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岱峰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曾曦 本章:吴岱峰

    吴岱峰(1903-2005),陕西安定(今子长县人)名镇东,字岱峰。

    1903年2月25日出生于瓦窑堡一个富裕大家庭。

    1931年前往太原讲武堂学习,1924年毕业于山西省汾阳县铭义中学,同年秋入畅虎域部教导队,受中共地下党影响。

    1926年参加革命,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阀革命时期,在杨虎诚部队中任中共陕西省委掌握的军事政治队第二中队长,西安中山学院第二、第五大队队长,中山学院党总支委员,国民革命军第十军驻郑州副官。

    1927年后在国民党第十、第四十七军做兵运工作。在皖北太和国民党第十军训营(军事学枝)任中共地下党营总支书记,组织并参加了阜阳、确山等地暴动,失败后继续作兵运工作。

    1931年春,受中共山西省委派遣参与创建中国工农红军西北游击大队晋西游击队的工作,任红军晋西游击队副大队长、党支部委员。同年9月,阎红彦率晋西游击大队突破黄河天险进入陕北。随后与刘志丹、谢子长领导的陕甘游击队改编为西北抗日同盟军,后改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任党委委员、副总指挥兼第二大队大队长。第三支队参谋长。

    1932年12月,陕甘游击队改编为红一十六军后,任红二十六军红二团二连连长。红二团南下失败后辗转回到照金,1933年10月任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部总指挥,兼任照金苏区薛家寨后方总指挥。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严重困难之际,在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下,率部与敌人进行了生死博斗。薛家寨失守后,和张秀山一起率部进入南梁革命根据地。

    1934年2月后,历任陕甘边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参谋长,参与刨建陕甘边苏区红军军政干部学枝并任副校长兼军事部主任。

    1935年任红二十六军三团代理团长,参加了解放安定、延长等六座县城的战斗。后任陕甘宁晋红军军政学枝枝长。同年11月至1935年底任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步兵营营长、游击营营长。

    1936年任中央红军北路参谋长。

    1937年后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8月任中共陕西分区委员会常委,军事部部长,陕甘宁边区陕北西分区保安司令部司令员,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教导营营长。

    1938年秋至1939年月任陕甘宁边区庆环分区保安司令部司令员,陇东军分区司令员,中共陇东地委常委。出席了在延安召开的陕甘宁边区第二次党代表大会。

    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任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保安司令部司令员。

    1943年1月至1945年12月任陕甘宁边区警三旅副旅长,三边警备区副司令员、三边地委常委。

    1945年4月至6月作为陕甘宁边区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

    1946年6月至1947年11月任绶德警备区司令员,地委常委。

    1946年10月兼任榆横军分区司令员,后任独立第一旅旅长兼绥德警备区司令员、旅党委书记。

    1947年3月参加保卫党中央的战斗。

    1948年3月任榆横北线部队总指挥、中其榆林地区工委委员。

    1949年2月至5月任西北军区榆赫军分区司令员、党委书记、地委常委6月任榆林军管会副主任,临时党委委员。西北军区八十六师整编委员会副主任、主任。陕北军区司令员、党委书记,陕北行署常务委员。

    1950年1月任中共陕西省委委员、省人民政府委员。后任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党委常委和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

    1950年10月至1952年7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学习。

    1952年至1954年任最高人民检察署西北分署检察长、西北行政委员会委员、西北政法委员会委员。

    1954年8月到马列学院学习。

    1955年任中其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央监察员,西北红军战史编委会副主任。

    1965年1月调中央组织部,担任中组部八处党支部副书记,受到错误批判,随后到陕南农场劳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迫害。

    1985年离职休养。中共七大代表,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如果您喜欢,请把《北有照金》,方便以后阅读北有照金吴岱峰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北有照金吴岱峰并对北有照金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