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平民生,平民活,不讲美,不讲阔。只求为民,只求为国。旧志不懈,守诚守拙。此志不移,誓死抗倭。尽心尽力,我写我说,咬紧牙关,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点儿不错。”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的精力,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35位,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圆周率数值。在他的墓碑上就刻着:“π=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
“37,22,35,R.I.P”是美国影星玛丽莲·梦露的墓志铭,许多人弄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最终这个谜由梦露研究会揭开,这三个数字是梦露的胸围、腰围和臀围的英寸数,缩写字母的意思是在此长眠。死者生前最大的嗜好是爱美,她用数字将自己十分钟爱的形体永久记录了下来。
英国诗人雪莱的墓志铭是莎士比亚《暴风雪》中的诗句:“他并没有消失什么,不过感受了一次海水的变幻,成了富丽珍奇的瑰宝。”
聂耳是我国的著名作曲家,他的墓志铭引自法国诗人可拉托的诗句:“我的耳朵宛如贝壳,思念着大海的涛声。”
爱尔兰诗人叶慈的墓志铭是他去世前夕写的一首诗的最后十七个字:“对人生,对死亡,给予冷然之一瞥,骑士驰过。”
数学家马克劳林是牛顿发现和培养的,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六个大字:承蒙牛顿推荐。
苏联科学家施万维奇毕生研究蝴蝶身上的色彩和图案。他的墓碑上刻着他心爱的蝴蝶翅膀花纹。
一个正十七边形。德国数学家高斯因其发现了正十七边形的尺规做法,死后在墓碑上刻上了这一图形。
柯南道尔:亚瑟·柯南道尔爵士:真实如钢,耿直如铁。
《读者文摘》创始人德威特·华莱士:最完美的压缩。
赫尔岑:他的母亲和他的幼子乘船遇难淹死在海里;他的夫人患结核去世;他十七岁的女儿自杀死去,他的一对三岁的双生儿子患白喉死亡。而他就只活了五十八岁!但是苦难不能把一个人白白毁掉。他留下三十卷文集,留下许多至今像火一样燃烧的文章,它们今天还鼓舞着人们前进。
大文豪萧伯纳:“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还是一定会发生。”
大作家海明威:“恕我不起来了!”
对任何一位画家的赞美,又有什么样的语言,能胜过出现在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墓碑上的:“活着,大自然害怕他会胜过自己的工作;死了,它又害怕自己也会死亡。”
法国作家司汤达:“米兰人亨利·贝尔安眠于此。他曾经生存、写作、恋爱。”
伏尔泰,这位《哲学通信》和史诗《亨利五世》的作者,顺理成章地在专门迎葬伟人的先贤祠里占了一“席”,并受到这样的赞美:“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他拓展了人类精神,并且使之懂得它应当是自由的。”
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墓志铭出自哲学家柏拉图之手:“美乐女神要寻找一所不朽的宫殿,终于在阿里斯托芬的灵府发现。”
杰弗逊是和华盛顿、林肯齐名的美国三大伟人之一,美国的第三任总统。他的墓碑碑文是他自己写的:“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令的作者和弗吉尼亚大学之父。”
卢梭:“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热爱自然和真理的人。”
马克·吐温:“他观察着世态的变化,但讲述的却是人间的真理。”
爱伦坡:“乌鸦说,此人不再来。”
著名科幻小说家威尔斯七十三岁时,给自己写了一句很短的墓志铭:“上帝将要毁灭人类——我警告过你们。”
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逝世前,已被耳聋的痛苦折磨了二十余年。这位伟大的乐圣生前给人类创造了那么多不朽的音乐,而他临终前只留下这样一句令人伤感的遗言:“我将在天堂里听到一切。”
法国著名戏剧家拉伯雷临死之际,颤动着嘴唇,轻轻地说道:“拉下帷幕吧,喜剧已经结束了。”
英国著名诗人济慈,当他意识到自己的死亡已经来临时,把他最后的思想表达在诗中:“我感到我的上面长满野菊花。”
英国诗人拜伦已厌倦了生活,厌倦了战争,并且因发高烧及长久未进食而消瘦无力,他轻声地说道:“现在我想睡了。”说完,他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英国作家戴·赫·劳伦斯在病床上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现在觉得心神舒畅。”因写而名噪一时以至于惹上官司的这位英国小说家,曾被世人议论纷纷,而现在终于可以无忧无虑地告别红尘了。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一直活到八十高龄,这位显赫一世的君主到了生命最后一刻还显得精神饱满,他看到大家都围在他身边哭泣,便大声说:“为什么哭,嗯?你们以为我是长生不死的吗?我原以为死亡要比这难受得多呢!”
