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九月流火 本章:第42节

    狗屁二哥,陆珩算她哪门子哥哥?

    傅霆州被陆珩气得头晕,他以为他已经了解陆珩了,但陆珩每一次的所作所为都能刷新傅霆州的认知。这个缺德玩意,竟然趁卿卿识人不清,顶替她的兄长身份。

    傅霆州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种行为,不缺八辈子大德,想不出这种主意吧?

    郎中问完后,许久没听到傅霆州回话。他壮着胆子朝上瞥了一眼,只见那位年轻英武、仪表堂堂的侯爷坐在桌案后,脸色冷厉,眼神冰冷,周身凌厉的能化出刀来。

    郎中害怕,赶紧垂下眼睛。傅霆州不断控制自己情绪,好容易勉强压制住,能正常说话:“这种病能医治吗?”

    郎中面露难色,他从未见过这种病例,仅仅在医书里看到过,而且是作为怪谈,寥寥一语带过。连先例都没有的病,谈何医治呢?

    但郎中不敢说,他感受到屋里的气氛,直觉他要是说出实话,上面那位侯爷绝对能撕了他。郎中打了好几遍腹稿,斟酌地说:“看病讲究望闻问切,没有看到病人之前,小人不敢擅自开药……”

    傅霆州沉默,脸色逐渐恢复平静,淡淡挥手示意郎中退下。等人走后,他又在座位上呆坐良久,忽然疲惫地长叹一声,仰头靠在椅背上。

    他眼前,似乎又浮现起白日那一幕。

    她头也不回从他身边跑开,奔向另一个男人,口中还甜甜喊着:“二哥。”

    她依然还爱着他,却忘了她爱的人是他。他听到那声“二哥”时,宛如五雷轰顶,晴天霹雳。

    陆珩怎么敢鸠占鹊巢,窃取他们十年的情谊,卑鄙地挤入她心中?她怎么能忘了,他才是她的二哥。

    ·

    进入三月后,天气转暖,春风绿岸,处处生机勃勃。但是某一天,蒋太后的病情忽然急转直下,不可挽回地恶化起来。

    蒋太后不知道从哪里听到陆珩置办了家室,还玩起金屋藏娇这一套。蒋太后很高兴,连精神头都好了三分,要见见陆珩的家眷。

    陆珩头疼极了,但这是蒋太后临终前最后的心愿,他实在不忍,也不能推脱。陆珩只好硬着头皮,再次带王言卿进宫。

    他觉得可能不用等王言卿回忆起来了,眼看他自己就要玩脱。

    第53章 演技

    三月二十,王言卿早早就醒了。她今日要进宫探望皇太后,探病自然不能穿鲜艳衣服,但要穿一身素白去也不妥。更糟糕的是王言卿还失去了记忆,对宫廷礼仪一片空白,幸好有陆珩把关,在灵犀灵鸾的帮助下,王言卿艰难搭好了进宫的衣服。

    今日不是正经觐见,不必穿的太正式,所以王言卿换了身藕荷色暗花纱长袄,通身素净,没有任何绣花装饰,但长袄色浅紫而微红,又不至于惹长辈忌讳。长袄对襟立领,用金纽扣整整齐齐系到脖颈,膝盖两侧分叉,露出里面的白绫纱马面裙。

    陆珩今日没有去南镇抚司,一早就等在陆府。王言卿穿戴整齐后,不敢耽误,立刻去主院找陆珩。陆珩看到她严阵以待,扣子足足系到脖颈,不禁失笑。陆珩轻轻理了理她的领口,说:“不用紧张,兴国太后是个很和气的人,她最近身体不太好,召齐小辈一起见见。你进宫后一切照常就好,不必担心。”

    王言卿应是,陆珩说着不用紧张,但事情发生在自己头上,怎么可能不慌。陆珩手指将王言卿的衣领整理好,顿了顿,然后放到她的肩膀,略略握紧:“兴国太后从去年冬天开始,病情就反反复复,连太医都没什么法子。我怕太后担心,没告诉她你的事。”

