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 英雄无语——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罗成财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何建明 本章:一七 英雄无语——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罗成财

    天空像一块巨大的灰色幕布,阴沉沉地低垂着。浊浪从远方奔涌而来,一排一排又一排,仿佛要爬上岸似的,在福建省福鼎市沙埕镇黄岐村前的沙滩上追逐着,绵延不绝……

    这是牛年岁末一个阴雨霏霏的隆冬日子。海天一色。我在这片小沙滩上走来走去,时而久久地伫立凝思着,时而举目远眺,在苍茫的大海与晦暗的村庄之间寻找一个英魂。

    人去船空,不远处停泊几艘船只随波逐浪,仿佛诉说着一个个悲情故事的句点。

    涨潮了,海水铺展鼓浪而来,哗啦哗啦作响,或拍打着岸边的礁石,或漫过沙滩打湿、吞没了我的脚背和思绪。

    海浪声声。

    这海水曾掀起滔天巨浪:公元2006年8月10日,在史上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超强台风“桑美”以每秒75.8米,相当于波音“747”飞机起飞的速度袭击沙埕港,狂风暴雨,浊浪排空,撕毁、吞没世间万物,多少船毁人亡,避风港顿成“死亡港”!

    这海水曾掀起万丈泪光:为一位名叫罗成财的英雄离去!那一天,他抗风搏浪驾船救人,一次次放弃逃难的机会,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不幸葬身大海。他在生死之间,惊涛骇浪中的无悔抉择感天动地!

    归航喽!归航喽!渔村传来的几声呼唤让人揪心断肠!

    英雄远去,埋葬在一场世界级的超强台风中。潮涨潮落,千呼万唤等你归,海浪轻展低吟诵,英容笑貌觅不见,从此沙滩很寂寞!

    英雄无语,沙埕作证!海浪无休止地把沙滩上的足迹抹去,却让一个身影在海天之间更加清晰。

    一位海的儿子乘风而去,从此走向天国;

    一位海的儿子风范长存,英雄史诗流长!

    殉难大海

    “台风来啦,台风来啦!请各位渔民朋友赶快撤到安全地带!”拉响的台风警报声在空中“呱呱”直叫。闽东沿海台风年年有,今年大不同!

    老天爷的脸说变就变。2006年8月10日下午4点光景,超强台风“桑美”开始登陆沙埕,瞬时中心风力达到17级,掀起惊涛巨浪!大海倾刻间失去温柔,露出了狰狞的面目。一艘五六十米长、泊在镇中心码头的制冰船小手臂粗的缆绳一眨眼就被风浪扯断。罗成财的“闽鼎渔P132”号停靠在附近海域,感到剧烈的晃荡。他和吴正荣、李求龙、林宜都三名船员顿时慌了手脚,傻了眼。他们一下子就领教到厉害,“桑美”台风,来者不善,危险逼近。

    台风,这种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强烈热带气旋,积聚着毁灭性的巨能,狂风暴雨是它挟带的利器,所到之处摧枯拉朽,船毁堤溃,破坏力极大。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毁灭了美国新奥尔良市,损失近千亿美元;汶川“5·12”地震前几天,热带风暴“纳尔吉斯”掠去缅甸十几万之众,等等。

    “情况不妙,惹不起躲得起,弟兄们赶紧撤呀!”罗成财和伙伴们见势不妙,按照老规矩,赶紧各就各位,砍断缆绳,收锚起航,和成千上万艘渔船一样,在拉长的台风警报声中,开足马力,迎着猎猎作响的海风,向沙埕内港莲花屿方向疾驶,希望尽快赶到避风点——谁料这是大自然布下的最大陷阱。

    沙埕别称沙关,离福鼎市区45公里,沙埕港道长40公里,宽约2公里,水域面积39平方公里,水深无礁,久不淤积,不起风浪,航道稳定。港外有南关山横峙,港中的莲花屿孤浮海面如莲花出水,水深波平,是福建省重要渔港之一,也为我国东南沿海闻名的天然良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沙埕港开埠。早年,孙中山先生在《实业计划》中,曾把它列为三大渔港之一。万吨巨轮进出不受潮汐限制。由于沙埕港阔水深且有群山庇护,台风季节,港内外风力相差4级,可避12级以上台风,是渔船、客货轮船的天然避风良港。

    “哎哟!你们快看那艘制冰船,快翻了!”惊叫声未落,那庞然大物已翻了个底朝天!大家都目瞪口呆,都庆幸跑得快!

