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离瓦窑堡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祁玉江崔子美 本章:撤离瓦窑堡

    1936年5月初,蒋介石严令国民党中央军、东北军、十七路军和宁夏马鸿宾、马鸿逵等部,对陕甘根据地发起新的“进剿”。中共中央考虑到全国的政治和西北的军事形势,结合陕甘苏区面临的实际情况,军事上避免与强大的敌人决战,争取东北军和其他可以联合的友军,以继续巩固和扩大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决定:以红一方面军第一、第十五军团和第八十一师、骑兵团共1.3万余人组成西方野战军,红一军团为左路军,红十五军团为右路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进行西征战役,打击坚持反共的“二马”军阀,开辟新的根据地,策应红二、六军团和红四方面军北上。

    同时,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撤销陕甘省委,在保安县吴起镇刘渠子成立了陕甘宁省委和省政府,李富春任书记、马锡五任政府主席;还决定成立新赤安县(今吴起县),将志丹县部分区、乡划归新赤安县管辖。

    5月底,东北军在蒋介石施加的压力之下,开始向瓦窑堡推进。而已经和红军进行过秘密谈判的东北军,及时给中央红军秘密通报说:受蒋委员长指令,他们将向瓦窑堡进攻。为了避免内战,撤离瓦窑堡已经是迟早的事了。

    1936年6月14日,中共中央召开常委会议,决定中央机关撤出瓦窑堡,向西转移。派杨尚昆带先遣工作队进入志丹安排定都事宜。之后,通知中央机关在6月15日以后陆续撤出,把瓦窑堡让给东北军。

    6月21日早饭后,周恩来和机关的同志们做好了撤离的准备。忽然,瓦窑堡城外响起了激烈的枪声。

    原来是驻防在陕北的国民党高双成八十六师的一个骑兵营,听说中共中央要撤离瓦窑堡,卫戍部队又在前线,就勾结一些地主武装近千人乘虚偷袭,欲抢先占领瓦窑堡。当时在瓦窑堡的红军战斗力量只有警卫通信连和保卫队,总共加起来不到100人。

    正在操场上集合的红军大学学员,听见一片枪声,头顶的子弹嗖嗖乱飞。校长林彪和罗瑞卿感觉事情不好,带着警卫部队前去观察和阻挡突然而来的敌人。敌人有备而来,气势汹汹,猛冲猛打,很快就突破了由警卫部队组成的防线,掌控了瓦窑堡的制高点——米粮山。

    这时候,警卫员贺清华感觉枪声不对头,越来越近,夹杂着手榴弹的爆炸声,立即叫醒了毛泽东。说话间,院子里的土墙和枣树被子弹打得啪啪乱响。贺清华正要出院子询问情况,周恩来赶到了,对毛泽东急急地说:快走,立即走,敌人来偷袭了!我现在到前面去看看,安排阻击。周恩来转身出了院子,迎面碰上了张云逸,张云逸喘着气说:前边打得很激烈,敌人已攻进街巷,请周副主席和中央首长先走,他和战士们殿后。周恩来又返回毛泽东住的小院,神情十分严肃地催促毛泽东快撤。

    周恩来和张云逸出了院子,往左一拐,不远就是一个十字路口,一些红军战士在墙垣、门洞等处有层次的隐蔽着。周恩来要求战士们靠前守卫,安全控制这条南北通道,待首长撤出南门后,再分出一半兵力,迅速向后翼移动……

    此时,张闻天、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从住处向十字路口这边走来。除了枪声、手榴弹爆炸声,还能隐约听到互相的冲杀之声。周恩来站在十字路口一侧,指挥十几名红军战士,沿着街道两侧做警戒运动。当张闻天、毛泽东等一行刚到达十字路口,从西门进来的一股敌军攻破了防线,突然就出现在十字路口另一头,边冲边打枪,子弹尖叫着从中央领导的头上飞过。

    情况不好!排长陈友才不顾一切高喊着,领着一班战士来了个反冲锋,把不知虚实的敌人赶了出去。

    张闻天、毛泽东他们沿着山沟的小道南撤,走着走着,忽然看见山峁上有十几个敌军,身背长枪,正往山下走。随行的警卫员、机要译电员顿时紧张起来,立即子弹上膛,大刀出鞘,准备与敌人厮杀。周恩来从后边追赶上来,告诉大家不要紧张,快速前进,迅速摆脱他们!周恩来又命令陈友才带领一个班,悄悄占领山沟右侧的高坡,隐蔽警戒。在路边的荆棘、荒草、野蒿的掩护下,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一行人顺着沟底小路无声无息地快速前进,很快脱离了险境。

    张闻天夫人刘英后来回忆说:“那次很危险,当时严重得不得了。那天,董老、罗迈、蔡大姐和我一些人先走的。已经打起来了,敌人进了城,毛主席、周副主席、张闻天他们几个最后才撤走的。罗瑞卿讲,林彪连马都找不到了……”


如果您喜欢,请把《壁上红旗飘落照·红都志丹纪事》,方便以后阅读壁上红旗飘落照·红都志丹纪事撤离瓦窑堡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壁上红旗飘落照·红都志丹纪事撤离瓦窑堡并对壁上红旗飘落照·红都志丹纪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