    陆珩手指上的力道似乎别有所指,王言卿马上了悟,蒋太后不知道她失忆的事。王言卿点头,道:“我明白,我尽量少说话,不会惹太后担心的。”

    陆珩欲言又止,最后心里无声叹气。现在该担心的人是他,陆珩可以和皇帝坦白实情,但蒋太后一片长辈慈心,身体又到灯枯油尽,陆珩实在不敢告诉蒋太后真相。在王言卿心里她是陆家收养的孤女,曾沐蒋太后恩泽,而在蒋太后心中王言卿是陆珩的女人,被他带到陆家金屋藏娇。陆珩都不知道一会进了宫,他要如何在这两个女人之间两头骗。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这次王言卿跟着陆珩进宫,每一步都顺畅极了,宫门口的侍卫看到陆珩连忙行礼,都没有盘查就让他们过了。王言卿上次入宫走的是东门,可是这次,他们从右顺门进宫,顺着夹道一路往北走。

    王言卿悄悄打量两边的建筑,这里有很多太监出入,和王言卿想象中卑躬屈膝、阴阳怪气的太监不同,这里的人各个文质彬彬,若不是身上穿着宫使衣服,说是读书人她也信。来往的太监见了他们,远远就躬身行礼,陆珩见王言卿往旁边看,低声提点:“这就是司礼监。”

    王言卿恍然大悟,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司礼监。从永乐皇帝起,宫廷开始重用太监。皇帝设立东、西厂的初衷是牵制锦衣卫,他们虽然合称厂卫,但东、西厂和锦衣卫向来不对付。不过现在看来,至少在陆珩面前,东厂、西厂还是很恭顺的。

    在这一点上王言卿尤其佩服陆珩。陆珩加入锦衣卫以来没有办不成的差事,这种记录已经够笑傲群雄了,但他真正的能耐却是让周围所有人都配合他办差,并且不留任何话柄。

    把事做明白不难,但能把人做明白,却是世上最难的题。

    在甬道上走了很久,慈宁宫终于到了。王言卿曾去过慈庆宫,慈庆宫很靠近外廷,规制、格局各方面都更像太子的居所,而非寝宫。但慈宁宫却相反,这里是历代皇太后居住之所,皇帝登基后还重新修缮过,非常雍容端贵。

    陆珩一进宫门,就有人到里面禀报。宫女恭敬地给陆珩掀开门帘,王言卿跟在陆珩身后,一进门,就被里面的阵仗狠狠晃了晃眼。

    皇帝今日也在,皇后张氏带着众妃来慈宁宫侍疾,一水年轻美貌的宫妃侍奉在榻前,她们身后还跟着伺候她们的宫娥内侍,莺莺燕燕,环肥燕瘦,站在一起简直壮观极了。

    王言卿本以为她只是来单独给蒋太后请安,哪能料到这种阵仗,她只扫了一眼,都看不清谁是谁,硬着头皮给一堆影子行礼:“民女参见皇上、兴国太后、皇后及诸位娘娘。”

    皇帝坐在蒋太后榻前,张继后坐在皇帝身旁,后方还站着几个女官模样的丽人。蒋太后靠在榻上,神情恹恹,脸色蜡黄,听到陆珩来了,她眼睛亮起来,连忙道:“免礼。”

    说是侍疾,其实这些妃嫔只是杵在这里干站着,她们见不了蒋太后几次,蒋太后也未必认识她们。对蒋太后而言,她名义上的儿媳妇远不如陆珩熟悉。蒋太后发话后,妃嫔们很自觉地让开位置,从中间分出一条路来。

    陆珩见惯了这种场面,顺畅地穿过人群,走到蒋太后面前,王言卿赶紧垂头跟上。

    陆珩熟稔地给皇帝、蒋太后和张继后问好。蒋太后见到陆珩,脸上十分欣慰,她往陆珩身后看了一眼,目露了然之色:“你们来了。”

    陆珩脸上微笑如常,他侧身拉过王言卿,神态自然极了,一点都看不出紧张:“太后,这是卿卿。”