    “那么大的船都翻了,我们的船这么小能经得起风浪?……”有的同伴不无担心道。翻滚的巨浪约有两层楼高,罗成财驾驶的木船是小运输船,80马力,船身长仅15米,岌岌可危。

    “应该没事的,我开快点就可以了!”罗成财宽慰道,尽管他心中也直犯怵。

    嘟嘭!嘟嘭!!嘟嘭!!!……“闽鼎渔P132”号船喘着粗气,艰难地行进,发动机巨大的引擎声和刺耳的风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罗成财紧握方向盘,双眼紧盯着前方,其他伙伴在各自忙活着。大家都嘀咕这次台风的古怪,巴不得长上翅膀,快快飞向安全的港湾。一船之长,责任重大,每次出海前罗成财最大的心愿是能把船员毫发未伤地带回。

    “救命呀!救命!”风雨声中,罗成财的耳中忽然窜进一种奇怪的声音,似乎夹杂着呼救声,撕心裂肺似的,若有若无,若隐若现。

    “弟兄们,你们听听,好像有人在喊!”罗成财以为是幻觉,便喊来同伴一起辨别,大家都拉长耳朵,睁大眼晴,透过风雨仔细地搜索着。

    “老大快看,那里有人!”站在船头的吴正荣眼尖,发现能见度极差的前方十几米海面上飘着一个“橘黄色”的点,一艘倾覆的船底上,趴着几个穿着救生衣的人在浪峰波谷中忽上忽下挣扎着,不停地挥手呼救。

    “那边也有一个落水者,老大,怎么办?”李求龙紧接着大声叫道。

    逃命为先?还是救人要紧?

    “都看到了,赶紧救人!”生死关头,罗成财没有犹豫,大吼一声,那喊声竟也挟带风雷之势,穿越暴风雨,十分清晰,船员们都听到了。

    “可是,老大,我们再不走恐怕就来不及了!”有一个声音喊到,大家的眼晴也都巴望着,等待着。罗成财知道,作为船长,指挥权在他手上,此刻他的话决定着生死。生死抉择呀!

    “都别说了!救人要紧!”毕竟生命只有一次,逃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罗成财理解手下船员对于生的渴望,和家中亲人的焦急等待。但见死不救不是他罗成财所为和做人的底色。他从来不屑一顾于什么“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之类的“劝世良言”!他没读过几天书,讲不出太多大道理,但他历来有一颗向善的心,乐于助人。要不及时逃生成功,他也会为此内疚终身,他可不想苟活一辈子呀。

    “赶紧救人!”罗成财脸色坚毅,语气坚定,他边果断地指挥船员做好施救准备,边向着目标靠近,一下子超越了人类的本能……于是,这艘在大风大浪中急速前行、寻找避风港的船放慢速度,调转方向,又冲向前方。

    狂飙的风,如磐的雨。情况的确越来越糟糕了!不知道哪来的风,活了半辈子,从未见过这么猛呀,风刀雨箭,刮得人跟陀螺似的。

    罗成财们或许不知,这是首次登陆我国大陆地区最强的台风,它的威力,甚至超过登陆美国新奥尔良的“卡特里娜”飓风。

    “你们站稳了!我把船开过去!”罗成财当机立断,向目标靠近再靠近,无奈狂风和巨浪一次次把他们分开。

    海面上,四处都是渔船的碎片杂物和沉船部件,船被风浪抛起来又落下。怒海狂涛,罗成财全神贯注,娴熟地操纵着船舵,竭力控制住船,灵活机智地躲闪障碍物,防止碰撞,一点一点地,努力将船靠向沉船,靠近那些落海者。

