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1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南方赤火 本章:分卷阅读431

    当然,美国内战具体结束的日子,她没背过,在这个世界里也未必精准实现。但只要历史的大浪潮方向不变,应该就是在这个夏天。

    “所以……”

    其他商只是随波逐流。但博雅众人早早就跟林玉婵上过国际贸易课,清楚地达成了共识:中国棉花之所以在国际市场上大受欢迎,跟美国内战干系极大。

    欧洲工业革命以来,城市中大量兴起纺织工厂,急需优质棉花。美国原是产棉大国,但从内战硝烟起,南方港被贸易封锁,大片种植园里的棉花找不到销路,这才使欧洲人不得不来到中国,寻求廉价替代的纺织原料。

    而,估摸着大洋彼岸的战火即将熄灭。贸易封锁还持续多久?南方种植园重启还要多久?种植园里没了黑奴,换成雇佣工,还会有原先那高的产量吗?

    这些都是未知数。

    “我只知道,”林玉婵斩钉截铁地说,“一旦美国棉花重新回到市场,中国土棉完全不是敌手。”

    因为品种不。美棉纤维长,适合机器纺织;中国土棉眼还没有改良育种,纤维短,质地粗,适合手工纺织,只织粗糙的土布。若要适应机器,必须按比例和其他品种的棉花混在一起。

    在有选择的情况,欧洲的纺织工厂肯定会优先订购美棉。

    众人将这些信息梳理完毕,不约而地看向林玉婵,眼里都是三个字:

    怎办?

    苏敏官微微一笑,垂眼,把玩手里一片外面捡来的叶子。

    林玉婵深吸气,小心说:“既然中国棉花的信誉已经滑,我建议,从现在开始,博雅公司停止一切棉花业务。收到的籽棉照常加工,已有的库存照常售卖,择价高之时清。但不再加工新棉,也不再接新的订单。以规避美棉重新入市的风险。”

    她说完,静一静。没人言反对。

    博雅不是投机型的公司。林姑娘秉性谨慎,去年上海的地产风波震动江南,在她的严令之,没人炒房致富,也没人因此而倾家荡产。这事件众人都记忆犹新。

    是……

    常保罗弱弱地说:“现棉花的价格是七便士一磅,相当于每担十二两银子。运到码头上的货,不半日全都卖掉。洋商之间也不签什齐价合了,谁有钱谁吃货,已经买疯了,而且有些已经把明年的花田收成预定了……”

    而棉花收购加工的成本,尽管已经攀升了近两倍,依然超不过每担二两银。余的全是毛利。

    就此放弃这一项利润大的业务,任谁都觉得惜。

    林玉婵看了常保罗一眼,明白他的顾虑。

    “如果暂停棉花业务,你的‘孟记花行’分号当然也要暂时关闭。不过,市场上永远不缺风,我相信咱会很快找到别的业务来代替棉花。如果分号真的歇业,我不会让你和手赋闲,照样会发薪水,直到找到其他有利图的业务。好不好?”

    常保罗如也是大经理,手底十几个人,管着家族企业,颇有些“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儒将风范。唯独面对总经理林姑娘,他依旧十分佛系,只要她讲话,他就懒得思考,默认林姑娘将一切安排得明明白白。

    况且她不管怎安排,不管语调

    多强势而果决,末了不忘用她那唱歌一般的南方腔调,温和地征求一句:“好不好?”

    常保罗点点头,接受:“好,不过我亲家那里……”

    “我会建议你去游说亲家,乡的棉田收了这一茬,改种稻米、桑麻等其他作物。当然也以不改,将棉花售予其他商贩,照样以赚钱。只是博雅不会收了。”

    众人表决完毕,一致决定博雅公司退棉花业务,相熟的乡农一概不续约,不参与年的原棉收购。

    林玉婵转向苏敏官,“麻烦把库存的棉花、不管加工到哪个工序,全都清点一遍。”

    对苏敏官来说这就是举手之劳。他漫不经心应了,忽然抬眼,轻声说:“林姑娘,我有一个建议……博雅停收棉花之事,不以……先不要在业内公开?”

    ------------------------------------

    “阿妹,你有多确定,棉花会崩盘?”

    端午,黄浦江上龙舟竞渡,外滩和各个码头上挤满观众,锣鼓喧天,巡捕卖力地维持秩序。

    上海从地产风波中慢慢恢复,工部局总算有余钱,举办一些惠民娱乐活动,以图振兴经济。龙舟赛设置了不菲的奖金,吸引了十里八乡几十支参赛队伍。这一日城里空前热闹,俨然已回到两年前的黄金时期。

    也有不洋人来看热闹。他当然不用跟普通市民挤在一起,而是三三两两,坐在水上茶楼饭馆里,谈笑着给每艘龙舟注。

    苏敏官早早就说要来看龙舟。天顶着烈日,来到一座位于报废帆船上的小酒馆,定了雅座。

    林玉婵好心提醒:“这不算在‘包吃包住’之内哦。”

    苏敏官轻轻白她一眼,袋里摸摸。

    一个月十二块,光计生用品就占了大头,消耗飞快,攒几个钱容易吗他。

    林玉婵嘻嘻一笑,抢着掏一块银元,拍在桌面上。

    然后坐,看着龙舟上那色彩各异的旗帜,若无其事回答他的话。

    “十分确信。”

    “就凭容闳带来的那点战事资讯?”苏敏官轻声诘问,“南军反败为胜,也未知;北军虽险胜,但美利坚从此天数分,军阀混战,也有。”

    “嗯,还有……”林玉婵犹豫,“一点直觉。”

    苏敏官步步紧逼:“就像去年你预感地产崩盘的那种‘直觉’?”