    王言卿不敢抬头,赶紧蹲身行万福:“兴国太后安。”

    蒋太后目光从王言卿身上扫过,只见这个女子容貌姝丽,眉宇间却没有轻挑恣睢,行礼时四平八稳,看得出来是个安静稳重的性子。蒋太后心里越发满意了,笑道:“起来吧。难得你们进宫来看哀家,不要拘束了,赐座。”

    宫女搬来绣墩,王言卿哪怕不记得从前的事情,也知道在皇帝、太后面前不能坐实了,虚虚只坐一半。陆珩对付这种场面游刃有余,温声道:“臣早就想来给您请安了,只是一直不得空。今日借陛下的光,带她来见见您。”

    蒋太后欣慰地笑了:“你们都是好孩子,你们有这心哀家就满足了。”

    陆珩顺势问起太后病情,他问的不是“您近来身体可好”这种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细节,时不时穿插一两句好听话,哄得蒋太后满面笑容。这种话题轮不到王言卿,她和众多妃嫔一样,安静低着头,站在一边当壁花。

    皇帝坐在榻前,无声地扫过王言卿,又看看陆珩,目光中露出看戏之色。

    陆珩看起来游刃有余,其实闹心极了。他每说一句话都要算好后面五句以及蒋太后可能的反应,还不能露出端倪,真是自作孽。

    陆珩防备得当,再加上一点点运气,事情发展得出奇顺利。王言卿觉得蒋太后话中的“你们”是指“你们兄妹”,蒋太后则觉得是“你们夫妻”,在场众多后妃一片平静,没人觉得不对劲。

    唯有陆珩和皇帝知道内情,他们两个一个编一个看着对方编,竟然也很和谐。

    蒋太后环顾四周,她印象中陆珩和皇帝还是十来岁的少年,一眨眼,两人各自成家,和和美美齐聚一堂,心里委实熨帖。她感慨万千,叹道:“哀家这一生风风雨雨都走过了,平生再无遗憾,只可惜没能看到你们两人的孩子。先成家再立业,你们两人都该抓紧了。”

    皇帝神情微微凝滞,他登基十三年,宫里至今一个孩子都没有,蒋太后着急,皇帝如何不急呢?张继后听到蒋太后又提起子嗣,脸色不由讪讪,起身道:“药该好了,妾身去外面看看。”

    陆珩听到蒋太后提起这个话头就知道不妙,他赶紧趁机给王言卿递眼色,王言卿无需语言就领会了陆珩的意思,跟着张继后出去。

    王言卿出去后,陆珩脸上没什么变化,心里长长松了口气。蒋太后没注意到,皇帝却静静瞟了陆珩一眼。

    皇后亲自出去看药,其他妃子总不能在此傻等着,都随着皇后出去了。屋里的人转瞬走了大半,等人少了,蒋太后才露出嗔意,佯怒瞪了陆珩一眼:“你不是说遇到合心意的人会带给哀家看吗,如今为什么藏着掖着,不让哀家知道?”

    皇帝静静做壁上观,老人家难免唠叨,蒋太后不念叨陆珩就会念叨皇帝,相比之下,还是念陆珩吧。陆珩现在唯独庆幸他反应快,及时把王言卿打发出去了,要不然撞上这句话,场面简直不敢想象。

    陆珩知道指望不了别人,便自己圆场道:“这不是还没来得及吗。我想着忙完这阵就带她来见您,哪能知道您消息灵通,竟比我领先一步。”

    蒋太后也不去计较他这句话真假,再次语重心长道:“不管怎么忙,总要顾及家庭。这话也不只是对着陆珩,皇帝你也是。”

    这种话皇帝的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他打心底里不以为然,道:“儿臣记住了。”

    蒋太后早就做不了儿子的主了,她能说的都说了,剩下的只能靠儿孙自己。如今没有外人,蒋太后见了晚辈后心情愉悦,顺势交待起身后事:“哀家的病就在这两天了,等哀家死后,皇帝不用给哀家守孝,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赶紧生出子嗣,才是真正孝顺哀家。”

    皇帝听到这些话脸色微变,陆珩也收敛起笑,静静垂下视线。皇帝道:“母后,陶仲文正给您研究新的丹药呢,您说这些做什么?”

