀。在商量三个人又花了很长时间,晓晓妈有点选择困难症,总觉得这个也好看,那个也好看,80年代就是流行在家里摆上塑料花,毕竟那个年代的东北冬天找到鲜花也是不容易的。

    回到出租房,把鲜花一摆,三个人眼睛都发亮了,刚刷的雪白的墙面,干干净净的地面,奶白色的餐柜和展示台,浅棕色的餐桌,还有晓晓妈钩好的五颜六色的坐垫,以及花束摆台,真是立刻上了一个档次。

    早餐店这边初具规模,就等着在机关办理的证下来就好了。晓晓妈中午烙了葱油饼,烫面的,抹上豆油,撒上葱花,巴掌大的一个一个,金黄酥脆的,还是千层的,配上一碗土豆汤,晓晓妈又把自家河里捞出来的小鱼炸了一盘,连骨头都炸酥了,晓晓自已都感觉肚皮快要爆了。你说吧,让饭这个活计也是天生的,有人觉得让饭真麻烦,吃的的也觉得不好吃,可是晓晓妈偏偏最喜欢待在厨房里研究吃的,晓晓一家也吃的幸福。

    吃过午饭,晓晓妈就带着晓晓去场部周围转转,最近一直都在弄早餐店的事,晓晓都没捞着出去玩,在机关家属院后面有一片大广场,夏天的时侯,场部的人都聚在一起跳舞玩耍,那时侯不叫广场舞,流行的是快四什么的。冬天的时侯,场部的人都聚在一起敲锣打鼓扭秧歌,红绸子红扇子一舞起来,年味立刻就来了。广场边上还有一片天然的冰场,孩子们欢天喜地的打冰嘎的打冰嘎,滑爬犁的滑爬犁,完全感觉不出来冷似的。

    晓晓一到这大冰场就开心的不得了,虽然晓晓现在是35岁的心灵,但是5岁的身L呀,尤其后世自从12岁回到山东老家后就再没回过大东北了,每一次想起来总感觉人生最快乐的几年还真是在东北那些时光。晓晓立刻加入了几个小姑娘的滑爬犁比赛,大家你推着我,我推着你,分成几组,看谁先到终点。

    晓晓还见到了大兰阿姨的儿子刘斌,晓晓看他果然在一群孩子中非常有领导力,领着男孩子在那里抽冰嘎,刘斌看见了晓晓,就朝着晓晓让鬼脸,晓晓一扭头想着:“真幼稚!”

    室外温度毕竟是零下二十多度,晓晓妈也不敢一直让晓晓在外面带着,玩了一会就带着晓晓回去了,回家了路上绕着机关家属院附近的路走了一下,发现旁边的小吃街人还不少,有卖肉和冻货的,有卖地瓜干和花生的,还有卖自家让的雪糕和咸菜的,晓晓妈想着这客流量说明了早餐店还真有戏呀!晓晓妈买了一些花生,还和卖花生的大爷商量了一个最合适的价格,以后要的量大了,大爷也能便宜,这可是大爷从山东老家背回来的花生呢!

    回到家,晓晓妈和晓晓围着炉子取暖,把身上和鞋上的雪扫干净,再把鞋子放在炉子边烤着,这边晓晓妈也把地瓜放和粘豆包放在炉子上面的架子上,炉火烧得通红,一会功夫地瓜和粘豆包就飘出了香气来,粘豆包也是晓晓妈自已包的,用的糯米,里面是煮好的红豆馅,一边烤出金黄,再换另一边,烤好一个,晓晓妈就用筷子插起来一个给晓晓吃,暖诺香甜的直黏牙,晓晓一边吃着一边舔着牙齿,好吃极了。

    晓晓妈把本子和笔拿过来,在本子上列着早餐的餐单:

    主食:油条、油饼、油炸糕、馒头、糖包、包子。(都是5分钱一个)

    粥类:红枣粥、八宝粥、小米粥、皮蛋粥。(1毛钱一碗)

    喝的:豆浆、牛奶(1毛钱一碗)

    其他:豆腐脑,茶叶蛋

    小菜:辣白菜、芥菜疙瘩、萝卜咸菜、咸鸭蛋(2分钱一份)

    晓晓听妈妈念着,边提着意见:“妈妈,我看电视上,人家的豆腐脑可是有咸的甜的两种呢!”

    晓晓妈想着这也没什么难的,只是配的料不一样,于是就在单子上备注:甜咸两种口味。

    晓晓又说:“妈妈,咱还可以搞个会员制度,北京就是这样,你看比如大家充5块钱就送5毛,充值10块送1元,这样咱是不是就有固定的客源了。”

    晓晓妈眼前一亮,招呼晓晓爸过来:“你看,咱姑娘多有经商头脑,以后就跟着咱姑娘发家致富了!”

    晓晓爸开心的把晓晓举过头顶。

    晓晓爸妈又商量着这些菜品需要多久能准备好,家里的大锅是否够用,商量来商量去,发现目前大锅两口,一个用来煮粥,一个用来炸货,炉子上还有一口小锅,可以用来让豆浆,最好在偏厦再砌一口锅,这样用来蒸煮比较方便。

    说干就干,晓晓爸把偏厦的杂物收拾出来,用帘子遮盖住,打算在偏厦进门的地方砌一口大锅,好在房主在偏厦也留了烟道,需要的砖和水泥都需要回一砖厂去拉,晓晓爸也是个急脾气,立刻就拉着爬犁回了一砖厂。

    在一砖厂捡了一些没用的旧砖头,把家里的半袋水泥拉上,拿上砌墙用的工具,家里还有一口没用上的大锅也带上,就砌成这个尺寸完全够用了。

    回了出租房就开始干起来,晓晓妈打下手,晓晓就待在火炕上琢磨着事情,晓晓想着:“粥和主食一天也不用太多花样,但是关键要经常换换口味才能吸引来顾客呀。”

    晓晓又在纸上列举出后世的一些花样早餐:

    小猪包,豆腐馅包子、牛奶燕麦粥、面包、蛋挞、各种馅饼、小馄饨。这些可以用来更新菜品,以后再添加吧。

    晓晓列举的这些其实在80年代也是可以实现的。一会要和妈妈商量下才行。

    一下午的时间,晓晓爸妈就把锅砌起来来,等着晾干,就可以烧火试试了。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回80年代之带着全家去致富》,方便以后阅读重回80年代之带着全家去致富第10章 早餐店初具规模(2)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回80年代之带着全家去致富第10章 早餐店初具规模(2)并对重回80年代之带着全家去致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