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玄机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白落梅 本章:二、玄机

    岁月总是给我们留下太多的谜,谁又是那个解谜的人?正因为有了那么多不能破解的谜团,才令人对不知所踪的往事更加渴望知晓。多少恍惚的世事沉入时光的江海,我们又能打捞到些什么?就如同这一面神秘的青海湖,它这么澄澈平和,纵然沉落湖底,又能拣拾到什么?一片残缺的衣角?一个锈蚀的经轮?一串腐朽的佛珠?或是一具孤独的骸骨?

    世间多少事,无言可说,无象可形,只是一朵云彩往来,一缕清风游走。我们可以抓住的也不过是一些虚幻,却还是甘愿为虚幻沉迷。历史时而给我们厚重的内涵,时而又像是浩荡的洪荒,走进去,看到的总是大漠孤烟、断垣残月。有些变数是天意而为,有些却是人定,当年如果康熙帝不下那道旨令,仓央嘉措就不会被解送至京。那么青海湖,就不会有这么一道解不开的玄机,至今还在寂寥的荒原扑朔迷离。

    那是一段漫长的行程,解送仓央嘉措的队伍,从拉萨城布达拉宫出发,一路上与各种风物告别,整个过程都很缓慢。一支由汉、满、藏、蒙等好几种民族的人组合而成的队伍,他们此行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听命于康熙帝和拉藏汗,将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解送进京。漫漫长途,山路艰险,这片荒凉的土地,没有江南的烟柳画船,没有京都的金粉繁华,辽阔得仿佛没有边际。当年五世达赖被盛情邀请进京,一路上无比风光,如今六世达赖则戴着刑具,受尽旅途的煎熬。

    押送仓央嘉措的队伍中,有许多都是蒙古兵,大多又是黄教弟子,他们对这位年轻的活佛亦心存敬意。尽管他们要听命于拉藏汗,却没有过多地为难仓央嘉措,在他们心里,他只是落难的活佛,而并非拉藏汗谣言里的假达赖。就连大清的使者,这一路上,与仓央嘉措有了近距离的接触,亦被他的慈悲所感动,再听闻他的情诗,更加肯定他就是真的活佛。所以他们对仓央嘉措甚为照顾,与其说是押解,莫若说是护送。

    毕竟山迢路远,这些年,住惯了华丽的布达拉宫,过着锦衣玉食生活的活佛,何曾受过这样颠沛流离的苦。他们翻过茫茫雪山,越过戈壁荒原,一路上遭遇无数恶劣的自然天气,甚至有一些士兵经不起折磨死在路上,被无声无息地葬于荒漠。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存在,他们平凡得就如同高原里的草木,因了仓央嘉措,才有了这么一段不平凡的旅程。可人们记得的,终究也只是仓央嘉措,他们只是他生命里可有可无的点缀。

    经过几月的长途跋涉,当他们抵达青海湖草原时,那位风流倜傥的活佛,此时已是形销骨立。曾经那么希望自己做一个过客,带着心爱的姑娘,策马扬尘,远离这里的山水,找一个人生客栈,作为此生的归宿。可如今他害怕这样的颠沛,因为他失去了那个可以给他托付的女人,失去了他曾经抗拒的活佛地位。他是囚犯,不知道该拿什么来证明自己本就一无所有的清白。又或者说,他的心思,又何曾真正有人懂得。

    这是个信宿命的地方,烟火中都弥漫着宿命的气息。青海湖,多少人在这里许下心愿,只是它又给得起多少人圆满?那么多人将石子投入湖中,是因为他们相信青海湖,始终会给人间一个公平的交代。来到这里的人,都会为仓央嘉措祈福,无论你是否信宿命,是否有相同的信仰,都愿意为圣湖、为六世达赖,留下永远的祝福。尽管他早已在这世间销声匿迹,早已下落不明,但我们依旧相信他的灵魂会在此徜徉,只为了回报这万千为他来往奔赴的众生。

    《清史稿》曾有记载,青海湖就是仓央嘉措的埋骨之地。至京的途中,年仅二十五岁的六世达赖,病逝于青海湖,将生命托付给那湛蓝纯净的湖水。可是那么潦草的记载,又怎能让众人信服?此后的民间,对于仓央嘉措的下落,却是众说纷纭。他的生死之谜,留在青海湖,湖水沉默,不作任何的解答。而仓央嘉措的死亡之谜,成了历史上以及藏传佛教里一个无法破解的悬案。

    关于他的下落,传说太多,那么神秘,又那么凄美。有人说他行至青海湖,染了一场大病,病逝于此。也有人说他在路上就被拉藏汗秘密杀害,为的是不让他有机会见到大清皇帝,而引起大的变更。也有人说,他最终还是被康熙帝囚禁于五台山,抑郁而终。最后一种是许多人所期待的,仓央嘉措遇到了好心的解差,冒着危险私自将他放了。从此他隐名埋姓,做了青海湖畔一个普通的牧人,诗酒风流,过完余生。

    这些都只是传说,是众人给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情僧,描上一笔又一笔神秘而浪漫的色彩。其实我们都是岁月的手下败将,无论仓央嘉措的宿命属于哪一种,最后都是归入无尽的风尘。是二十五岁死去,又或者活到白发苍苍,也只是生命的长短、过程不同,结局却一样。但我们内心深处总是会有渴望,就像看一部戏,越是曲折就越生动,演戏的人入了戏,看戏的人也走不出来。

    也许仓央嘉措真的是病死在青海湖,他受不了颠沛之苦,生了场大病,不治而亡。而没有人愿意接受他的死亡,宁可相信他飘忽遁迹,隐秘无踪。拉藏汗是不会在半途秘密杀死他的,如果真要他死,仓央嘉措或许连布达拉宫都走不出去。城府很深的第巴桑结嘉措,都要在他面前人头落地,何况只是软弱孤独的仓央嘉措。他也没有被囚禁五台山,倘若真被康熙囚禁,那么清史上便会有详细的记载,无须留下一个谜团,让世人疲于猜测。

    仓央嘉措真的留在青海湖了么?是否与这里一个牧羊女发生了一段简单美丽的爱情故事,青海湖的神灵满足了他的心愿,让他在这片宁静的地方,诗酒风流地过了一生?一定不会是这样的,他是活佛,他应该想法设法走出尘世的曲径迷津,又何以能够坠入尘网,甘愿一生萎落尘泥?再说纷扰的人间,又何曾会有他想要的圆满,那种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圆满?他选择布达拉宫,一生为佛,就要辜负佳人。他选择逍遥红尘,与佳人欢爱,就注定会背叛佛祖。所以,众生亦无法给仓央嘉措安排一个完美的结局。

    再看一眼青海湖,它依旧无语。几百年了,它承载了这样不可解说的秘密,被世人无数次追问,难道就真的一点都不累吗?应该是不累,否则,何以如此的安静平和,何以如此的澄澈清白。只有在微风中,那一面湖水泛起微微的波澜,似有未尽的心愿,想要告诉我们。

    到底隐藏了一个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那个叫作仓央嘉措的人,究竟又去了哪里?他此生的传奇,是真的已经结束,还是刚刚开始?青海湖,是他的缘灭,还是他的缘起?


如果您喜欢,请把《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方便以后阅读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玄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玄机并对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