    “罗老大,我们够不着他呀!”船员中年龄最小的李求龙才19岁,罗成财年龄大他一倍多,有经验也最有办法,是大家的依靠和“主心骨”。

    “我知道!我知道!”好一个罗老大!怒海浪尖显身手,明知风浪急,偏从险峰走。惊涛骇浪中,船身随时都有可能与沉船碰撞,他沉着冷静,使出看家本领,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终于将船帮靠近了落海者。船头船尾都忙碌起来。

    “你看那个人快不行了,赶快拉他!”船员们在罗成财的指挥下投入了紧张的救人之中。同舟共济,船员们同心协力,个个奋勇当先,紧急施救。

    “快快扔绳子!”、

    “木条、竹杆伸过去也行!”

    “快抓住绳子!”

    “抓住木条……”

    一阵狂呼大叫,船员们将缆绳抛过去,把竹杆、木条伸向了海里的渔民,拉的拉,拖的拖,这时也顾不了太多了,只要能把人扯上船就行。

    一个、两个、三个……五个渔民一一被拉了上来,接连获救。

    原来,这是泊靠在附近的一艘霞浦县三沙籍的远洋捕捞船,被突如其来的巨浪掀翻了,船上人员全部掉入海中。

    尽管是炎炎八月,但在海水里浸泡了不少时间的渔民瑟瑟发抖,嘴唇发白,无法言语!惊魂未定,人都很虚弱。罗成财知道此刻他们最需要的是开水和姜汤,便吩咐林宜都去煮。其他人则用干布擦拭受助渔民。

    几杯热汤热水落肚,驱去体内寒气,渔民们脸上渐渐有了起色。劫后余生,率先恢复元气的几个人都有点恍如隔世,船仓里一下子热闹起来。

    “真是太感谢了!如果没有你们,我这条老命肯定要喂鱼了!”

    “是呀!你们是我们的救命恩人,今生今世都不会忘记!”

    “不要客气,谢什么呀,大家都是兄弟,有难应该帮一帮!”

    渔民兄弟一句句感激涕零的客套话飘进耳中,罗成财无暇顾及,心想,在海上讨生活,谁没有个三长两短,有难帮一把是应该的,能帮就多帮点。这么恶劣的天气,家人肯定牵挂着,一想起年迈的父母和女儿,他心里就暖洋洋的,浑身徒增与恶浪搏斗的力气。

    “罗老大,我们得赶紧走,这风浪越来越大,越来越吓人了!”

    “是呀,赶紧走!”又一个声音催促着。

    “好咧,大家都给我站稳了!”罗成财转动舵轮,准备起航避风。

    “等一下!等一下!”其中一名精疲力竭的被救者、似乎噩梦初醒,忽然哭着大叫一声,把船上的人吓了一跳,嘴巴都张成了“O”型:

    “怎么啦?”

    “爹呀,我爹等几人还在海里头没上来,求求你们也救救他们呀!”求助者哭喊着。

    什么?这还了得!罗成财一听就急了!甚至比求助者还焦急,生命危在旦夕,在海里多待一分钟便是增加十分的危险。尽管此时他已十分疲备,但他二话没说,继续顽强地握紧船舵,和船员们奋力在海面上搜寻。

    海上的风浪更大了,雨势更猛了。翻滚的巨浪约有十几米高,罗成财驾驶的木船就像是一片树叶在巨浪中漂荡,险象环生!

    “你们快来,那里有一个是不是?”一个多小时后,罗成财看到一名抱着泡沫塑料块在海水中沉浮的人,喊到,大家又一起救了起来。

    仔细一看,却不是所找之人。

    啊哟哼!被救者是本市店下镇叠石角村渔民叶怀康,或许是惊吓再加上体力消耗过大,他被救上船后喊了一声“救命恩人呐!”就昏迷过去,几个人又是拍又是掐,并用姜汤去灌,叶怀康悠悠醒转。大难不死,他热泪盈眶不知道说什么好!

