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日本小女孩的故事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付杰付明喜 本章:两个日本小女孩的故事

    日本宫崎县都城市中日友好协会通过当地有关部门找到当时的战场东王舍村。在李明秀家,70多岁的来住新平见到了李明岗(李明秀的大哥)保存的加藤清利的遗物:一个喝水杯和一个用过的药品盒。座谈中,李明秀书写条幅“愿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请日本友人转赠美穗子夫妇。

    行着战争,只好就地掩埋,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造变迁,只能记得车站的大致方位。

    聂荣臻见此情景,不由得一阵心酸,流下了一串热泪。他派警卫员到附近村庄请来一位大嫂,千叮咛万嘱咐,要她好好照料孩子,又让炊事员给孩子做美味可口的饭菜,还找来饼干和梨。

    美穗子及其全家1980年来我国探望的时候,聂荣臻元帅接见了她们,美穗子很激动,热泪盈眶,一再表示感谢。据美穗子说,当年参加过正太铁路作战的日本旧军人再三向她表示,他们对不起中国人民,非常抱歉。聂元帅回答说,让我们化干戈为玉帛吧。愿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永不兵戎相见。

    这是四十年前的事了,我时时在想:两个孤苦伶仃的孤儿,被送回日本军营以后,她们的遭遇会怎样呢?这弱小的生命,能不能在兵荒马乱中幸存下来?战后,她们回到自己的家乡了吗?在中日两国人民关系日益密切的今天,这个想法更加深切。……

    聂荣臻等与美穗子的这段在百团大战中的故事,40年后,成了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话。

    子回到日本亲人的身边。

    ,仅以一步之差未到东王舍村,李明秀老人至今引以为憾,这一晃又是20多年。这次,得知来住先生是受美穗子女士的委托而来的,李明秀老人非常高兴,老人有一个愿望,能够亲手把遗物交给一别60多年的美穗子。

    找到美穗子后,姚远方心情难以平静,他再次写了《祝福你,美穗子!》的文章,文章写到:“她也许记得中国北方的山川草木,记得太行山峡谷的潺潺流水,记得浮沉在小溪里的鱼群,八路军叔叔曾领着她在溪边摸过鱼;她还记得冰凌凌的雪花和她坐过的中国藤篮;尤其难以忘怀的是给她生存的伯伯——聂司令。”

    从那时到现在,经历了四十年的变迁。两个日本小姑娘,你现在在哪里?那时节,你们一个五岁,一个才几个月,如今都是四十开外的人了。我望着你们童年的照片,在日本地图上寻觅你们的踪影:也许在大阪的一家制造厂里劳动,还是在波浪滔滔的宗谷海峡进行海上捕鱼作业?也许你们正在东京某研究所里聚精会神地进行工作。在这明媚的春天,你们也许携儿带女在上野观赏樱花。我也这样幻想:在成百成千来中国的日本旅游者中间会有你们的身影。

    杨成武用电话向聂荣臻报告了这件事。聂荣臻要杨成武立即派人把两个小姑娘送到军区指挥所。一天以后,三个战士把小姑娘送到了晋察冀军区,聂荣臻一只手抱过小的女孩,另一只手抚摸大孩子的头发,把糖果送到她们嘴里。孩子吃着糖,望着这位慈父般的伯伯,露出了天真的笑靥。她们很快就熟悉了这些伯伯叔叔们,哇哩哇啦说个不停。经敌工干部与孩子们对话,了解到大孩子叫美穗子,小一点的叫溜美子,井陉车站爆炸时,一房屋倒塌,战士们听到屋内有呼救声和小孩子的哭叫声,奋不顾身地冲进火海,救出了孩子和她们的父母亲。她们的父亲加藤清利及母亲被炸成重伤,因抢救无效,死在三团包扎所,懂事的美穗子断断续续地说了事情的经过,最后还说了一声“谢谢”,深深向聂荣臻和敌工干部鞠了一个躬。

    人民日报刊登姚远方文章的第二天,日本《读卖新闻》记者就作了《战火里救出孤儿,聂将军四十年后呼唤兴子》的报道。经过认真仔细地查找,在九州找到了那个大一点的小姑娘——美穗子。现在她已经是3个孩子的母亲了,与丈夫一起经营着一家小杂货铺,她那受伤的妹妹,因伤病死在石家庄的日本医院里。

    ………

    我不就是将军寻找的“兴子”吗?那时我才五岁,妹妹一岁,当时情况已记不得了,我父亲是河北省井陉县煤矿铁路井陉站职员,昭和十五年(一九四零)八月二十一日战死,母亲被炮弹炸死。

    美穗子得知40年后聂荣臻仍惦念和呼唤着她,立即怀着激动的心情给聂荣臻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诉说着思念和感激之情:

    在进行井陉战斗的过程中,杨成武在指挥所正忙得不可开交,请示的电话一个接一个。他刚放下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这是团长邱蔚打来的,他说:“一营打扫战场,发现井陉火车站日本副站长加藤清利夫妇被炸死,遗留下一对女儿,大的五六岁,小的还不会走路,杨司令,你看怎么办?”


如果您喜欢,请把《百团大战·利剑划破囚笼》,方便以后阅读百团大战·利剑划破囚笼两个日本小女孩的故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百团大战·利剑划破囚笼两个日本小女孩的故事并对百团大战·利剑划破囚笼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