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死得很安详,面对死神,他说:“我已经准备就绪。”
美国空军颁发紫心勋章给麦洛维奇,表扬他在越战中的英勇表现。后来他被发现是同性恋者,于是被解除军职。其墓志铭为:“当我在军队时,他们因我杀害两个人给我一枚勋章,却因我爱一个人解除我的职务。”
雨果:“希望我的坟墓和她一样,这样,死亡并不使人惊慌。就像是恢复过去的习惯,我的卧室又靠着她的睡房。”
牛顿临终前曾说:“我只不过是在大海边捡贝壳的小孩。”然而,大异其趣的是,镌刻在这位英国大科学家的墓碑上的,却是:“死去的人们应该庆贺自己,因为人类产生了这样伟大的装饰品。”
日本医学家野口英世,曾长期工作和生活在美国。为了探究肆虐在非洲的黄热病病源,声誉日隆、功成名就的他,力排众议,毅然决定亲自深入疫区,终于殉职。在纽约乌兹德伦墓地上的他的铜板墓碑上,刻的是:“生于日本猪苗代,死于非洲哥尔多克斯,献身科学,为科学而生,为科学而死。”
物理学家玻尔兹曼生前发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解释,他的墓碑上只写着他发现的公式“S=KlnΩ”。
英国大诗人莎士比亚对自己遗骸、“阴宅”的珍爱,似乎并不在著名的埃及法老之下,法老库孚墓碑上,有令人恐怖的咒语:“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冀’将在他头上降临。”而莎士比亚的墓志铭,据说是他自己撰写的:“看在耶稣的分上,好朋友,切莫挖掘这黄土下的灵柩;让我安息者将得到上帝祝福,迁我尸骨者将受亡灵诅咒。”
曾经“捕捉”天上雷电的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墓碑上刻的却是:“印刷工富兰克林。”他至死不忘,并引以为自豪的,正是他青少年时代担任的印刷工。
有一个人,生前并不算名人,但死后,却因墓志铭而成名。名不见经传的“卑贱者”,美国人约翰·特里奥的墓碑,被他的相同国籍的作家纳撤尼尔·霍桑在“阴暗潮湿的一隅”发现。作家在看了刻在碑上的“凄凉的诗句”后,哀痛地说:“要想用更精练或者更感人的语言,来描述这个使人寒心的不幸的生死与埋葬的故事,不是容易的事。”他的墓志铭是:“可怜地生活,可怜地死去,可怜地掩埋,没有人哭泣。”
在英国最古老的建筑物威斯敏斯特教堂旁边,立着一块墓碑,上面刻着一段非常著名的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于是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便仅仅是改变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会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最令人好笑的是有人竟把墓志铭当作“征婚启事”,以下这则墓志铭大约出自一位风流寡妇之手:“他死于1800年8月6日,他24岁的寡妇,住在榆树街7号,具备一切贤妻的品质,而且渴望得到安慰。”
美国许若夏普地区的一处教会墓园里,有一则碑文,令人怀疑是出自一个向死者求爱未遂的粗鲁男子之手:“骄傲而又矜持的玛莎恩,总是神圣不可侵犯,她拒绝给予男人的,现在都给了蛆虫。”
俄国19世纪大诗人普希金的墓志铭,是他十六岁时为自己写的《我的墓志铭》诗:“这儿安葬着普希金和他年轻的缪斯,还有爱情和懒惰,共同度过愉快的一生;他没做过什么好事,可就心情来说,却实实在在是个好人。”
大卫·奥格威是一个富于创新的商界巨子,是世界十大广告公司之一的奥美广告的创办者。“他曾经没有钱,没有学历,但他拥有过人的才智、天分和创造力。他成为广告人最完美的典范。从劳斯莱斯汽车到美林证券,从IBM到英国、法国、美国政府,都在他的客户名单上。”
奥格威年幼时在英格兰饱受贫困之苦,青年时代在巴黎当过厨师,在苏格兰向修女卖过炉子,如今攀登到了广告世界的顶峰。奥格威说,他对天堂的想法和济慈一样:“给我书本、水果和法国酒,以及好天气。”
在赫瑞斯提前为他撰写的墓志铭里,这样写道:
这是个快乐的人,
而且是个独乐的人。
这个人可以说今天是他自己的,
内心无忧无虑的人,
能够说:
让他们明天倒霉去吧,
反正我活过了今天。
在俄罗斯,有一位年轻的汉学家叫彼德罗夫。他研究鲁迅、瞿秋白、巴金、老舍、郁达夫……他一直是个讲师,连副教授也没有做到。逝去之后,在自己的墓碑上只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汉字:“梦”。
英国世界轻量级拳击冠军琼瓦特墓志铭:“这次不管你数到几,我也不起来了!”
