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相会红都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祁玉江崔子美 本章:领袖相会红都

    山城堡战役后,朱德、张国焘和周恩来率司令部直属机关、让四方面军的红军大学高级科学员,一起向京都志丹而去。

    中共中央对朱德、张国焘的到来极为重视。11月30日,阴云四合,沙尘飞扬。吃过早饭,中央机关、红大学员、警卫部队排了整齐的队伍,到志丹城北门等候。由于大家衣衫单薄,在寒风里冷得瑟瑟发抖,只好在原地跺脚搓手。一会儿通讯兵传消息说,朱司令和张政委下午两三点钟才能到,大家又整队,返回志丹城。中午过后,天放晴了,也暖和了,重又去北门迎接。

    北门外的树上、墙上、窑屋上,到处贴着红色的欢迎标语,还布置了一个临时讲话台。尤其是红大学员和机关同志分外亢奋,排着整齐的队列,举着一面面红旗,还特意组织了锣鼓队。四周则是接到通知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群众,站成了黑压压、喜洋洋的三里多长的欢迎的队伍,从城北一直排列到中央机关驻扎的炮楼山下。

    当年的军委机要秘书童小鹏在日记写道:

    “朱、张两总今日即入京,每一个人都带着很热烈的希望,望他们早些到来。想早点看看在藏民区艰苦奋斗一年多的他们的面容消瘦几多?想早点看到中国革命的领袖们的姿态是肥是瘦、是高是矮?尤其希望他们早点到来,使党与红军的指挥更求得统一与团结。更能集中了,争取大的胜利,开展新的局面,是更加有保证了!”

    下午3时多,远处飞起尘土,十数匹马跑来,报告“两总”即刻到来。大家正在张望时,山弯处就出现了队伍,浩浩荡荡的,有数千人,他们步子加快了,越走越近。尽管他们衣服单旧,身体消瘦,脸上却是无比的激动和欢喜。“两总”走在队伍的前头,不停地向大家挥手致意,人群欢呼起来、雀跃起来。瞬间,锣鼓大镲热烈地敲响了欢迎的节奏,几十面红旗在战士手中尽情地挥舞。

    张闻天、毛泽东、博古等在京都的中央领导满面春风走上前,热情地和“两总”握手、拥抱、问候。人群里的口号声此起彼伏,雷鸣般响彻四野,“欢迎总司令、总政委”、“红军万岁”、“停止内战、团结抗日”。人们热烈鼓掌,把最衷心的感情表达给“两总”和战友们。

    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中写道:“保安(志丹)的红军学校校长林彪率学生队伍到郊外迎接我们,毛泽东等中共中央要人也和在懋功初会时一样,站在学生们行列的前面迎候。在一个预先布置好的讲台上,我们都发表演说,互致祝贺。我的演词是强调对外抗日对内团结。”

    毛泽东走上临时讲话台说:四方面军这一年,多吃了些苦,多爬了些山,革命的道路不是一点弯子也没有啊!红四方面军也是党领导的部队,今后中央还要尽可能多派一些同志去工作,和你们团结在一起,共同进步。朱德、博古也先后走上会台,发表了演讲。之后,中央领导人走在向夹道欢迎的人群中间,一起向城内而去。

    12月1日又是个阴天,北风大作。吃过早饭后,红大学员和各机关又到城外,唱着歌儿,喊着口号,迎来了四方面军总部的直属部队。一见面,大家就无比亲切,相互握手问候。

    童小鹏在他的日记中写道:12月2日,今天是总部直属队来到,约数百人。听他们说起在藏民区的艰苦,真使我们伸舌,回想我们去年在藏民区认为最苦的生活还不及他们的十分之一呢!尤其可敬可佩的五军,连吃数月的树皮野草,更是使人听了生出无限的感情来。同时还说到一些同志的被屈被诬及许多痛心事,真要啜泣!机会主义者使革命的损失,真不知要如何算账?该杀的王八蛋!

    中共中央欢迎“两总”大会在12月6日隆重召开,这天是星期天,中午过后,几千人聚集在了龙王庙戏楼前的广场上。戏楼就是主席台,插了几十面红旗,悬挂了横幅,红一方面军的红军大学的学员们率先唱歌,再是红四方面军的红军大学的学员们唱歌,气氛欢快而热烈。当中央领导人和朱德、张国焘走上台后,人群里响起了雄壮的口号声:“红军万岁”、“团结抗日,收复河山”。欢迎大会开始后,张闻天、朱德、张国焘、周恩来、博古、毛泽东先后讲话,尤其是朱德总司令的讲话让红军战士和机关同志分外激动,会场上响起一阵又一阵掌声。

    《红色中华》报在1936年12月8日的一版头条上,刊发了标题为“欢迎红军领袖”的文章:

    我们以最大的热情和欢呼,迎接我们的朱德总司令和张总政委,全苏区的群众、全中国的抗日人民都在欢呼,都在庆祝!这是党中央的胜利,是中国革命史上划下崭新一页的胜利。

    我们可以想象到敌人——日本强盗和卖国汉奸们是如何的张皇失措,梦想着破坏我们的团结,用尽了苦心和诡计,使尽了可以想象的卑鄙手段。今日三方面主力红军都已团结得如铁一样了,三大主力红军在一个意志、一个统帅底下步伐整齐的行动着,任何破坏红军团结的阴谋都不能丝毫奏效的,我们胜利了,我们在中央胜利的路线底下迎接我们的领袖。

