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解读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洪向华 本章:四、解读

    兴修水利,防治水患,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三峡工程从梦想走向现实的过程可以总结为“70年设想、50年勘探、40年论争”。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建设,长江三峡工程已经初步实现了蓄水、通航和发电的建设目标,毛泽东“高峡出平湖”的梦想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变成了现实。三峡工程是中国人民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一座世纪丰碑,它不仪凝结着中国人的奉献精神,集体智慧和技术进步,也体现了新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从20世纪初开始,从孙中山到毛泽东,从邓小平到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对三峡工程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三峡工程的考察、研究、规划和咨询规模之浩大是历史上罕见的,三峡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所克服的技术困难也是少有的,三峡百万大移民是人类近代史上绝无仅有的人文工程,三峡库区文物抢救的规模、速度和成果也堪称奇观。这种战天斗地、不畏艰难、勇于实践的精神,不仅缚住了长江这条巨龙,也必将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三峡工程的决策进程中,有一长串的名字:林一山、李锐、黄万里、李伯宁、孙越崎、侯学煜、钱正英……他们充满科学态度的争论,保证了最后决策的正确。

    三峡工程不但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经济功能,而且有利于三峡库区的经济发展。三峡工程的建设,虽然不可避免地对局部生态与环境带来一定影响,但只要充分尊重、合理利用自然规律,努力促使长江流域形成新的生态平衡,就能够探索一条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大型公共工程建设现代化之路。


如果您喜欢,请把《复兴之路·中国崛起的30个历史关键》,方便以后阅读复兴之路·中国崛起的30个历史关键四、解读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复兴之路·中国崛起的30个历史关键四、解读并对复兴之路·中国崛起的30个历史关键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