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要走了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萨苏 本章:龙要走了

    看到一篇谈张昀先生早逝的新闻,就想到要写这篇文章。因为医疗问题早逝的科学界人士可以列一个长长的名单。中科院数学所常务副所长龙瑞麟先生就是我所知道的一个例子。

    称龙瑞麟“先生”不能体现他的真实风采,因为这“先生”两个字显得他有些老,实际上这是个非常典型的中年知识分子,他去世的时候应该才50出头。龙是湖南岳阳人,英俊儒雅,精力充沛,假如他活到现在,大概还会是女孩子们崇拜的偶像。人的一生大概也很难看到几个这样风雅而深沉的男子了。他是著名数学家——在国际上,而在中关村,该排队买大白菜的时候,他也一样要去拉板车的。

    他回湖南老家,给萨爹带回来一段腊鱼,那鱼活着的时候一定极大,只一块肋排挂在墙上就有手风琴那样大。那一次以后,才知道鱼也可以腊。

    数学所80年代的平房宿舍里,周末或者傍晚经常可以看见他在门外摆个小桌做他的工作——两个儿子要考学,占了家里的两个办公桌,太太是中学老师,经常要有学生来补课,堂堂数学家体贴妻儿,只好到门外搞研究了。那时候人少讲究,如果是夏天,英俊而风度极佳的龙先生就是一件跨栏背心伏案工作了——大家都是这样,也没有人奇怪。

    他能唱非常优美的外国歌,有的时候就和他的太太一起在房间里唱,我们在外面也能听见,很浪漫的感觉。

    他是80年代后期才搬进楼房的吧,小三间一套,排队排上的,因为有两个子女,所以是三间;但因为是两个儿子,同性子女,只能是小三间;异性子女呢,就可以大三间了。一直住到去世。清廉自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本分,直到今天,也没听说科学院从知识分子中提拔的干部有哪个因为贪污给抓了。

    以他的乐观、爱好锻炼和好人缘,应该是长寿的类型,可是那一代知识分子负担太重了,而给他们的关爱又太少了。钟家庆、张冬冰,哪个不是乐观、爱锻炼和好人缘?依然挡不住一个个“英年早逝”。

    龙生病应该是90年代前期,肺癌。癌本身很难治愈,但是他的死却不完全是癌症的结果。他生病后本来应该住院,床位比较紧张,以他的地位,稍微推一下也就进去了,但是不给人添麻烦大概是那一代知识分子的秉性,所以他就没有做这一推。而既然你不推,中国的事情大家也知道,就表示你不着急没有需要,那你就等着吧。

    他的肿瘤长在胸腔上部,一天忽然阻塞气管,无法呼吸。

    当时龙太太已经学会急救,家中进行给氧无效,叫中关村医院的急救车,答:现在车都出去了,没有,你叫出租车吧。龙太太匆忙叫出租车,同时给萨爹等朋友打电话。

    等赶到最近的××医院,医院的大夫叫先办手续。这时龙的面孔已经变成紫色,呼吸停止,心脏停跳。

    医生看了一下,听说是癌症,未采取任何措施,只是表示本院抢救不了,一个劲儿催促转院。这时候龙的心脏忽然恢复了跳动,但医生还是拒绝抢救,不肯接收,只是催着转院。

    万般无奈,出租车只好赶向北医三院,路上,龙的心脏再次停跳,再次复苏,最后终于归于沉寂。

    事后,医生认为龙的心脏机能非常好,且求生欲望强烈,因此能够两次恢复心跳,当时只要医生敢于承担责任,给气管下管,加压给氧,就可以挽救。但是,值班医生不敢承担责任,一味推托,耽误了抢救时间,终于回天乏术。

    ××医院当然没有责任了,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收治嘛!

    家属起诉,但不了了之,因为值班医生的确是“按照规章办事”,我们医院的规章对于患者应该做什么,规定得非常清楚,基本是少一分钱、差一个手续也不行,而对于医院自己的职责,就几乎没有约束。

    龙先生的身体素质,癌症未必能够夺命,而庸医却可以。

    那一年正是发大水,萨爹回来,和萨娘相对良久,无奈,又悲愤,最后说:“这样大的雨,老天爷召他,龙要走了。”


如果您喜欢,请把《北京段子》,方便以后阅读北京段子龙要走了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北京段子龙要走了并对北京段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