    “我……我……”叶怀康缓过一口气来,随即吞吞吐吐地哀求道:我还有同伴在海里,生死不明!

    “你说什么?还有几个?”声音几乎是在吼!也难怪,这一要求大大出乎意料,大家都急红了眼,嗓子冒着火星呐!

    “两个!”连说话者都觉得有点不近人情了,底气不足,一开口就打了退堂鼓:“也不知他们是死是活,可能没希望了?”

    罗成财抬头一看,空中的乌云像棉花糖一样越卷越厚,风浪也越来越大,一个接一个地扑来。

    此时,风正好吹向陆地。海边人都知道,老渔民更明了,这个时候趁势返航逃生是再好不过了。身为渔民,长年在海面上谋生,他太知道“回南风”的威力和厉害了!如果不抓紧时间转移,错失良机,台风登陆后,即将来临的“回南风”将更加猛烈,境地将更危险。后果不堪设想呀。

    又一次,救?还是不救?罗成财的脑海中闪过一幕,那是落海者无助的苦苦挣扎和哀鸣。数不清多少回了,他都积极施援,在他的赶海行船履历上找不到“见死不救”的痕迹,这次更不能例外,他的决心是不容置疑的——再搜寻!

    “罗老大,你们还磨蹭什么,还不赶紧逃!”相熟的好心人善意地“砸”过来一句。

    “有人落水了,我不能见死不救呀!”罗成财头也不抬“扔”回一句,便不再理会。

    是呀!人各有志,不能强求,大难来时各自飞,谁还顾得了谁呀?此时驾船离开,完全可以安全上岸。大家都在争分夺秒逃命。

    且看,一艘艘驳壳船如离弦之箭,从他们身边匆匆越过,向内港冲去。

    “除非不知道,只要有人在,我都要救!”危急时刻,罗成财挥手一甩,对着自己,也对着船员又几乎是吼了一声,格外响亮,带起的风也是“呼呼”直叫,于是他喘息未定又率员投入新的救援之中,再一次放走了逃生的机会!

    风在吼,浪在咆!还有那心脏“嘭嘭”的脉搏!

    于是,心意已决的罗成财顾不上极度疲惫,继续临危不惧,握紧船舵,使出浑身解数,极力在临近海域上搜寻,船身剧烈摇晃,好几次即将倾覆。这种救援完全是一场生与死的搏斗,很难描述出来,我们只能用“惊心动魄”四个字来用以形容一二。他奋不顾身,继续和船员们搜寻其他落海人员,费尽周折足足一个小时,才把曾阿求、李美连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求龙!我水性好,把救生衣给他们!”风越来越大,船越来越难以操控。罗成财像想起什么似的,突然叫道。

    啊!说什么?你说什么!脱下救生衣?疯了?真不要命了?谁都知道,此举意味着什么?那就是等于把“救命衣”交给了别人!李求龙看罗老大话刚说完,就腾出手来,三下五除二解下了救生衣,交给其中一名霞浦籍获救船员,不像是开玩笑,心头一热。他为别人安危周全考虑,完全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了!

    时间就是生命!分秒必争。如此一折腾,却又耗去了不少可贵的时间!

    生死攸关。时间一拖再拖,时机一错再错,事态越来越严重了。等待罗成财们和小船的是灭顶之灾……

    “桑美”似乎是“上天”这次特意派遣来的一头恶魔,专门展开了一次针对沙埕港的偷袭行动。即使再见多识广的渔民,也没有见过如此诡异之风——不仅从闽浙交界南下到福鼎,又向北折回,而且就在大伙以为台风已过时,刮起了更强的南风,没停没歇,且风形旋转,船只容易下沉。它的凶猛、暴戾,显然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

    怒海狂风中,罗成财拼尽全力,驾船左冲右突,在绝境中寻找出路。

    在苍穹与大海之间,这片小舟是如此的渺小,却又是如此的伟大,此时似乎已成为天地间相搏的唯一力量!这或许会勾起人类史前某些久违的记忆,那是一幅似曾相识的画面:天地蒙蒙,混沌初开,电闪雷鸣,我们的先民筚路蓝缕,一批勇士劈波斩浪,为生存与恶劣的大自然展开了殊死搏斗……

    一次次风浪行,一生惊险无数,罗成财相信凭着自己出色的本领,这次仍能有惊无险,闯过难关。

    可是,“桑美”太强大了,这次幸运之神没有垂青他!