苏格兰的设得兰群岛爱什内斯墓园中一条墓志铭写道:“唐纳尔德·罗博森,生于1785年1月14日,死于6月14日,享年63岁。是个平和、安静的男人,并且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他的死非常令人惋惜。死因是由于劳伦斯·塔洛克愚蠢行为造成的,他将硝酸钾误当作泻盐卖给了他,而他正是在五小时后服了一剂这种硝酸钾死去的。”
巴恩斯利的达菲尔德万圣教堂中一则墓志铭,上面简单地写着:“这里长眠着罗博特·弥尔索普的遗体。他死于1826年9月13日,英年19岁。他的死因是由于在为詹姆士·雷伍德或阿德斯里服务时,不小心将这块石头砸到了自己身上。为了纪念他,雷伍德将石板竖在这里作为他的墓碑。”
德国柏林市郊的一个农场墓地,有一对父母为其夭折的婴儿刻了这样一段墓志铭:“墓碑下是我们的小宝贝,他既不哭也不闹,只活了二十一天,花掉我们四十块钱。”
还有一则在贝斯地区发现的墓志铭,虽然读起来很“阴暗”,但却发人深省——“当你路过时,我看到了你。你就像当年的我一样,而你,也必然如我今天这般,所以,请准备好随我而来。”
格斯:“终于,真正的冒险开始了。”
夭尔夫:“我正在为写自己的墓志铭犯愁。我的妻子说,我活着的时候从来不在花园里干活儿,所以我被安置在这个堆肥的柜子里,死后要永远在花园里干活儿。也许墓志铭会这样写:还要干活儿!”
保罗·巴斯蒂尔:“如果生活是一场盛宴,我已经填饱了。”
特雷西·韦恩:“我没有兄弟姐妹,但这个男人的父亲的儿子是我父亲的儿子。”
简·萧:“在一场讨厌的流感过后,我曾写下自己的墓志铭,那时才六岁。是这样写的:简在流感后飞走了,房子又恢复了平静。”
巴里·契布曼:“我的墓志铭会这样写:哦,你在看什么啊?”
安:“这里躺着本地的议员。他一生都在说谎,如今他依旧是躺着的(英文“说谎”和“躺着”是一个单词)。”
道格拉斯·米勒:“现在你看到,而我却看不到。”
理查德·洛敦的碑文(说明死因):
on
rangely brought on.
trying o mow off,
oe off,
oe,or rat it greo,
An inflammation quickly fleo.
ook,alas!to mortifying,
And he cause of Richard's dying.
Moreton-In-Marsershire
这里埋葬的是理查德·洛敦的遗骸。
提起他的死来,唉,实在有点儿稀奇古怪。
他用刀片修割脚上的鸡眼,
不料失手把脚趾切下来。
那脚趾,或者说它刀切的部位,很快就发炎变坏。
后来,唉,竟引起了坏疸,
而理查德也就因此遭死亡之灾。
格罗斯特郡莫里顿沼泽
珍妮·史密斯的碑文(兼做广告):
ter.t ed by ribute to s of tyle 350 dollars.