    蒋太后道:“哀家不喜欢那些丹药,不用折腾人了。哀家年纪到了,迟早有这么一天,用不着避讳。趁哀家还能说话,把事情安排好,等真到了那一天,也省得手忙脚乱。”

    皇帝沉默不语,陆珩更不会接话。蒋太后继续道:“哀家身后事不必大办,但唯有一点,务必把哀家跟你父亲葬在一起。”

    皇帝终于无奈地叹了一声:“母后您放心,朕明白的。”

    ……

    另一边,王言卿陪着张继后等药,后面零零落落跟了一大帮宫女妃嫔。张继后说是亲自煎药,其实就是来厨房看一眼,连烟味都不必闻。她坐在暖阁里喝茶,等药熬好了,自有宫女端到她面前。

    王言卿完全不认识张继后,皇后及其他妃嫔面对陆大人的家眷,委实也没什么可说的。众女相对无言,静静侍立在暖阁,青烟浮动间,只能听到张继后掀动茶盏的声音。

    王言卿不用和人说话,心中颇为庆幸。她没有对此刻的生疏起疑,她觉得她和这些女人不熟很正常,陆珩和宫里关系再紧密也是外臣,怎么会结交后宫妃嫔?陆珩都不熟,更不必说王言卿。

    不过王言卿进宫之前,陆珩大致给她讲过宫里的关系。如今这位皇后也姓张,嘉靖元年入宫,但和张太后没有亲戚关系,只是凑巧撞了姓氏。张继后是皇帝第二位皇后,第一位皇后姓陈,因为嫉妒惹皇帝不快,自己惊吓流产,染病身亡。陈皇后死后,皇帝在蒋太后的敦促下,立了年纪最长的张顺妃为后,也就是如今的张继后。

    可惜张继后无宠,入宫十三年没有生下一儿半女。现在张继后年纪大了,皇帝宠爱新人,她的位置越发尴尬。嘉靖元年入宫的女子现在还活跃在台前的唯有张继后,剩下全是嘉靖十年入宫的新人,皇帝一口气选了九人,按照古礼册为九嫔。此刻一溜烟站在阳光下,鲜嫩得几乎反光。

    王言卿悄悄扫过暖阁中这些年轻鲜亮的女子,心想嫁入帝王家,尤其是皇帝这样聪明还多疑的帝王,恐怕未必是什么好事。

    她更愿意生活在宫外,哪怕没有锦衣玉食,至少自由自在。

    很快,药好了。张继后亲手端着药回到慈宁宫正殿,蒋太后不知道在和皇帝说什么,看到她们淡淡点了点头,之前的话立即打住。蒋太后喝药之后,脸上露出疲色,皇帝有事要回乾清宫,陆珩见状顺势告辞,带着王言卿退下。

    陆珩要去乾清宫,只能派人送王言卿回家。这次是在皇帝和蒋太后面前过了明路的,陆珩不怕有人在路上为难王言卿,叮嘱了几句便送王言卿离开。

    这种事一回生二回熟,王言卿坐在出宫的马车上,神情已经非常淡定。她猜测她们出去的时候,蒋太后应当和皇帝、陆珩说了什么,皇帝现在叫陆珩去乾清宫,多半是要商谈此事。

    王言卿想了想就抛开,并没有放在心上。回府后她的生活依然平静悠然,但陆珩却忙碌起来。他一忙起来就不见人影,王言卿好几次想和他谈谈傅霆州的事,都没找到机会。

    没过几天,宫里忽然传来噩耗,蒋太后病逝。王言卿拜会蒋太后的那一面,果真成了最后一面。皇帝悲痛过后,遵照蒋太后遗命,以日带月,守孝二十七天。同时,皇帝也在早朝上提起了蒋太后丧葬礼仪。