    狂风不断嘶叫,像塑料薄膜一样,劈头盖脸,刮得人喘口气都困难;巨浪不断升高,平日平静的海面像疯了一样,张牙舞爪,像一只巨兽张开血盆大口,拼命吞食着一切。

    当晚6时30分,“桑美”杀了一个“回马枪”,中心风力骤然增强到19级,恶魔般的“桑美”变本加厉地掀起汹涌波涛,带着积蓄撕碎世间万物的力量、气势汹汹而来。

    浪借风势越逐越高,风借浪力越来越强。“死亡之神”控制了这方空间,把往日渔歌阵阵的沙埕港变成了恐怖的人间地狱。狂风和巨浪这对连体儿此时也狼狈为奸,变成恶魔的利器,随时甩出夺命之镖,所向披靡,灰飞烟灭。台风过后,人们发现,沙埕港岸上20平方公里内找不到一棵站着的树!

    那时,海水狞笑着,在怒吼的狂风的教唆下,像疯了一样咆哮,掀起了一个个一二十米高的浪头堵住了“闽鼎渔P132”号的去路,罗成财沉着地驾船左闪右避,周旋着,船身时而被猛地举起,时而又被卷下,突然又一个大浪头撞来……

    “我的妈呀!”

    “我的天,这下没命了!”所有灾难片中最惊险的场面出现了——电光石火,几声嘶哑的惊呼,船翻了个,这艘“生命之舟”、“勇敢之舟”没能逃脱“桑美”的魔掌!所有人都被打散了。“当时眼前一阵眩晕,‘轰隆’一声巨响后,船身猛然向一侧翻倒了,还来不及抓住什么……”这是幸存者李求龙刻骨铭心的记忆。

    他们顿时被卷进了海中,卷进了黑暗的无底深渊……尽管事后发现他们当时距离莲花屿岸边只有二三十米,却成为无法逾越的咫尺天涯!生死两重天!

    落水以后,海面上漂浮的渔船碎片和杂物也是致命之刃。吴正荣最后一眼隐约看见罗成财架着林宜都朝着一艘大船游去,心想,好个罗老大,这么大的浪,自身都难保,还架着别人逃生,胸中豪气伴随着一阵感动顿生:我一定要活着回家!此时,他身上也不知从哪涌来一股力量,借势死死地抱着一块木板……他得救了,可是罗老大却永远葬身大海了!

    海的儿子

    “我的儿呀,你在哪里?”年迈的父母在号啕!为失去孝子。

    “爸爸,爸爸,我要爸爸!”年幼的爱女在哭喊!为失去慈父。

    “阿财,你在哪里?”村人在呼唤!为失去一位勇敢的好人。

    ……

    不论你在哪里,我们都要找到你!

    不论你是死是活,我们都要见到你!

    涛涛沙埕港没有回应!巍巍太姥山没有回应!

    第二天,一轮耀眼的太阳在沙埕港升起,海面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大家一遍遍,沿着沙埕港每个角落搜寻罗成财的踪迹,希望有奇迹出现。

    找呀找,人们声嘶力竭!找呀找,人们望眼欲穿!那分明是挖地三尺要找到你,海枯石烂也要找到你!

    一天,二天,三天……第四天,人们终于在一处渔排边找到了他,一具遍体鳞伤的遗体!在他的身上,有数十道被海上漂浮物和岩礁等撞击的伤痕。

    搜救人员惊讶地发现,罗成财右手竟然是托举着,僵硬如铁……托举什么?英雄无语!但这个姿势,这一情景无不震撼了所有在场的人!一个姿态、一个让生者破解的手语。这是罗成财留在人世最后的作为。

    “船翻了以后,我隐约看见罗老大架着林宜都朝着一艘大船游去!”幸存者吴正荣说,那是我看见他们的最后一眼。吴正荣的话不免令人恍然大悟!