    茶博士奉上茶水和滚水,笑道:“日端午,小店奉送雄黄酒。”

    两人各低头,默契洗餐具。林玉婵忽然想起白蛇和法海,忍不住嘻嘻一笑。

    过了一会,她才笑道:“我对崩盘这种事一向很有直觉。”

    就算她直言剧透历史也没人信,不如说“我夜观星象,算了一卦”更取信于人。所以她也就保持一点神秘感。

    苏敏官点头,不说话,冲了茶水,注入她面前的小盏中。林玉婵叩指。

    一声锣响,龙舟比赛开始了。岸边响起此起彼伏的喊声。

    林玉婵的注意力被拽到江面上,兴奋地看着两艘龙舟互不相让,纠缠在一起。

    她忽然发现:“这龙舟有赞助商!”

    龙舟首部彩旗飘扬,大部分绣着

    龙舟队的名字和徽章,什“猛虎”、“雄狮”、“水上赤兔”之类,十分的威武霸气。

    只有一艘红白相间的龙舟,那旗子上的名号很有商业气息,两个字“汇丰” 。

    船身两侧涂着红色英文大字:“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林玉婵心中涌现一堆21世纪的时事热点新闻,再看那龙舟,惊讶得揉揉眼:“汇丰——银行?”

    “由十五家洋行在香港发起成立,”苏敏官给她充当大清百科,“总部在香港,年刚挂牌,在中央饭店租了一层办公室。我路过一次,里面全都是法国古龙水味。”

    不是。林玉婵细看,七八艘龙舟身上都带了汇丰银行的涂装,要就顶着个“HSBC”的帽子,见财大气粗。

    鸦片战争后,大清政府外债猛增,却没有完整的银行体系。进入中国的传统外资银行,总部都在英国或印度,汇兑支付都不便。因此,列强亟需创立一个总部在中国的银行,用来“帮助”清政府偿还外债和赔款、以及储存关税。

    怡和、宝顺、琼记、沙逊等十余家洋行,近年在对华贸易、尤其是棉花投机上赚了大钱,经由缜密策划,终于在1865年,集资组建了“汇丰”,作为列强在华利益的第一线代言。

    一场龙舟赛,沿黄浦江打广告,汇丰银行道江湖,尽人皆知。

    苏敏官从汇丰龙舟上收回目光,抿一温热的雄黄酒。

    “你知道现在洋人收棉花有多疯狂吗?”

    “当然啦。”林玉婵不假思索,“你是没见到郑观应上个月什样。他在宝顺洋行负责收购棉花,每天忙到天黑,黑眼圈那大,浓茶十分钟一杯,我真担心他谈着事就歪头睡过去。他私里开的棉花行已经雇了几十个人,开三个分号……”

    苏敏官扑哧一笑。

    “你见到的都是买办。你知道他上头的洋人老板……”

    一句话没说完,忽然雅间门帘掀开,一涌进来好几个人。

    “哈哈哈,敏官,苏先生,你也来看龙舟竞赛?”

    说曹操曹操到,竟然都是洋人,喝得半醺。林玉婵也认识其中几个:有宝顺洋行的颠地大班,有旗昌洋行的亚毕诺大班,有沙逊洋行的犹太人经理……

    还有更多不认识的面孔。他身后跟着几个随从和买办,都喜气洋洋地端着雄黄酒,入乡随俗地互相寒暄。

    “敏官,关起门来躲这里喝酒,不嫌冷清吗?——啊,这位美丽的小姐是……我以前见过吗……”

    苏敏官站起来,礼貌跟众洋人一一握手,然后大大方方拉过林玉婵的手。

    “我的东家。”

    “博雅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玉婵马上站起来补充,“幸会。”

    马上又是一阵此起彼伏的赞叹和恭维之声。

    林玉婵一边分发名片,一边惊讶地看了苏敏官一眼。这些洋老爷什时候跟他这热络了!

    上次不还把他绑到小黑屋里,枪顶着腰眼,威胁要强行收购义兴,否则给他好看?

    然后是轮船公司联合的价格战,不把他碾死誓不罢休。

    而现在,

    这些苏敏官曾经的敌人、对手,看他的眼神像是看多年的老朋友、忘年交。他握着小巧的青花瓷酒盏,优雅地跟苏敏官碰杯。

    苏敏官饮着酒,余光忽然朝林玉婵瞥了一眼,嘲讽的神色一闪而过。

    她明白了。现在这个破产负债、两手空空的苏敏官,对洋商来说,没有任何威胁。


如果您喜欢,请把《女商(大清药wan)》,方便以后阅读女商(大清药wan)分卷阅读431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女商(大清药wan)分卷阅读431并对女商(大清药wan)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