    蒋太后死在北京,而皇帝的父亲兴献王葬于安陆,这要如何安排?朝臣有的建议合葬,有的建议南北分葬,各伴衣冠。

    分葬是最方便的,但蒋太后唯一的愿望就是和兴献王合葬,皇帝身为人子,怎么能违背母亲遗愿?最后皇帝不管朝臣争吵,发话合葬。合葬便涉及迁棺,皇帝一边在天寿山选择陵址,一边派锦衣卫回安陆,查看兴献王安身之地显陵。

    这种事情自然落到了陆珩身上。皇帝看似在早朝上征求朝臣对墓葬的意见,其实早在蒋太后薨逝之前,皇帝就和陆珩商量过合葬及迁兴献王灵柩的事情了,在早朝上提出只是通知臣子们一声而已。

    墓葬是大事,容不得丝毫差错。陆珩派心腹去承天府查看显陵情况,还要勘选蒋太后陵址,成天忙得不见人影。王言卿见状更不好打扰他,她想着,等忙完这段时间,陆珩清闲下来后,再谈傅霆州的事吧。

    结果,从显陵回来的锦衣卫却禀报,显陵玄官有水。皇帝听说父亲的陵墓里进了水,十分伤心。他们在京城一待就是十四年,父亲一个人孤零零留在安陆,连墓地里进水了都没人知道。皇帝心痛之后,下定决心南巡,亲自回安陆老家查看是否迁陵、如何合葬。

    王言卿本以为陆珩忙过这一阵就好了,结果过了这一阵,他变得更忙了。皇帝南巡只需要动动嘴皮子,但是护卫、扈行、排查、安检,全部由锦衣卫负责。

    陆珩忙得昏天黑地,王言卿越发不好用小事打扰他。深夜,陆珩又忙到月上苍穹才回来,王言卿已经换了夏衣,她给他倒了盏热茶,说:“二哥,菜回灶上温了,你再等等。”

    陆珩接过茶盏,心里不无愧意:“这么晚了,你自己去睡觉就好了,不用等我。”

    王言卿摇摇头:“你没回来,我睡着了也要做噩梦,不如在这里等你。二哥,南巡你也要伴驾吗?”

    陆珩应道:“自然。”

    皇帝出门这么重要的事情,他如果不去占坑,功劳就全被别人抢走了。王言卿对此并不意外,她问道:“二哥,南巡怎么也要耽误两个月,你的随身行李怎么收拾?”

    南巡是朝廷大事,各地行宫有礼部安排,陆珩对此并不担心。不过,王言卿的话倒是提醒了他。

    他如果走了,王言卿一个人在家,傅霆州会老实待着吗?

    陆珩端着茶盏,想了又想,最终觉得不能给傅霆州任何机会。他很快拿定主意,说:“卿卿,你也一起去吧。”

    第54章 南巡

    “我?”王言卿听到,颇为意外,“南巡是全朝大事,我无官无职,并非命妇,跟过去恐怕不妥吧。”

    确实不妥,皇帝南巡,国家大事总不能不管了,内阁文臣、卫兵武将都要随行,再算上侍奉皇帝的后妃、宫女、宦官,光现在统计的人数就足有万余。一万多人出行不是小事,稍有差池就会酿成大祸,南巡的安全压力非常巨大,随行臣子都尽量减少侍从,实在年老体衰、走不动路的臣子会带一两个长随,但没人携带妻眷。陆珩这种时候带一个女子,无论怎么说都太冒尖了。

    可是事在人为,这种事可以想办法解决,万一王言卿留在京城却被傅霆州劫走,那就无法挽回了。相比之下,陆珩宁愿冒着枪打出头鸟的风险,把王言卿带在身边。

    陆珩说:“没关系,其他人也要带丫鬟,我少带几个人,将你加进去,并不妨事。”

    陆珩说得笃定,王言卿没有怀疑,立马安下心。她不想给陆珩添麻烦,从始至终没有闹过一句,但听到可以同行,她的神情还是明显振奋起来。


如果您喜欢,请把《锦衣杀》,方便以后阅读锦衣杀第42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锦衣杀第42节并对锦衣杀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