    不约而同的是,官方的有关调查论证,“然而,台风突然‘回南’,狂风掀起的巨浪将船打翻沉没,船上12名人员全部落水,罗成财、林宜都在大浪中呼救过往船只,托送落水者,9名人员被经过船只所救,罗成财却因体力消耗过大,被大浪卷走……”2007年6月2日,福鼎市民政局在呈报福建省政府要求追认罗成财等同志为革命烈士时提供的一份调查报告上如是描述。“托送”两个字令人回味——那是一个他生前最后一股力量的迸发,那是一个凝固的姿态,一座浪涛中的雕塑!英雄的罗老大呀!以生命的灿烂瞬间,诠释了崇高的品质,让世界惊叹,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哀思!

    在闽东这块红色热土上,英雄儿女辈出。革命战争时期,闽东儿女在陶铸、邓子恢、叶飞、粟裕、曾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带领下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1.34万平方公里的红土地上,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一位红军战士和四位老百姓献出宝贵的生命。沙埕是一块英雄的土地,在抗击外族侵略中起过重要作用,是明代福建沿海军事重镇。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曾在这反击过登陆上岸的日寇。鲜血浸染着红土地,留下了浩然正气,流淌着舍己救人、见义勇为、舍生取义之精魂。

    血脉相连,薪火相传。英雄的土地哺育了英雄的儿女。沙埕的风,沙埕的水深深地浸染、润泽着罗成财的思想……

    福鼎市沙埕镇黄岐村临海而筑,坐落于沙埕港畔东南方海岸线上,这是一个富饶而又美丽的渔村,全村636户2346人,基本上以近海捕捞为生。村民每天一睁眼看到的便是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是黄岐人最亲最大的天!

    1968年7月6日深夜,一声特别有力的啼哭划破黄岐的夜空,“我有儿子了,我有儿子了!”一个生命的到来给这个小渔村带来一个惊喜。他就是那个日后令村民引以为豪的平民英雄——罗成财。

    渔家本色,小小年纪,罗成财便吃上了捕鱼捞虾的饭。

    父母担心他身子骨小,吃不消,一直不舍得让他出海。“没事,跟着我历练历练!”18岁那年,是堂兄罗成通一句话让他早早尝上咸湿的海水。从此他跟着堂兄行船,渐渐爱上了这一行。在一次次抗风搏浪中,罗成财练就了一身的胆气与本领。“成财有毅力、人勤快、很仗义!”罗成通说,他的功夫与本事是远近闻名的。及至后来堂兄因年事已高上岸改做别的行当,罗成财索性自己做主当了“船老大”,船只马力从50匹添置到80匹,他好似浪里白条,呼风唤雨,在海上闯出了一番新天地。

    这位海的儿子有海一样博大的情怀和粗犷。

    风里来浪里去。他在危难时刻展现出不凡的英雄气概撼天动地。

    “他是个勇士!”船员李求龙深情缅怀,“如果当时只顾自己,迅速把船开到内港拖上岸,罗成财就有机会逃生;如果当时不把救生衣给别人,罗成财也许还能活命。”

    获救的叶怀康得知罗成财牺牲的消息后,和其他幸存者一样当场号啕大哭:“罗成财完全有机会逃生,但他把这些机会都让给了我们。我们永远忘不了他的救命之恩!”