    绥远的人民在万分痛苦中,注视着我们,全国的人民都以无限的热望,注视着我们迎接革命的领袖后的每一步行动,我们就应该大家努力,将铁的团结更使之像钢一样的巩固紧密起来,互相的加紧学习,互相的团结友爱,为着驱逐日寇,为着争取民主共和国奋斗到底。

    让我们心中更高燃起的欢悦和兴奋的火焰,永久燃烧下去。在迎接我们的领袖中,我们大家来下决心,一切工作加上马力,一切事业加上速度,让我们一切都永远如看见今天朱总司令和张总政委时候的兴奋起来。

    我们相信,我们的领袖都如此希望我们。同时牢记着:全国抗日人民都如此地希望我们!

    欢迎艰苦奋斗北上抗日的朱总司令张总政委!

    一、二、四方面军全体指战员紧密的团结起来!

    党中央路线胜利万岁!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这期《红色中华》报的第二版,的消息:刊发了题为“欢迎朱张的盛大联欢会”

    十二月六日,在志丹城举行了非常热烈的欢迎朱总司令和张总政委的大会。下午二时,会场上都已经排满三千多群众。一律穿蓝灰色军服的红大学员很整齐地排列在正中,各机关的工作人员像厚墙似的围绕在两旁。大约二时半,朱总司令、张总政委随步到会场,全会场立即肃静立正,向我们的领袖致敬。

    在训词中,朱总司令指出:一个好的共产党员应该拥护中央路线和拥护群众利益,还要担负当前的历史任务,大家要加紧学习。随后张总政委、毛主席、博古主席都先后有训词,都着重的解释学习的必要。

    人民剧社表演了团体交际舞,网球舞,一、二、四方面军会合的活报(剧)等等。大家都兴高采烈,在每一幕间断时大家唱歌,有唱外国歌的,有唱山歌土调的,连美国同志马海德都来唱美国歌。散会时,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我是永远不会忘记今天的。”

    12月7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命令扩大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组织,以毛泽东等23人为委员;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国焘、彭德怀、任弼时、贺龙等七人组成中央革命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团,毛泽东为主席,周恩来、张国焘为副主席;以朱德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张国焘为总政委。同时任命刘伯承为总参谋长,叶剑英为副总参谋长;王稼祥为总政治部主任,杨尚昆为副主任。

    至此,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新的领导集体在京都志丹诞生了,三个方面军接受军委的统一领导,告别了曾经发生的不愉快,将团结起来开始新的奋斗。

    来到京都志丹的朱德和张国焘心态差异很大。朱德很乐观,自然地融人到京都新的环境里,他在欢迎大会的第二天,就携着书本去红军大学听课,和同学们热烈地讨论问题,并和学员们打球,虽然50岁的年纪了,却有着青年般的活力,博得球场边上的观众连连叫好。

    张国焘的心情很复杂,他在《我的回忆》中写道:

    ……保安是我所见到的县城中最荒凉的一个,它的规模不及长江下游的一个集镇,而且经过历年的天灾人祸,房屋多已倒塌,我们来后立即发生房屋不敷分配的现象;我和朱德都分得了山边的一个窑洞,与毛泽东、张闻天、秦邦宪(博古)、王稼祥、林伯渠等结邻而居。这些窑洞的前面,原有一条由商店住房所组成的街道,但那时房屋已是荡然无存。在废墟之上,已种满了各形各色的菜蔬。总司令部人员就只有各按工作单位性质,分别挤住在同类的机关里。我们所带来的红军学校的学生,就合并在林彪所主持的红军学校里。

    (张闻天)曾向我表示这些事(与张学良合作抗日)都由毛泽东、周恩来两同志来处理,前者在后面策划,后者在外奔走,并说“老毛懂得旧社会旁门左道的那一套,让他去干罢!”张闻天说这些话,可能有多方面的意义,其中之一也许是暗示我不要去干预“老毛”所管的事。

    ……我的心情当然是不愉快的,别人也不多理会。在毛泽东所住的窑洞内,每日都有谈话会,大家都避谈往事。

    一直平静的志丹,在12月9日遇到了国民党飞机的轰炸。平时飞机来了只是侦察,这天却来了两架飞机,盘旋着掷炸弹,大部分落在山上,连番轰轰隆隆爆炸声后,掀起漫天的黄尘,有一颗炸弹落在柳树坪红军大学二科住处,二队队长不幸牺牲。接着飞机向志丹城飞来,掷下的一颗炸弹落在贸易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把城里所有窗户纸都给震破了。

    谁也没有想到,三天后,国民党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如果您喜欢,请把《壁上红旗飘落照·红都志丹纪事》,方便以后阅读壁上红旗飘落照·红都志丹纪事领袖相会红都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壁上红旗飘落照·红都志丹纪事领袖相会红都并对壁上红旗飘落照·红都志丹纪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