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琪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曾曦 本章:杨琪

    杨琪(1895-1936),字建亭,陕西延川人。幼年丧父,从小给地主放牛。

    1925年奔赴直隶(今河北)到国民党第二军当兵。不久随军驻河南。升任排长。曾联络十二名士兵押运百余支步枪回陕北。行至延川时被军阀井岳秀缴械。

    1926年,再次回陕北,利用办民团送山西烟客的关系。建立起一支二十多人的保运武装。为了争取这支绿林习气严重、纪律涣散的武装,1929年冬,中共陕北特委派杨的侄儿共产党员杨桐箴到部队,宣传革命道理,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保运武装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教育下。在黄河两岸消灭民团,不断壮大自己,坚持两年之久,引起黄河两岸阎锡山和井岳秀的注意,企图联合歼灭之。正在这时,阎红彦和吴岱峰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进入陕北,杨便与晋西游击队联合行动。

    1931年10月上旬,又联台师储杰的商贩武装,编成陕北游击支队,阎红彦任支部长。陕北游击支队先后在安定县的王家湾、营盘山和保安县的顺宁川、野鸡岔等地歼灭敌人,缴枪百余支。10月到达甘肃台水南梁地区,与刘志丹联系的民间武装会合。

    1932年1月,根据陕西省委指示,排除阻力,与谢子长、阎红彦。杨重远、吴岱峰领导的晋西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总队(先为西北反帝同盟军)。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大队长、骑兵队副队长等。同年12月,陕甘游击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团,任团管理处长、骑兵连连长等职务,为建立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苏区和开展游击战争做出了贡献。

    1933年6月,红二十六军南下失败后,靠打短工、讨饭回到照金薛家寨。

    1934年1月担任陕甘边第二路游击队总指挥,为建立以南梁为中心,包括台水、庆阳、保安、安塞、甘泉等县的二路游击区,做出了巨大努力,1934年秋,第二路游击队编入红二十六军第四十二师,任三团参谋长,他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冲杀在前。景武塌一战。带领战士占据有利地形,用手榴弹猛击敌人,不幸负伤。伤愈后任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巡视员、陕北红军独立师第二团巡视员。

    1935年1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七军第八十四师师长,在他的指挥下,先后取得南沟岔、高杰村、贺家湾战斗的胜利,对粉碎国民党的“围剿”起了重要作用。同年9月,杨被“左”倾教条主义的执行者免去师长职务,调后方为部队筹集冬装。不久,在错误“肃反”中,又被扣上“土匪”,“反革命”等罪名投入监牢,严刑拷打。在挫折和委屈面前,忠贞不渝,坚定信念。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获救,被任命为红二十八军第三团团长。

    1936年2月,奉中华苏维埃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挺进绥德,准备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遇到陕北军阀井岳秀部堵截,1936年3月9日在岱干庙战斗中不幸头部中弹,壮烈牺牲。


如果您喜欢,请把《北有照金》,方便以后阅读北有照金杨琪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北有照金杨琪并对北有照金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