    对渔家后代,特别是游泳好手而言,海是罗成财的自由天地。船员们说,“罗老大本来水性极好,都是因为长时间救人,消耗了太多的体力,他才没能躲过这一劫。”

    明知风险大,为救他人却一再错过逃生良机。

    而这,并不是罗成财第一次舍己救人,他的壮举也并不是偶然的。

    罗成财说的一句话七里八乡都耳熟能详:“每个在海上行船的人都是浪里讨生活的兄弟,家里都有亲人等着盼着,大家应该同舟共济,患难相助。”

    村民林月盐对“阿财”的善举了如指掌,如数家珍:“4年前的农历八月,一艘运铜材的船只出事了,是罗成财救起了那艘沉船上的4名船员,后来被救船员打听到他的住址,还专程过来要重重地酬谢他,他却婉言谢绝了;有一年也是台风来之前,村里的一艘渔船因动力故障,在10级风浪中漂荡,船上3人凶多吉少。他得知这个情况后,二话没说驾着船就出海救援,直到把那艘遇险船牵引到沙埕港避风。”……林月盐泪光闪闪:他就是这种热心肠,他的牺牲对我们村来讲是一大损失!

    熟悉罗成财的人都知道,他为人厚道憨实,乐于助人,重信誉,在村里口碑甚好。“在黄岐,只要一说‘罗老大’,大家没有哪个不夸的,他正直厚道,是个热心的人!”采访中,说起罗成财,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平时渔民们有什么作业需要帮忙,不管谁叫,他总是二话不说,热情、倾力相助。

    人们念想着罗成财的信用:不论是收购鱼饵,还是代人打桩,他都很讲信用。

    人们念想着罗成财对公益事业的热衷:每逢村里捐资建校、修路、筑桥,他总是热情响应,尽管家境并不宽裕,但他总是说服家人,把平时一点微薄的积蓄拿出来……

    罗成财的好村民们数不尽!这样一个大写的人离去,怎能不令人怀念!

    “阿财回不来了!”消息传来,全村沉浸于巨大的悲痛之中,黄岐人顿失欢笑。他们在震惊的同时深感惋惜,不少人热泪盈眶,纷纷回忆起罗成财的往事。

    在几天的寻访中,从一个个亲历者和他的亲人、朋友的口述、勾勒中,一个英雄的形象逐渐清晰,已经巍然屹立。

    他在大海中永生,留下了不死的灵魂。他的精神感召着众人。

    宁德市委、市政府及时发出学习号召,指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人民子弟兵,在抗灾斗争中以自己的英勇行为谱写了一曲曲英雄壮歌,涌现出了一大批抢险救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罗成财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面对巨大的自然灾难,在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威胁的时刻,罗成财等人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同狂风暴雨、惊涛骇浪奋力搏击,抢救人民的生命财产,组织群众投入灾后重建,他们用智慧、意志、品格和气概铸就了大无畏的抗灾精神。他们是楷模,他们是旗帜,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他们是宁德人民的骄傲!”

    杰出代表,楷模,旗帜,英雄,宁德人民的骄傲……这一连串美好词汇加之罗成财身上,并不过分!这是官方红头文件的温情表述。当一个人为了他人勇敢到把生死置之度外,让人性最美好的品质、最灿烂的光芒闪烁,他当之无愧是这个时代的英雄。不论何时何地,大无畏的精神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最能打动人心,也是一个社会前进的强大驱动力。正是有无数像他一样的人,以舍身取义的壮举为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筑起一座巍巍的精神长堤,引领了我们创造美好的生活!

    “在这风和日丽、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又想起四年前一个漆黑的下午。那个下午,大地怒吼,狂风横扫,当危险降临,他带领李求荣、吴正荣、林宜都3名船员义无反顾地救起8名落水者,而他却匆匆地走向了那个冷冰冰、黑漆漆的另一个世界……”

    在今年3月宁德市组织的一次道德模范报告会上,罗成财妻子演讲的英雄事迹打动人心。随着她在台上的倾情诉说,台下早已是泪流满面,泪水滂沱了!

    网友撰文致敬:“舍己为人。是你,面对灾难和死神大义凛然、知险而上,把平安和生机留给他人;是你,用流血和牺牲,将灾难和危急变成了人民至上、他人至上的高尚情怀的课堂——向你致敬!”