Springdale,Ohio
这里长眠着珍妮·史密斯,她是石匠托马斯·史密斯之妻。她丈夫立起这块墓碑,一则为悼念亡妻,同时也作为样品展示:此种规格式样的墓碑售价350美元。
俄亥俄州泉谷
以上多是外国名人的墓志铭,现在来看看中国诗人的墓志铭。
宋文帝元嘉四年丁卯九月,也就是公元427年,陶渊明在自己逝世前的绝笔《自祭文》中写道:
“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
“巴蜀鬼才”魏明伦曾经为自己写了一篇墓志铭:“没有白活的人,值得研究的鬼。”
陶老先生时年六十三岁,在秋风瑟瑟大限将至的时候,把人生看成了寄居的旅店,说自己就要回老家了,堪称达观和安然。他回顾了自己的一生,总结自己可以无憾而逝,也算心安了。他再次重申自己不看重生前的称誉,当然更不在乎身后的咏歌。老人家最后发出一个大感慨,说人既然活得这样艰难,死又能怎么样呢?有一点儿“我都不怕活着,难道还要怕死吗”的略带凄凉的豪气了。
青岛市人民政府重新为康有为建墓,葬于浮山西麓之茅岭,背山面海,气势开阔。1985年正式举行了迁葬仪式。由康有为弟子、九十岁高龄的艺术大师刘海粟重新撰书墓志铭。铭文最后写道:“公生南海,归之黄海。吾从公兮上海。吾铭公兮历沧海。文章功业,彪炳千载!”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作等身的作家萧乾自撰墓志铭如下:
“死者是度过平凡一生的一个平凡人。平凡,因为他既不是一个英雄,也不是一个坏蛋。他幼年是从贫困中挣扎出来的,受过鞭笞、饥饿、孤独和凌辱。他有时任性、糊涂,但从未忘过本。他有一盏良知的灯,它时明时暗,却从没熄灭过。他经常疏懒,但偶尔也颇知努力。在感情漩涡中他消耗、浪费了不少精力。中年遭受过沉重打击,如晴天霹雳。他从不想做官,只想织一把丝,酿一盅蜜。历史车轮,要靠一切有志气的中国人来推进,他也希望为此竭尽绵力。这是一个平凡人的平凡志向。他是微笑着离去的,因为他有幸看到了恶霸们的末日。”
北京师范大学前校长陈垣的高足,北师大教授、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早在1978年他虚岁六十六之时,就为自己预撰了自传式的墓志铭。原文是:“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如果要说世界上最奇特的墓志铭,那就应该属于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的了。他的墓碑上刻着一道谜语般的数学题:“过路人,这座石墓里安葬着丢番图。他生命的1/6是幸福的童年,生命的1/12是青少年时期。又过了生命的1/7他才结婚。婚后5年有了一个孩子,孩子活到他父亲一半的年纪便死去了。孩子死后,丢番图在深深的悲哀中又活了4年,也结束了尘世生涯。过路人,你知道丢番图的年纪吗?”那么,丢番图的年纪究竟有多大呢?设他活了X岁,依题意可列出方程。这样,要知道丢番图的年纪,只要解出这个方程就行了。这段墓志铭写得太妙了。谁想知道丢番图的年纪,谁就得解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而这又正好提醒前来瞻仰的人们,不要忘记了丢番图献身的事业。而在丢番图之前,古希腊数学家习惯用几何的观点看待遇到的所有数学问题,而丢番图则不然,他是古希腊第一个大代数学家,喜欢用代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现代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如移项、合并同类项,方程两边乘以同一因子等等,丢番图都已知道了。他尤其擅长解答不定方程,发明了许多巧妙的方法,被西方数学家誉为这门数学分支的开山鼻祖。遗憾的是,关于他的生平,后人几乎一无所知,既不知道他生于何地,也不知道他卒于何时。幸亏有了这段奇特的墓志铭,才知道他曾享有八十四岁的高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