    那个身影没了,那个音容消失了。沙埕海浪滔滔,为一位优秀的儿女离去而呜咽;太姥山风呼呼,为一位优秀的儿女遇难而哀恸。

    2006年,罗成财被追授为福建省抗洪救灾功臣、福建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宁德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2008年4月,福建省人民政府追认罗成财为革命烈士。2009年荣获全国第二届道德模范等。

    寻找英雄,他就在我们的芸芸众生中,就在平凡生活的奉献中,就在你我之中……

    留得清誉在人间,沙埕港作证。罗成财虽然牺牲了,但他的精神永留人间!他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动人心魄的事迹,实践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在生死之间显本色、平凡之中见伟大,体现着中华儿女赴汤蹈火、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崇高思想和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危难相助的优良品德,在新时期社会主义竖起了一座新丰碑。

    爱如春潮

    “妈妈,小朋友们都去上学了,爸爸怎么还不回来送我去上学啊?爸爸早就和我拉了钩的呀!”罗成财5岁的小女儿罗忺先天性聋哑,有一天,她看到父亲的遗像时,满脸童真地不停打手语,让妈妈打电话把爸爸找回来……

    因为,她念念不忘,爸爸已经承诺在先,为她买好了书包和铅笔,打算9月开学后就送她去城里的聋哑学校上学了。但是,罗成财却和心爱的女儿永远地失约了!

    孩子的话语让人无言以对,她大概还没想到天堂和人间架设不起那根线,也没有信号,怎能通电话……

    罗成财壮年而殁,最痛苦的莫过于他的家人。“成财水性很好,如果他没有把救生衣让给他人,他在水中几天都不会有事。”罗成财的父亲喃喃自语。得知儿子遇难后,罗成财的母亲悲痛欲绝,卧床不起。4年了,丧子之痛仍然写在两位老人的脸上,谈不上几句,泪水就哗啦啦直淌,不能自已,“像塌了顶梁柱一样!”罗成财在家里是老大,勤劳又孝顺,在世时什么事情都抢着干,两位老人什么都不用操心,过得很幸福。这不,罗成财一走,年迈的他们还得背井离乡,到市郊地下工厂去打工谋生,勉强糊口。每每想及,他们总是以泪洗面。

    “每次和女儿一起在家门口等待他的归航,是我们曾经的幸福。他,可以为我们母女俩遮风避雨。但是,四年前的那场超强台风彻底打碎我们的幸福,带走了我们人生中的‘太阳’。”

    沙埕畔,古渡口。家门口,那片家人曾经幸福守望他归来的沙滩,如今却成了避之唯恐不及的伤心地。

    罹难海上的英雄船长罗成财的事迹响彻八闽大地,爱如潮涌。可以告慰的是,英雄流血不流泪,罗成财牺牲后,各级组织在痛惜这位优秀儿子的同时,善待、厚待他的家人。身后爱潮滚滚而来。

    这是来自党和政府的关爱:宁德市委、市政府两度隆重举行表彰纪念大会,高度重视做好罗成财精神的弘扬和家属的抚慰工作,有关部门积极为其一家解决工作、住房、就学、治病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并对她们的家庭困难给予经济补助。罗成财的遗属被招录到福鼎龙安开发区工作,其女儿被安排在龙安中心小学就学,龙安开发区还无偿为其家人分配一套新住房等。

    虎年春节前夕,中央文明办在表示亲切关怀和问候的同时,委托有关方面给其遗属送来17万元帮扶款。

    这是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和温暖:英难双耳失聪的独女小罗忺备受关注。为让其聆听爱的旋律,省残联和省、市团组织率先联系有关企业捐赠23万元为其进行人工耳蜗移植手术,使小罗忺在前期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彻底告别了无声无语的世界,迈向崭新的生活。

    有一天她又默默地来到爸爸的遗像前,是想告诉他:在大家的热情帮助下,忺忺终于可以治疗和学习了,你为我准备的书包和笔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

    英难无语,谱写一曲时代赞歌。爱如春潮,必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奏响新的强音……


如果您喜欢,请把《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方便以后阅读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一七 英雄无语——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罗成财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一七 英雄无语——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罗成财并对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